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园地六 同步分层作业-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语文园地六  同步分层作业-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第1页
    语文园地六  同步分层作业-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第2页
    语文园地六  同步分层作业-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句子训练,现代文阅读,生活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情境一:学习完《语文园地六》后, 我会改正错别字,背诵日积月累,明确创编故事的方法,不信,咱们一起试试看吧!
    一、选择题
    1.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誊写(téng) 谨慎(jǐn) 腼腆(miǎn diǎn)
    B.粜稻(suì) 摇橹(lǔ) 枇杷(pí pa)
    C.高跷(qià) 攥着(zuàn) 怂恿(sǒng yǒng)
    D.颓败(tuí) 缝纫机(rèn) 偏僻(pì)
    2.对《父爱之舟》第4自然段(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中的场景描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有( )
    A.描写了“我”和父亲逛庙会的场景,庙会的热闹和物质的丰富衬托了父亲和“我”的困窘,为父亲给“我”买热豆腐脑和做万花筒作铺垫。
    B.表达了“我”对庙会上玩的吃的恋恋不舍却又不忍心叫父亲买的心情。
    C.说明庙会上的艺人以及那些艺术品给“我”带来了美术的启蒙。
    3.(可多选)创编故事的方法有( )
    A.可以换一种人称讲。B.可以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C.可以对故事“添油加醋”。D.不断练习,熟能生巧。
    4.下列错别字更正有误的一项是( )。
    A.意境 领略 压仰 (“仰”改为“抑”)
    B.摩灭 辞退 渔船 (“渔”改为“鱼”)
    C.噪声 孝试 脊背 (“孝”改为“考”)
    D.彩排 启迪 精至 (“至”改为“致”)
    5.对《慈母情深》第7自然段(空间非常低矮……)中的场景描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有( )
    A.描写了母亲工作的场景,体现了环境的恶劣。
    B.衬托出母亲的辛劳、挣钱的不易。
    C.描写天气炎热,更能表明“我”急切地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
    6.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B.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C.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
    D.我们都看向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
    7.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考试时,我发现自己没有带文具盒,同桌玲玲借给我一支笔,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B.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分析,得出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无稽之谈。
    C.玲玲的这幅画画得栩栩如生,真不愧是大家公认的“绘画达人”。
    D.“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态度是成功的基础...”弟弟讲起这些头头是道,却不能落实到行动中。
    8.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
    A.虽然我们往足球里打气,足球就变得硬邦的了。
    B.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C.因为他学习刻苦,工作认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所以被评为“三好学生”。
    D.这次接力赛我们落后了,不是我们跑得大慢,而是接棒不够默契。
    二、填空题
    9.做美食的不易,让奇奇意识到生活中我们应该要勤俭节约。请帮他补全下面的名言。
    (1)克勤于邦, 。
    (2) ,戒奢以俭。
    (3)由俭人奢易, 。
    (4)一粥一饭, ;半丝半缕, 。
    10.给加点的字注音。
    誊写( ) 奖励( ) 谨慎( ) 腼( )
    出版( ) 篇章( ) 歧路( ) 腆( )
    11.根据语境写名言。
    (1)老师总是告诫我们要勤俭节约,因为从节俭到奢侈很容易,从奢侈到节俭却很困难,正如司马光所说:“ , 。”
    (2)学校选择了朱用纯的名言“ , ; , ”作为标语贴在食堂里。
    (3)告诫人们要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的名言是: , ; , 。”这句话出自朱用纯的《朱子治家格言》。
    (4)勤俭节约乃持家之本。《尚书》中说道“ , ”;魏征告诫人们“ , ”;朱用纯则提醒大家“ , ; , ”。正所谓“ , ”,我们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12.交流平台。
    阅读本单元的课文,我们会感受到父母子女之间 的感情。怎样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呢?
    作者的感情有时会融入他描写的场景中。如,《父爱之舟》中描写了“我”与父亲逛庙会的场景,流露出 。有时,浓厚的感情藏在字里行间,需要用心品味。如,《慈母情深》有一个细节:“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从中可以感受到 ,还可以联系上下文体会到“我”的 。
    阅读时,品味印象深刻的 、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判断题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作者所感受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爱。( )
    14.《慈母情深》中,母亲最后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但是“我”最后没有买这本小说。( )
    15.《父爱之舟》这篇课文作者采用梦境的形式回忆往事。( )
    四、句子训练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6.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改成陈述句)

