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江口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展开1.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叶绿体是由被早期细胞吞噬的光合细菌演化而来,如图所示。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A. 吞噬光合细菌的早期细胞是一种原核细胞
B、叶绿体内应该也会含有DNA、RNA 和核糖体
C. 光合作用暗反应场所主要由早期细胞的细胞质基质构成
D. 真核细胞的进化历程中叶绿体出现的时间要早于线粒体
2.“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下列相关操作及目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解离:用药液使DNA 和蛋白质分离开 B. 漂洗:用清水进行漂洗防止解离过度
C. 染色:用醋酸洋红液能使染色体着色 D. 制片:用拇指按压盖玻片使细胞分散
3. 豌豆的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随机选取多对红花与白花植株作亲本进行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5:1(不考虑致死等其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红花对白花为显性 B. 亲本红花植株中纯合子占多数
C. 子代中纯合子占多数 D. 子代产生的配子中含 a基因的更多
4. 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哺乳动物体内一个细胞中的部分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在减数分裂I前期能观察到
B. 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 AB、Ab、aB、ab四种配子
C. 该动物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重组型配子比例为1/2
D. 该细胞中 B、b的分离可发生在减数分裂I和减数分裂Ⅱ
5. 研究发现,机体处于缺氧状态且严重感染时,细胞中的线粒体会受到损伤,导致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发生功能障碍,引起细胞内Na⁺和液体积累过多,出现细胞水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a⁺通过钠钾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
B. 细胞水肿是由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导致的
C. 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依赖从食盐中摄取的Na⁺和Ci⁻
D. 静脉注射适量蛋白质有助于缓解细胞水肿
6. 科学家在厌氧型光合细菌中发现了一种利用菌绿素的原始光合作用机制,其基本原理如图所示。该细菌的光合作用与高等植物相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TP 的合成同样依赖色素分子吸收光能 B. 菌绿素和叶绿素同样位于类囊体薄膜
C. (CH₂O) 的合成都需要ATP 和NADPH的参与 D. 该细菌不释放O₂是因为NADPH的H来自H₂S
第1页7. 温度的变化往往会影响生物学实验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观察黑藻细胞中叶绿体时,温度越高,叶绿体随细胞质流动越快
B. 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时,将酶与底物混合后保温有利于缩短反应时间
C. 酵母菌在5℃条件下进行悬浮培养时,其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
D. 洋葱研磨液过滤后在室温下静置过夜,则DNA 提取量显著提高
8.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合理体力活动可以降低年龄相关的疾病风险、延长预期寿命; 延长端粒可能是体力活动促进长寿的潜在机制,步行对端粒长度和寿命的影响尤为显著;而端粒的延长与端粒酶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体力活动过程中主要靠氧化分解葡萄糖供能
B. 步行等有氧运动降低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CO₂的量
C. 端粒变短之后,其内侧的DNA 序列会受到损伤从而影响细胞活动
D. 癌细胞端粒长度与分裂次数无关,可能是癌细胞内端粒酶活性比较高
9. 核孔复合体镶嵌在内外核膜融合形成的核孔上。下图为核孔复合体参与的三种物质运输方式,其中只有丙方式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核对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出的物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B. 某些分子以甲或乙的方式进出核孔复合体可看作是被动运输
C. 以丙方式进入细胞核的物质的运输速度,会受相应的受体浓度的制约
D. 解旋酶、RNA 聚合酶和染色质等均可经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核
10. 青贮饲料是指将新鲜秸秆、青草等通过乳酸菌发酵而制成的饲料。它气味酸香、柔软多汁、营养丰富、保存期长,是家畜优良饲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选择糖类含量较高的植物作为青贮原料,保证乳酸菌生长所需的碳源
B. 作为青贮的原料应适当切碎、搅拌并通入空气,有利于乳酸菌充分发酵
C. 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发酵生成乳酸,使pH 降低,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
D. 经过乳酸菌发酵,大分子有机物被分解为多种小分子物质,易于消化吸收
