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考点五环境描写类鉴赏(题组训练)(原卷版+解析)
展开✬题组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题。(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抚顺六校协作体”期末考试试题高一语文)
废墟之上
高沧海
大婚之日我爷爷出走。猫狗儿就是看家的料,一会肚腹空了他自然回。我老祖如是说。
我爷爷躺在苘麻地里,眼看树影朝西又朝东,竟无人来寻,鞭炮喜乐声也早就停了。厨子昨儿响就来家里置办,此时此刻想必都吃得鸡肥鸭满,猫狗都沾光,自己却在苘麻地里受饥荒。
我爷爷暗自伤感,桂香有意,兰芳多情,她们如眼前苘麻茎细脉软,楚楚温良,爹娘偏看不中,他们做主娶回家的女子春容,听说丑,还粗壮。
我爷爷一直未归。
那年的苘麻长势喜人,五月怀中有花,六月腹中坐果,一个果,三个果,五个果,留种收苘,晒了捆了,下水沤麻,削皮抽丝,九九八十一关,每一关都是人的虔诚,每一关都是麻的修行。至十月初八我老祖去会上卖麻,有人告诉他在沭河东见着我爷爷,看他跟个队伍走了。
我老祖用苘麻果在面食上做印章,祭灶时恳请灶官上天言好事,保家保儿孙平安,明年的苘麻,也还是个好收成。
一九四二年,苘麻还未收,苘麻果像一个个蜜罐散发着甜香,我爷爷躺在苘麻地里。
他们这一支抗日小分队不幸被日军打散,大部队已作战略转移,到处都是敌人的关卡,被毁的村庄一个连着一个,浓烟似哀嚎遮天蔽日。他没去突围时队长紧急交代的临时联络点会合,而是沿河一路急向南,那是回家的方向。
天空变得靛蓝靛蓝,十里平川一览无余。我爷爷把脸埋在苘麻叶子下,风从叶底抚他的身体,那黄澄澄的气息重重叠叠绵软幽长,覆盖他连日的不宁,他竟沉沉睡去。梦里青梧落了一地的花,恍惚之间成群的日军包围上来,他们的脚步声清晰能辨,刺刀上寒光凛然,我爷爷被吓醒,月亮的银光一动不动地洒下来,吞噬着旷野无边。他努力辨认着眼前的苘麻叶子,急切地回想自己身在何处,耳边传来无比真实的窸窸窣窣的声音。我爷爷颤栗着屏住呼吸,身上的血液,几乎凝固。
一个弓着腰的身影穿过我爷爷身边的苘麻,在另一片苘麻棵里伏下身去,来回摸索了半天,像是找什么,又转到我爷爷这边。那个人影摇着我爷爷的肩膀小声说,你醒醒,你醒醒。是个女人的声音,我爷爷未敢动也未敢言语。女人开始哭起来,苘麻的叶子要落了,更藏不住人了……庄子里都是鬼子,你的腿烂了……我该怎么办呀?
我爷爷撩开脸上的苘麻叶坐起身来,他说,大姐。
女人本来是半跪着的,此刻竟歪倒在地,她慌乱而含糊不清地说,你,你是……你不是,不是……
我爷爷说,别怕,别怕。
我爷爷跟女人在苘麻地里摸来摸去,总算找到了那名已经昏死过去的人,伸手触及到鼻下微弱的气息,女人又哭起来,他是不是要死了……
我爷爷重新给伤员包扎伤口,他问女人,庄子都被烧毁,人都跑光了,你没走,是因为他吗?
女人点头,她说她的男人也在队伍上。
我爷爷说他自己也是队伍上的人,今晚他必须把伤员带走,再拖下去人会没命。
女人要跟他走。我爷爷说不行,这是枪伤,一旦遭遇上日本兵,两人就绝没有再活的说法,不能再搭上一个。
女人说了她男人名字,说巧着见着了就给捎个平安话,打完仗就回来。
我爷爷听得心头一振,忙问女人叫什么名字,女人说,春容。
我爷爷月光下仔细看春容的脸,他双手重重抚住她的肩,好好活着,我们的队伍会打回来的,你男人,一定会回来找你。
我爷爷背着伤员连夜调头北去,直奔联络点。
抗日战争结束,我爷爷回到家乡。见过我老祖,他问春容呢?
就见草棚里走出一个小媳妇捂着口嗤嗤笑,她说,嘿,当兵的,你回来啦。
被救伤员寻来我爷爷家时,爷爷新的房子一明两暗,黑色的屋瓦,屋顶絮着厚厚的茅草,冬暖夏凉,木窗外是海一样的苘麻,欢声如潮。春容已经生了个男娃,我爷爷迫切希望有一个俊俊女娃娃的愿望,在这个外乡人来到的第二天达成。
外乡人一直住到孩子办满月那天,他从怀里摸出一个布包打开,那是一颗饱满的苘麻果,他蘸了红胭脂,轻轻在女娃娃的眉间盖了一枚苘麻章。
我爷爷在春容乌黑的发间,别了一朵金黄色的苘麻花。
我爷爷随后从地方武装加入到解放全国的洪流铁军中,辗转南北。一个春天的深夜,还乡团突然折返,烧毁了村庄,杀害了大批军烈属,春容在其中,那个粉雕玉琢般的女娃娃,也未能幸免。同年,我爷爷牺牲于河南开封,时年三十二岁。
当冬天迟疑着退出一九四八年,遍野花朵喊出血样的红,废墟之上,新的一年来临。
(选自《山西文学》2021年第9期)
1. 文中多次出现苘麻,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题。(2021-2022学年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自由
陈忠实
从师范学校的操场上朝南望去,可以看见挺拔雄伟的秦岭的峰峦;从眼前逐渐漫坡增高到山根的广阔的平原上,星散着大大小小的被树木的绿叶笼罩着的村庄;小河川道里,挑着稻捆的农民从木板搭成的便桥上忽闪忽闪走过去;田间小路上,农民拉着装满包谷棒子的小推车朝邻近的村庄走去。沉到平原西部的太阳,在落沉下去之前,向平原上的人们投射过来热情的最后的一瞥,把瑰丽的红光洒满村庄、田野、河水和挑担拉车的农民的脸上,秦岭陡峭的崖壁上红光闪耀。
我坐在操场边角的草地上,温习算术。我的语文课似乎不成多大困难,算术就吃劲了。“呀!徐慎独,你找了个好清静的地方!”