    17.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改成肯定句)

    18.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第一次写了第一首诗。(修改病句)

    19.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仿写句子)

    20.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改为“把”字句)

    阅读提升
    情境二:为了提高同学们对现代文阅读理解的能力,请完成下面阅读习题吧!
    五、现代文阅读
    父亲的小纸条
    袁可涵
    整理书房时,无意中翻到我曾经最喜爱的一本书,时隔多年,书页有些许泛黄,但保存还算完好。翻开扉页时,一张小纸片从书里滑落下来,我心头一震,思绪也随之飘散开。
    初二时的分班考试前,班里的气氛异常凝重,同学们都铆足了劲儿地复习。我当然也不甘落后,每天除了吃饭和休息,其他时间都在做题。考完我觉得信心满满,胜券在握,可是成绩出来后,我却惊呆了,全班55人,我排在第46名,处于被分出去的10个人之中。握着成绩单,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很快,老师开始安排放假事宜了。望着台上老师一张一合的嘴唇,我的耳朵嗡嗡作响,一个字都听不进去。从下学期开始,我将不再属于这个班级了,我的心里充满了不舍和沮丧。
    拖着沉重的脚步,我慢慢地走出校门,门口早已被来接孩子的家长挤满。我下意识地朝以往父亲常站的地方望了望,那天他并没有来。冬天的黄昏里寒风刺骨,我却一点儿也不想加快脚步,平日十五分钟的路程,我整整走了半个多小时。
    忐忑不安地进了家门,家里的灯亮着,但父母并不在客厅。我内心暗自窃喜,做贼似的摸进卧室,迅速将成绩单藏了起来,偷偷抹去眼角的余泪,对着镜子努力调整情绪。我告诉自己,不能让劳累了一天的父母为我的不争气伤心。再次走回客厅时,我发现,桌上的晚餐早已准备好了,唯一与往日不同的是,我的碗下压着一张叠好的小纸条。我好奇地打开,几行用钢笔写的字映入眼帘:“儿子,分班考试的成绩公布前,班主任就已经和我联系过了,你的成绩我也已经知晓,我知道你的情绪肯定很低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我们,但我要告诉你的是,如果事事都如你意,那还要努力干什么……”
    读到这里,我泣不成声。没想到,对我一向粗暴、苛责的父亲竞有一颗如此细腻的心。从那以后,我知道,在人生的路上,我一直都不是一个人。
    与其他的情感比起来,父亲的爱是那么沉默而僵硬。但于我而言,这张小小的纸条却有着特别的意义,只是轻轻地摩挲,就能感觉到无比的暖意。我轻轻地把它的边角抚平,仔细地夹在书页里,好好地珍藏起来。
    21.联系上下文,写出“胜券在握”的意思。

    22.用“ ”画出文中“我”回到家时的细节描写的句子,这一描写写出了“我”______
    23.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父亲和“我”一起走人生的路。
    B.在人生路上,父亲一直关注着“我”,鼓励着“我”,开导着“我”,帮助“我”成长。
    C.人生的路是漫长的,没有父亲的帮助是不行的。
    24.“我”为什么要把这张小小的纸条珍藏起来?