第2页11. 大气颗粒物会对人体的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在颗粒物的诱导下,细胞会发生自噬,囊泡状的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进而引起内皮细胞凋亡。下列有关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血管内皮细胞中自噬溶酶体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 大气颗粒物引起细胞自噬的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 细胞凋亡有利于机体抵御外界干扰,维持内部环境稳定
D. 正确佩戴口罩可以减少大气颗粒物进入人体而造成伤害
12. 脂肪酸的不同决定了脂肪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分子结构中不含双键的脂肪酸称为饱和脂肪酸,其含量越高,脂肪的熔点越高; 含双键的脂肪酸称为不饱和脂肪酸,其容易在空气中自动氧化发生酸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肪是由二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组成的脂类物质
B. 脂肪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 在室温下,大多数植物脂肪呈固态而大多数动物脂肪常呈液态
D. 在高脂类植物性饲料中添加适量抗氧化剂有助于延长其保质期
13. 下图是 ATP为主动运输供能示意图,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A. 参与Ca²⁺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是一种催化ATP 水解的酶
B. 该载体蛋白磷酸化后导致其空间结构改变
C. 由于ATP分子中磷酸基团的相互吸引,使得ATP的结构非常稳定
D. ATP 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时,脱离的磷酸基团挟能量与该载体蛋白结合
14. 林某(男) 在新生儿体检中发现其细胞内多了一条Y染色体;导致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导致该疾病发生的原因是
A. 父方精母细胞减数分裂I性染色体未分离
B. 父方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Ⅱ性染色体未分离
C. 母方卵母细胞减数分裂I性染色体未分离
D. 母方卵母细胞减数分裂Ⅱ性染色体未分离
第3页15. 已知人、老鼠和玉米体内的微卫星 DNA(STR) 中,A-T碱基对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但均大于同一DNA 中C-G碱基对所占的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TR 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8种小分子物质
B. 相对于其他同长度DNA,STR 的稳定性较强
C. STR 的骨架是由磷酸和核糖交替连接而成的
D. 不同生物 STR 序列不同; 体现了 DNA 具有多样性。
16. 农科院为提高温室黄瓜的产量,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下图为7时至17时内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其中净光合速率和 Rubisc(固定CO₂的酶)活性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7时至17时净光合速率两次降低的限制因素相同
B. 13时叶绿体内光反应的速率远低于暗反应的速率
C. 7时至17时黄瓜叶片干重变化也呈“双峰”曲线
D. 胞间CO₂浓度既受光合速率影响又会影响光合速率
第4页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7.(12分)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三种物质基本单位均为 ,其中存在于动物细胞中并能调节血糖含量的是 。
(2)图乙中,①所代表碱基的中文名称是 。某同学认定该模型表示的生物大分子是DNA,其判断依据是碱基中 。
(3)图丙中,①表示氨基酸经 反应形成多肽链的过程。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r,通过化学反应形成m条肽链,再经盘曲折叠构成分子量为n的蛋白质,则该蛋白质中的肽键数目是 (用代数式表示)。
18.(14分) 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和无机盐,适时适量灌溉和追肥是农作物稳产、高产的保障。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中无机盐被吸收到植物细胞内,大多数无机盐以 形式存在,根系吸收磷可用于合成 (答出1种即可) 等有机物。
(2)除了合理施肥外,施肥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适当灌溉,这样才能够达到“以水促肥”的效果,原因可能是 。
(3)在9~12月期间,随着气温和土壤温度的不断下降,冬小麦根系的吸水量 ,细胞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 ,有利干细胞抵抗寒冷等不良环境。
(4)“焦边”是缺钾引起的植物叶片边缘出现枯黄色的现象。某同学欲探究钾对植物生长情况的影响,配制了两种培养液进行实验,培养液主要成分配方如下表所示。
第5页
该实验设计存在两处不足之处,不足之处是① ;② 。
19.(12分)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中,科学家们做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能够分泌大量的消化酶,可观察到这些细胞具有发达的 。
(2)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掺入到 上正在合成的蛋白质中,组织内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使感光乳剂曝光,固定组织后在显微镜下便可发现细胞中含放射性的位点,这一技术使研究者能确定放射性标记的物质在细胞内的位置,并最确定蛋白质的分泌路径。
(3)细胞内的一些蛋白质被膜包裹形成囊泡如图所示,囊泡被分成披网格蛋白小泡、COPI被膜小泡以及 被膜小泡三种类型。三种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分工井井有条,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细胞“货物”运送到正确的目的地。囊泡能特异性地识别目标膜,如某些囊泡能把“货物”从C转运到溶酶体D,这里的“货物”主要是 。
