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水培植物营养液含,则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说明: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用0.5mm黑色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受北宋王希孟的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的启发,2022年央视春晚创作了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古代作画所用的绢丝属于有机物
B. 作画中的青绿色颜料绿松石CuAl6(PO4)4(OH)8•5H2O中Cu的化合价为+2
C. 作画所需的墨水属于悬浊液
D. 舞台上的“云雾”可用干冰来制造
【答案】C
【解析】
A.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有机物,A正确;
B.根据化合物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Cu的化合价为x,则x+(+3)×6+(-3)×4+(-1)×8=0,可得x=2,B正确;
C.墨水是碳溶于水形成液溶胶,属于胶体,C错误;
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制造,D正确;
故选C。
2. 1972年初,屠呦呦研究小组采用乙醚(CH3CH2OCH2CH3)低温浸取成功分离并结晶出“青蒿素II(后称青蒿素),经测定其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青蒿素是屠呦呦研究小组合成创造的新物质
B. 青蒿素从物质分类看属于氧化物
C. 乙醚与乙醇具有相同的分子式
D. 乙醚低温浸取青蒿素的过程主要涉及物理变化
【答案】D
【解析】
A.青蒿素不属于合成创造的新物质,A错误;
B.氧化物是指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B错误;
C.乙醚的分子式为C4H10O,乙醇分子式为C2H6O,C错误;
D.乙醚低温浸取青蒿素的过程属于萃取,主要涉及物理变化,D正确;
故答案为:D。
3. 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下列不属于化学学科特征的是
A. 以符号形式表征物质B. 通过做实验进行科学探究
C.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D. 在不同层面上创造物质
【答案】B
【解析】
化学学科特征的概念是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物质、以符号的形式表征物体、在不同层面上创造物质,B选项不符合概念,故答案为:B。
4. 下列物质长期暴露于空气中,最终得到的固体成分与其它物质不同的是
A. Na2O2B. Na2SO4•10H2OC. Na2OD. Na
【答案】B
【解析】
Na2O2、Na2O、Na与空气中的水和CO2反应,最终得到的固体成分均为Na2CO3,而Na2SO4•10H2O长期暴露于空气中经过风化最终得到的固体成分为Na2SO4,故选B。
5. 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①②③④,所占体积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④②③B. ④②①③C. ②①③④D. ④③①②
【答案】A
【解析】
水为液体,相同质量时体积远小于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l,根据可知,质量相同时气体体积与气体的摩尔质量成反比,结合M(CO2)>M(O2)>M(H2)可知,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①④②③,故选A。
6. 化学科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下列事例与其作用不相符合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A.研究新型抗病毒药物是用化学解决医药救治的问题,故不选A项;
B.生产农药和化肥,并不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过多使用甚至会导致环境污染,故选B项;
C.研究新型电池开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可以减少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故不选C项;
D.研制功能各异的信息材料,主要是电子材料,如光电子材料,可以为电子科技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故不选D项;
答案选B。
7. 下列物质的转化,能通过加稀硫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①Ba(NO3)2→HNO3②Cu→CuSO4③Cu(OH)2→CuSO4④Fe→Fe2(SO4)3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B
【解析】
A.①Ba(NO3)2与H2SO4反应方程式为Ba(NO3)2+H2SO4=BaSO4↓+2HNO3,可以一步反应实现,②Cu与稀硫酸不发不应,A错误;
B.①可以一步反应实现,③Cu(OH)2与H2SO4反应方程式为Cu(OH)2+H2SO4=CuSO4+2H2O,可以一步反应实现,B正确;
C.②不能一步反应实现,④Fe与稀硫酸反应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不能一步反应实现,C错误;
D.③可以一步反应实现,④不能一步反应实现,D错误;
故答案为:B。
8. 为了测定含有小苏打杂质的苏打的纯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达不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取样品ag,充分加热得固体bg
B. 取样品ag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固体bg
C. 取样品ag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碱石灰吸收,质量增加bg