是田芳,不用抬头也听得出她的声音。我慌忙站起,看着她抿着嘴嗔笑着,倒不知该说什么了,该请她在草地上坐下呢?还是就这么站着?我对于女性有一种无法克服的慌恐感,一见着女人,我总是感到心里很紧张。
她坐着不动,忽然盯住我的眼,问:“你为啥一天到晚不和我说话呢?”
我的心里一悸,这样直截了当的问话,使我措辞不及,不知怎样回答。班主任王老师指定我和她同坐在一条长凳上,共用一张桌子,至今有两个月了,我没有主动和她说过一句话。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自己一时也说不清楚。
“我文化水平低。”她说,“你瞧不起我吧?”
我遭到误解了,连忙说:“我……没有没有!”
“那……我是老虎、是魔鬼吗?”她讽讥地说,“怕我吃了你!?”
我的脸轰然发热了,不由地低下头。我想起了在宿舍里听到的那个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老和尚威吓小和尚时把女人说成是魔鬼,我似乎就是那个可怜的小和尚了。我和她坐在一条长凳上,听讲或做作业,我从来也没有敢大胆地扭过头去注视她的脸。我只是在她不在意的时候,装作漫不经心地注视过她的眼睛和脸膛,其实我很想和她说话,和她对视,像她和班里的任何男生一样大大方方交谈或者开玩笑。我不行。越有这样想法,我却越要摆出一副毫不在意毫不动心的神态。我的心里有一道森严的壁垒,坚硬的外壳,对一切异性实行习惯性的排斥与反弹,我只好掩饰说:“我这人……不善辞令!”
“好啊!‘不善辞令’!”她笑了,“你何必那么拘拘束束呢?你自个不觉得难受吗?我呀!一天不笑几场,不唱几场,心里就憋得难受。”
我已经注意自己口头用语中那些文绉绉的词句。“我太……古板。”我说,她的话正说到我的痛处,其实我比她说的还要痛苦。
她笑着,恳切地说:“咱们速成班,在一块不过两年,大家难得遇在一搭,毕业后就各自东西南北地去工作了,再见面也难了。你甭摆出那么一副老学究的样儿好不好?甭老是做出一派正儿八经的样儿好不好?走路就随随便便地走,甭迈那个八字步!说话就爽爽快快地说,甭那么斯斯文文地咬文嚼字!你看……我心里有话都端给你了!”
我难为情地笑笑,我想象不出,我斯斯文文说起话来和迈着八字步,走起路来的样子究竟可笑到怎样的程度,却明白大伙对我摆出正儿八经的老学究的样子是不屑一顾的。我想告诉她,走惯了八字步倒不会随随便便走路了,咬文嚼字的说话习惯也难于一下子改过来,我的父亲苦心孤诣给我训戒下的这一套,像铁甲一样把我箍起来。我说:“改是要改,一下子还是改不掉!”
“先把你的蓝布长袍脱下吧!”她说。
“那我穿什么?”我问;
“‘列宁服’,而今时兴。”
“我能穿‘列宁服’吗?”
“当然能。”她肯定地说,“你正年轻,身段也好,穿一身‘列宁服’,保险好看。”
“有卖现成的吗?”我受到鼓舞,尤其她说我身段好,肯定在她看来,我的身材长得并不难看,“山门镇上能买到不?”
“你把长袍改一改。”她说,“山门镇上有个裁缝铺,花一点钱改成‘列宁服’还能省一点。”
“那我现在就去!”
“咱们一块去,我给你参谋。”
那个秃顶的老裁缝,取出改好的衣服,又取出剩余的布头,交给我。
“试试。”她说,“看看合身不?”
我有点难为情,当着她的面脱袍子,不大雅观,就说:“我回去试。”
“在这儿试试,有不合尺寸的地方,老师傅看了也好改。”她说。
“试试吧!”老师傅也这样说。
我不好推辞,就背过她,脱下蓝布长袍来,尽管我袍子下有两层衬衣衬裤,心里还是止不住惶惑,似乎这蓝袍一揭去,我的五脏六腑全部暴露无遗了。
“到镜子前头去照照。”师傅说。
我站在穿衣镜前,自己看见了陌生的自己,竟然不好意思了。说真的,我在镜子里第一次发现,我的模样是很俊的,眉骨耸高了,脸上的棱角也明显了,再不是像我父亲骂我的那样一种女子气儿的少年了。
“挺好。”她说,“刚合身。”
我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轻松。我像卸下了钢铸铁浇的铠甲,顿然感到浑身舒展了。天呀!走出裁缝铺的门,踏上山门镇石板铺成的街道,我居然不会走路了!脱掉蓝袍,穿上“列宁服”,那个八字步迈不开了,抬脚举步十分别扭,她刚出门,看着我的走路的样子,噗哧一声笑了,像是压抑了许久似的,我才理会了,她在裁缝面前保持着与我的谨慎的距离,不敢说出太热情的话来。
“呀!衣服换了,路也不会走了!”我也自嘲地说。
“放开走!随随便便走!想蹦就蹦起来!”她说,像是和谁赌着气,“你敢不敢蹦起来?试试你的胆子,徐老先生?”
她在激我,开我的玩笑,我心里一急,伸手在她肩上打了一下,立即就愣住了。天哪!简直不可思议,在这个栈铺拥挤的街镇上,我居然和一个女生打打闹闹!
“好啊!蓝袍先生敢动手打一个女学生了!真是进步了,解放了!”她讥诮地斜过我一眼,使人感到亲切的讥诮呀!她说,“再勇敢一点,蹦起来!”
我鼓了鼓勇气,连着蹦起来三次,蹦起来,挥一下手臂,落到地上的时候,我脸红耳赤,索性不去看街道上那些市民的脸色。我对她说:“我今天才解放了!”