(4)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之中,这些膜泡能够精准的运输。为了确定参与膜泡运输的基因( sec基因),科学家筛选了两种酵母突变体,这两种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差异如下:
据此推测,sec1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与 的形成有关。
第6页组别
培养液类别
培养液所含主要成分的质量浓度/( mg·L⁻¹)
KNO₃
CaCl₂·2H₂O
MgSO₄·7H₂O
Na₂SO₄
A 组
完全培养液
25000
150
150
134
B组
缺素培养液
0
150
250
134
酵母突变体
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的差异
sec12基因突变体
突变体细胞内内质网特别大
sec17基因突变体
突变体细胞内,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积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
sec1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
20.(14分)植物工厂在人工精密控制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营养液成分等条件下,生产蔬菜和其他植物。有的植物工厂完全依靠LED灯等人工光源,其中常见的是红色、蓝色和白色的光源。回答下列问题:
(1)高等植物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 ,常选择红色和蓝色的人工光源,其依据是
(2)其他条件适宜且保持不变,若CO₂供应不足,短时间内,C₅、C₃、[H]及ATP这4种物质中,相对含量下降的是 ,相对含量上升的是
(3)农田中常增施农家肥而减少化肥使用来提高作物产量,其原因是 (至少答出两点)。
(4)在农业生产中,为考虑光能的充分和合理利用,常采用间作(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农田上间隔种植两种作物)的方法提高光能利用率。现有四种作物,在正常条件下生长能达到的株高和光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光照强度)见下表。
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角度考虑,最适合进行间作的两种作物是 ,理由是 。
21. (8分) 细胞增殖具有周期性。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分为间期与分裂期(M期)两个阶段。间期很长,其核心变化是 DNA的复制。以 DNA 复制为标志,间期又分为G₁期(合成DNA 聚合酶等蛋白质,为DNA复制做准备)、S期(DNA 复制期)与G₂期(合成纺锤丝微管蛋白等蛋白质,为M期做准备)。这样,细胞周期就包括G₁期、S期、G₂期、M期四个时期。M期又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如左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第7页
(1)动物胚胎干细胞(ES细胞)能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科学家取小鼠ES细胞放入适宜的培养液中,研究其有丝分裂周期G₂期、S期、G₂期、M期的特点。培养液中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NA 复制的原料)用³H标记,即³H-TdR;培养液中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用³²P标记,即³²P-UdR。分别测量 ³H-TdR,³²P₋UdR在细胞周期各个时期被利用的速率。请推测:
32P-UdR被大量利用的时期是; ; ³H-TdR 被大量利用的时期是 。
(2)利用DNA 合成阻断法可使ES 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在上述培养液中添加适量DNA 聚合酶可逆抑制剂,处于 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 期,以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
2024-2025学年度高三生物学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 ()
1. B 【详解】A、由图可知,早期细胞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为真核生物,所以吞噬光合细菌的早期细胞是一种真核细胞,A错误;
B、叶绿体起源于光合细菌,作为原核生物体内应该也会含有DNA、RNA和核糖体,B正确;
C、光合作用暗反应场所主要由光合细菌的细胞质基质构成,C错误;
D、因为几乎所有真核生物都有线粒体,但只有植物有叶绿体,说明植物的某些祖先(原始真核生物)可能只有线粒体而没有叶绿体,推测真核细胞的进化历程中线粒体出现的时间应该要早于叶绿体,D错误。
2. A【详解】A、使用1:1的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进行解离,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A错误;
B、漂洗时使用清水清洗药液,防止解离过度,便于染色,B正确;
C、使用碱性染料甲紫或醋酸洋红使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C正确;
D、制片时,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用拇指按压载玻片,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有利于观察,D正确。
3. C【详解】A、随机选取多对红花与白花植株作亲本进行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5:1,则在红花对白花为显性的情况下,红花亲本有两种基因型,即为AA和 Aa,进而可表现为与白花个体杂交产生的子代会表现出上述比例,A正确;
B、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或 Aa,因为只有基因型为 Aa的红花自交才能出现白花,这里设红花群体中 Aa所占的比例为x, 则子代白花的比例可表示为x*1/2=1/6, x=1/3, 即亲代红花中两种基因型的比例为AA: Aa=2:1, 故亲本红花植株多数为纯合子, B正确;