D. 取样品ag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所得沉淀bg
【答案】C
【解析】
A.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通过加热分解利用差量法即可计算出碳酸钠纯度,A正确;
B.二者均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钠,所以ag固体是氯化钠,利用守恒法可计算出碳酸钠纯度,B正确;
C.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但会混有水蒸气,即碱石灰增加的质量不是二氧化碳的质量,不能测定碳酸钠纯度,C错误;
D.二者都与氢氧化钡反应,因此最后得到的固体是碳酸钡,所以可以计算出碳酸钠纯度,D正确;
故答案为:C。
9. 维生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熔点为,其分子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维生素的摩尔质量为B. 维生素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C. 标准状况下,维生素的体积为D. 适当食用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对人体有益
【答案】C
【解析】
A.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量是176,摩尔质量是,故A正确;
B.维生素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故B正确;
C.标准状况下,维生素是非气态,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C错误;
D.维生素能促进生长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可用作营养增补剂,故D正确;
故选C。
10. 水培植物营养液含,则为
A. 0.005B. 0.01C. 0.015D. 0.02
【答案】A
【解析】
溶液呈电中性,即阴阳离子的总数相等,有0.01ml/L+0.01ml/L=0.005ml/L+ c(PO)×3,解得c(PO)=0.005ml/L,故选:A。
1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22.4LNH3中所含的分子总数为NA
B. 2m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数目为4NA
C. 常温常压下,14gN2中含质子总数为7NA
D. 将1ml氯气溶于水,则溶液中微粒数n(HClO)+n(Cl-)+n(ClO-)=2NA
【答案】C
【解析】
A.常温常压下,不是标况,不能使用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氨气的物质的量及所含的分子数,故A错误;
B.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硫酸钠的物质的量及所含Na+数目,故B错误;
C.14gN2的物质的量=0.5ml,含质子数为0.514NA=7NA,故C正确;
D.氯气与水反应是可逆反应,则氯水中有未反应的氯气分子,根据氯原子守恒,氯原子是2ml,则溶液中的HClO、Cl-、ClO-粒子数之和小于2NA,故D错误;
答案选C。
12. 粗盐(含Ca2+、Mg2+、SO等杂质)提纯实验中,所选仪器与实验操作不相符的是
①研钵②玻璃棒③烧瓶④胶头滴管⑤坩埚⑥漏斗⑦烧杯⑧蒸发皿⑨酒精灯⑩试管
A. 粗盐研磨溶解:①②⑦B. 去除杂质离子:④⑦⑩
C. 过滤:②⑥⑦D. 蒸发结晶:②⑤⑨
【答案】D
【解析】
A.粗盐研磨时需要在研钵中进行,溶解时需要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搅拌,即需要的仪器组合为①②⑦,故不选A项;
B.去除杂质离子需要的仪器有试管、胶头滴管、烧杯,即需要的仪器组合为④⑦⑩,故不选B项;
C.过滤时需要的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即需要的仪器组合为②⑥⑦,故不选C项;
D.蒸发结晶需要的主要仪器有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即需要的仪器组合为②⑧⑨,不使用坩埚,故选D项;
答案选D。
13.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氩气含原子数目为
B. 氯化镁溶液中含氯离子数目为
C. 常温常压下,与混合物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目一定为
D. 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为的和所含分子数均为
【答案】C
【解析】
A.标准状况下,氩气物质的量是,但其为单原子分子,含有原子数目为,故A错误;
B.氯化镁溶液不知道其体积,无法计算氯离子的数目,故B错误;
C.常温常压下,与混合物气体物质的量为中所含的分子数目一定为,故C正确;
D.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为的和,质量之比为,物质的量之比是,但其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l,故D错误;
故选C。
14. 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图Ⅰ:验证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B. 图Ⅱ:在空气中加热金属钠
C. 图Ⅲ:除去CO2中的HClD. 图Ⅳ:验证氯气能否与水反应
【答案】D
【解析】
A.盛放氢氧化钠的试管应该换成盛放澄清石灰水,故A错误;
B.金属钠的燃烧试验应该将钠放在坩埚中进行,故B错误;
C.饱和碳酸钠会将二氧化碳反应而吸收一部分,在除杂的同时会造成所需要的物质的损失,故C错误;
D.氯气分别经过干燥布条和湿润布条,对比现象可以得知氯气是否和水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15. 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CO和C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数之比为2:5B. 质子数之比为7:5
C. 压强之比为4:7D. 密度之比为7:4
