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大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2,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2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某病毒具有蛋白质外壳,其遗传物质的碱基含量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病毒复制合成的互补链中A+C的含量为48%
B.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不含DNA
C. 病毒含有核糖体、中心体等细胞器
D. 病毒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答案】A
【解析】
【分析】据表可知,该病毒遗传物质中含有T,不含U,即该病毒为DNA病毒。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
A、由表可知,该病毒为DNA病毒,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该病毒复制合成的互补链中A+C含量与原T+G含量一致,为48%,A正确;
B、该病毒遗传物质中含有碱基T,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中心体等细胞器,C错误;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染色体,病毒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错误。
故选A。
2. 在神舟十六号到神舟十七号飞行任务期间,“太空菜园”经历了两个航天员乘组的照料,蔬菜生长良好。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对“太空菜园”中种植的新鲜蔬菜进行了采摘,并品尝了这些美味的“太空蔬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太空蔬菜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为蛋白质
B. 太空菜园需要设置适宜强度的光照
C. 同种蔬菜在太空和地球上种植时,其遗传物质可能不同
D. 栽培过程需要补充微量元素Mg以促进叶绿素的合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中的有机物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质等,其中蛋白质通常是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光照强度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适宜强度的光照有助于蔬菜生长。植物生长需要多种元素,其中镁元素是合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
A、细胞中有机物有蛋白质、糖类、脂质等,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通常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A正确;
B、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有重要影响,设置适宜强度的光照能促进光合作用,利于蔬菜生长,B正确;
C、太空中特殊的宇宙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综合因素对植物的诱变作用使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因此同种蔬菜在太空和地球上种植时,其遗传物质可能不同,C正确;
D、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镁元素,栽培过程补充微量元素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但镁是大量元素,D错误。
故选D。
3.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上物质1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B. 物质2是磷脂分子,其亲水性头部朝内,疏水性尾部朝外
C. a侧为细胞外侧,b侧为细胞内侧
D. 物质3是糖被,其与细胞识别、细胞间信息交流等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该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1表示蛋白质,2表示磷脂双分子层,3表示糖蛋白(糖被)。
A、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上物质1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A正确;
B、物质2是磷脂分子,其亲水性头部朝外,疏水性尾部朝内,B错误;
C、据图,a侧含有糖蛋白,为细胞外侧,b侧为内侧,C正确;
D、物质3是糖被,其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信息交流(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D正确。
故选B。
4.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受工业污染后,桦尺蠖体色黑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树干变黑导致桦尺蠖出现黑色个体
B. 树干变黑提高了浅色桦尺蠖被捕食的概率
C. 环境直接选择了桦尺蠖的表型
D. 黑色基因的频率在该过程中逐渐提高
【答案】A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A、桦尺蠖体色的黑化是因为工业污染导致树干变黑后,黑色个体有更好的生存优势而非变异原因。自然选择会导致在这样的环境中,黑色个体更容易存活和繁殖,黑色基因的频率逐渐提高。因此,树干变黑不会直接导致桦尺蠖出现黑色个体,A错误;
B、树干变黑后浅色桦尺蠖容易被其天敌发现,因此提高了浅色桦尺蠖被捕食的概率,B正确;
C、环境直接作用于桦尺蠖的表现型,导致其发生进化,C正确;
D、树木变黑后黑色桦尺蠖更容易生存,因此黑色基因的频率在该过程中逐渐提高,D正确;
故选A。
5. 下图表示DNA的半保留复制和甲基化过程。酶E作用后的DNA分子最可能发生的是()
A. DNA分子不能复制
B. DNA分子不能转录
C. DNA分子的碱基序列改变
D. DNA分子中的碱基配对方式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在DNA某些区域结合一个甲基基团。大量研究表明,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控制基因表达。这种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
甲基化不会改变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DNA分子可以复制,但是DNA分子的表达可能被抑制。因此,DNA分子最可能不能发生转录。综上所述,ACD项错误,B正确。
故选B。
6. 生物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共同构成体液
B. 细胞内液、血液、淋巴液、组织液、消化液都是内环境
C. 所有生物的细胞都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D. 细胞外液的含量少于细胞内液的含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前者表示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后者表示存在于细胞外的液体,是体内细胞生存的环境。
A、依题意,体液是指生物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A错误;
B、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而细胞内液、血液及消化液都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并不是所有生物的细胞都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如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胞内寄生的细胞生物就生活在细胞内液中等,C错误;
