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258380/0-172905780247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258380/0-172905780252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258380/0-17290578025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请将各题答案统一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各题答案统一涂在答题卡上。
4.第Ⅱ卷(非选择题)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题。(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由毛细血管的动脉端不断产生,同时一部分组织液又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返回毛细血管内,另一部分组织液则经淋巴管流入血液。组织液的量与有效滤过压有关,如果有效滤过压为正值,表示有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且滤出量与有效滤过压呈正相关;如果为负值,表示有液体被重吸收回毛细血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B.毛细血管动脉端和静脉端的有效滤过压分别为正值和负值
C.从毛细血管渗出的液体大部分能够被静脉端重吸收回血浆
D.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动脉端的有效滤过压会降低,而发生组织水肿
2.Mlnupiravir是由默沙东研发上市的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属于新型核糖核苷类似物前体药物。临床上可采用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等方式给药。下列关于上述三种给药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入侵后,主要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增殖
B.肌肉注射与静脉注射,药物从进入人体到发挥作用所经过的途径相同
C.在上述三种给药方式中,口服发挥作用的速度最快
D.无论是哪种给药方式,药物最终都要通过血浆才能运达至靶细胞
3.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后呼吸困难、发热,检查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血浆蛋白和氧气等成分含量相对稳定仅仅是内环境稳态的一部分
B.高原地区缺氧,人体内产生的CO2增多,血浆的pH会明显下降
C.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
D.登高速度过急或体力活动过大会增加高原性肺水肿的患病风险
4.将单细胞动物变形虫置于人工设置的液体环境中,定期测定变形虫和环境4中的离子浓度,如表为离子浓度稳定后的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变形虫维持这个状态需要消耗ATP
B.变形虫与体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依赖内环境
C.该人工设置的液体环境中不可能只含Na+、K+、Cl-和HCO3-四种离子
D.HCO3-在变形虫体内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具有维持酸碱平衡的作用
5.人体对水的摄入量超过排出量时会导致机体内水的总量过多,表现为细胞外液增多、血钠浓度降低,严重时会出现水中毒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人体若只补充水不补充无机盐,可能会导致水中毒
B.人体中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导致的水肿现象就是水中毒
C.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时,人体细胞外液Na+的增加量远大于细胞内液
D.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共同发挥调节作用,维持了人体的渗透压平衡
6.如图中①②③为人体主要的细胞外液,下列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K+和Cl-是维持①渗透压的主要成分
B.小腿抽搐可能是由于①中Ca2+浓度降低而引起的
C.③的成分可包含CO2、尿素、血红蛋白等物质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7.内环境成分复杂,下列选项中的物质全部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是( )
A.胰蛋白酶、Na+、ATP、葡萄糖
B.CO2、胰岛素、尿素、抗体
C.肝糖原、核苷酸、纤维素、氨基酸
D.三酰甘油、DNA聚合酶、磷脂、胆固醇
8.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分布到全身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
B.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C.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稳态
D.白蛋白减少,氧气运输能力减弱
9.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神经元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不消耗ATP
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能引起膜电位变化
10.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位于颅腔)和脊髓(位于椎管内)构成
B.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C.外周神经系统按照调控对象分为躯体感觉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
D.自主神经系统是只受意识支配的完全自主性的运动神经
11.医学上常通过检查膝跳反射的灵敏性来判断脊髓是否受损伤。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脊髓中
B.正常情况下,膝跳反射不受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C.受试者膝跳反射正常,说明受试者的神经系统是完好的
D.若膝盖下方的皮肤破损,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也能发生膝跳反射
12.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12开始,要想让所学到的知识内容保持8%以上的长时记忆,只有不断地重复记忆。关于学习反射的特点正确的是( )
①非条件反射 ②条件反射 ③会消退 ④不会消退 ⑤需要强化 ⑥不需要强化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
13.在神经调节过程中,兴奋会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外流
B.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
C.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
D.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14.肌细胞外Ca2+对Na+内流有竞争性抑制。炎症物质能促进Ca2+通道蛋白合成,改变膜的通透性,使胞内Ca2+含量增加,促进痛觉产生。止痛药杜冷丁能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但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也不改变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肌细胞兴奋时,Na+以协助扩散方式内流,导致兴奋部位膜外呈负电位
B.炎症物质可降低肌细胞外Ca2+含量,使突触后膜更易形成动作电位
C.炎症物质促进痛觉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D.杜冷丁通过降低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的机率进行止痛
15.关节呈舒展状态时,伸肌收缩,屈肌舒张,其反射弧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所指是传入神经,②③所指是传出神经
B.①的分支对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C.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对③起抑制作用
D.当刺激足底皮肤引起膝关节屈曲时,②将会产生抑制反应
16.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我们要追求健康绿色、品质的生活。可卡因既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它会影响大脑中与愉悦传递有关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利用神经递质-—多巴胺来传递愉悦感。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使多巴胺长时间发挥作用,最终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从而使人上瘾,且极难戒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多巴胺的合成、分泌及向突触后膜转移都需要消耗ATP
B.多巴胺是一种会使大脑产生愉悦感的神经递质
C.突触前膜上可能含有能与可卡因结合的多巴胺运载体
D.突触后膜结构的改变是导致毒瘾极难戒治的原因之体
17.如图为a处接受刺激时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使其内流
B.a处处于兴奋状态,b、c处处于静息状态
C.兴奋在神经纤维膜内的传导方向为a→c→b
D.兴奋由a向c传导后,a处不再恢复静息电位
18.如图是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构a是突触前膜,可以位于神经元的轴突,c是离子运输载体
B.结构b是突触后膜,可以位于神经元的胞体,c是神经递质受体
