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上党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发展绿色甲醇产业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零碳甲醇燃料”燃烧的过程中焓变和熵变均正确的是
A.,B.,
C.,D.,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强化酱油可弥补人体缺铁B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C.包装食品时常填充氮气以防止食品腐败D.包装上有“OTC”标识的药物为非处方药
3.下列关于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用铁棒代替玻璃搅拌器
B.用同一支温度计测量温度可减小实验误差
C.反应物应一次性加入,且不能有液体溅出
D.稀溶液中,与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B.对于能够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其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途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限度
D.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5.下列陈述Ⅰ、Ⅱ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B.开启啤酒后,瓶中马上有泡沫产生
C.在食品包装袋内加入铁粉包D.高压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7.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医药中间体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是B.分子中含有5种官能团
C.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D.能与溶液反应放出
8.某化学兴趣小组以镁与盐酸的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四组实验探究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和催化剂三个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数据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1=1.0
B.实验①和④可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①,实验②升高反应温度,活化分子总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D.实验①和③可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9.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含有的分子数为
B.稀硝酸中分子数等于
C.与含的浓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的的分子数为
D.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H原子总数为
10.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平衡时,Y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可表示B的物质的量B.,Y可表示A的质量分数
C.,Y可表示B的转化率D.,Y可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11.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通入,再次达到平衡时的质量分数增大
C.恒容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若改为恒温下用注射器作为容器,压缩注射器过程中可观察到气体颜色逐渐变浅
12.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或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少量通入溶液中:
B.将硝酸加入溶液中:
C.锌-铜-稀硫酸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D.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14.向V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的消耗速率(v)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正向为吸热反应
B.反应达到平衡后,降温有利于提高的平衡产率
C.相同条件下,若初始投料改为和,则平衡时的转化率变大
D.若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容积,重新建立新平衡,平衡常数K减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已知几种燃料的燃烧热()如表:
则己烷(1)裂解生成乙烯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用CO、H2合成甲醇和甲醚的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如下:
反应①:
反应②:
反应③:
则_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3)以甲烷为原料可制得氢气:。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与反应生成和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和臭氧层破坏的主要气体。
已知:①
②
用(标准状况)CO还原至(CO完全反应)的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用含有a和b的代数式表示)kJ。
(5)合成氨反应中一些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
由表中数据可知稳定性:N2________(填“>”或“<”)H2,写出N2和H2反应生成NH3(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6.(15分)硫脲是制造药物、染料、树脂、压塑粉等的原料,也可用作橡胶的硫化促进剂、金属矿物的浮选剂等。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先在装置C中制得,再向装置C中加入(氰氨化钙)固体得到硫脲溶液,然后经多步操作得到硫脲固体。
已知制备的两步反应如下:
第①步:(未配平,下同);
第②步:。
回答下列问题:
(1)的电子式为________,D中仪器N的名称为________。
(2)组成的三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为________(填元素符号)。仪器M的支管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
(3)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为________(填标号)。
①cdeabf ②cabedf ③cabdef ④cbadef
(4)将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配平:________。
17.(15分)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节约资源。以某废旧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铁、铝等元素的化合物)为原料制备产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难溶于水,且能与过量的生成。
②流程中部分金属阳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开始沉淀的pH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
(2)“酸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结合已学知识,试推测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
(3)“调pH”时,若要使杂质离子全部沉淀,则调节pH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
(4)“滤饼1”在“高温烧结”前需要洗涤、干燥,检验“滤饼1”洗涤干净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
(5)“沉钴”时,钴的沉淀率与的关系如图所示,随着溶液中的继续增大,而钴的沉淀率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滤饼2”在空气中“焙烧”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高温烧结”中需要通入空气,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4分)一氯化碘(ICl)是一种卤素互化物,具有强氧化性,能与NO发生反应,可用作有机合成中的碘化剂。
(1)已知:由多步基元反应组成的总反应称为复杂反应,其反应速率取决于慢反应的反应速率。总反应的快、慢反应及相关信息如表(、和为反应速率常数,仅受温度影响):
反应活化能较高的是________(填“快反应”或“慢反应”),“快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已知反应1:
反应2:
通过实验测定和计算,确定了反应1和反应2在136~180℃范围内的压强平衡常数(用各气体物质的平衡分压替代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得到的和均为线性关系、如图所示:
反应 ________(用和表示);图中________(填“a”或“b”)表示的线性关系曲线,反应2在_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3)温度为T℃时,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过量,并通入碘蒸气(初始压强为),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3:
反应4:
当反应进行后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为,则平衡时________,内,___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2024—2025学年山西名校十月联合考试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1.D【解析】甲醇燃烧是个放热、熵增的过程,D项正确。
2.B【解析】温室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B项错误。
3.A【解析】铁棒能导热,铁棒代替玻璃搅拌器会导致反应温度差变小,得到的反应热()的值偏大,A项错误。
4.B【解析】、的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能自发进行,A项错误;催化剂不能增大反应限度,C项错误;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D项错误。
5.D【解析】铝遇浓硫酸在常温下发生钝化,钝化属于化学变化,即发生了化学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B项不符合题意;该原电池装置中Al为负极,C项不符合题意。
6.C【解析】对于平衡体系,氯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减小了氯气的溶解度,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项不符合题意;对于二氧化碳溶解平衡体系,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气体溶解平衡发生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项不符合题意;食品包装袋内加入铁粉包未涉及化学平衡移动,C项符合题意;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氨气的方向移动,能够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项不符合题意。
7.B【解析】分子中含有酮羰基、羟基、羧基和碳碳双键四种官能团,B项错误。
8.D【解析】依据题意可推知,实验①②探究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③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①④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c1=1.0,D项错误。
9.D【解析】标准状况下,HF为液体,A项错误;稀硝酸中不含HNO3分子,B项错误;浓硫酸变稀,反应停止,生成的SO2的分子数小于NA,C项错误。
10.A【解析】该反应的正向反应为气体体积分数减小的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逆反应的进行(即温度升高,B的物质的量及A的质量分数都增大),压强增大有利于正反应的进行(即压强增大,B的转化率及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增大),A项符合题意。
11.A【解析】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且反应前后(气体)≠0,故(混合气体)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A项正确;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通入N2O4,再次达到平衡时NO2的质量分数减小,B项错误;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项错误;若改为恒温下用注射器作为容器,压缩注射器过程中可观察到气体颜色先深后浅,D项错误。
12.C【解析】少量SO2通入KClO溶液中会有HClO生成,A项错误;硝酸会氧化硫离子,B项错误;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D项错误。
13.B【解析】淀粉水解液呈酸性,应先加NaOH溶液中和酸并使溶液呈碱性,A项不符合题意;乙烯和丙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项不符合题意;制备金属钠时,应电解熔融NaCl,D项不符合题意。
14.B【解析】根据反应可知,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由图像可知,B、D点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继续加热,,即,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A项错误;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纯气体反应,初始投料改为和,平衡时的转化率不变,C项错误;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纯气体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重新达到平衡后,体系的温度不变,因此K不变,D项错误。
15.(1)(2分)
(2)(2分)
(3)(2分)
(4)3(2分);(2分)
(5)>(2分);(2分)
【解析】(2)依据盖斯定律可知,故。
(4)由①×2+②可得CO还原NO2至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有33.6L(标准状况)CO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放出的热量为。
16.(1)(2分);球形干燥管(2分)
(2)N(1分);平衡压强,便于稀盐酸顺利滴下(2分);除去H2S气体中的HCl杂质(2分)
(3)(2分);③(2分)
(4)(2分)
【解析】(2)仪器M的支管的作用是平衡压强,便于稀盐酸顺利滴下;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H2S气体中的HCl杂质。
17.(1)+3(1分)
(2)(2分);(2分)
(3)5.2(1分);7.6(1分)
(4)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则已洗净(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
(5)与过量的生成而溶解(2分)
(6)(2分);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将价C氧化为价(2分)
【解析】(2)中价的C元素被还原为价的,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调pH”将溶液中的杂质离子和转化为沉淀,即;同时不能沉淀,即。
(4)检验“滤饼1”洗涤干净只需要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不含硫酸根离子。
(6)在空气中加热,晶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得到,根据元素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1)慢反应(1分);(2分)
(2)(2分);a(2分);高温(1分)
(3)0.1(2分);(2分);或(2分)
【解析】(1)依据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可知。
(3)依据,可知平衡时;设0~tmin内I2(g)变化的压强为x kPa,列三段式:
起始分压/kPa:20
平衡分压/kPa:0.1 2x
,解出,内,,或。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可用铝槽车运输浓硫酸
铝与浓硫酸在常温下不发生反应
B
可以用NaOH溶液和蓝色石蕊试纸检验
C
Mg的金属活动性强于Al
溶液形成的原电池装置中Al为正极
D
葡萄酒中添加适量的
适量的可防止葡萄酒氧化变质
实验编号
Mg的质量/g
HCl溶液(过量)
浓度/(ml·L-1)
温度/℃
催化剂
产生等体积H2所需时间/s
①
1.0
1.0
20
无
120
②
1.0
c1
30
无
80
③
1.0
1.0
30
有
70
④
1.0
2.0
20
无
90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淀粉在酸的催化下水解的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
取少许淀粉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新制,加热
B
检验溶液与溶液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用两支试管分别取溶液、溶液(过量),充分反应后,取出少许混合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
C
鉴别乙烯和丙烯
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D
制备金属钠
电解NaCl溶液
燃料
乙烯(g)
己烷
氢气(g)
燃烧热
化学键
键能/
化学键
键能/
946
H—O
462.8
N—H
390.8
H—H
436
金属阳离子
开始沉淀pH
2.7
7.6
4.0
7.6
沉淀完全pH
3.7
9.6
5.2
9.2
快反应
,
慢反应
81,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好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81,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好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西省长治市上党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文件包含山西省长治市上党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山西省长治市上党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好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好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Fe56Cu64Ba13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