D、细胞内液占体液的2/3,细胞外液占1/3,细胞外液含量少于细胞内液含量,D正确。
故选D。
7. 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a
B. 与d相比,a、b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
C. 营养不良会导致a中蛋白质含量减少,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D.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图中的d
【答案】C
【解析】
【分析】1、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组成。
2、据图可知,d是淋巴液,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细胞内液。
A、据图可知,a是血浆,b是组织液。人体内绝大多数的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b组织液,A错误;
B、据图可知,a是血浆,b是组织液,d是淋巴液。与a血浆相比,b组织液、d淋巴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少,B错误;
C、营养不良会导致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渗透压相对高,水流向组织液,从而引起组织水肿,C正确;
D、毛细淋巴管壁细胞两侧的液体分别是淋巴液和组织液,因此,其直接生活的环境是图中的d淋巴液和b组织液,D错误。
故选C。
8. 下列物质不属于血浆成分的有()
①血红蛋白②通道蛋白③葡萄糖④尿素⑤RNA聚合酶⑥甘油三酯⑦碳酸氢盐⑧纤维素⑨抗体
A. ①②⑤⑧B. ②⑤⑥⑧C. ①③⑥⑦D. ④⑤⑦⑨
【答案】A
【解析】
【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半透明的淡黄色液体,其主要成分是水,其余的是血浆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①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不属于血浆的成分,①符合题意;
②通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即不属于血浆中的成分,②符合题意;
③葡萄糖属于血浆成分,③不符合题意;
④尿素属于代谢废物,需要靠血浆运输,属于血浆中得成分,④不符合题意;
⑤RNA聚合酶属于胞内酶,催化细胞的转录过程,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即不属于血浆中的成分,⑤符合题意;
⑥甘油三酯就是脂肪,属于血浆成分,⑥不符合题意;
⑦碳酸氢盐可以作为缓冲物质,调节pH值,属于血浆成分,⑦不符合题意;
⑧纤维素属于植物所特有的糖类,不属于血浆成分,⑧符合题意;
⑨抗体属于血浆成分,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A.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
B. 有丝分裂时DNA复制
C. 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
D. 血浆中葡萄糖的运输
【答案】D
【解析】
【分析】1、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
2、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
3、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中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不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是反应。
A、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发生在与外界相同的液体中,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有丝分裂时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发生在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血浆属于内环境,其中葡萄糖的运输发生在内环境中,D正确。
故选D。
10. 太空环境中,航天器和航天服为航天员们提供了一个类似于地面的环境,以维持机体的稳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只要人体的内环境维持稳态,人就不会生病
B.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离不开各个系统的参与
C. 机体维持稳态时,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仍会发生变化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A
【解析】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调节,其表现在:①各种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对稳定:血糖和血氧含量的相对稳定,保证细胞代谢所需物质的供应。②各种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体温的相对稳定和pH的相对稳定,保证细胞代谢相关酶的活性正常;渗透压的相对稳定,保证细胞形态和结构的稳定。
A、内环境是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不是说只要人体的内环境维持稳态,人就不会生病,如病原体的侵染会导致人患病,A错误;
B、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离不开各个系统,如泌尿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参与,同时还需要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B正确;
C、机体维持稳态时,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仍会发生变化,但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正确;
D、航天员依靠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实现,维持内环境稳态,D正确。
故选A。
11. 由于外界环境或者机体自身的原因,机体可能会患各种疾病。下列疾病中,由内环境稳态失调直接引起的是()
①血友病②骨折③肌肉抽搐④“空调病”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一旦失调机体生命活动受影响,细胞代谢紊乱,从而表现出相应的内环境稳态失调症。
①血友病是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这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无关,①错误;
②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这主要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骨骼损伤,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没有直接关系,②错误;
③肌肉抽搐往往与血钙浓度过低有关。钙离子在细胞内和细胞外之间维持着一定的浓度梯度,对于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重要作用。当血钙浓度降低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会增高,从而可能导致肌肉抽搐。这种情况是由内环境(这里是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失调直接引起的,③正确;
④“空调病”在低温环境会使血管急剧收缩,血流不畅,使关节受损受冷导致关节痛;由于室内与室外温差大,人经常进出会感受到忽冷忽热,这会造成人体内环境功能紊乱,内环境稳态失调就会引起头痛,易患感冒,④正确。
