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时量:4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再传捷报实现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的壮举。下图表示包括月球的不同级别天体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天体系统依次为( )
A.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B. 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可观测宇宙
C. 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D. 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地月系
2. 作为地月系的中心天体——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
①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②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巨行星
③与太阳系中金星、火星相邻④是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A. ①④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丁中有地球,且为中心天体,故为地月系;地球公转轨道位于丙系统中,故丙为太阳系;太阳系位于银河系当中,故乙为银河系;可观测宇宙包括银河系,故甲为可观测宇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八大行星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①正确。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类地行星,②错误。地球与太阳系中的金星、火星相邻,③正确。地球是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但这不是位置的描述,④错误。故选B。
【点睛】天体系统是宇宙各星系的统称。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墨子巡天望远镜(左图),是目前北半球光学时域巡天能力最强的设备,安置于青海省海西州冷湖镇海拔4200米的高山上,2023年9月17日正式启用,其获取的仙女座星系图片(右图)也于当日发布。完成下面小题。
3. 墨子望远镜项目选址在西部远离人烟、高海拔地区,主要原因是( )
①海拔高,大气稀薄 ②白昼时间长,光照充足
③水汽少,云量少 ④人类活动影响少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
4. 仙女座星系属于( )
A. 地月系B. 太阳系C. 河外星系D. 星际物质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望远镜项目选址对于空气质量的要求较高,西部远离人烟的高海拔地区大气稀薄,水汽少,云量少,同时人类活动影响少,污染较小,可以满足光学观测的要求,①③④正确;光学观测主要在夜间,太阳光照条件对其影响较小,②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仙女座星系是离银河系最近的大型星系,因此其没有位于银河系,而是属于河外星系,而地月系和太阳系都位于银河系中,C正确,AB错误;仙女座星系不是星际物质,D错误。故选C。
【点睛】仙女座星系是距离银河系最近的星系,这个星系有大约一万亿颗恒星,直径约为22万光年,距离地球大为200万光年。同时还是一个螺旋星系,与银河系较为相似。
2001年7月18日、19日黎明,天空上演了“众星捧月”的天文奇观——肉眼可见的土星、金星、木星和火星,依次排列在月球周围。由于天文学家对这一奇观作了预测,许多天文爱好者大饱了眼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哪两颗行星之间存在小行星带( )
A. 金星和火星B. 土星和金星
C. 木星和土星D. 火星和木星
6. 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属于巨行星的是( )
A. 金星和火星B. 土星和金星
C. 木星和土星D. 火星和木星
7.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①地球 ②河外星系 ③天空中飞行的飞机 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⑤陨石 ⑥流星体
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④⑤D. ①④⑥
【答案】5. D 6. C 7. D
【解析】
【5题详解】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为土星、金星、木星和火星,其中木星和土星属于巨行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地球、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流星体都属于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属于天体,①④⑥正确;河外星系属于天体系统,②错误;天空中飞行的飞机、陨石属于地球的附属物,不属于天体,③⑤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依据天体概念可知,判断是否为天体的依据为:一看是否位于地球大气层以外;二看是不是天体的一部分;三看有没有独立的运行轨道。其中流星体和流星要注意,流星体是星际空间中的尘埃和固体块,当流星体临近地球时,受引力作用,有些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生热燃烧,形成流星现象。因此流星体是天体,流星不是天体。
探索宇宙奥秘是人类不懈的追求。下图是太阳系模式图(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若把地球和行星c位置互换,则地球上( )
A. 温度将大幅升高B. 陆地将会消失
C. 将不会有大气D. 将会冰天雪地
9. 与地球相比,行星b没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①没有适宜生物呼吸大气②没有固体表面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偏高④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③
【答案】8 A 9. D
【解析】
【8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c为金星,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侧,据太阳较近,若把地球和行星c的位置互换,则地球上温度将大幅升高,不会冰天雪地,A正确、D错误;陆地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无关,B错误;大气主要与地球的体积和质量有关,与距日远近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b为水星,质量体积较小,没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①正确;水星具有固体表面,②错误;水星距太阳近,表面温度偏高,不利于生命生存,③正确;水星存在自转和公转,有昼夜更替现象,④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太阳一直比较稳定,提供光和热;②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①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C;②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生物的作用对大气成份的改造;③液态水——日地距离适中,公转、自转周期适中,温度适宜。
读我国局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 )
A. 由赤道向极地递减B. 依据纬度间距等量变化
C. 低纬度地区辐射弱D. 极地辐射量接近太阳常数
11. 影响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 大气厚度B. 太阳活动
C. 距日远近D. 纬度差异
12. 进入地球的太阳辐射可能( )
A. 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B. 形成多姿多彩的地表地貌形态
C. 引起大气电离层中的电磁扰动D. 影响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13. 对图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兰州与郑州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可能是15千卡/平方厘米
B. 四川盆地地区太阳辐射较弱的主要因素在于海陆位置