“对对对!”她连声附和,也很激动,“为啥不蹦呢?为啥不说不笑不唱呢?旧社会,尽让别人尽性儿蹦了,尽情儿笑了唱了,而今解放了,轮着我们妇女了!”
“我可不是妇女!”我分辩说。
“你比妇女还封建!”她哈哈笑着。
“我究竟是什么且不管,”我也笑着说,“反正我自由了!自由多么好哇!”
“唱歌吧!”她说,“有勇气,跟我唱着走过去!”
“我不会唱……”我不承认我没有勇气。
“跟我顺着溜吧!”她说着就唱起来。我和她并排走着,顺着她唱的音调溜唱: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
临近校门的时候,她突然站住,回过头来,煞有介事地说:“你把八字步全忘了!”
我心里一惊,真的,唱着歌走过街道的时候,我的脚步从八字步里解放了,自由了!
(节选自陈忠实《蓝袍先生》,有删改)
2. 小说第一段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题。(河北省衡水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崇 文 书 店
梁晓声
孙赶超开车来到新区,后备箱装了一个大果篮,说要把周秉昆拉到市立一院去。邵敬文感冒后转成肺炎,住院了。
“你外甥女周玥不知从哪儿听说到的。因为老邵是你朋友她觉得应该告诉你,特意让我开她这辆宝马车来接你。”
那是周秉昆平生第一次坐上宝马车。
老邵说,他是因为到秉昆家那天出了两次汗,回到家里冲澡时热水器又出了毛病,结果被凉水一激,感冒了。
秉昆说:“老邵,书店的事太对不起你了!”
老邵说:“你没有什么对不起我的,是中国人太对不起书店了。中国都快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哪一个阶层的人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中国人的阅读率在世界上排名却非常靠后。”
秉昆说:“所以水自流才希望能为这个时代做件好事。”
老邵叹道:“世负斯人,世负斯人,他死前的愿望是好的。”
赶超也说:“人各有命,许多人一死,连儿女都不念叨。他死了,还有你俩这么念叨,命不错了。”
崇文书店里里外外早在“五一节”前就被改造成肯德基店了。“五一节”却没有什么动作。
到了“六一”那天才开张,场面煞是热闹,祝贺的花篮摆满了门两侧的人行道,他们请了几位乐手演奏世界名曲。其中一位吹小号的还是俄罗斯人,两个人穿着儿童剧中公鸡和母鸡的演出服站在门前边舞边唱:“肯德基,美国鸡,小朋友们喜欢的鸡……”肯德基店里的服务员姑娘们一个个头上戴着鸡头帽,短裙后边是彩色鸡尾。
因为是儿童节,店面所处的位置正是到江畔游玩的必经之路,还有买三份送一份并可抽奖的促销,开张当天的营业额就有好几万元。
第二天早上,周秉昆正在洗脸,听到郑娟兴奋地喊他:“秉昆,快来看!”
电视新闻中,唐向阳正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问他,公司是怎么决定开肯德基店的?
唐向阳说,正是在他力主之下决定的。
记者问,他在肯德基店中有股份吗?
他说有,公司鼓励员工入股。
记者问,这条街上唯一的一家书店消失了,他是否感到有点儿遗憾。
唐向阳反问:“如果你面临两种投资抉择:一种是月月赔钱,年年赔钱;另一种则月月盈利,年年盈利。你力主选择后者,你会遗憾吗?”
年轻的女记者一时语塞。
他又反问:“像你们这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大学一毕业都不怎么再读书了,还指望谁喜欢读书呢?”
记者终于憋出了一个问题:“照您这么说,书店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他说:“什么时候读书人口多了,实体书店当然就会多起来。网上购书只不过是购书,逛书店却会对人有更好的文化熏陶,这种熏陶是网上购书没法比的。将书店改成肯德基店不费什么事,反过来也一样。等中国的读书人口多了,我会力主将肯德基店改成书店,并且还会入股。”
郑娟评论说:“向阳真有眼光,没想到他还这么会说。”
秉昆一语未发,转身又去洗脸。
他没想到唐向阳那么会说。因为唐向阳亲口承认,把书店改成肯德基店是其力主的结果,
秉昆连续多日心情不好。
(有删改)
3. 文中描写了崇文书店改造成肯德基店开业时的热闹场景,试分析这一场景的作用。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题。(重庆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胡子
冯骥才
老蔡从十三岁起唇上就长出软髭。这些早生的黑毛长长短短,稀稀拉拉,东倒西歪,短的像眉毛,长的像腋毛。他正为这些讨厌的东西烦恼时,黑毛开始变硬,渐渐像一根根针那样竖起来。一次和同学扭打着玩,这硬毛竟把同学的手背扎破,多硬的胡子能扎破人的手背?那不成刺猬的刺了吗?因而他得了一个外号,叫刺猬。从此再没人敢和他戏耍了。
他执意要把这个耻辱性的外号抹去,便偷用父亲的刮脸刀刮去唇上和下巴上的那些硬毛。头一次使刮脸刀,虽然笨手笨脚地划出几条血伤,但刮出来的光溜溜的瓷器一般的下巴叫他快乐无穷。这一下真顶用,刺猬的绰号不攻自废。可时过不久,一茬新生的胡子从他嘴唇四周冒出头来,反而变粗一些,也硬一些。他急了,再刮,更糟!原来胡子天生具有反抗性。愈刮愈长,愈刮愈硬。到了高中二年级,已经非得一天一刮不可了。这时,他不得不在自己的胡子前低下头来。认头人家称他“刺猬”,不和他亲近。他呢?渐渐被别人这种惧怕“刺猬”的心理所异化,主动与别人保持距离。
他是不是因此变得落落寡合?并在上大学时选择了远离世人的古生物研究专业,工作后主动到那种整天戴着口罩的试验室工作?
