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二中学、三中学联考2025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二中学、三中学联考2025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如图,图象(折线OEFPMN)描述了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第3分时汽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
B.第12分时汽车的速度是0千米/时
C.从第3分到第6分,汽车行驶了120千米
D.从第9分到第12分,汽车的速度从60千米/时减少到0千米/时
2、(4分)如图,在中,点分别是的中点,则下列四个判断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A.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B.若,则四边形是矩形
C.若四边形是菱形,则是等边三角形
D.若四边形是正方形,则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4分)某校射击队从甲、乙、丙、丁四人中选拔一人参加市运动会射击比赛,在选拔比赛中,每人射击10次,他们10次成绩的平均数及方差如下表所示:
请你根据表中数据选一人参加比赛,最合适的人选是( )
A.甲B.乙C.丙D.丁
4、(4分)一元二次方程x2﹣2x=0的两根分别为x1和x2,则x1x2为( )
A.﹣2B.1C.2D.0
5、(4分)如图,将一个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C点与A点重合,折痕为EF,若AB=4,BC=8,则BE的长是( )
A.3B.4C.5D.6
6、(4分)计算(+3﹣)的结果是( )
A.6B.4C.2+6D.12
7、(4分)体育课上,某班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了5次短跑训练,要判断哪一位同学的成绩比较稳定,通常要比较两名同学成绩的( )
A.平均数B.方差C.众数D.中位数
8、(4分)下列是最简二次根式的为( )
A.B.C.D.(a>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当1≤x≤5时,
10、(4分)有一块田地的形状和尺寸如图,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_.
11、(4分)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x﹣2=0的两个实数根,则x1+x2+x1x2=_____.
12、(4分)如图,每一幅图中均含有若干个正方形,第1幅图中有1个正方形;第2幅图中有1+4=5个正方形;第三幅图中有1+4+9=14个正方形;…按这样的规律下去,第4幅图中有_____个正方形.
13、(4分)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和点,当时,,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
(1)在图①中,以格点为端点,画线段MN=;
(2)在图②中,以格点为顶点,画正方形ABCD,使它的面积为1.
15、(8分)如图,直线l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
(1)求出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函数图象,直接写出y<2时x的取值范围.
16、(8分) (﹣)2(+)+|2﹣|﹣
17、(10分)如图所示,把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处,点A落在点A′处.
(1)求证B′E=BF;
(2)设AE=a,AB=b,BF=c,试猜想a,b,c之间的一种关系,并给出证明.
18、(10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mx与双曲线相交于A(-1,2)、B两点,求m、n的值并直接写出点B的坐标.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若关于的方程的解是负数,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20、(4分)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40°,则该等腰三角形顶角为_____°.
21、(4分)若关于的分式方程有增根,则的值为__________.
22、(4分)李华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羽毛球拍专卖店,平均每大可销售个,每个盈利元,若每个降价元,则每天可多销售个.如果每天要盈利元,每个应降价______元(要求每个降价幅度不超过元)
23、(4分)已知长方形的面积为6m2+60m+150(m>0),长与宽的比为3:2,则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为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计算或解不等式组:
(1)计算.
(2)解不等式组
25、(10分)计算
(1)
(2)
26、(12分)如图所示,图1、图2分别是的网格,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请按下列要求分别画出相应的图形,且所画图形的每个顶点均在所给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在图1中画出一个周长为的菱形 (非正方形);
(2)在图2中画出一个面积为9的平行四边形,且满足,请直接写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
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
当第3分的时候,对应的速度是40千米/时,A对;
第12分的时候,对应的速度是0千米/时,B对;
从第3分到第6分,汽车的速度保持40千米/时,行驶的路程为40×=2千米,C错;
从第9分到第12分,汽车对应的速度分别是60千米/时,0千米/时,所以汽车的速度从60千米/时减少到0千米/时,D对.
综上可得:错误的是C.
故选C.
2、C
【解析】
利用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菱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进行依次推理,可求解.
【详解】
解:∵点D,E,F分别是AB,BC,AC的中点,
,
∴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故A正确,
若∠B+∠C=90°,则∠A=90°
∴四边形ADEF是矩形,
故B正确,
若四边形ADEF是菱形,则AD=AF,
∴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
故C不一定正确
若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则AD=AF,∠A=90°
∴AB=AC,∠A=90°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菱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熟练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本题的关键.
3、A
【解析】
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可得.
【详解】
∵四人的平均成绩相同,而甲的方差最小,即甲的成绩最稳定,
∴最合适的人选是甲,
故选:A.
本题考查方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掌握方差的意义.
4、D
【解析】
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x1x2=1,此题得解.