C.结构b是突触前膜,可以位于神经元的树突,c是神经递质受体
D.结构a是突触后膜,可以位于神经元的胞体,c是离子运输载体
19.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调节,对以下症状出现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脑干梗塞导致呼吸骤停—脑干呼吸中枢受损
B.高位截瘫导致小便失禁—脑与脊髓的联系被阻断
C.“植物人”完全昏迷只能“鼻饲”—脑干和脊髓受损
D.饮酒过量导致走路不稳—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功能障碍
20.学习了“促胰液素的发现”的相关科学史,你认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胰液素由胰腺分泌 ②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③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 ④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 ⑤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可引起胰液增加
A.②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③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21.(廊坊校考)脑脊液由血浆在脑室脉络丛处滤过产生,可经蛛网膜处重新流入静脉。它向脑组织供应一定的营养,并运走脑组织的代谢产物,调节着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脑脊液是脑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B.脑外伤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会导致脑脊液增加引发脑水肿
C.脑脊液中可能含有尿素、性激素、纤维素等物质
D.脑细胞细胞内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2.如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实验条件(其他环境条件一定)下,不断改变海水浓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只能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B.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的强弱
C.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
D.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
23.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常用到生理盐水,但是过多注射生理盐水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理盐水与血浆为等渗溶液,二者成分差别不大
B.生理盐水的pH与血浆的相差不大,过量补充不会影响血浆pH的稳定
C.过量补充生理盐水时,血浆中的其他成分的浓度会发生改变
D.注射生理盐水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发生改变
24.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图甲中a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能使b处产生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
C.若将神经纤维置于高K+液体环境中,则图乙所示膜电位初始值会变化
D.当神经纤维处于图乙中②对应的状态时,Na+会通过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细胞
25.如图表示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接受神经递质前,突触后膜的电位分布为外正内负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递质与受体结合不一定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外负内正的电位改变
D.若用药物阻止神经递质的分解,一定会引起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26.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变化与Na+和K+的跨膜运输有关。当你的手被针刺到时,细胞膜兴奋部位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
A.对K+和Na+的通透性同时增加
B.对K+和Na+的通透性同时降低
C.对K+通透性增加,K+迅速外流
D.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迅速内流
27.动作电位与静息电位的产生与哪个离子有关( )
A.K+B.Cl-C.Na+D.Ca2+
28.在神经元某一位点连续施加4次刺激a~d(如下图),并通过仪器记录膜电位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a、b两次刺激后,膜电位均逐渐恢复为静息电位
B.b、c、d三次刺激之间产生了电位的叠加,产生动作电位
C.施加的4次刺激都会引起细胞膜电位的波动
D.分别增强刺激a~d的强度,均会产生动作电位
29.屈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使机体从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机体不被伤害性刺激损伤。随着受刺激肢体的屈曲,对侧肢体产生一个相反的活动,称为交叉伸反射。两种反射的反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屈反射是一种非条件反射,该过程不受大脑皮层控制
B.屈反射的感受器是体表的皮肤感受器,效应器是伸肌和屈肌
C.屈反射的反射弧甲处,两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种类可能不同
D.交叉伸反射的存在有利于机体保持平衡,但其发生通常晚于屈反射
30.下列关于丘脑下部(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大量出汗后,体液渗透压增大,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加强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感觉的高级中枢,调节机体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够间接调节血糖的浓度
⑤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⑥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引起渴觉
A.②③B.⑥C.①④D.⑤
三、非选择题
31.(10分)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使人产生尿意。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膀胱逼尿肌接收到冲动后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产生排尿反射。如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请回答:
(1)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使人产生尿意进而控制排尿,这个过程是否属于反射?____(填“是”或“否”)这个过程说明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是通过____进行的。
(2)人产生尿意后,在适宜条件下,脑发出神经冲动完成排尿过程的传导途径依次为f→____(用箭头和图中字母表示)→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尿液排出。在此过程中____(填 “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膀胱________。
(3)甲、乙患者神经系统均有一处受损,但都能产生尿意。甲出现尿失禁,推测其受损的部位可能是图中的____(填字母)部位;乙排尿反射不能完成,大量尿液滞留在膀胱内,推测其受损部位可能是图中的____(填字母)部位。成年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____的调控。
32.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__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
(3)人体②的组成细胞,其主要的生活环境是[①]____和[⑥]____。④和⑥相比,⑥中含量明显较少的成分主要是____。
(4)④中的化学组成中有____等离子,它们对于维持pH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5)③④⑥⑦中,氧气浓度最低的是____(填序号),CO2浓度最高的是____。
33.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B组的处理是________。
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
③________________。
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实验结果与分析
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A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B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____激素和____激素。Na+
K+
CI-
HCO3-
变形虫(μml/mL)
1
42
3
119
体外环境(μml/mL)
21
16
41
11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共9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联合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3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