一次老蔡出差杭州办完事,买了回程的车票在火车站等车。站台上有一个很长的水泥水池,上边一排七八个水龙头,这是为了方便来往的长途旅客洗洗涮涮的。可有的人只顾洗,完事不关龙头,三个龙头正在哗哗流水。过往的人没有一个人当回事儿。老蔡上去把这三个龙头全拧上——这个细节叫坐在车窗边的一个女子瞧见,心中生出敬意。老蔡上车后凑巧坐在这女子的斜对面。谁想这女子就主动和他交谈起来。这女子在杭州上大学,念中文,喜欢文学的女子都很看重人的心意。而真正的爱慕,往往是从对方身上感触到自己人生理想的准则开始的。还有比关水龙头再小的事吗?但对于这念文科的女子,它就像一束细细的光照亮一个世界。有了这样的来自心灵的因由,胡子就不会是任何障碍了。自然而然地,女子成了老蔡的妻子。
一天早晨醒来,睡意未尽的妻子无意间伸过来的手触到他的脸,手马上闪开,好像触到一个硬棕刷,被扎一下。妻子不知道睡了一觉的老蔡的胡子竟会长成这样。老蔡说:“我马上起来刮脸。”妻子笑道:“不,这是你的识别物。如果摸不到胡子就不是你了,换别人了。”妻子逗他。老蔡有点急。他赌气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死了,人一死就不会再长胡子了。”妻子忽然翻身起来,使劲捂住他的嘴,朝他大声叫着:“说什么混话呀,快敲木头,敲木头!”老蔡很惊讶。娴静的妻子怎么会变得这样的气急败坏。
老蔡的病是八十年代开始得的。先是视力下降,干不成他化验室的工作;后来是一根脑血管不畅,走道打斜,也无法在办公楼里传送文件和里里外外跑跑颠颠;跟着是负面的遗传基因开始发作——血糖高上来了,他父亲就是从这条道儿去天国的。各大医院都去过了,各大名医也托人引荐见过了,最终还是躺在了床上。
奇怪的是,虽然身体各部分都很弱,唯有胡子依然很旺,黑亮而簇密,生气盈盈。他依旧习惯地早一次晚一次刮两遍。一位朋友说:“这表明老蔡生命力强。毛发乃人的精血呀!”于是,胡子成了老蔡和妻子隐隐约约的一种希望与寄托。最早发现胡子发生变异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妻子。
自从他躺到床上,一早一晚刮胡子的事就由妻子来做。但一天,妻子发现老蔡下巴上有一根胡子怎么也刮不掉。奇怪了?怎么会刮不掉呢?戴上花镜一看,竟是一根很怪异的胡须,颜色发黄,又细又软,须尖蜷曲。它弯弯曲曲很难进入电动剃须刀网罩上的细眼儿。老蔡的胡子向来都是又黑又硬,怎么冒出这么一根?好似土地贫瘠长出的荒草。随后,她发现他下巴上的胡须变得稀疏,开始看见白花花的肉皮了。她心里明白,却不敢吱声。反正老蔡很少照镜子,肯定不知道脸上所发生的变化。
一天傍晚,妻子给他刮脸。迟暮的余晖由窗口射入,一缕夕阳正照在他的下巴上。妻子陡然觉得这日渐荒芜的下巴,好似晚秋时节杂草丛生的土岗子那样萧瑟而凄凉。她不觉落下泪来,泪水滴在老蔡的脸上。老蔡闭着眼,却开口说:“从小我就巴望它们长得慢点、慢点,现在终于遂了我的愿。你该高兴才是。”妻子反而哭出声来。
从老蔡病倒卧床那天开始计算,七年后的一天,一个平平常常的春天的早晨,妻子醒来,习惯地用手去摸老蔡的下巴。手心抚处,奇异般的光滑,像一块卵石。她下意识地感到了什么,又摸一下,感觉更不对,老蔡的胡子呢?此时此刻她分明听到一个声音,是老蔡的声音,很遥远,那是许久许久以前老蔡说过的一句话:“人一死就不再长胡子了。”她猛地翻过身,叫一声老蔡。老蔡极其刻板地仰面躺着,灰白而削瘦的脸一片死寂,没有一根胡子。她第一次看到老蔡不生胡子的脸。原来不生胡子的脸这样难看。
(有删改)
4.请简要分析画线句子的作用。
考点五 环境描写类鉴赏
——突破高考小说简答题(解析版)
✬题组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题。(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抚顺六校协作体”期末考试试题高一语文)
废墟之上
高沧海
大婚之日我爷爷出走。猫狗儿就是看家的料,一会肚腹空了他自然回。我老祖如是说。
我爷爷躺在苘麻地里,眼看树影朝西又朝东,竟无人来寻,鞭炮喜乐声也早就停了。厨子昨儿响就来家里置办,此时此刻想必都吃得鸡肥鸭满,猫狗都沾光,自己却在苘麻地里受饥荒。
我爷爷暗自伤感,桂香有意,兰芳多情,她们如眼前苘麻茎细脉软,楚楚温良,爹娘偏看不中,他们做主娶回家的女子春容,听说丑,还粗壮。
我爷爷一直未归。
那年的苘麻长势喜人,五月怀中有花,六月腹中坐果,一个果,三个果,五个果,留种收苘,晒了捆了,下水沤麻,削皮抽丝,九九八十一关,每一关都是人的虔诚,每一关都是麻的修行。至十月初八我老祖去会上卖麻,有人告诉他在沭河东见着我爷爷,看他跟个队伍走了。
我老祖用苘麻果在面食上做印章,祭灶时恳请灶官上天言好事,保家保儿孙平安,明年的苘麻,也还是个好收成。
一九四二年,苘麻还未收,苘麻果像一个个蜜罐散发着甜香,我爷爷躺在苘麻地里。
他们这一支抗日小分队不幸被日军打散,大部队已作战略转移,到处都是敌人的关卡,被毁的村庄一个连着一个,浓烟似哀嚎遮天蔽日。他没去突围时队长紧急交代的临时联络点会合,而是沿河一路急向南,那是回家的方向。
天空变得靛蓝靛蓝,十里平川一览无余。我爷爷把脸埋在苘麻叶子下,风从叶底抚他的身体,那黄澄澄的气息重重叠叠绵软幽长,覆盖他连日的不宁,他竟沉沉睡去。梦里青梧落了一地的花,恍惚之间成群的日军包围上来,他们的脚步声清晰能辨,刺刀上寒光凛然,我爷爷被吓醒,月亮的银光一动不动地洒下来,吞噬着旷野无边。他努力辨认着眼前的苘麻叶子,急切地回想自己身在何处,耳边传来无比真实的窸窸窣窣的声音。我爷爷颤栗着屏住呼吸,身上的血液,几乎凝固。
一个弓着腰的身影穿过我爷爷身边的苘麻,在另一片苘麻棵里伏下身去,来回摸索了半天,像是找什么,又转到我爷爷这边。那个人影摇着我爷爷的肩膀小声说,你醒醒,你醒醒。是个女人的声音,我爷爷未敢动也未敢言语。女人开始哭起来,苘麻的叶子要落了,更藏不住人了……庄子里都是鬼子,你的腿烂了……我该怎么办呀?