综上所述,由内环境稳态失调直接引起的疾病是③和④,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2. 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 当光照变强时,瞳孔会缩小
B. 灰尘进入呼吸道时,会引发咳嗽
C. 人在清晨听到闹钟响起床
D. 新生儿吮吸放入口中的奶嘴
【答案】C
【解析】
【分析】反射的类型:
(1)非条件反射:先天就有的,如:婴儿吮乳、吃梅分泌唾液、呼吸、眨眼、吃奶等;
(2)条件反射:后天学习的,如:望梅止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信号(条件)刺激引起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
A、当光照变强时,瞳孔会缩小是不需要后天学习的,是非条件反射,A错误;
B、灰尘进入呼吸道时,会引发咳嗽是先天就有的,是非条件反射,B错误;
C、人在清晨听到闹钟响起床是经过后天学习获得的,是条件反射,C正确;
D、新生儿吮吸放入口中的奶嘴,是先天就有的,是非条件反射,D错误。
故选C。
13. 神经系统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使得机体能保持高度的协调一致与稳定。下列与神经系统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下丘脑是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
B. 脊神经为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
C. 学习活动可促进脑中神经元的产生
D.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外周神经系统。
A、脑干是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A错误;
B、脑神经、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被称为自主神经系统,B错误;
C、学习和记忆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累积经验的过程,长时记忆的形成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据此可推测,丰富的学习活动和生活体验可以促进脑中神经元的产生,C正确;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为传出神经,D错误。
故选C。
14. 某神经元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与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元上的①树突很多,有利于充分接收信息
B. ②末端膨大成杯状或球状,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 神经元上的④轴突很长,有利于将信息从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
D. 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的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之一,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元可以分为树突、轴突和细胞体这三个区域。
A、神经元上的①树突很多,短而粗,能够接受信息并传给胞体,A正确;
B、②末端膨大成杯状或球状,与下一个神经元形成突触结构,才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错误;
C、④轴突是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轴突将信息从胞体传向其他细胞,如下一个神经元、肌肉或腺体,C正确;
D、神经胶质细胞是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D正确。
故选B。
15. 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研究人员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刺激b点,a点比d点更早兴奋
B. 刺激b点,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C. 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到a点
D. 刺激c点,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答案】B
【解析】
【分析】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过程:兴奋到达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引起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的受体附近;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发生变化,引发电位变化;神经递质被降解或回收。
A、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过程中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过程,因此,a点比d点更早兴奋,A正确;
B、由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由左向右),且两电极会先后兴奋,电表指针能发生两次相反的偏转,B错误;
C、由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由左向右),因此,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到a点,C正确;
D、由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由左向右),因此,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到a点,但可传到d点,因而指针会发生一次偏转,D正确。
故选B。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 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和0.9%NaCl溶液的渗透压都与血浆的渗透压相同,二者均被称为等渗溶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静脉注射适量的5%葡萄糖溶液几乎不影响血浆中红细胞的形态
B. 低血糖状态下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液,血浆渗透压会明显上升
C. 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后,细胞外液的增加量明显大于细胞内液的
D. 因严重中暑导致剧烈呕吐的人,一次性口服大量清水即可缓解症状
【答案】A
【解析】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pH和温度,其中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A、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同,因此静脉注射适量的5%葡萄糖溶液几乎不影响血浆中红细胞的形态,A正确;
B、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同,且内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低血糖状态下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液,血浆渗透压不会明显上升,B错误;
C、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之间处于动态平衡,因此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后,细胞外液的增加量不会明显大于细胞内液的,C错误;
D、因严重中暑导致剧烈呕吐的人,不仅丢失了水分还丢失了无机盐,因此一次性口服大量清水不会缓解症状,D错误。
故选A。
