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五年级上册晨景教学设计
展开1.聆听中熟记音乐主题。
2.通过听辨、体态活动、画旋律线等方式感受主题的重复与变化,初步了解曲式结构。
3.知道曲作者格里格及其创作背景。
学情分析
学生对乐器音色的听辨经验还需积累,对作品结构的听辨也需要积累,所以这一课将重点围绕这两个内容进行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记忆《晨景》主题旋律,感受主题旋律的重复与变化。
难点:感受主题的变化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整体聆听,观看乐队演奏
一、导入 整体聆听,观看乐队演奏。
1.学生说出认识的乐器。
2.通过视唱、模唱,对主题旋律进行认知与记忆。
【达标补充:为完成目标一、二铺垫。】
二、感受与体验
1.感受重复 音乐活动:听到主题往出走,乐句结束停下来。 通过这个音乐活动感受主题重复11次。
2.感受变化 第一乐段
(1)自主听辨,用不同的手势表示听到了长笛、双簧管、弦乐组。
(2)学生感知长笛、双簧管、弦乐组交替变化的顺序。(师贴乐器图片)
(3)师生共同画旋律线,直观感受旋律的各种变化。
(4)再次通过走路的活动体会主题旋律的长短变化。
(5)音乐活动:通过体位变化体会调的三次升高。同时也感受出音乐中的力度变化。
(6)引出课题,板书:(挪)格里格 《晨景》。
第二乐段
(1)视唱第二乐段旋律,寻找和主题旋律的联系:(素材取自主题旋律,但节奏拉宽了。)
(2)再次聆听,边听边画旋律线,继续模唱第二乐段旋律。
(3)知道第二乐段演奏的乐器:大提琴。
第三乐段
(1)听出这一乐段与第一乐段的旋律相似,指出这一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部分。听出主题重复四次。(师画旋律线)
(2)听出弦乐组的音色。(师贴图片)
(3)再次聆听,发现四次重复旋律中的变化。(补充画出变化部分) 学习小结:一个简单的主题旋律经过不断地变化发展,最终形成一首单主题的三部曲式管弦乐作品。音乐在重复、对比、变化中体现着它独特的风格魅力。
【达标补充:在层层深入的聆听中完成目标一、二。】
三、完整聆听
1.听音乐,做活动:听到第一段,模仿乐器演奏;听到第二段,模唱旋律;听到第三段,学生依次站起表示重复的四句旋律。
2. 静静聆听,感受音乐中重复与变化的美。(师指旋律线)
3.介绍曲作者格里格及创作背景。
【达标补充:在师生共同进行的音乐活动中完成目标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分析教材时,我被《晨景》独特的魅力所感染,我抓住了音乐中重复与变化这一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经过反复推敲,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越来越清楚,与学生的交流也越发顺畅。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对主题旋律记忆深刻,对听辨乐器音色也很感兴趣,能够积极的去尝试,但在感受乐句长短的变化和高度(调)变化时,学生没能做出快速的反应,这也说明学生对很多音乐要素的学习不是全方位的,我应当在日常的教学中关注这一问题!而且在学生感受了音乐的美之后,如何让他们尽情的表现与表达是我需要思考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在讲这课时,我们正在进行关于“曲式与结构”的小课题研究,《晨景》这一课当中我运用画旋律线,将乐曲三段结构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并且学生也通过唱主题、手势画线、体态律动等方式体验了乐曲的发展。
人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欣赏 天堂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a href="/yiny/tb_c12274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欣赏 天堂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指导思想,本课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音乐人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欣赏 牧歌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a href="/yiny/tb_c12274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欣赏 牧歌教案</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提问导入,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学唱歌曲《牧歌》,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晨景优质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晨景优质课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话导入,聆听乐器音色,欣赏全曲,拓展欣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