C、亲代中AA:Aa=2:1,让该群体与白花植株进行杂交,后代中红花个体均为杂合子,白花个体均为纯合子,可见F₁中杂合子 Aa占多数,C错误;
D、亲代中AA:Aa=2:1,子代中 Aa和 aa的比例为5:1,该群体产生的配子中含有a的配子比例为5/6×1/2+1/6=7/12, 可见a基因的配子较多, D 正确。
4. A【详解】A、图示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则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在减数分裂I前期能观察到,A正确;
B、该细胞虽然经过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但B和b所在的片段并未实现交换,因而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可产生两种四个配子,即为 AB 和 ab,B错误;
C、结合B项分析可知,该动物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没有涉及相关基因的重组配子出现,C错误;
D、结合B项分析可知,该细胞中B、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I的后期,D错误。
第9页
5. D【详解】A、Na⁺通过钠钾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借助载体蛋白且消耗能量,A 错误;
B、题意显示,“引起细胞内Na⁺和液体积累过多,出现细胞水肿”,据此可推测,细胞水肿是由机体细胞内液渗透压升高导致的,B错误;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由钾离子决定,C错误;
D、静脉注射适量蛋白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导致细胞失水,有助于缓解细胞水肿,D正确。
6. B【详解】A、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ATP的合成依赖光合色素吸收光能,识图分析可知,厌氧型光合细菌中 ATP 的合成同样依赖色素分子(菌绿素) 吸收光能,A正确;
B、菌绿素是厌氧型光合细菌中分布的色素,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也没用类囊体薄膜存在,高等植物的叶绿素位于类囊体薄膜上,B错误;
C、高等植物暗反应过程中C₃还原需要ATP 和NADPH 的参与,生成(CH₂O),图中厌氧型光合细菌(CH₂O)的合成也需要ATP和NADPH的参与, C 正确;
D、识图分析可知,图中H₂S转变为SO₄²的过程中合成了NADPH,因此该细菌不释放O₂是因为NADPH的H来自H₂S, D 正确。
7. C【详解】A、观察黑藻细胞中叶绿体时,温度适当升高,叶绿体随细胞质流动越快,因为温度适当升高会加快细胞代谢,同时也能加快分子运动,但温度不能过高,A错误;
B、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时,应将酶与底物各自保温后再混合,防止混合时温度与设定的温度不同,干扰实验结果,B错误;
C、酵母菌在5℃条件下进行悬浮培养时,其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因为低温不利于酵母菌生长繁殖,在该温度条件下,其出生率较低,C正确;
D、洋葱研磨液过滤后在室温下静置过夜,则DNA 提取量会因为DNA被分解而下降,D错误。
8. B【详解】A、体力活动过程中主要靠氧化分解葡萄糖供能,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A正确;
B、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CO₂,B错误;
C、端粒变短之后,其内侧的DNA序列会受到损伤从而影响细胞活动,C正确;
D、癌细胞端粒长度与分裂次数无关,可能是癌细胞内端粒酶活性比较高,催化端粒的生成,让端粒变长,癌细胞就可以无线增值,D正确。
9. D【详解】A、核孔可实现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物质交流,细胞核对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出的物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A正确;
B、分析题意,只有丙方式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即某些分子以甲或乙的方式进出核孔复合体是不需要能量的,但由于需要蛋白质协助,故可看作是被动运输,B正确;
C、丙方式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方式可视作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的运输速度受相应的受体浓度的制约,C正确;
第10页
D、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 和蛋白质,DNA 无法通过核孔进出,D错误。
10. B【详解】A、乳酸菌为异养微生物,选择糖类含量较高的植物作为青贮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后,其富含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等物质被降解为小分子,保证乳酸菌生长所需的碳源,A正确;
B、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在培养的过程中不能通入空气,否则会影响乳酸菌的无氧呼吸,B错误;
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发酵生成的产物是乳酸,使培养液的pH降低,会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C正确;
D、经过乳酸菌发酵,大分子有机物被相应的酶分解为多种小分子物质,易于消化吸收,D正确。
11. B【详解】A、由题意可知,血管内皮细胞中自噬溶酶体的形成是囊泡状的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而形成的,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
B、大气颗粒物不是细胞,因此大气颗粒物引起细胞自噬的过程不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错误;
C、细胞凋亡具有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有利于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C正确;D、正确佩戴口罩可以减少大气颗粒物进入人体,会减少大气颗粒物对人体的血管内皮细胞造成的损伤,D 止确。