17. 毛细淋巴管以盲端起始于组织间隙。毛细淋巴管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通透性极高。毛细淋巴管起始端的内皮细胞呈叠瓦状排列,构成向管腔内开启的单向活瓣(淋巴管瓣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淋巴液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
B. 淋巴液中的成分及含量与组织液中的相同
C. 推测图中单向活瓣可限制淋巴液倒流
D. 某些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液
【答案】ACD
【解析】
【分析】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2、淋巴液存在于淋巴管中,它是由一部分组织液经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毛细淋巴管而形成的。淋巴液在淋巴管中流动,经过淋巴结等淋巴器官,并最终汇入血浆。淋巴液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等,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对这些细胞来说,淋巴液就是它们直接生活的环境。
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叫内环境,即淋巴液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A正确;
B、淋巴液中的成分及含量与组织液中的不完全相同,B错误;
C、毛细淋巴管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内皮细胞呈叠瓦状排列,构成向管腔内开启的单向活瓣,叠瓦状开口的结构保证了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后不会倒流,C正确;
D、淋巴液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等,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对这些细胞来说,淋巴液就是它们直接生活的环境,D正确;
故选ACD。
18. 瞳孔开大肌是分布于眼睛瞳孔周围的肌肉,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当抓捏面部皮肤时,会引起瞳孔开大肌收缩,导致瞳孔扩张,该反射称为瞳孔皮肤反射,其反射通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面部皮肤感受器→传入神经①→脑干→网状脊髓束→脊髓(胸段)→传出神经②→瞳孔开大肌
A. 刺激脊髓胸段,引起瞳孔开大肌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
B. 传出神经②属于躯体运动神经
C. 脊髓完整但脑干受损,不能完成瞳孔皮肤反射
D. 某些药物可阻断控制瞳孔收缩的交感神经,引起瞳孔扩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主管接收、分析、综合体内外环境传来的信息;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A、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刺激脊髓胸段,引起瞳孔开大肌收缩的现象不属于反射,A错误;
B、据题干信息“瞳孔开大肌是分布于眼睛瞳孔周围的肌肉,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可知,传出神经②属于自主神经神经,B错误;
C、据题意可知,脑干是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故脑干受损,不能完成瞳孔皮肤反射,C正确;
D、某些药物可阻断控制瞳孔收缩的交感神经,瞳孔开大肌保持舒张状态,不能引起瞳孔扩大,D错误。
故选C。
19. 摄入污染食物后引发的呕吐冲动是身体排除细菌毒素的自然防御机制。研究显示,A型葡萄球菌肠毒素(SEA)能激活小鼠肠嗜铬细胞(EC),促使其释放神经递质,进而激活迷走神经。这些信号经迷走神经传递至脑干的某区域,进而通过两条神经通路控制呕吐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被激活的EC产生并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中,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B. SEA引起小鼠呕吐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C. 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D. 传递上述信号的迷走神经为传出神经,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答案】ACD
【解析】
【分析】1、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般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A、被激活的EC产生并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中,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A错误;
B、SEA引起小鼠呕吐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B正确;
C、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脑干,C错误;
D、传递上述信号的迷走神经为传出神经,属于周围神经系统,D错误。
故选ACD。
20. 肌萎缩侧索硬化俗称渐冻症,是一种严重的运动神经元损伤疾病。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在渐冻症的发病机制中,神经元外谷氨酸的异常积累会引发神经元死亡。星形胶质细胞可清除神经元外的谷氨酸。正常情况下,星形胶质细胞还可以将神经元活动释放的过多的K+泵入胞内,以维持神经元胞外正常的K+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当运动神经元受到一定强度刺激时,膜外会发生由负到正的电位变化
B. 若星形胶质细胞受损导致神经元外K+浓度过高,则静息电位会升高
C. 若缺乏星形胶质细胞,则可能会影响突触的功能,甚至会影响记忆
D. 由题推测,抑制谷氨酸的释放或促进其回收都有助于缓解渐冻症的症状
【答案】CD
【解析】
【分析】1、题图分析:因为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促进Na+内流,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所以谷氨酸是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发挥作用后被会谷氨酸转运蛋白回收到突触小体内。
2、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A、当运动神经元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导致Na+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所以膜外电位是由正到负,A错误;
B、正常情况下,细胞膜内的钾离子浓度大于膜外,会存在一个浓度差,这个浓度差越大则静息电位的绝对值越大,若星形胶质细胞受损导致神经元外K+浓度过高,则静息电位会降低,B错误;
C、突触的结构中,树突膜可以构成突触后膜。若大脑中星形胶质细胞减少,则影响突触的建立,进而影响长时记忆,因为长时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C正确;
D、根据题干:渐冻症的发病机制中,神经元外谷氨酸的异常积累会引发神经元死亡,可以推测抑制谷氨酸的释放或促进其回收都有助于缓解渐冻症的症状,D正确。
故选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改编自陶行知先生创作的《手脑相长歌》,强调了人既要会动脑又要会动手,既要会“学”又要会“做”,如此才能激发出创造力。大脑皮层不同神经中枢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大脑皮层的140多亿个神经元组成了许多神经中枢,使大脑具有感知外部世界和控制机体反射活动的基本功能,还具有______(答出2点)等方面的高级功能,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______。