我爷爷撩开脸上的苘麻叶坐起身来,他说,大姐。
女人本来是半跪着的,此刻竟歪倒在地,她慌乱而含糊不清地说,你,你是……你不是,不是……
我爷爷说,别怕,别怕。
我爷爷跟女人在苘麻地里摸来摸去,总算找到了那名已经昏死过去的人,伸手触及到鼻下微弱的气息,女人又哭起来,他是不是要死了……
我爷爷重新给伤员包扎伤口,他问女人,庄子都被烧毁,人都跑光了,你没走,是因为他吗?
女人点头,她说她的男人也在队伍上。
我爷爷说他自己也是队伍上的人,今晚他必须把伤员带走,再拖下去人会没命。
女人要跟他走。我爷爷说不行,这是枪伤,一旦遭遇上日本兵,两人就绝没有再活的说法,不能再搭上一个。
女人说了她男人名字,说巧着见着了就给捎个平安话,打完仗就回来。
我爷爷听得心头一振,忙问女人叫什么名字,女人说,春容。
我爷爷月光下仔细看春容的脸,他双手重重抚住她的肩,好好活着,我们的队伍会打回来的,你男人,一定会回来找你。
我爷爷背着伤员连夜调头北去,直奔联络点。
抗日战争结束,我爷爷回到家乡。见过我老祖,他问春容呢?
就见草棚里走出一个小媳妇捂着口嗤嗤笑,她说,嘿,当兵的,你回来啦。
被救伤员寻来我爷爷家时,爷爷新的房子一明两暗,黑色的屋瓦,屋顶絮着厚厚的茅草,冬暖夏凉,木窗外是海一样的苘麻,欢声如潮。春容已经生了个男娃,我爷爷迫切希望有一个俊俊女娃娃的愿望,在这个外乡人来到的第二天达成。
外乡人一直住到孩子办满月那天,他从怀里摸出一个布包打开,那是一颗饱满的苘麻果,他蘸了红胭脂,轻轻在女娃娃的眉间盖了一枚苘麻章。
我爷爷在春容乌黑的发间,别了一朵金黄色的苘麻花。
我爷爷随后从地方武装加入到解放全国的洪流铁军中,辗转南北。一个春天的深夜,还乡团突然折返,烧毁了村庄,杀害了大批军烈属,春容在其中,那个粉雕玉琢般的女娃娃,也未能幸免。同年,我爷爷牺牲于河南开封,时年三十二岁。
当冬天迟疑着退出一九四八年,遍野花朵喊出血样的红,废墟之上,新的一年来临。
(选自《山西文学》2021年第9期)
1. 文中多次出现苘麻,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①以苘麻茎细脉软衬托意中人的多情温良,表现人物对美满婚姻的追求;
②以苘麻地为故事发生的特定环境,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③以饱满的苘麻果和美丽的苘麻花为精神寄托,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从人物形象来说,苘麻柔韧、细软,“桂香有意,兰芳多情,她们如眼前苘麻茎细脉软,楚楚温良”,衬托意中人的形象。
从故事情节来说,爷爷逃婚前躺在苘麻地里辗转反侧,部队打散后下意识向家乡逃去,也藏在苘麻地里,在苘麻地里遇见了春容救助受伤战友,回家后苘麻的茂盛与花朵的美丽衬托出生活的美满幸福等,这些都推动了情节发展。
从象征意义上来说,苘麻本身是经济作物,是当地人收入的来源,它的长势喜人有着物质富裕的象征;而苘麻花被爷爷别在春容发间,则象征着他们爱情美满、生活幸福;其中苘麻果两次出现,分别是“老祖用苘麻果在面食上做印章,祭灶时恳请灶官上天言好事,保家保儿孙平安,明年的苘麻,也还是个好收成”,外乡人用“一颗饱满的苘麻果,他蘸了红胭脂,轻轻在女娃娃的眉间盖了一枚苘麻章”,都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所以苘麻在文中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题。(2021-2022学年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自由
陈忠实
从师范学校的操场上朝南望去,可以看见挺拔雄伟的秦岭的峰峦;从眼前逐渐漫坡增高到山根的广阔的平原上,星散着大大小小的被树木的绿叶笼罩着的村庄;小河川道里,挑着稻捆的农民从木板搭成的便桥上忽闪忽闪走过去;田间小路上,农民拉着装满包谷棒子的小推车朝邻近的村庄走去。沉到平原西部的太阳,在落沉下去之前,向平原上的人们投射过来热情的最后的一瞥,把瑰丽的红光洒满村庄、田野、河水和挑担拉车的农民的脸上,秦岭陡峭的崖壁上红光闪耀。
我坐在操场边角的草地上,温习算术。我的语文课似乎不成多大困难,算术就吃劲了。“呀!徐慎独,你找了个好清静的地方!”
是田芳,不用抬头也听得出她的声音。我慌忙站起,看着她抿着嘴嗔笑着,倒不知该说什么了,该请她在草地上坐下呢?还是就这么站着?我对于女性有一种无法克服的慌恐感,一见着女人,我总是感到心里很紧张。
她坐着不动,忽然盯住我的眼,问:“你为啥一天到晚不和我说话呢?”