【答案】C
【解析】
【分析】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CO和CH4物质的量之比为。
A.由n=可知,CO和CH4的分子个数比4:7,原子个数比为8:35,A错误;
B.1个CO分子中有14个质子,1个CH4分子中有10个质子,根据分子个数,可知质子数之比为4:5,B错误;
C.同温同体积,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pV=nRT,可知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C正确;
D.体积相同、质量相同,因此密度之比为1:1,D错误;
故答案为:C。
16. 已知是一种白色固体,能与水发生反应。下列关于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用观察法鉴别和
B. 中氧元素和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 中的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
D. 等物质量的和分别与足量水反应可产生等物质的量的气体
【答案】B
【解析】
A.为黄色固体,为白色固体,观察法可以鉴别,故A错误;
B.中氧元素和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故B正确;
C.中阳离子为Na+、阴离子为O,故阴阳离子个数比为2:1,而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故C错误;
D.与水发生反应2+2H2O=4NaOH+O2,而能与水发生反应,故等物质的量的和分别与足量水反应可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17.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
B. 用澄清石灰水可以鉴别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
C. 等物质的量的钠和过氧化钠分别与足量水反应可产生等物质的量的气体
D. 保持温度不变,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会有结晶析出
【答案】B
【解析】
A.O为一个阴离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A正确;
B.Ca(OH)2与NaHCO3反应方程式为Ca(OH)2+2NaHCO3=CaCO3↓+Na2CO3+2H2O,Ca(OH)2与Na2CO3反应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两者都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鉴别,B错误;
C.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4H2O=4NaOH+O2↑,等物质的量的钠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气体,C正确;
D.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温度相同时,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会有NaHCO3晶体产生,D正确;
故答案为:B。
18.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甲装置制备氧气
B. 用乙装置除去CO2中的HCl
C. 用丙装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
D. 用丁装置证明Cl2可与NaOH溶液反应
【答案】D
【解析】
A.过氧化钠为粉末,与水接触后不能分离,不能利用开关控制反应,选项A错误;
B.可用饱和碳酸氢钠吸收CO2中的HCl,用饱和碳酸钠会与二氧化碳和HCl均反应,无法达到除杂目的,选项B错误;
C.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选项C错误;
D.Cl2可与NaOH反应,烧瓶内压强减小,形成内外压强差,气球膨胀,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9. 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可用pH试纸并依据试纸的颜色变化测定氯水的pH
B. 氯气是性质活泼的单质气体,在化学反应中其化合价既可升高又可降低
C. “84”消毒液与活性炭的漂白原理相同
D.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形成白色烟雾
【答案】B
【解析】
A.氯水中含有HClO具有强氧化性,会漂白pH试纸,无法测pH,A错误;
B.氯气是性质活泼的单质气体,在化学反应中其化合价既可升高又可降低,例如,B正确;
C.“84”消毒液中含有次氯酸钠利用氧化性漂白,而活性炭利用吸附性漂白,漂白原理不相同,C错误;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形成白雾,D错误;
故选B。
20. 硫酸钙可用作建筑材料和水泥原料外,也可用作硫酸、漂白粉的生产原料。生产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高温焙烧”时产生的气体均显酸性
B. 漂白粉是纯净物,其成分为
C. “接触室”与“吸收塔”内均发生了化合反应,硫的价态均升高
D. 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应为
【答案】D
【解析】
【分析】硫酸钙在焦炭、空气和高温条件下生成CO、SO2、CaO,SO2与氧气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转化为SO3,SO3和水反应生成H2SO4;CO和H2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CH3OH;Ca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生成漂白粉,据此解题。
A.CO不溶于水,不与碱反应,所以CO不显酸性,A错误;
B.漂白粉主要成分是Ca(ClO)2,还含有CaCl2等物质,因此漂白粉是混合物,B错误;