C. 武汉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广州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纬度
D. 昆明较福州年太阳辐射总量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海陆位置
【答案】10. A 11. D 12. A 13. A
【解析】
【10题详解】
读右图可知,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由赤道向极地递减,A正确;由图中信息可知,0°~20°N的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但变化小,20°~70°N变化大,故各纬度间并不是等量变化,B、C错误;太阳常数是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每分钟内所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由于极地太阳高度角小,极地辐射量应小于太阳辐射常数,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没有经过大气层,与大气厚度无关,A错误;太阳活动和距日远近,对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有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B、C错误;由右图可知,影响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纬度差异,D正确。故选D。
【12题详解】
进入地球的太阳辐射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生物化学能,A正确;多姿多彩的地表地貌形态不是由太阳辐射直接形成的,B错误;太阳活动会引起大气电离层中的电磁扰动,太阳辐射本身不会引起大气电离电磁扰动,C错误;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受太阳辐射影响,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A读左图可知,兰州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40,郑州为120~130,两者差异为10~20千卡/平方厘米,A正确;四川盆地太阳辐射弱主要是由于盆地地形、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B错误;由图可知,武汉和广州位于同一条年太阳辐射总量线上,年太阳辐射总量相当,C错误;昆明太阳辐射丰富主要是由于其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丰富,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包括纬度位置、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长短、大气透明度、白昼时间的长短以及大气污染的程度。
2022年10月2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捕捉到了一张太阳照片,看起来仿佛在“微笑” (如图), “微笑”的暗斑其实是“冕洞” ,它们比周围温度要低,广泛分布于最外层大气,往往伴随“冕洞”会出现大量高速等离子体抛向宇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关于太阳“微笑”所在的太阳大气层叙述错误的是( )
A. 平时肉眼不可见B. 温度相对较高
C. 会向外抛射大量带电粒子流D. 对应的太阳活动是日饵
15. 太阳“微笑”可能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
①地球上磁针指向不准确 ②我国北方出现极昼现象
③GPS定位系统受到干扰 ④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14. D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太阳“微笑”出现在太阳最外层大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外部大气结构中,最外层大气为日冕层,日冕层平时肉眼不可见,A正确;日冕层温度较高,B正确;日冕层会向外抛射大量带电粒子流,常形成太阳风,C正确;日冕层对应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D错误。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故选D。
【15题详解】
太阳“微笑”产生的高能带点离子流进入地球磁场,会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地球上磁针指向不准确,①正确;我国北方地区纬度位置较低,不会出现极昼现象,且极昼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②错误;会影响地球的无线电通讯,影响卫星通讯,GPS定位系统受到干扰,③正确;极光主要出现在高纬度地区,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
太阳辐射是地表最重要、最基本的能源,根据安徽省20个气象站台1970~2020年的逐日气象要素观测数据进行估算,图1为安徽省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图2为安徽省太阳总辐射的年内变化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下列不是来源于太阳辐射的能源是( )
A. 生物能B. 潮汐能C. 风能D. 水能
17. 安徽省在一年中辐射量较大的5~8月期间,出现6月波谷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B. 地形C. 植被D. 天气
18. 关于安徽省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差异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皖北晴天多,太阳辐射多 ②皖南纬度低,太阳辐射少
③皖北地势高,太阳辐射多 ④皖南多云雾,太阳辐射少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答案】16. B 17. D 18. C
【解析】
【16题详解】
生物能、风能和水能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辐射能。潮汐能是从海水昼夜间的涨落中获得的能量,它与天体引力有关,地球-月球-太阳系统的吸引力和热能是形成潮汐能的来源。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17题详解】
安徽省在一年中辐射量较大的5~8月,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安徽省的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较强烈。但是安徽省地处江淮地区,6月份受到江南准静止锋控制,形成长达数月之久的梅雨,太阳辐射较弱,出现6月波谷期,因此出现6月波谷的主要原因是天气,跟纬度、地形和植被无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题详解】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时间长短等。安徽省皖北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多,①正确。皖南纬度低,太阳辐射多,②错误。皖北和皖南地势相差不大,③错误。皖南降水多,多云雾,太阳辐射少,④正确。故选C。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2、天气状况:阴天多,太阳辐射少;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下图为小明同学绘制的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他把地球“切成了一块西瓜的形状放在盘子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小明绘制的示意图存在部分错误,这些错误有( )
①地核内部结构划分②两个分界面的标注③岩石圈的范围④深度的数字标注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20. 下列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陆地地壳厚度与地形存在相关性B. 软流层的上界即为莫霍面
C. 下地幔为熔融态,属于液态D. 地核因压力极大形成固态金属球
【答案】19. C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小明绘制的示意图将古登堡界面和莫霍界面的位置标注颠倒,②符合题意;岩石圈的范围应该是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小明标注的岩石圈将软流层包括在内,③符合题意。地核内部结构划分和深度的数字标注均没有错误,①④与题意不符。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题详解】
