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内,1~10题每题3分,11~14题每题4分,共46分)
1. 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盐酸是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澄清石灰水是含有两种物质的混合物,故A错误;
B.氨水是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故B错误;
C.冰水混合物为纯净物,赤铁矿为混合物,氯化铜属于盐,是电解质,酒精为有机物,室非电解质,故C正确;
D.胆矾是五水硫酸铜,是纯净物;食盐水含有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答案选C。
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溶液和溶液反应:
B. Na与溶液的反应:
C. 碳酸氢钠溶液与硝酸反应:
D. 溶液中通入少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故A错误;
B.钠会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故B错误;
C.碳酸氢钠溶液与硝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次氯酸钙是强电解质,应拆成离子形式,生成的次氯酸是弱电解质,化学式不能拆,应为:
,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的溶液中:、、、
B. 的溶液中:、、、
C. 溶液中:、、、
D. 澄清透明的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pH=1的溶液中含有大量H+,与CH3COO−生成弱电解质CH3COOH,不能共存,A错误;
B.pH=14的溶液中含有大量OH-,与HCO反应生成CO和H2O,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0.1ml⋅L−1NaClO溶液中,水解生成HClO,把Fe2+氧化生成Fe3+,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澄清透明的溶液中,NH、Fe3+、SO、NO互不反应,溶液颜色是黄色透明,D正确;
故答案为:D。
4. 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中,能用来表示其离子方程式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BaSO4↓+2H2O,A不符合题意;
B.,由于硫酸银微溶,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为,B不符合题意;
C.BaCO3与H2SO4反应生成BaSO4、CO2和H2O,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SO4+H2O+CO2↑,C不符合题意;
D.,离子方程式为,D符合题意;
故选D。
5. 已知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水中所含分子数为
B. 常温常压下,和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
C. 与足量的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
D. 将的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有胶粒数目为0.2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故水不是水,A错误;
B.和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为3ml,氧原子个数为3,B正确;
C.与足量的反应,只转移个电子,C错误;
D.将的溶液制成胶体后,因为1个胶粒是由许多粒子聚合而成的,因此其中含有胶粒数目远小于0.2, D错误;
故答案选B。
6.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含有约个
B. 为
C. 溶液中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D. 溶液中所含的物质的量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对于溶液,由于不知道溶液的体积,故无法知道的个数,故A不符合题意;
B.应为,故B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中除含氧原子外,水分子中也含有氧原子,故C不符合题意;
D.溶液中所含的物质的量为,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7. 将100 mL 0.30 ml·L-1的Na2SO4溶液和50 mL 0.20 ml·L-1的Al2(SO4)3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0.40 ml·L-1B. 0.25 ml·L-1
C. 0.50 ml·L-1D. 0.20 ml·L-1
【答案】A
【解析】
【详解】将100 mL 0.30 ml·L-1的Na2SO4溶液和50 mL 0.20 ml·L-1的Al2(SO4)3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故选A。
8. 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可溶解700体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气体X是
B. “吸收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滤液中溶质只含有
D. 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为
【答案】C
【解析】
【分析】侯氏制碱法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投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才能析出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过滤后加热可得固体碳酸钠。
【详解】A.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因此气体Y是二氧化碳,A错误;
B.“吸收②”反应是生成碳酸氢钠晶体的过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错误;
C.相同温度下纯碱的溶解度大于NaHCO3,C错误;
D.碳酸氢钠晶体析出,说明是过饱和状态,则滤液中溶质含有NaHCO3、NH4Cl,D正确;
故选C。
9. 某同学做实验时不小心沾了一些在皮肤上,使皮肤上形成了黑斑,这些黑斑要很久才能消失,如果用草酸的稀溶液洗涤马上就可以消失,涉及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未配平)。下列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B. 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C. 横线上应是D. 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答案】D
【解析】
【分析】反应方程式为,据此分析。
【详解】A.该反应中,得电子作氧化剂,则Mn2+为还原产物,A错误;
B.Mn元素由+7价降为+2价,则1个在反应中得到5个电子,B错误;
C.据分析可知,横线上的为H2O,C错误;
D.由分析知,得电子作氧化剂, 失电子为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D正确;
故选D
10. 少量Cl2通入NaOH稀溶液后所得的溶液中,主要含有Na+、Cl-、ClO-、OH-四种离子(除水分子外,其他微粒忽略不计),已知溶液中Na+和Cl-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Na+)=0.03ml·L-1、c(Cl-) =0.01ml·L-1,则溶液中c(OH-)为( )
A. 0.03ml·L-1B. 0.02 ml·L-1C. 0.01 ml·L-1D. 0.005 ml·L-1
【答案】C
【解析】
【详解】少量Cl2通入NaOH稀溶液,发生的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H2O,溶液中主要含有Na+、Cl-、ClO-、OH-四种离子,根据方程式,c(ClO-) = c(Cl-) =0.01ml·L-1,根据电荷守恒,c(OH-)= c(Na+)-c(Cl-)- c(ClO-) =0.03ml·L-1-0.01ml·L-1-0.01ml·L-1=0.01ml·L-1,故选C。