(2)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为躯体运动中枢,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其对应的躯体各部分的位置关系是______的,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3)某患者的听觉正常,但是他听不懂别人讲话,该患者可能是言语区的______区受到了损伤。
(4)人类的记忆过程分成______个阶段,其中______相当于长时记忆。
【答案】(1) ①. 语言、学习、记忆、情绪 ②. 语言功能
(2) ①. 倒置 ②. 有关
(3)H(4) ①. 四 ②. 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
【解析】
【分析】1、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脑(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其中大脑皮层的中枢是最高级中枢,可以调节以下神经中枢活动。
2、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3、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S区—说,H区—听,W区—写,V区—看)。
【小问1】
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具有感知外部世界和控制机体反射活动的基本功能,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情绪等高级功能。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能活动。
【小问2】
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可以引起下肢的运动;刺激中央前回的下部,则会引起头部器官的运动,表明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且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该部位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精细程度越高,代表区越大。
【小问3】
H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讲话。
【小问4】
人类的记忆分为四个阶段,即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极记忆。前两个阶段相当于短时记忆,后两个阶段相当于长时记忆。
22. 有的人被蚊子叮咬后,叮咬部位会出现红肿并发痒。抓挠叮咬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的感觉,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痒觉,相关神经调节如图所示。图中痛觉神经元释放的谷氨酸(Glu)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回答下列问题:
(1)痒觉感受器、痛觉感受器的作用是______。在大脑皮层形成痒觉和痛觉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______。
(2)痛觉神经元释放Glu的方式是______,释放的Glu会与b神经元上的______结合,使b神经元兴奋并释放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该神经递质作用于a神经元,最终使大脑不能产生痒觉。
(3)Glu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的过程中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的功能。
(4)有些时候即使蚊虫叮咬后很痒,但有的人能坚持不挠,这体现了______。
【答案】(1) ①.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导至胞体 ②. 不属于 ③. 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2) ①. 胞吐 ②. 受体 ③. 抑制性
(3)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4)大脑皮层可控制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解析】
【分析】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小问1】
感受器的作用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导至胞体。反射的形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在大脑皮层形成痒觉和痛觉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
【小问2】
Glu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为胞吐,释放的Glu会与b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打开钠离子通道,钠离子内流,使b神经元兴奋并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a神经元,最终使大脑不能产生痒觉。
【小问3】
Glu是神经元释放的一种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一种信号分子,因此Glu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的过程中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小问4】
有些时候即使蚊虫叮咬后很痒,但有的人能坚持不挠,这说明低级神经中枢(脊髓)受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调控,体现了大脑皮层可控制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23. 尿在肾中不断生成,经输尿管流入膀胱中暂时储存,膀胱储尿到一定程度时,尿意产生。婴儿常尿床,而成年人一般能够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其相关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排尿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该种反射的特点为________。
(2)人体完成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________,该神经中枢对膀胱的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通过________来支配的,当需要完成排尿时,________的活动占优势,从而使膀胱缩小。
(3)某同学在上课时突然来了尿意,但是可以憋到下课再去上厕所,其脊髓调节过程对应图中的________。而体检时没有尿意,但医生要求进行尿检,机体也可以排出尿液,其控制过程对应图中的__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答案】(1) ①. 非条件 ②. 是与生俱来的,是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
(2) ①. 脊髓 ②. 自主神经系统 ③. 副交感神经
(3) ①. 4→2→1→3 ②. 1→3
【解析】
【分析】各级中枢的联系: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如排尿不仅受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
【小问1】
尿在肾脏不断生成,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贮存,当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尿意。完成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是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
【小问2】
