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单元期中高频易错培优卷(试题)-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264518/0-172921417589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4单元期中高频易错培优卷(试题)-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264518/0-172921417592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4单元期中高频易错培优卷(试题)-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264518/0-172921417595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4单元期中高频易错培优卷(试题)-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展开这是一份第1-4单元期中高频易错培优卷(试题)-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算式,横线上应该填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请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一个茶壶28元,是一个茶杯价格的2倍,一套茶具包括1个茶壶和4个茶杯,则买一套茶具需要( )元。
A.168B.112C.84
2.班级图书有526本,第一次借走188本,第二次借走95本,还剩下( )本。
A.188B.243C.283
3.每只熊猫每天要吃14袋竹笋,现有100袋竹笋,够一只熊猫吃一周吗?( )
A.够B.不够C.无法确定
4.下面算式中的括号,去掉后不改变计算结果的是( )
A.(63﹣27)÷9 B.(87﹣23)﹣17 C.62﹣(38﹣17)
5.算式(□﹣27)÷3=8中,□里应该填( )
A.24B.76C.51
6.一件上衣32元,是一条裤子价钱的2倍;买一套需要多少元?列式是( )
A.32÷2+32B.32×2+32C.32×2
7.两个乘数的积是45,两个乘数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后,积是( )
A.45B.450C.4500
8.在☆÷6=40……□中,□最大是_____,这时☆=_____。横线上应该填( )
A.4、244B.5、245C.6、246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9.95减去14,差是 ,再除以9得 。
10.横线上应该填几?
×4=60; ÷4=60。
11.一个球,从不同角度观察,所看到的形状都是 。
12.6个15连加的结果是 ,400是8的 倍。
13.学校电工在计算9月份学校用电量的时候,是用 月底的读数减去 月底的读数。
14.两个数的乘积是35,一个乘数扩大10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10倍,积是 。
15.三年级四个班共有学生211人,其中一、二班共有106人,三班有53人,四班有 人。
16.计算(24+12)÷4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如果去掉小括号,应先算 法,再算 法。
17.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个纸巾盒,每次最少可以看 个面,最多可以看到 个面.
18.在横线上填上“>”“<”或“=”。
三.判断题(共6小题)
19.同一个物体,站在远处和站在近处看到的物体大小一样.
20.一道混合运算的算式里,不可能同时出现两个小括号。
21.175﹣(72+28)与175﹣72﹣28的得数是一样的。
22.用上个月的电表读数减去本月的电表读数就是本月的用电量。
23.我们无论是观察一个大书柜,还是一个小魔方,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4.要使2□×3的积是七十多,方框里最大填9。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5.用竖式计算。
26.用递等式计算。
27.看图列式计算。
五.操作题(共1小题)
28.有一个物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如图所示,上面的数字表示这个位置上所用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想象这个物体原来的形状,并画出从前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六.应用题(共6小题)
29.希望小学买课桌用去728元,买乐器比买课桌少用576元,希望小学买课桌和乐器一共用了多少元?
30.把一袋糖分给小朋友们,如果每人分4粒,则多了12粒;如果每人分6粒,则多了2粒,有几个小朋友?有多少粒糖?
31.钟老师买了5盒彩色粉笔,给了售货员70元,找回了15元,每盒彩色粉笔多少的价格是多少元?
32.小红看一本150页的故事书,前3天看了69页,照这样看下去,她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能把这本书看完吗?
33.有5个装有相同质量油的油桶,如果从每个桶中倒出60千克油,那么5个桶里剩下油的质量正好等于原来2桶油的质量,原来每桶装多少千克的油?