我的心里一悸,这样直截了当的问话,使我措辞不及,不知怎样回答。班主任王老师指定我和她同坐在一条长凳上,共用一张桌子,至今有两个月了,我没有主动和她说过一句话。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自己一时也说不清楚。
“我文化水平低。”她说,“你瞧不起我吧?”
我遭到误解了,连忙说:“我……没有没有!”
“那……我是老虎、是魔鬼吗?”她讽讥地说,“怕我吃了你!?”
我的脸轰然发热了,不由地低下头。我想起了在宿舍里听到的那个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老和尚威吓小和尚时把女人说成是魔鬼,我似乎就是那个可怜的小和尚了。我和她坐在一条长凳上,听讲或做作业,我从来也没有敢大胆地扭过头去注视她的脸。我只是在她不在意的时候,装作漫不经心地注视过她的眼睛和脸膛,其实我很想和她说话,和她对视,像她和班里的任何男生一样大大方方交谈或者开玩笑。我不行。越有这样想法,我却越要摆出一副毫不在意毫不动心的神态。我的心里有一道森严的壁垒,坚硬的外壳,对一切异性实行习惯性的排斥与反弹,我只好掩饰说:“我这人……不善辞令!”
“好啊!‘不善辞令’!”她笑了,“你何必那么拘拘束束呢?你自个不觉得难受吗?我呀!一天不笑几场,不唱几场,心里就憋得难受。”
我已经注意自己口头用语中那些文绉绉的词句。“我太……古板。”我说,她的话正说到我的痛处,其实我比她说的还要痛苦。
她笑着,恳切地说:“咱们速成班,在一块不过两年,大家难得遇在一搭,毕业后就各自东西南北地去工作了,再见面也难了。你甭摆出那么一副老学究的样儿好不好?甭老是做出一派正儿八经的样儿好不好?走路就随随便便地走,甭迈那个八字步!说话就爽爽快快地说,甭那么斯斯文文地咬文嚼字!你看……我心里有话都端给你了!”
我难为情地笑笑,我想象不出,我斯斯文文说起话来和迈着八字步,走起路来的样子究竟可笑到怎样的程度,却明白大伙对我摆出正儿八经的老学究的样子是不屑一顾的。我想告诉她,走惯了八字步倒不会随随便便走路了,咬文嚼字的说话习惯也难于一下子改过来,我的父亲苦心孤诣给我训戒下的这一套,像铁甲一样把我箍起来。我说:“改是要改,一下子还是改不掉!”
“先把你的蓝布长袍脱下吧!”她说。
“那我穿什么?”我问;
“‘列宁服’,而今时兴。”
“我能穿‘列宁服’吗?”
“当然能。”她肯定地说,“你正年轻,身段也好,穿一身‘列宁服’,保险好看。”
“有卖现成的吗?”我受到鼓舞,尤其她说我身段好,肯定在她看来,我的身材长得并不难看,“山门镇上能买到不?”
“你把长袍改一改。”她说,“山门镇上有个裁缝铺,花一点钱改成‘列宁服’还能省一点。”
“那我现在就去!”
“咱们一块去,我给你参谋。”
那个秃顶的老裁缝,取出改好的衣服,又取出剩余的布头,交给我。
“试试。”她说,“看看合身不?”
我有点难为情,当着她的面脱袍子,不大雅观,就说:“我回去试。”
“在这儿试试,有不合尺寸的地方,老师傅看了也好改。”她说。
“试试吧!”老师傅也这样说。
我不好推辞,就背过她,脱下蓝布长袍来,尽管我袍子下有两层衬衣衬裤,心里还是止不住惶惑,似乎这蓝袍一揭去,我的五脏六腑全部暴露无遗了。
“到镜子前头去照照。”师傅说。
我站在穿衣镜前,自己看见了陌生的自己,竟然不好意思了。说真的,我在镜子里第一次发现,我的模样是很俊的,眉骨耸高了,脸上的棱角也明显了,再不是像我父亲骂我的那样一种女子气儿的少年了。
“挺好。”她说,“刚合身。”
我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轻松。我像卸下了钢铸铁浇的铠甲,顿然感到浑身舒展了。天呀!走出裁缝铺的门,踏上山门镇石板铺成的街道,我居然不会走路了!脱掉蓝袍,穿上“列宁服”,那个八字步迈不开了,抬脚举步十分别扭,她刚出门,看着我的走路的样子,噗哧一声笑了,像是压抑了许久似的,我才理会了,她在裁缝面前保持着与我的谨慎的距离,不敢说出太热情的话来。
“呀!衣服换了,路也不会走了!”我也自嘲地说。
“放开走!随随便便走!想蹦就蹦起来!”她说,像是和谁赌着气,“你敢不敢蹦起来?试试你的胆子,徐老先生?”
她在激我,开我的玩笑,我心里一急,伸手在她肩上打了一下,立即就愣住了。天哪!简直不可思议,在这个栈铺拥挤的街镇上,我居然和一个女生打打闹闹!
“好啊!蓝袍先生敢动手打一个女学生了!真是进步了,解放了!”她讥诮地斜过我一眼,使人感到亲切的讥诮呀!她说,“再勇敢一点,蹦起来!”
我鼓了鼓勇气,连着蹦起来三次,蹦起来,挥一下手臂,落到地上的时候,我脸红耳赤,索性不去看街道上那些市民的脸色。我对她说:“我今天才解放了!”
“对对对!”她连声附和,也很激动,“为啥不蹦呢?为啥不说不笑不唱呢?旧社会,尽让别人尽性儿蹦了,尽情儿笑了唱了,而今解放了,轮着我们妇女了!”
“我可不是妇女!”我分辩说。
“你比妇女还封建!”她哈哈笑着。
“我究竟是什么且不管,”我也笑着说,“反正我自由了!自由多么好哇!”
“唱歌吧!”她说,“有勇气,跟我唱着走过去!”
“我不会唱……”我不承认我没有勇气。
“跟我顺着溜吧!”她说着就唱起来。我和她并排走着,顺着她唱的音调溜唱: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
临近校门的时候,她突然站住,回过头来,煞有介事地说:“你把八字步全忘了!”