C.接触室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属于化合反应,S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为+6价,吸收塔中发生SO3+H2O=H2SO4,属于化合反应,但是S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C错误;
D.“催化”中CO和H2合成CH3OH,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4道大题,40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1. 回答下列问题:
(1)水中含有_______个水分子;水与_______g硫酸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2)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3)标准状况下,和含有相同氢原子数的的体积为_______。
(4)从溶液中取出,向其中加入的溶液恰好使完全沉淀,则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5)含,则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6)人造空气(氧气和氦气的混合气)可用于减轻某些疾病或供深水潜水员使用。在标准状况下, “人造空气”的质量是,其中氧气和氦气的分子数之比是_______。
【答案】(1) ①. ②.
(2)
(3)
(4)
(5) ①. ②. 16
(6)
【解析】
【小问1】
水中含有0.5NA(或)个水分子;水的物质的量为,分子数为,硫酸的质量为;
【小问2】
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是硫酸钠浓度的倍,则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小问3】
含有的氢原子为,和含有相同氢原子数的的物质的量为,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
【小问4】
,所以,则溶液中,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小问5】
含,则的物质的量为,的摩尔质量为,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小问6】
设氧气的物质的量为,氦气的物质的量为,则,解得,则氧气和氦气的分子数之比是。
22. 某同学利用与浓溶液制备“84”消毒液,装置如图:
已知:①
②与溶液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时易发生副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2)制备“84”消毒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圆底烧瓶中产生气体的成分包括_______。
(4)上述装置存在两处缺陷,会导致产率降低,改进方法是_______。
(5)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
【答案】(1) ①. 分液漏斗 ②. NaClO
(2)
(3)Cl2、H2O、HCl
(4)在氯气通入氢氧化钠之前加一个盛放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将氢氧化钠溶液浓度适当减小,同时将氢氧化钠溶液置于冰水浴中
(5)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
【分析】制取氯气时,浓盐酸挥发产生氯化氢气体,所以制得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该题需要用氯气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备“84”消毒液,需要先通过排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可以减少NaOH溶液的损耗,题目已知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易发生副反应,因此需要加把B装置放到冰水浴中,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处理,据此解题。
【小问1】
①a指向的是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②84消毒液是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的溶液,其中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故答案为:NaClO;
【小问2】
制备“84”消毒液是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3】
圆底烧瓶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生成氯气,反应方程式为,浓HCl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产生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故答案为:Cl2、H2O、HCl;
小问4】
导致产率降低的两处缺陷分别是:①产生的氯气里面有氯化氢杂质②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时易发生副反应生成氯酸钠和氯化钠,故答案为:在氯气通入氢氧化钠之前加一个盛放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将氢氧化钠溶液浓度适当减小,同时将氢氧化钠溶液置于冰水浴中;
【小问5】
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故C的作用是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23. 氯化锌主要用作脱水剂、防腐剂、电镀、医药、农药等。以含ZnCO3、CuCO3的废渣为原料生产氯化锌和铜的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还原””时,写出ZnCO3转化为Zn的化学方程式____。
(2)“酸浸”时产生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
(3)“酸浸”时所用盐酸的浓度为1.5ml•L-1,下列实验用11.8ml•L-1的盐酸配制100mL该浓度的盐酸。
