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第四中学桔园洲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无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260381/0-172909171958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福州市第四中学桔园洲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无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260381/0-172909171962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福州市第四中学桔园洲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无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260381/0-172909171964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福州市第四中学桔园洲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无答案)
展开(满分100分;完成时间60分钟)
Ⅰ选择题(共30分)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2024年,人类首次成功实现了月球基地的建设,并完成了多项科学研究任务。以下关于月球基地的描述,哪一项不是化学研究的范畴( )
A.月球基地的水资源循环处理系统的设计B.在月球上合成新型建筑材料
C.月球基地的电力系统设计D.研究月球土壤的化学成分
2.“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 )
A.两者均为物理变化B.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C.两者均为化学变化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3.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稀有气体、水蒸气B.冰水混合物、加碘食盐
C.液氧、氢气D.75%的酒精溶液、海水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1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1
A.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B.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
C.纳米铁粉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D.对比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可知物质的种类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6.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观念: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氧气具有助燃性
B.科学思维: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则物理变化中一定有化学变化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蜡烛吹灭后,用燃着的木条迅速引燃,探究白烟是否可燃
D.科学态度与责任: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引起失火
7.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镁+氧气氧化镁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水氧气+氢气D.氢气+氧气水
8.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南方的春天容易出现“南风天”,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B.氮气可以制造氮肥,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C.稀有气体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可以用作火箭燃料
9.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立春”、“迎客松”、“漫天雪花”等璀璨的焰火表演让世界惊艳,焰火药剂无重金属、低硫,均是高科技环保产品,体现了绿色办奥的理念。小明根据下列现象推测烟花爆竹的成分中可能含有什么物质,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
B.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
C.爆竹的火药呈现黑色,说明火药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木炭粉
D.爆竹爆炸后,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说明火药成分中可能含有硫粉
10.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对实验记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图2
A.b点压强最大,说明红磷燃烧结束
B.段压强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热
C.时段,压强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氧气大量被消耗
D.若在前打开止水夹,则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
Ⅱ 非选择题(70分)
11.(10分)填写下列元素符号或名称
12.(4分)空气质量日报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增强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提高环保意识。如表是某市连续两天的空气质量日报:
(1)表中未列出二氧化碳,原因是______。
(2)已知10月6日晚下了一夜雨,雨后的空气清新洁净,此时的空气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比较这两天的空气质量日报,发现含量变化不大的物质是一氧化碳,据此猜测一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3)为了使空气清新,天空更蓝,请写出一条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______。
13.(9分)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如图A所示,倾倒液体试剂时,未说明用量应取液体试剂______。
(2)如图B所示,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______盖灭。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先用试管夹由______(填“试管底部”或“试管口”)夹至离试管口______,还应该注意______(写一条)。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清洗试管时一般先用______(填仪器名称)刷洗干净后,再用蒸馏水润洗,然后______(填“正放”或“倒扣”)在试管架上晾干。
(5)实验中滴管使用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种常见错误操作,请你从这四幅图中任意选择一幅(请写明所选图的序号),具体说明正确操作是______
(6)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否则会出现事故或使实验失败。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好药品
B.连接仪器时,可用水先将玻璃管湿润,后将玻璃管旋转插入橡胶管
C.眼睛里溅进试剂,先用手揉眼睛,后用水冲洗,严重时还要请医生治疗
D.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14.(7分)请阅读以下科普文,按照要求完成问题。
