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教学设计】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2.1《岩石圈物质循环》教案第1页
    【教学设计】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2.1《岩石圈物质循环》教案第2页
    【教学设计】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2.1《岩石圈物质循环》教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优质课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优质课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导入新课,学生活动,知识拓展,活动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结合现实中与岩石圈的真实问题,能够运用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过程,多要素综合分析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区域认知】对于给定的具体区域,能够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分析矿产、岩石的分布及其形成。
    【人地协调观】对于特定的区域环境,能够分析矿产、岩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针对人类利用矿产资源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科学的决策。
    【地理实践力】能够在野外独立辨认露头地层的岩石名称,并判断其包含的基本矿物;能够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行动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明三大类岩石的基本特征。
    难点:通过对常见矿物、岩石标本及图片的观察识别,说明三大类岩石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铜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对铜进行加工,如加入适量的锡变成青铜,就可以用来制作工具和礼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后母戊鼎,重达 875 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在自然界,更多的化学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它们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料。
    1. 为什么人类使用铁器要晚于铜器?
    2. 想一想,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岩石圈四者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新课学习:
    一、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内容,完成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的初步学习。
    1.矿物
    (1)含义:由地质作用形成的、一般为结晶态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确定的晶体结构,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保持稳定,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2)形式:绝大多数矿物以固态形式存在。
    (3)自然界最多的矿物是石英(SiO2 )。
    【知识拓展】常见矿物的简易识别。
    石英晶体,为透明的六棱柱,两端为六棱锥状。
    食盐晶体,多为透明的正方体。
    方解石晶体,通常为斜方六面体。
    【活动探究】1.区分石膏、方解石、石英等矿物,可使用哪些方法。
    【总结归纳】根据摩斯硬度计区分:
    (1)石膏,指甲较容易划出痕迹;
    方解石,指甲划不出痕迹,曲别针可以划出痕迹;
    石英,曲别针划不出痕迹,但石英能在普通玻璃和钢铁上刻画出痕迹。
    (2)相互刻画,石英可以刻画石膏和方解石,方解石只能刻画石膏。
    根据外观区分:
    石膏是不透明的,方解石通常为斜方六面体,石英为透明的六棱柱。
    【活动探究】 2.自然金、黄铁矿、黄铜矿石容易混淆的矿物。黄铁矿因其浅黄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黄金,故又称“愚人金”。议一议,若要区分上述三种矿物,可使用哪些方法?
    【总结归纳】根据摩斯硬度计区分:
    (1)自然金,小刀极易刻画;黄铜矿,小刀易刻画;黄铁矿,小刀不能刻画。
    (2)相互刻画,黄铁矿可以刻画自然金和黄铜矿,黄铜矿只能刻画自然金。
    【过渡】矿物可以构成岩石,在自然界中都有哪些岩石?他们都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2.岩石
    (1)概念:在自然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岩石圈的主要物质。
    (2)分类:按照成因,岩石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总结归纳】
    岩浆岩,是由炽热的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最主要的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 )。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花岗岩是最常见的侵入岩。 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叫作喷出岩,玄武岩和安山岩是最常见的喷出岩。
    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在风吹、日晒、雨淋以及生物的作用下被破坏,破坏产物(包括碎屑物质和溶解物质)在原地或经搬运后沉积下来,再经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称为沉积岩。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具有层状纹理,称为层理构造;二是许多岩石中常含有化石。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变质岩,已生成的岩石在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或者陨石冲击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下,使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等发生改变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岩石。变质岩分布广泛,多含有丰富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常见的变质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
    【活动探究】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广泛。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产自云南点苍山的大理石,裁切后得石板常有独特的波纹,呈现出类似天然的山水画、水墨画画面。唐宋以来,天然石画就被当作居室装饰或文房用品广泛使用。在当地,天然石画又称石板画、大理石画,古玩行里口语称“老石片儿”。
    (1)议一议,“老石片儿”是怎样形成的?