①实验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____、____,需量取11.8ml•L-1的盐酸____mL。
②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_(填标号)。
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转移溶液前容量瓶未经干燥
c.未洗涤稀释盐酸时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
(4)检验氯化锌溶液中含有Cl-的方法为____。该溶液经“一系列操作”得到氯化锌晶体,进行“一系列操作”时需用到下列的仪器有___(填标号)。
①温度计②酒精灯③蒸发皿④圆底烧瓶
【答案】(1)2ZnCO3+C2Zn+3CO2↑
(2)H2(3) ①. 100mL容量瓶 ②. 玻璃棒 ③. 12.7 ④. c
(4) ①. 取少量氯化锌溶液放入试管,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含有Cl- ②. ②③
【解析】
【分析】含ZnCO3、CuCO3的废渣中加入焦炭进行焙烧还原,生成CO2气体,同时生成Cu和Zn;加入稀盐酸进行酸浸,Zn与稀盐酸反应生成ZnCl2和H2,Cu不反应;过滤出铜,滤液为氯化锌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从而得到氯化锌晶体。
【小问1】
由分析可知,“焙烧还原””时,ZnCO3被焦炭还原为Zn,同时生成CO2气体,化学方程式:2ZnCO3+C2Zn+3CO2↑。答案为:2ZnCO3+C2Zn+3CO2↑;
【小问2】
“酸浸”时,锌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化学式为H2。答案为:H2;
【小问3】
①配制100mL1.5ml•L-1的盐酸,实验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玻璃棒,需量取11.8ml•L-1的盐酸体积为≈12.7mL。
②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大,a不符合题意;
b.转移溶液前容量瓶未经干燥,不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所配溶液的浓度不变,b不符合题意;
c.未洗涤稀释盐酸时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所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浓度偏小,c符合题意;
故选c。答案为:100mL容量瓶;玻璃棒;12.7;c;
【小问4】
检验氯化锌溶液中含有Cl-,可使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方法为:取少量氯化锌溶液放入试管,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含有Cl-。该方法为该溶液经“一系列操作”得到氯化锌晶体,此“一系列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则需用到②酒精灯、③蒸发皿等,故选②③。答案为:取少量氯化锌溶液放入试管,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含有Cl-;②③。
【点睛】使用量筒时,产生的误差是“仰高俯低”。
24. A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B、C、D、E是含有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①~⑦反应中,A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有____(填标号)。
(2)E的化学式为_____,写出该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
(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1)①②④(2) ①. NaHCO3 ②. 治疗胃酸过多
(3) ①. 2+2H2O=4Na++4OH-+O2↑ ②. Na2CO3+CO2+H2O=2NaHCO3
【解析】
【分析】金属A能与O2和H2O反应,D与E之间还能相互转化,则A是金属Na。Na在O2中燃烧生成,与CO2反应生Na2CO3和O2,与水应生成NaOH和O2,金属Na与水发生置换应生成NaOH和H2。NaOH溶液吸收足量的CO2可生成NaHCO3,NaHCO3热稳定性较差,受热分解转化为Na2CO3。所以,A是Na,B是,C是NaOH,D是Na2CO3,E是NaHCO3。
【小问1】
Na单质与O2和H2O反应化合价都发生变化,与水反应生成NaOH发生化合价变化,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化合价发生变化,综上符合条件的有①②④;
【小问2】
E的化学式为NaHCO3,NaHCO3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做食品膨松剂等;
【小问3】
③是转化为NaOH,离子方程式为2+2H2O=4Na++4OH-+O2↑;反应⑥是Na2CO3转化为NaHCO3,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选项
事例
作用
A
研究新型抗病毒药物
用化学解决医药救治的问题
B
生产农药和化肥
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C
研究新型电池开发新能源汽车
减少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D
研制功能各异的信息材料
为电子科技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第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5 ml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pdf、高一化学月考答案docx、_2024级高一第一次月考化学答题卡_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5mm)写在答题卡上,4L,2L所含有的分子数为,4gB.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