详解:∵一元二次方程x2﹣2x=1的两根分别为x1和x2,
∴x1x2=1.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牢记两根之积等于是解题的关键.
5、A
【解析】
分析: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可得AE=CE,设BE=x,表示出AE,然后在Rt△ABE中,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矩形纸片ABCD折叠C点与A点重合,
∴AE=CE,
设BE=x,则AE=8−x,
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得,AB2+BE2=AE2,
即42+x2=(8−x)2,
解得x=3,
即BE=3.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主要利用了翻折前后对应线段相等,难点在于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
6、D
【解析】
解:.
故选:D.
7、B
【解析】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反映的是数据的集中趋势,方差反映的是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越不稳定,方差越小,说明这组数据越稳定.
【详解】
解:由于方差能反映数据的稳定性,故需要比较这两名同学5次短跑训练成绩的方差.故选B.
考核知识点: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的意义.
8、A
【解析】
A.是最简二次根式;
B.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C.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D.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故选A.
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1.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x的取值范围,可判断出x-1和x-5的符号,然后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绝对值的性质进行化简.
试题解析:∵1≤x≤5,
∴x-1≥2,x-5≤2.
故原式=(x-1)-(x-5)=x-1-x+5=1.
考点: 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10、1.
【解析】
先连接AC,求出AC的长,再判断出△ABC的形状,继而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连接AC,
∵△ACD是直角三角形,
∴,
因为102+122=132,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
则要求的面积即是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差,
即×24×10-×6×8
=120-24
=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1、-3
【解析】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解答.
【详解】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x1+x2=﹣1,x1x2=﹣2
∴x1+x2+x1x2=﹣3
故答案为﹣3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
12、1
【解析】
观察图形发现:第1幅图中有1个正方形,第2幅图中有1+4=5个正方形,第3幅图中有1+4+9=14个正方形,…由此得出第n幅图中有12+22+32+42+…+n2=n(n+1)(2n+1)个正方形从而得到答案.
【详解】
解:∵第1幅图中有1个正方形,
第2幅图中有1+4=5个正方形,
第3幅图中有1+4+9=14个正方形,
…
∴第n幅图中有12+22+32+42+…+n2=n(n+1)(2n+1),
∴第4幅图中有12+22+32+42=1个正方形.
故答案为1.
此题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利用图形之间的联系,得出数字的运算规律解决问题.
13、
【解析】
根据点A和点B的坐标关系即可求出正比例函数的增减性,然后根据增减性与比例系数的关系列出不等式,即可求出m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和点,且时,,
∴该正比例函数y随x的增大而减小
∴
解得: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增减性与比例系数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画图见解析;(2)画图见解析.
【解析】
(1)以3和2为直角边作出直角三角形,斜边即为所求;
(2)以3和1为直角边作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为正方形的边长,如图②所示.
【详解】
(1)如图①所示:
(2)如图②所示.
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
15、(1)y=x+1;(1)x<1
【解析】
(1)将(﹣1,0)、(1,1)两点代入y=kx+b,解得k,b,可得直线l的解析式;
(1)根据函数图象可以直接得到答案.
【详解】
解:(1)将点(﹣1,0)、(1,1)分别代入y=kx+b,得:,
解得.
所以,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
(1)由图象可知,当y<1时x的取值范围是:x<1.
故答案为(1)y=x+1;(1)x<1.
本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利用代入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1.
【解析】
首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进而利用二次根式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
【详解】
原式=(5﹣3)(﹣)+1﹣1﹣
=1﹣1+1﹣1﹣
=﹣1.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
17、(1)证明见解析;
(1)a,b,c三者存在的关系是a+b>c,理由见解析.
【解析】
(1)首先根据题意得B′F=BF,∠B′FE=∠BFE,接着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即可证明B′E=BF;
(1)解答此类题目时要仔细读题,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求解分类讨论解答,要提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结合勾股定理解答.
证明:(1)由题意得B′F=BF,∠B′FE=∠BFE,
在矩形ABCD中,AD∥BC,
∴∠B′EF=∠BFE,
∴∠B′FE=∠B'EF,
∴B′F=BE,
∴B′E=BF;
解:(1)答:a,b,c三者关系不唯一,有两种可能情况:
(ⅰ)a,b,c三者存在的关系是a1+b1=c1.
证明:连接BE,则BE=B′E,
由(1)知B′E=BF=c,
∴BE=c.
在△ABE中,∠A=90°,
∴AE1+AB1=BE1,
∵AE=a,AB=b,
∴a1+b1=c1;
(ⅱ)a,b,c三者存在的关系是a+b>c.