我心里一惊,真的,唱着歌走过街道的时候,我的脚步从八字步里解放了,自由了!
(节选自陈忠实《蓝袍先生》,有删改)
2. 小说第一段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①小说借“秦岭”“村庄”“操场”等词语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自然和社会背景;
②小说开篇展现了山岚田野的广袤和生机,以及农民忙碌的丰收场面,表现了解放区人民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③小说开篇渲染出和谐、美好的画面,为全文故事的叙述奠定了轻松、愉悦的情感基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从环境上:“秦岭”“村庄”“操场”等词语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自然和社会背景;
从内容上:小说开篇就展现了山岚田野的广袤和生机,以及农民忙碌的丰收场面,表现了解放区人民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从结构上:开篇渲染出和谐、美好的画面,为全文故事的叙述奠定了轻松、愉悦的情感基调。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题。(河北省衡水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崇 文 书 店
梁晓声
孙赶超开车来到新区,后备箱装了一个大果篮,说要把周秉昆拉到市立一院去。邵敬文感冒后转成肺炎,住院了。
“你外甥女周玥不知从哪儿听说到的。因为老邵是你朋友她觉得应该告诉你,特意让我开她这辆宝马车来接你。”
那是周秉昆平生第一次坐上宝马车。
老邵说,他是因为到秉昆家那天出了两次汗,回到家里冲澡时热水器又出了毛病,结果被凉水一激,感冒了。
秉昆说:“老邵,书店的事太对不起你了!”
老邵说:“你没有什么对不起我的,是中国人太对不起书店了。中国都快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哪一个阶层的人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中国人的阅读率在世界上排名却非常靠后。”
秉昆说:“所以水自流才希望能为这个时代做件好事。”
老邵叹道:“世负斯人,世负斯人,他死前的愿望是好的。”
赶超也说:“人各有命,许多人一死,连儿女都不念叨。他死了,还有你俩这么念叨,命不错了。”
崇文书店里里外外早在“五一节”前就被改造成肯德基店了。“五一节”却没有什么动作。
到了“六一”那天才开张,场面煞是热闹,祝贺的花篮摆满了门两侧的人行道,他们请了几位乐手演奏世界名曲。其中一位吹小号的还是俄罗斯人,两个人穿着儿童剧中公鸡和母鸡的演出服站在门前边舞边唱:“肯德基,美国鸡,小朋友们喜欢的鸡……”肯德基店里的服务员姑娘们一个个头上戴着鸡头帽,短裙后边是彩色鸡尾。
因为是儿童节,店面所处的位置正是到江畔游玩的必经之路,还有买三份送一份并可抽奖的促销,开张当天的营业额就有好几万元。
第二天早上,周秉昆正在洗脸,听到郑娟兴奋地喊他:“秉昆,快来看!”
电视新闻中,唐向阳正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问他,公司是怎么决定开肯德基店的?
唐向阳说,正是在他力主之下决定的。
记者问,他在肯德基店中有股份吗?
他说有,公司鼓励员工入股。
记者问,这条街上唯一的一家书店消失了,他是否感到有点儿遗憾。
唐向阳反问:“如果你面临两种投资抉择:一种是月月赔钱,年年赔钱;另一种则月月盈利,年年盈利。你力主选择后者,你会遗憾吗?”
年轻的女记者一时语塞。
他又反问:“像你们这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大学一毕业都不怎么再读书了,还指望谁喜欢读书呢?”
记者终于憋出了一个问题:“照您这么说,书店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他说:“什么时候读书人口多了,实体书店当然就会多起来。网上购书只不过是购书,逛书店却会对人有更好的文化熏陶,这种熏陶是网上购书没法比的。将书店改成肯德基店不费什么事,反过来也一样。等中国的读书人口多了,我会力主将肯德基店改成书店,并且还会入股。”
郑娟评论说:“向阳真有眼光,没想到他还这么会说。”
秉昆一语未发,转身又去洗脸。
他没想到唐向阳那么会说。因为唐向阳亲口承认,把书店改成肯德基店是其力主的结果,
秉昆连续多日心情不好。
(有删改)
3. 文中描写了崇文书店改造成肯德基店开业时的热闹场景,试分析这一场景的作用。
【答案】 = 1 \* GB3 ①营造意境,刻意渲染喜庆气氛,通过小场景体现大环境,展现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人间世相;
= 2 \* GB3 ②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肯德基店盈利作铺垫,引出唐向阳接受采访的情节
③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思想,烘托人物情感,以唐向阳的意气风发反衬出周秉坤、老邵的悲凉心情;
④热烈的喜庆气氛和书店曾经的萧条状态形成对比,暗示主题,对于文化式微的担心,将作者的倾向在具体的场面描写中自然流露出来。
【解析】本题考查场景描写的作用。写新店开业,一定要进行场景描写。其作用一般从气氛渲染、情节发展、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时应结合具体情节,充实答案的内容。
从气氛渲染上:刻意渲染喜庆气氛,通过小场景体现大环境,展现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人间世相;
从情节发展上: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肯德基店盈利作铺垫,引出下文唐向阳接受采访的情节
从人物塑造上:以唐向阳的意气风发对比反衬出周秉坤、老邵的悲凉心情;
从主题表达上:热烈的喜庆气氛和书店曾经的萧条状态形成对比,暗示主题,批判唯利是图,呼吁精神食粮的充盈。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题。(重庆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胡子
冯骥才
老蔡从十三岁起唇上就长出软髭。这些早生的黑毛长长短短,稀稀拉拉,东倒西歪,短的像眉毛,长的像腋毛。他正为这些讨厌的东西烦恼时,黑毛开始变硬,渐渐像一根根针那样竖起来。一次和同学扭打着玩,这硬毛竟把同学的手背扎破,多硬的胡子能扎破人的手背?那不成刺猬的刺了吗?因而他得了一个外号,叫刺猬。从此再没人敢和他戏耍了。
他执意要把这个耻辱性的外号抹去,便偷用父亲的刮脸刀刮去唇上和下巴上的那些硬毛。头一次使刮脸刀,虽然笨手笨脚地划出几条血伤,但刮出来的光溜溜的瓷器一般的下巴叫他快乐无穷。这一下真顶用,刺猬的绰号不攻自废。可时过不久,一茬新生的胡子从他嘴唇四周冒出头来,反而变粗一些,也硬一些。他急了,再刮,更糟!原来胡子天生具有反抗性。愈刮愈长,愈刮愈硬。到了高中二年级,已经非得一天一刮不可了。这时,他不得不在自己的胡子前低下头来。认头人家称他“刺猬”,不和他亲近。他呢?渐渐被别人这种惧怕“刺猬”的心理所异化,主动与别人保持距离。
他是不是因此变得落落寡合?并在上大学时选择了远离世人的古生物研究专业,工作后主动到那种整天戴着口罩的试验室工作?