34.李叔叔每天骑摩托车上下班,他这一周每天行驶的里程如下表。
(1)李叔叔这五天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2)这周星期一早上出发时里程表的读数是526千米,李叔叔这周星期五晚上到家时里程表的读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答案】C
【分析】一个茶杯的价格是28÷2=14(元),4个茶杯就是(4×14)元。1个茶壶和4个茶杯的总价=1个茶壶的钱+4个茶杯的钱。
【解答】解:28+28÷2×4
=28+56
=84(元)
答:买一套茶具需要84元。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单价、总价、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一个茶杯的价钱。
2.【答案】B
【分析】用图书的本数减去第一次和第二次借走的本数,就是还剩的本数。
【解答】解:526﹣188﹣95
=338﹣95
=243(本)
答:还剩下243本。
故选:B。
【点评】考查了整数减法的实际应用,也可以先求出两次借走的本数,再用图书的本数减去借走的本数,就是还剩的本数,列式为:526﹣(188+95)。
3.【答案】A
【分析】一周有7天,一只熊猫每天要吃14袋竹笋,所以7天就可以吃(14×7)袋竹笋,最后再和100比较即可判断。
【解答】解:14×7=98(袋)
98<100
答:够一只熊猫吃一周。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乘法意义的理解与应用。
4.【答案】B
【分析】分别先确定选项中各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以及它们去掉括号后算式的运算顺序;找出运算顺序不变的一组,其计算结果就不变。
【解答】解:A:(63﹣27)÷9
=36÷9
=4
63﹣27÷9
=63﹣3
=60
计算结果变了;
B:(87﹣23)﹣17
=64﹣17
=47
87﹣23﹣17
=64﹣17
=47
结果不变;
C:62﹣(38﹣17)
=62﹣19
=43
62﹣38﹣17
=24﹣17
=7
结算结果变了。
故选:B。
【点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5.【答案】C
【分析】(□﹣27)÷3=8中,先把(□﹣27)看成被除数,用商乘除数,求出(□﹣27)的值,再把□看成被减数,用减数加上差即可求出□。
【解答】解:8×3+27
=24+27
=51
□里应该填51。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逆着计算顺序,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算。
6.【答案】A
【分析】一件上衣32元,是一条裤子价钱的2倍,用上衣的价格除以2,求出一条裤子多少钱,再加上一件上衣的价格,就是买一套需要的钱数。
【解答】解:32÷2+32
=16+32
=48(元)
答:买一套需要48元。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倍数关系: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解。
7.【答案】C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两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扩大的倍数就等于两个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由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两个乘数的积是45,两个乘数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后,积是45×10×10=4500。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8.【答案】B
【分析】余数比除数小,要想□最大,则余数为:6﹣1,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代入数值,求出被除数即可。
【解答】解:6﹣1=5
40×6+5
=240+5
=245
答:□最大是5,这时☆是245。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余数的除法,明确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9.【答案】81,9。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用95减去14求出差,然后用求出的差除以9即可得解。
【解答】解:95﹣14=81
81÷9=9
答:95减去14,差是81,再除以9得9。
故答案为:81,9。
【点评】这类型的题目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然后求解。
10.【答案】15;240。
【分析】根据积除以一个因数等于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解答此题即可。
【解答】解:15×4=60;240÷4=60。
故答案为:15;240。
【点评】根据乘与除的互逆关系,解答即可。
11.【答案】圆形。
【分析】圆球是特殊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所看到的都是一个圆形。
【解答】解:一个球,从不同角度观察,所看到的形状都是圆形。
故答案为:圆形。
【点评】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2.【答案】90,50。
【分析】6个15连加的结果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400是8的几倍用除法解答。
【解答】解:(1)6×15=90
(2)400÷8=50
答:6个15连加的结果是90,400是8的50倍。
故答案为:90,50。
【点评】本题考查了倍数关系: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解;以及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13.【答案】9;8。
【分析】根据生活常识可知,电表的数字是慢慢累加的,所以要求9月的用电量必须9月的电表读数减去8月的电表读数,得到的差即是这个月的用电量。
【解答】解:学校电工在计算9月份学校用电量的时候,是用9月底的读数减去8月底的读数。
故答案为:9;8。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根据电表的读数计算当月的用电量。
14.【答案】3500。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如果两个因数都乘同一个数(0除外),积就乘两次这个数;两个因数都除以几(0除外),积就除以两次这个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
两个数的乘积是35,一个乘数扩大10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10倍,积是35×10×10=3500。
故答案为:350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15.【答案】52。
【分析】根据题意,用三年级四个班共有的学生总人数,减去一、二班共有的人数,再减去三班有的人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211﹣106﹣53
=105﹣53
=52(人)
答:四班有52人。
【点评】考查了整数减法的实际应用,根据题中所给的数量进行计算即可。
1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直接进行填空。
【解答】解:(24+12)÷4
=36÷4
=9
是先算加法,再算除法;
去掉小括号之后是:
24+12÷4
=24+3
=27
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故答案为:加,除;除,加。
【点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1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我们可以把一个纸巾盒放在桌子上进行观察,从而得到最多能看到几个面,最少能看到几个面.
【解答】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个纸巾盒,每次最少可以看1个面,最多可以看到3个面.
故答案为:1,3.