陆地地壳厚度与地形存在相关性,一般海拔越高,陆壳越厚,A正确;软流层以上的部分为岩石圈,B错误;下地幔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呈可塑性固态,C错误;地核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为液态,内核因压力极大形成固态金属球,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壳(莫霍界面以上)、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
地球各个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地球四大圈层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 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22. 能正确表述图中各圈层关系的是( )
A. ①圈层物质通过降水进入②圈层B. ②圈层通过光合作用为③圈层供氧
C. ③圈层有机物会在④圈层中分解D. ④圈层的水来自①圈层的水汽蒸发
【答案】21. B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①圈层有水蒸气输出,降水输入,应为水圈;④输入的是水和有机物,输出的是矿物质和无机盐,应为岩石圈;②输入氧气、水蒸气等气体,输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为大气圈;③为生物圈,输入二氧化碳,输出氧气。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2题详解】
①圈层是水圈,物质进入②圈层大气圈主要依靠蒸发和植物蒸腾,A错误;③圈层是生物圈,②圈层是大气圈,生物圈通过光合作用为大气圈提供氧气等气体,B错误;③圈层是生物圈,④圈层为岩石圈,生物圈通过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从岩石圈中获取无机物,将有机物释放至岩石圈中,并改造岩石圈,C正确;④圈层的水来自①圈层的下渗,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的外部圈层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这三个圈层和岩石圈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多地震感明显。预警系统在6.2级地震发生时提前发出预警,西安市不少市民的华为和小米手机收到地震预警信息:“震中距你569公里,预估烈度2.5,地震横波将在107秒后到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 地壳B. 上地幔C. 下地幔D. 地核
24. 此次地震能够向西安提前发布预警主要依据是( )
A. 纵波比横波快B. 华为和小米手机先进C.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快D. 横波比纵波快
25. 近年来,我国通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寻找大油田,地震波在通过油气层时( )
A. 纵波消失,横波速度减小B. 横波消失,纵波速度减小
C. 纵波消失,横波速度增大D. 横波消失,纵波速度增大
【答案】23. A 24. A 25. B
【解析】
【23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陆地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临夏位于我国甘肃省西南部,海拔较高,地壳更厚。而此次临夏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0千米,位于地壳内,属于浅源地震,A正确;地幔位于莫霍界面以下,莫霍界面位于地下平均17千米深度处(陆地部分约39~41千米,最深可达60多千米),BC错误;地核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位于地下2900千米深度处,D错误。故选A。
【24题详解】
发布地震预警的主要依据是纵波传播速度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一般认为横波产生的水平晃动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坏更大。当地震发生时,先到达地面的是纵波,地震预报台收到纵波时及时发布预警,从而快速做出应急反应,A正确,D错误;与手机的品牌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无关,BC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纵波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速度较快;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传播速度较慢。油气层的物质状态是液体或气体,纵波可以通过,横波不能通过。因此地震波通过油气层时,横波消失,纵波速度减小,因此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海洋地壳厚度较薄,平均厚度约5~10千米。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八大行星,地球是________(填字母),离太阳最近的是________,远日行星有________和海王星(写行星名称)。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另外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具有共面性,公转轨道的形状具有________。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____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
(4)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地球以外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包括地球宇宙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按照因果关系把下列序号填在适中的方框中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①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原始的海洋 ②日地距离适中 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 ④液态水 ⑤地球自转公转的周期适中 ⑥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⑦适宜的温度 ⑧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答案】(1) ①. C ②. 水星 ③. 天王星
(2) ①. 西 ②. 东 ③. 近圆性
(3) ①. 2 ②. 太阳
(4) ①. ⑥ ②. ⑦ ③. ④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太阳系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的宇宙环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地球位于八大行星第三个轨道(由里到外),故地球是字母C,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远日行星是天王星和海王星。
【小问2详解】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即都是自西向东。另外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具有共面性,公转轨道的形状具有近圆性。
【小问3详解】
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两级天体系统,即太阳系和地月系。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太阳系,中心天体是太阳。
【小问4详解】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包括宇宙环境条件: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A-⑥),使得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安全稳定,为生命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保障。地球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②)和地球自转公转的周期适中(⑤),使得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B-⑦)。地球体积、质量适中(③),使得地球能够吸引适量的大气层,经过长期的演化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⑧)。同时,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原始的海洋(①),为生命的诞生提供了场所。液态水(C-④)也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它的存在与适宜的温度和地球的内部演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2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辐射是太阳以_________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其能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_波段。