11. 钠和氯分别是典型的金属元素和典型的非金属元素,下列关于它们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氯和氯水都含有氯离子
B. 可以用pH试纸测量氯水的pH
C. 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溶液中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的为溶液
D.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和氯水都具有漂白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液氯中无自由移动的氯离子,A错误;
B.氯水具有漂白性,会是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错误;
C.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溶液中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都会产生CaCO3沉淀,C错误;
D.溶于水后所得溶液和氯水都具有漂白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D正确;
故选D。
12. 实验室常用标定,同时使再生,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I中是还原剂
B. 和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C. 由反应Ⅰ、Ⅱ可知,氧化性:
D. 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时,溶液颜色均发生了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I中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做还原剂,A正确;
B.的氧化性强于高锰酸根离子,故其与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不能共存,B错误;
C.反应Ⅰ中,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故氧化性,反应Ⅱ中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故氧化性,氧化性:,C正确;
D.反应1中被氧化为,反应中溶液变为紫色,反应2中被还原为,反应中溶液的紫色褪去,所以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时溶液颜色均发生了变化,D正确;
故选B。
13. 探究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手段。用如下装置探究氯气的性质,图中三支试管口均放置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 ①中淀粉KI试纸变蓝,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
B. ②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Cl—
C. ③中的溶液变为棕黄色,说明氯气有氧化性
D. ④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水有酸性和漂白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生成I2,可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A项正确;
B.②中产生白色沉淀,有可能是挥发的氯化氢气体中的氯离子与银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B项错误;
C.氯化亚铁与氯气生成氯化铁溶液,氯的化合价从0价降为-1价,说明氯气有氧化性,C项正确;
D.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水有酸性和漂白性,D项正确;
答案选B。
14. 已知A、B、C、D、E五种物质,它们是硫或硫的不同价态化合物,已知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未配平的转化关系。(注:每个关系式中化合价的升降都只有一处):①A+KOH→B+C+H2O②C+E→B+H2O③B+D→C+H2O④C+Cl2+H2O→D+HCl,则这些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A. AC. E【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从④C+Cl2+H2O→D+HCl分析氯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硫元素化合价升高,D>C.根据③B+D→C+H2O分析,化合价为D>C>B.结合②C+E→B+H2O分析,D>C>B>E;①A+KOH→B+C+H2O中A中硫元素化合价在B、C之间,所以有D>C>A>B>E,C项正确;
答案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4分)
15. Ⅰ.实验室欲配制的溶液:
(1)配制溶液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___________。
(2)若用晶体来配制该溶液,应称量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容量瓶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②容量瓶未干燥,且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晶体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
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⑤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Ⅱ.某化学实验室需要硫酸溶液。根据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5)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的浓硫酸来配制所需的稀硫酸。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现有①、②、③、④四种规格的量筒,你选用的量筒是___________(填序号)。
(6)配制时,一般可分为几个步骤:①量取 ②计算 ③摇匀 ④稀释 ⑤冷却 ⑥洗涤 ⑦定容 ⑧转移,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④→___→____→____→___→③(填序号) _________。
【答案】(1)容量瓶
(2)14.3 (3)检漏
(4)④ (5) ①. 13.6 ②. ②
(6)②→①→④→⑤→⑧→⑥→⑦→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
【小问2详解】
用晶体来配制该溶液,应称量晶体的质量为;
【小问3详解】
使用容量瓶前必须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小问4详解】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溶质减少,浓度偏低;②容量瓶未干燥,且瓶内有少量蒸馏水,定容时还需要滴加水,故浓度无影响;③用托盘天平称量晶体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导致溶质质量变成砝码质量减游码质量,导致质量减少,浓度偏低;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体积偏小,浓度偏高;
⑤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
【小问5详解】
由可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由没有480mL的容量瓶,且配置需要一次完成,故选用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由稀释定律,需要的浓硫酸的体积为,根据大而近原则可知,需要25mL的量筒;
【小问6详解】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主要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④→⑤→⑧→⑥→⑦→③。