【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问题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18.【答案】<,=,>。
【分析】先计算出各算式的得数再比较大小。
【解答】解: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除法计算方法及大小比较。
三.判断题(共6小题)
19.【答案】×
【分析】结合生活经验,在看同一物体,远小近大.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同一个物体,站在远处比近处看到的物体小,
所以同一个物体,站在远处和近处看到的物体大小不一样,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观察物体的能力,意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20.【答案】×
【分析】括号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一道混合运算的算式里,可以有多个小括号。
【解答】解:一道混合运算的算式里,可以有多个小括号,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括号的作用。
21.【答案】√
【分析】在减法算式里,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由此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根据减法的性质可得:
175﹣72﹣28=175﹣(72+28)
所以175﹣(72+28)与175﹣72﹣28的得数是一样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减法的性质的熟练掌握情况,牢记定律内容是关键。
22.【答案】×
【分析】本月的用电量等于本月电表的读数减去上月电表的读数。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本月的用电量等于本月电表的读数减去上月电表的读数,所以说原题干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生活常识的积累。
23.【答案】√
【分析】】举例说明: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子上进行观察,当眼睛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一个顶点时,能看到的面最多,是3个面;当眼睛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一个面时,能看到的面最少,是1个面。
【解答】解: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子上进行观察,当眼睛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一个顶点时,能看到的面最多,是3个面;当眼睛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一个面时,能看到的面最少,是1个面。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4.【答案】×
【分析】最大的七十多的数是79,79÷3=26……1,所以方框里最大填6,据此判断。
【解答】解:最大的七十多的数是79,79÷3=26……1,所以方框里最大填6;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关键是求出未知因数的取值范围,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5.【答案】287,888。
【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765+276﹣754=287
946﹣329+271=888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26.【答案】145,9,136,42。
【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除法;
(3)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乘法。
【解答】解:(1)211﹣11×6
=211﹣66
=145
(2)(40+32)÷8
=72÷8
=9
(3)128+64÷8
=128+8
=136
(4)6×(101﹣94)
=6×7
=42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27.【答案】116个。
【分析】从图上可得:篮球的数量比足球多26个,用45加上26即可得出篮球的数量,再将篮球和足球的数量相加,即得出一共有多少个球。
【解答】解:45+26+45
=71+45
=116(个)
答:一共116个。
【点评】本题的解答关键是先求出篮球的数量,考查了学生对整数连加的掌握和运用。
五.操作题(共1小题)
28.【答案】
【分析】根据观察物体的方法,这个物体从前面看有三列,左列1个小正方形,中间列有3个小正方形,右列有2个小正方形;从左面看到2列,左列3个小正方形,右列1个小正方形,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如图:
【点评】本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六.应用题(共6小题)
29.【答案】880元。
【分析】买乐器用去的钱数=买课桌用去的钱数﹣576元,算出买乐器的钱之后,再将买课桌和乐器的钱相加,即可求解。
【解答】解:728﹣576+728
=152+728
=880(元)
答:希望小学买课桌和乐器一共用了880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根据整数加减法的意义来列式解答问题的能力。
30.【答案】5,32。
【分析】双盈的解法:人数=(大盈﹣小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代入公式,也就是(12﹣2)÷(6﹣4),计算即可。再根据每人分4粒,则多了12粒,求出糖的数量。
【解答】解:(12﹣2)÷(6﹣4)
=10÷2
=5(人)
5×4+12=32(粒)
答:有5个小朋友,有32粒糖。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盈亏问题的解法,要熟练掌握公式。
31.【答案】解:(70﹣15)÷5
=55÷5
=11(元)
【分析】先依据题意计算出5盒彩色粉笔的价格,进而得出每盒彩色粉笔的价格,再据“总价÷数量=单价”即可得解。
【解答】解:(70﹣15)÷5
=55÷5
=11(元)
故答案为:每盒彩色粉笔多少的价格是11元。
【点评】题主要依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关键是找清楚对应关系。
32.【答案】能看完。
【分析】用看的页数除以看的天数就是平均每天看的页数;进而用乘法求出7天看的页数,再与150页比较即可解答。
【解答】解:69÷3=23(页)
23×7=161(页),161>150
一星期能看完.
答:一星期能看完。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均数的计算,根据平均数=总数÷总份数计算即可.
33.【答案】100千克。
【分析】由已知条件知,5桶油共取出(60×5)千克,由于剩下油的重量正好等于原来2桶油的重量,可以推出(5﹣2)桶油的重量是(60×5)千克,据此解答。
【解答】解:60×5÷(5﹣2),
=60×5÷3,
=100(千克);
答:原来每桶油重100千克。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取出的油的重量是原来(5﹣2)桶油的重量。
34.【答案】(1)144千米;
(2)670千米。
【分析】(1)根据加法的意义,把这5天中每天行驶的里程合并起来即可。
(2)根据生活经验可知,汽车上的里程表是连续计数的,用星期一发车时里程表上的读数加上这5天共行驶的里程即可。
【解答】解:(1)30+27+31+28+28=144(千米)
答:李叔叔这五天一共行驶了144千米。
(2)526+144=670(千米)
答:李叔叔这周星期五晚上到家时里程表的读数是670千米。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36÷3 360÷3
653﹣160 753﹣260
15×5 15×3+2
765+276﹣754
946﹣329+271
211﹣11×6
(40+32)÷8
128+64÷8
6×(101﹣94)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里程/千米
30
27
31
28
28
36÷3<360÷3
653﹣160=753﹣260
15×5>15×3+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1-4单元期中高频易错培优卷(试题)-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305007能读个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积不可能是,34×68+34×3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第1_2单元高频易错培优卷(月考)(有答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共5页。
这是一份第1~2单元高频易错培优卷(月考)-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