(2)影响我国海南岛与漠河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3)根据材料图,描述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征是年太阳总辐射量从东向西呈增大趋势。高值中心在________,低值中心在________(填地形区),山东半岛年太阳辐射总量的数值大约在________之间。
(4)拉萨和重庆两地的纬度大致相当,但拉萨的年太阳总辐射量却远远高于重庆,请分析其原因。
【答案】(1) ①. 电磁波 ②. 可见光
(2)纬度因素或太阳高度角
(3) ①. 青藏高原 ②. 四川盆地 ③. 120~130
(4)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尘埃含量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或从重庆角度分析: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中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从地形、天气角度答题)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太阳辐射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太阳辐射的分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可见光波段的能量能够被地球上的生物利用,进行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
【小问2详解】
影响我国海南岛与漠河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或太阳高度角。海南岛位于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漠河位于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此外,纬度不同还会导致气候、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差异,进一步影响太阳辐射量。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图,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征是年太阳总辐射量从东向西呈增大趋势。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这是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同时,青藏高原晴天多,日照时间长,也使得太阳总辐射量增大。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山东半岛年太阳辐射总量的数值大约在120~130之间。
【小问4详解】
拉萨和重庆两地的纬度大致相当,但拉萨的年太阳总辐射量却远远高于重庆,主要原因主要从地形、天气因素等角度进行分析。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而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使得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拉萨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能得到充分利用。而重庆阴天、雾天较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2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23年9月22日22时59分在印尼班达海发生里氏5.7级地震,震源深度150千米。
材料二 地震波波速变化示意图和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多选)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四周传播能量
B. 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纵波
C. 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D. 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D+E:_________,F+G:_________。
(3)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_________,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_________,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_____。
(4)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_________圈的全部和岩石圈上部。这些圈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答案】(1)AB (2) ①. 地幔 ②. 地核
(3) ①. 大气圈 ②. 水圈 ③. 生物圈
(4)水
【解析】
【分析】本题以地震波变化图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震、地球的圈层结构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能量,A正确。地震发生时,纵波速度快,先到达地面,使地面上下震动;横波速度慢,后到达地面,使地面左右摇晃。所以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纵波,B正确。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而非太阳辐射,C错误。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可能引发海啸,对沿海地区的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危害;同时,地震也可能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等,所以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会对人类产生危害,D错误。故选AB。
【小问2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D代表上地幔,E代表下地幔,所以D+E为地幔。在古登堡界面(地下约2900千米处)以下为地核。地核又分为外核和内核,F代表外核,G代表内核,所以F+G为地核。
【小问3详解】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厚度最大。水圈是由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组成的圈层,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圈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渗透到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
【小问4详解】
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这里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空气;占有水圈的全部,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占有岩石圈的上部,这里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土壤等物质。这些圈层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暨入学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暨入学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推测白家庄最初的选址是,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