16. 有一瓶无色透明溶液,只含有、、、、、、中某几种离子。为确定其含有的离子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原溶液加溶液不产生沉淀;
②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取少量原溶液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回答下列问题:
(1)由以上实验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若要确认其是否存在,可以通过___________予以确定。
(2)有的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你认为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说明理由: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 ①. 、 ②. 、 ③. 、 ④. 焰色试验
(2) ①. 可以 ②. 根据电中性原理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3)
【解析】
【分析】由题干,此溶液无色透明,故无;取少量原溶液加溶液不产生沉淀,说明此溶液无和;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此溶液含有;取少量原溶液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此沉淀为氯化银,故含。对于、,无法确定其是否存在,需进行焰色反应实验。
【小问1详解】
取少量原溶液加溶液不产生沉淀,说明此溶液无和;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此溶液含有;取少量原溶液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此沉淀为氯化银,故含。
【小问2详解】
实验③可以省略,因为可以确定溶液中一定有,且溶液中一定不存在溶液无和,由溶液呈现电中性,溶液中一定存在氯离子。
【小问3详解】
②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17. 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收集干燥纯净的氯气,并利用装置Ⅵ、Ⅶ制取收集少量(已知受热易升华)。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下图(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
(1)装置Ⅲ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处的字母):____接___,___接____,___接___,___接___,J接K,L接F,___________。
(3)产生氯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在上述装置中,装置Ⅱ中的饱和食盐水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Ⅳ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装置Ⅵ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开始实验时应先点燃装置___________(填“Ⅲ”或“Ⅵ”)处酒精灯,待到________时,再点燃装置_______(填“Ⅲ”或“Ⅵ”)处酒精灯。
【答案】(1)分液漏斗
(2)ECDABHGI
(3)
(4) ①. 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气体 ②.
(5) ①. ②. Ⅲ ③. 装置中的硬质玻璃管中充满黄绿色气体 ④. Ⅵ
【解析】
【分析】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依次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用浓硫酸干燥除水之后再与铁粉反应,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防止污染。
【小问1详解】
装置Ⅲ中仪器a名称为圆底烧瓶;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及受热易升华可知,装置连接顺序E接C,D接A,B接H,G接I,J接K,L接F;
【小问3详解】
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由分析可知,装置Ⅱ中的饱和食盐水起的作用是除去混有的HCl;装置Ⅳ为尾气处理装置,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装置Ⅵ中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先点燃Ⅲ处的酒精灯,使产生的氯气排尽空气内的空气,待到装置中的硬质玻璃管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点燃Ⅵ处酒精灯。
18. Ⅰ.常温下,二氧化氯()为黄绿色气体,因具有强氧化性而能用于自来水的消毒。与相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已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1级高效安全消毒剂。
(1)制备常用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①方法一中,HCl表现的性质为___________。
②方法二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尾气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物质的量之比为的两种盐,一种为,另一种为_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Ⅱ.两名同学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针对这一异常现象进行了实验探究及分析。
(3)甲用湿润的淀粉试纸检验上述生成的气体,观察到试纸变蓝,据此判断氧气中混有。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
(4)乙认为上述现象只能说明混合气体具有___________性。为了进一步验证甲的推测,乙补充了一个实验:将上述生成的气体冷却后通入盛有___________的洗气瓶中,若现象为___________,则甲的推测合理。
【答案】(1) ①. 还原性和酸性 ②. (2)B
(3)
(4) ①. 氧化 ②. 硝酸酸化的溶液或紫色石蕊试液 ③.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方法一方程式为,由电子守恒可知,氯元素发生归中反应,4ml HCl中有2ml化合价升高为氯气,2ml化合价不变生成NaCl和水,因此体现酸性和还原性;
②,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均为NaClO3,其中1ml化合价升高,2ml化合价降低,因此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小问2详解】
ClO2中氯元素化合价为+4,与NaOH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两种盐,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其中一种为,氯为+3价,降低了1价,那么另一种盐必定氯升高1价,即为+5价,因此为NaClO3;
【小问3详解】
湿润的淀粉试纸检与Cl2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利用氯气溶于水生成氯离子的性质,故将氯气通入硝酸酸化的AgNO3中,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存在氯气;或利用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二者使石蕊试纸变红,但次氯酸最终使石蕊褪色。选项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盐酸
澄清石灰水
硫酸
干冰
B
氨水
酒精溶液
硫酸钡
二氧化碳
C
冰水混合物
赤铁矿
氯化铜
酒精
D
胆矾
食盐水
硫酸钠
碳酸钙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六)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六)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化合物可在水处理中作絮凝剂,钛是一种活泼金属,茉莉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