    “老石片儿”是实质是大理石,大理石是常见的变质岩。岩石在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或者陨石冲击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下,使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等发生改变而形成的。
    (2)有人认为, “老石片儿”的波纹是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老石片儿”是大理岩,大理岩是经变质作用重结晶形成,质纯者为白色,含杂质者呈现各种颜色。 “老石片儿”的波纹即是杂质呈现的颜色。大理岩经变质作用,不含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课堂小结】
    本节课是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第一节内容,主要内容是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岩石转化与岩石圈物质循环。要求说出岩石圈的物质组成,说明矿物和岩石的关系;通过对常见矿物、岩石标本及图片的观察识别,说明三大类岩石的基本特征。
    【知识小结】
    第2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描述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绘制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
    难点:描述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绘制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巨人之路”景观及景观简要介绍材料,引入本节课学习内容——岩石转化与岩石圈物质循环。
    新课学习:
    一、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阅读课本内容,完成岩石转化与岩石圈物质循环内容的初步学习。
    1.岩石转化
    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同类型的岩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松散的沉积物经过成岩作用变成坚硬的岩石;
    (2)岩浆岩风化后的碎屑物质成为沉积岩的“原料”;
    (3)在变质岩中,总能找到它的 “前身”——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痕迹。
    转化条件
    (1)岩浆上升,经侵入作用后冷凝形成侵入岩,或喷出作用后冷凝形成喷出岩。
    (2)岩石崩解、分解、溶解形成碎屑物质,经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埋藏及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3)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4)各类岩石经熔融作用形成岩浆。
    2.岩石圈物质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是地球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地质运动。
    (1)概念: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
    (2)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放射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3)地理意义:大地的沧桑巨变、岩石圈物质形态的持续转化。
    活动探究:为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根据图2—23的信息,设计了如图2—24所示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图2-23
    (1)在图中方框内填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的名称,并说出填写的依据。
    图2-24
    依据:
    ①各类岩石在地球内部经熔融都可以变成岩浆。
    ②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
    ③岩浆岩、沉积岩可以经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岩浆岩、变质岩可以经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变成沉积岩,但沉积岩、变质岩不能直接变成岩浆岩。
    技巧点拨:
    ①被三个箭头所指的肯定是岩浆。
    ②只被一个箭头所指的肯定是岩浆岩。
    (2)说出图中箭头A、B、C、D所代表的含义。
    A——上升冷凝
    B——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C——变质作用
    D——重熔再生
    归纳: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在一些地方的岩石圈不断诞生,另一些地方岩石圈则逐渐消亡。与之相伴的则是大地的沧桑巨变,以及岩石圈物质形态的持续转化。
    活动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在距今十几亿的地质时期,新疆南部还是一片海洋,白云岩广泛沉积。在区域变质作用中,白云岩变质形成白云质大理岩。3亿~4亿年前,岩浆侵入白云质大理岩,经过一系列变质作用,白云质大理岩最终形成玉石。喜马拉雅运动开始后,山脉隆起,经过长期的剥蚀破坏,渐渐使埋藏在山体中的玉石裸露在地表,这就是和田玉山料。小块的和田玉山料被冰川、流水等挟带至河流中,在流水搬运过程中被不断打磨,玉石变得浑圆,并最终沉积在河床或河漫滩上,成为和田玉籽料。
    (1)根据材料内容,将①和田玉山料②白云岩③和田玉籽料④白云质大理岩⑤和田玉石按形成时间进行时间排序。
    ②—④—⑤—①—③
    (2)按成因分类,和田玉石属于哪类岩石? 和田玉石与白云质大理岩的矿物成分相同吗?为什么?
    变质岩。
    首先,白云岩变质形成白云质大理岩;然后白云质大理岩被岩浆侵入,经过一系列变质作用,最终形成玉石。和田玉石和白云质大理岩的原有岩石矿物成分、结构不同,又经变质作用,矿物成分、结构改变。因此两者矿物成分不同。
    (3)设计一个示意图,说明和田玉籽料的形成过程。
    课堂练习:
    见课件。
    课堂小结:
    本节课是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第一节内容,主要内容是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岩石转化与岩石圈物质循环。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和相互转化过程;描述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绘制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 选修一 2.1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 选修一 2.1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