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无色、碱性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黏膜有刺激作用。氨气很容易液化,将氨气常温下加压到1MPa,或者常压下温度降到-33℃,均可将其液化。氨气()比氢气()更易液化储运,因此作为氢能源的载体有发展潜力。合成氨的原料为氮气()和氢气。氮气常用液态空气分离法、膜分离法(如图3)和分筛吸附法(如图4)获取。氢气生产有煤气化、天然气重整及可再生能源电解水等方法,根据氢气的来源,所合成的氨分别称为棕氨、蓝氨和绿氨。
Haber-Bsch工艺利用氮气和氢气(经可再生电解水获得)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制氨气,是目前唯一大规模合成氨方法。绿氨生产可实现“零碳”排放,目前成本高,有待技术成熟推动绿氨发展。
图3图4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条氨气的物理性质:______。
(2)液态空气升温时,先气化,则液氮沸点比液氧______(填“高”或“低”)。
(3)Haber-Bsch制氨工艺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Haber-Bsch工艺合成的氨属于绿氨
B.化工厂发生大量氨气泄漏,可以用洒水的方法吸收
C.绿氨作为储氢载体己得到广泛应用
15.(12分)为探究氧气的性质,学习小组开展以下探究活动:如图是探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
(1)装置A、B、C的集气瓶里都预先加入少量水,其目的各不相同。其中可以用细沙来代替水的是装置______(填“A”或“B”或“C”),其目的是______。
(2)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其实验现象为______。
(3)装置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装置,有着较多用途。
①用此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______端(填“a”或“b”)进入
②若在该装置中加入少量水,用于病人输氧,则连接病人的一端是______(选填“a”或“b”),该装置在病人输氧时可发挥的作用有______。
A.验证输出气体是否为氧气
B.便于观察是否有氧气
C.便于观察输氧的快慢
(4)将集满氧气的两个集气瓶如图所示放置,并分别同时迅速插入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发现木条均复燃,并且甲中燃烧比乙中更旺,该实验说明氧气具有的两点性质分别是______、______。
16.(14分)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识别仪器:a______,b______。
(2)利用图G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手握试管一段时间后,______(填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编号)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常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目的______;
(5)用F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6)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从A~F中选择)。为了证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甲同学通过如图装置来进行实验探究:
图5图6 图7
①图5中加入溶液,然后塞入带火星木条的橡胶塞,如图6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再通过漏斗加入,如图3所示,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充分反应后,将图7混合液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仍为b g,甲同学认为是催化剂。
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谨,请你帮乙同学说出理由:______。
17.(11分)同学们在学习完氧气的性质后,知道了“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问题,并逐一进行了探究。
(1)【问题一】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能否证明氧气是纯氧?
【进行实验】同学们用数字化实验探测仪进行实验(如图),并获得了一系列数据。
【收集证据】③号集气瓶内的氧气浓度可能是______。
【实验结论】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分析以上数据可知欲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的收集方法是______。
(2)【问题二】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与氧气浓度和铁丝粗细有关系吗?
【收集证据】⑤号实验中细铁丝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较完整实验现象是______。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氧气浓度越______,铁丝燃烧越剧烈。铁丝燃烧与铁丝粗细的关系是______。
【表达与交流】结合试验分析把直径为0.5mm的铁位伸入氧气浓度为65%的集气瓶中无法燃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18.(3分)小孔同学在开学体质监测时,与医生交谈中获悉,青少年平静时的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12~20次,每次约吸入0.5L空气。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43g/L,空气的密度为1.29g/L。
(1)人体呼吸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缓慢氧化反应。
(2)由题意可知,一位青少年平静时一小时吸入人体内的氧气质量至少为多少?。(书写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元素名称
氢
镁
铝
氧
氯
____
____
____
____
元素符号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He
Na
Ca
N
Fe
日期
污染物含量/()
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10月6日
76
67
84
7
83
二级
10月7日
21
12
14
7
20
一级
图7
集气瓶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氧气浓度(体积分数)
25%
35%
55%
65%
带火星木条情况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氧气浓度(体积分数)
34%
47%
60%
73%
86%
直径0.2mm的细铁丝
不燃烧
稍有燃烧
剧烈燃烧
剧烈燃烧
剧烈燃烧
直径0.5mm的粗铁丝
不燃烧
不燃烧
不燃烧
稍有燃烧
剧烈燃烧
福建省福州市第十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第十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州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考化学试卷 (无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考化学试卷 (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主观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常州市河海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河海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下列仪器的名称书写错误的是,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