证明:连接BE,则BE=B′E.
由(1)知B′E=BF=c,
∴BE=c,
在△ABE中,AE+AB>BE,
∴a+b>c.
“点睛”此题以证明和探究结论形式来考查矩形的翻折、等角对等边、三角形全等、勾股定理等知识.第一,较好考查学生表述数学推理和论证能力,第(1)问重点考查了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主要利用等角对等边、翻折等知识来证明;第二,试题呈现显示了浓郁的探索过程,试题设计的起点低,图形也很直观,也可通过自已动手操作,寻找几何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形成较为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第(1)问既考查了学生对勾股定理掌握的程度又考查学生的数学猜想和探索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十分有益;第三,解题策略多样化在本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8、m=-2,n=-2,B(1,-2).
【解析】
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根据对称性或利用方程组确定点B坐标.
【详解】
解:∵直线y=mx与双曲线相交于A(-1,2),
∴m=-2,n=-2,
∵A,B关于原点对称,
∴B(1,-2).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且
【解析】
把方程进行通分求出方程的解,再根据其解为负数,从而解出a的范围.
【详解】
把方程移项通分得,
解得x=a−6,
∵方程的解是负数,
∴x=a−6<0,
∴a<6,
当x=−2时,2×(−2)+a=0,
∴a=1,
∴a的取值范围是:a<6且a≠1.
故答案为:a<6且a≠1.
此题主要考查解方程和不等式,把方程和不等式联系起来,是一种常见的题型,比较简单.
20、50°或130°
【解析】
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一种情况等腰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即可推出顶角的度数为50°.另一种情况等腰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由题意,即可推出顶角的度数为130°.
【详解】
解:①当为锐角三角形时可以画出图①,
高与右边腰成40°夹角,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可得,顶角为50°;
②当为钝角三角形时可画图为图②,
此时垂足落到三角形外面,因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由图可以看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补角为50°,所以三角形的顶角为130°;
故填50°或130°.
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的画出图形,结合图形,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
21、
【解析】
增根是化为整式方程后产生的不适合分式方程的根.所以应先确定增根的可能值,让最简公分母(x-1)(x+1)=0,得到x=1或-1,然后代入化为整式方程的方程,满足即可.
【详解】
方程两边都乘(x-5),
得1-a=x-5,
∴x=7-a
∵原方程有增根,
∴最简公分母x-5=0,
解得x=5,
∴7-a=5;
∴a=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难度适中.确定增根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让最简公分母为0确定可能的增根;
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
③把可能的增根代入整式方程,使整式方程成立的值即为分式方程的增根.
22、1
【解析】
首先设每个羽毛球拍降价x元,那么就多卖出5x个,根据每天要盈利1700元,可列方程求解.
【详解】
解:设每个羽毛球拍降价x元,
由题意得:(40-x)(20+5x)=1700,
即x2-31x+180=0,
解之得:x=1或x=20,
因为 每个降价幅度不超过15元,
所以 x=1符合题意,
故答案是:1.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看到降价和销售量的关系,然后根据利润可列方程求解.
23、10m+1
【解析】
对面积表达式进行变形,根据面积=长×宽,再根据长与宽的比是3:2,判断出长宽的表达式,继而得出周长.
【详解】
解:∵6m2+60m+11=6(m2+10m+25)=6(m+5)2=[3(m+5)][2(m+5)],
且长:宽=3:2,
∴长为3(m+5),宽为2(m+5),
∴周长为:2[3(m+5)+2(m+5)]=10m+1.
故答案为:10m+1
本题考查了用提取公因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并准确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2)不等式组无解.
【解析】
(1)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顺序及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求解;(2)分别求得两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不等式解集确定方法即可求得不等式组的解集.
【详解】
(1)原式
(2)
解不等式①得,;
解不等式②得,,
所以不等式组无解.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熟练运用相关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5、.(1) ; (2)
【解析】
(1)首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2)首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
解:(1)原式=;
(2)原式=..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26、(1)见解析;(2)见解析,周长为:+2.
【解析】
(1)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画出边长为 菱形即可.
(2)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即可.
【详解】
解:(1)∵菱形周长为,
∴菱形的边长为,
如图1所示,菱形ABCD即为所求.
(2)如图2中,平行四边形MNPQ即为所求.
∵如图所示,∠MNP=45°,∠MPN=90°,
∴NP=MP,
又∵面积为9,
∴NP∙MP=9,
∴NP=MP=3,
∴MN=,
∴周长为:+2.
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数形结合的思想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甲
乙
丙
丁
平均数/环
方差/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二中学、三中学联考2024年数学九上开学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福建省永定区第二初级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联考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