12. D【详解】A、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形成的酯类物质,又称甘油三酯,A错误;
B、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错误;
C、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其熔点越高,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植物脂肪中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大多数动物脂肪呈固态而大多数植物脂肪常呈液态,C错误;
D、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在空气中自动氧化发生酸败,因此在高脂类植物性饲料中添加适量抗氧化剂有助于延长其保质期,D正确。
13. C【详解】A、如图所示, 参与Ca²⁺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是一种能催化ATP 水解的酶,当膜内侧的Ca²⁺与其相应位点结合时,酶活性就被激活了,A正确;
B、由图可知,该载体蛋白磷酸化后导致其空间结构改变,将Ca²⁺运输至另一侧,B正确;
C、ATP分子中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和结合,使得ATP 的结构非常不稳定,C错误; D、如图所示,ATP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时,脱离的磷酸基团挟能量与该载体蛋白结合,即载体蛋白的磷酸化,D正确。
14. B【详解】依据题干信息,该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说明其是来自X的卵细胞和YY 的精子受精作用产生的,YY的精子的产生是由于父方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性染色体(Y)未分离所导致, B 正确, ACD错误。
15. D【详解】A、STR 是DNA 分子,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6种小分子物质,即4种碱基、磷酸、脱氧核糖, A错误;
B、STR 的A--T碱基对所占的比例较多,相对于其他同长度DNA,STR 的稳定性可能较差,B 错误;
C、STR的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的,C错误;
D、由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导致不同生物的STR 不同,体现了DNA具有多样性,D正确。
第11页作物.
A
B
C
D
株高/ cm
85
178
59
165
光饱和点/μml·m⁻²·s-1
1160
1210
554
643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A
D
B
C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C
B
D
D
16. D【详解】A、7时至17时净光合速率两次降低的限制因素不同,第一次下降是由于 Rubisc活性下降,光合速率下降,第二次下降是由于光照减弱,A错误;
B、13点后,叶片的CO₂浓度快速上升,是由于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释放出二氧化碳在胞间积累,而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 和[H],因此暗反应速率不可能高于光反应速率,B错误;
C、7时至17时净光合速率大于0,干重不断增大,C错误;
D、光合速率会影响胞间CO₂浓度,同时胞间CO₂浓度又会影响光合速率,D正确。
17.(12分, 每空2分)(1) 葡萄糖 糖原
(2) 胞嘧啶 不含碱基U而含有碱基T
(3) 脱水缩合 (n- rm) /(r-18)
18.(14分, 每空2分)(1) 离子 磷脂、核酸、核苷酸(答出-种即可)
(2)无机肥必须溶解于水中才能被根系吸收,适当灌溉可提高根系对无机肥的吸收效率
(3) 减少 减小
(4) ① A组和B组营养液中MgSO₄·7H₂O用量不同 ②缺素培养液缺K⁺也缺NO₃
19. (12分, 每空2分)(1)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2) 核糖体
(3) COPII 溶酶体酶(多种水解酶)
(4) 内质网上膜泡 抑制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间的蛋白质运输控制囊泡正确移动
20.(14分, 每空2分)(1)类囊体膜 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2) C₃ C₅、[H]及ATP
(3)有机肥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有利于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中空气和水的比值协调,使土壤疏松,增加保水、保温、透气、保肥的能力
(4) B和C 作物B光饱和点高且植株高,可利用上层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作物C光饱和点低且植株矮,与作物B间作后,能利用下层的弱光进行光合作用
21.(8分, 每空2分)(1) G₁期、G₂期 S期
(2) 分裂/M S/间
第 12页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深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深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肇庆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肇庆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肇庆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生物试题docx、B000507538_6生物31C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江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江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