一次老蔡出差杭州办完事,买了回程的车票在火车站等车。站台上有一个很长的水泥水池,上边一排七八个水龙头,这是为了方便来往的长途旅客洗洗涮涮的。可有的人只顾洗,完事不关龙头,三个龙头正在哗哗流水。过往的人没有一个人当回事儿。老蔡上去把这三个龙头全拧上——这个细节叫坐在车窗边的一个女子瞧见,心中生出敬意。老蔡上车后凑巧坐在这女子的斜对面。谁想这女子就主动和他交谈起来。这女子在杭州上大学,念中文,喜欢文学的女子都很看重人的心意。而真正的爱慕,往往是从对方身上感触到自己人生理想的准则开始的。还有比关水龙头再小的事吗?但对于这念文科的女子,它就像一束细细的光照亮一个世界。有了这样的来自心灵的因由,胡子就不会是任何障碍了。自然而然地,女子成了老蔡的妻子。
一天早晨醒来,睡意未尽的妻子无意间伸过来的手触到他的脸,手马上闪开,好像触到一个硬棕刷,被扎一下。妻子不知道睡了一觉的老蔡的胡子竟会长成这样。老蔡说:“我马上起来刮脸。”妻子笑道:“不,这是你的识别物。如果摸不到胡子就不是你了,换别人了。”妻子逗他。老蔡有点急。他赌气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死了,人一死就不会再长胡子了。”妻子忽然翻身起来,使劲捂住他的嘴,朝他大声叫着:“说什么混话呀,快敲木头,敲木头!”老蔡很惊讶。娴静的妻子怎么会变得这样的气急败坏。
老蔡的病是八十年代开始得的。先是视力下降,干不成他化验室的工作;后来是一根脑血管不畅,走道打斜,也无法在办公楼里传送文件和里里外外跑跑颠颠;跟着是负面的遗传基因开始发作——血糖高上来了,他父亲就是从这条道儿去天国的。各大医院都去过了,各大名医也托人引荐见过了,最终还是躺在了床上。
奇怪的是,虽然身体各部分都很弱,唯有胡子依然很旺,黑亮而簇密,生气盈盈。他依旧习惯地早一次晚一次刮两遍。一位朋友说:“这表明老蔡生命力强。毛发乃人的精血呀!”于是,胡子成了老蔡和妻子隐隐约约的一种希望与寄托。最早发现胡子发生变异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妻子。
自从他躺到床上,一早一晚刮胡子的事就由妻子来做。但一天,妻子发现老蔡下巴上有一根胡子怎么也刮不掉。奇怪了?怎么会刮不掉呢?戴上花镜一看,竟是一根很怪异的胡须,颜色发黄,又细又软,须尖蜷曲。它弯弯曲曲很难进入电动剃须刀网罩上的细眼儿。老蔡的胡子向来都是又黑又硬,怎么冒出这么一根?好似土地贫瘠长出的荒草。随后,她发现他下巴上的胡须变得稀疏,开始看见白花花的肉皮了。她心里明白,却不敢吱声。反正老蔡很少照镜子,肯定不知道脸上所发生的变化。
一天傍晚,妻子给他刮脸。迟暮的余晖由窗口射入,一缕夕阳正照在他的下巴上。妻子陡然觉得这日渐荒芜的下巴,好似晚秋时节杂草丛生的土岗子那样萧瑟而凄凉。她不觉落下泪来,泪水滴在老蔡的脸上。老蔡闭着眼,却开口说:“从小我就巴望它们长得慢点、慢点,现在终于遂了我的愿。你该高兴才是。”妻子反而哭出声来。
从老蔡病倒卧床那天开始计算,七年后的一天,一个平平常常的春天的早晨,妻子醒来,习惯地用手去摸老蔡的下巴。手心抚处,奇异般的光滑,像一块卵石。她下意识地感到了什么,又摸一下,感觉更不对,老蔡的胡子呢?此时此刻她分明听到一个声音,是老蔡的声音,很遥远,那是许久许久以前老蔡说过的一句话:“人一死就不再长胡子了。”她猛地翻过身,叫一声老蔡。老蔡极其刻板地仰面躺着,灰白而削瘦的脸一片死寂,没有一根胡子。她第一次看到老蔡不生胡子的脸。原来不生胡子的脸这样难看。
(有删改)
4.请简要分析画线句子的作用。
【答案】①为夫妻相处的场景营造了温馨而略带感伤的氛围。②暗示老蔡的生命已近终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画线句是环境描写,从氛围渲染上看:“迟暮的余晖由窗口射入,一缕夕阳正照在他的下巴上”,这是老蔡的妻子傍晚给他刮脸时的场景,“迟暮的余晖”给画面镀上一层温馨又伤感的色彩,为他们夫妻的相处营造了特定氛围;
从情节的暗示上看:“迟暮的余晖”又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生病的老蔡的生命即将结束。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考点13散文之表达技巧类鉴赏(题组训练)(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考点13散文之表达技巧类鉴赏(题组训练)(原卷版+解析),共17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考点13分析形象类鉴赏(题组训练)(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考点13分析形象类鉴赏(题组训练)(原卷版+解析),共18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考点七文本探究类鉴赏(题组训练)(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考点七文本探究类鉴赏(题组训练)(原卷版+解析),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