人体完成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当需要完成排尿时,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占优势,从而使膀胱缩小。
【小问3】
对于某同学在上课时突然来了尿意,但可以憋到下课再去上厕所的情况,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调控,是神经系统具有分级调节的表现,其脊髓调节过程对应图中的4→2→1→3。体检时没有尿意,但医生要求进行尿检,机体也可以排出尿液,这是主动排尿,是受大脑皮层控制的,其控制过程对应图中的1→3。
24. 某兴趣小组以清水(A组)、缓冲液(B组)和血浆(C组)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相关实验步骤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信息分析,请给该实验拟定一个实验课题名称:__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步骤2中,测定起始pH的目的是________。
(3)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在一定的加入 HCl的量范围内,血浆的性质不同于________,而是更类似于______,该结果说明_________。
(4)某同学提出该实验不完整,还应该测定添加 NaOH 溶液后的pH变化。根据所学知识,预测加入 NaOH溶液后的pH变化结果,并在图2 中完善C组(已经给出起始pH)的预期结果________。
【答案】(1)探究血浆在加入酸后维持pH稳定的能力
(2) ①. HCl含量、不同的实验材料 ②. 获得实验前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pH做比较
(3) ①. 清水 ②. 缓冲液 ③. 血浆内含有缓冲物质,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
(4)C组的溶液pH升高的变化点晚于B组,且C组最终pH低于B组即可
【解析】
【分析】题意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可在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的情况下,比较血浆、缓冲液和清水的pH变化,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小问1】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实验材料的不同、加入盐酸的量的不同,其中清水组作为空白对照,缓冲液组作为条件对照,血浆组是实验组,因此本实验的课题名称为探究血浆在加入酸后维持pH稳定的能力。
【小问2】
结合表格信息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HCl含量、不同的实验材料,因变量是pH的变化,本实验中首先测定起始pH的目的是获得实验前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pH做比较,进而可以检测到各组实验中pH的变化。
【小问3】
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加入 HCl的量范围内,血浆的性质不同于清水,即A组,而是更类似于B组,即缓冲液组,因此,该结果说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因而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
【小问4】
某同学提出该实验不完整,还应该测定添加 NaOH 溶液后的pH变化,这样实验设计更完美,进而可以说明血浆含有缓冲物质,既能缓冲酸引起的变化,也能缓冲碱性物质引起的pH变化。由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则加入 NaOH溶液后的pH变化结果应该与缓冲液组的变化更接近,且pH的变化比缓冲液组更趋于稳定。则图2 中相关实验变化如下图所示:
。
25. 干旱是影响植物生长、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丛枝菌根真菌(AMF)是土壤中一类有益微生物,其菌丝能够侵入植物根系皮层内部。某实验室研究了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下的福鼎大白茶接种AMF后的光合特性。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人员首先研究了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两种条件下接种AMF后的菌根侵染率,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在______条件下接种的效果更好。
(2)下表表示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下的福鼎大白茶接种AMF后的光合特性。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
②据表分析,干旱胁迫对福鼎大白茶的影响是______,从而导致福鼎大白茶的光合速率______。
(3)表中数据显示,在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条件下,接种AMF均能______福鼎大白茶的光合速率。
【答案】(1)正常供水
(2) ①. 是否正常供水、是否接种AMF ②. 叶绿素相对含量变化幅度较小,气孔相对导度明显降低 ③. 下降
(3)提高
【解析】
【分析】生物实验应该遵循的一般原则是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
【小问1】
图中数据显示,在正常供水条件下接种AMF后,菌根侵染率显著提高,这表明正常供水条件下接种效果更佳。
小问2】
①根据表中信息,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是否正常供水和是否接种AMF,而因变量则为叶绿素相对含量和气孔相对导度。
②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与正常供水条件相比,福鼎大白茶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变化不大,但气孔相对导度显著下降,这减少了CO2的吸收,降低了暗反应速率,进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小问3】
在正常供水条件下,接种AMF主要提高了福鼎大白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而没有提高气孔导度,这表明AMF主要通过增强光反应来提高光合速率。碱基种类
A
C
G
T
U
含量/%
31.2
20.8
28
20
0
组别
A组:清水组
B组:缓冲液组
C组:血浆组
步骤 1
将25 mL清水
倒入 50 mL烧杯中
将25 mL 缓冲液
倒入50 mL 烧杯中
将 25 mL 血浆
倒入50mL 烧杯中
步骤 2
测定起始pH,并记录
步骤 3
逐滴加入0.1ml·L⁻¹ HCl溶液,摇匀,每5滴测定一次 pH,并记录
处理
叶绿素相对含量
气孔相对导度
正常供水
2.25
0.032
正常供水+AMF
2.53
0.033
干旱胁迫
2.24
0.025
干旱胁迫+AMF
2.45
0.031
内蒙古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大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内蒙古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大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大联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内蒙古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大联考生物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物质不属于血浆成分的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大联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内蒙古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大联考生物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