    拓展延伸
    情境三:生活实践,注重知识的迁移运用,提升语文素养。
    六、生活实践
    阅读“北京常见垃圾分类图”,完成下列各题。
    25.生活垃圾类别有厨余垃圾、 、 和其他垃圾。
    26.小明帮助家里扔垃圾,他把打火机、废旧塑料包装袋、用完的作业本和橘子皮都扔到了绿色桶中。他这样做对吗?请你为小明提些建议。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
    A.有误,腼腆(miǎn diǎn)——(miǎn tiǎn)。
    B.有误,粜稻(suì)——(tià)。
    C.有误,高跷(qià)——(qiā)。
    D.正确。
    2.AB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段落赏析描写。
    相关句子“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是庙会的精彩,“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人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写父子俩生活艰辛。文段采用场景描写,庙会的精彩,和父子俩生活的艰辛,形成对比,表现出父子间流淌着浓浓的爱。
    综上所述,答案选AB。
    3.ABC
    【详解】创编故事可以变换人称,会有不同的效果。而丰富的想象和对故事的“添油加醋”是创编故事所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使故事精彩。选项ABC正确。创编故事更需要创造和编写能力,而仅仅是不断练习,是不够的,选项D不符合。
    4.B
    【详解】摩灭的正确写法:磨灭
    渔船是正确的。
    5.AB
    【详解】本题考查对场景描写的赏析。
    结合课文中的场景“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可知,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从而烘托出母亲的辛劳和挣钱的不易。而不是表明“我”急切想买一本书。故正确的分析是:AB。
    6.B
    【详解】B选项,把划桨的声音比作乐曲,是比喻句。
    故答案为:B
    7.B
    【详解】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说法。
    原句是科学家已经研究后得出了这个结论,不是没有根据的说法。
    8.A
    【详解】A.关联词应用不当,可改为“只要我们往足球里打气,足球就变得硬邦的了。”
    9. 克俭于家 居安思危 由奢人俭难 当思来处不易 恒念物力维艰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
    (1)书写时注意“俭、家”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居、思、危”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奢、俭、难”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易、恒、念、物、维、艰”的正确写法。
    10. téng lì jǐn miǎn bǎn piān qí tiǎn
    【详解】本题考查了字音的辨析。
    誊写[ téng xiě ]:照底稿抄写。
    奖励[ jiǎng lì ]:从精神上或物质上进行鼓励。
    谨慎[ jǐn shèn ] :慎重;小心。
    腼[miǎn]〔腼腆〕也作䩄觍。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出版[ chū bǎn ]:把书刊、图画等编印出来;把音像制品等制作出来。
    篇章[ piān zhāng ] :泛指文章。
    歧路[ qí lù ]: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比喻错误的道路。
    腆[tiǎn]:丰厚;凸出或挺起。
    11. 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 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 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 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 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
    【详解】本题考查名人名言的积累。
    需要多积累名人名言,并且熟练掌握它的意思。根据题目进行填写。
    (1)从节俭到奢侈很容易,从奢侈到节俭却很困难对应司马光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贴在食堂里的应是与节约粮食有关的,朱用纯的关于节约的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里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真的是来之不易;我们生活所需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包含几多物质能源和几多人的心血,应该好好珍惜。
    (3)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的并且出自朱用纯的《朱子治家格言》的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勤俭节约乃持家之本,我们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尚书》中提到勤俭节约的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意思是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魏征提到勤俭节约的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意思是身处安逸,应当考虑到潜伏的危机,要用节俭来消除奢侈。朱用纯提到勤俭节约的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所以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12. 浓得化不开 父子之间的温情 母亲工作的辛苦、挣钱的不易 羞愧和自责
    场景 细节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第六单元的课文有《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围绕“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这一主题来编排的。所以能感受到浓浓的亲情。《父爱之舟》讲了父子之间的感情,《慈母情深》中从“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一句中的“皱皱的毛票、龟裂的手指”这些用词可以体会到“我“觉得母亲挣钱实属不易,“我”很自责。在阅时我们要认真读细节的地方,结合场景描写让画面动起来,更好的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故:阅读本单元的课文,我们会感受到父母子女之间浓得化不开的感情。
    作者的感情有时会融入他描写的场景中。如,《父爱之舟》中描写了“我”与父亲逛庙会的场景,流露出父子之间的温情。有时,浓厚的感情藏在字里行间,需要用心品味。如,《慈母情深》有一个细节:“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从中可以感受到母亲工作的辛苦、挣钱的不易,还可以联系上下文体会到“我”的羞愧和自责。
    阅读时,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3.√ 14.×
    15.√
    16.世界上糟糕的诗够多了。 17.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必须承认父亲是对的。 18.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 19.与吵架赌气的沉默、茫然无措的沉默、思索问题的沉默都不大一样。 20.他进了饭厅,餐桌上的那首诗把他的目光吸引住了。
    【解析】16.本题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能力。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本题去掉“难道……吗”,将“还不够多”改为“够多了”,句末将“?”改为“。”即可。故改为:世界上糟糕的诗够多了。
    17.本题考查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能力。
    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找到双重否定词,然后改成带肯定的词语。①“不得不”带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语义,改写成肯定句时,通常加上“只能”或“只好”、“只得”等词。②“不能不”“不要不”“ 非……不可”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必须”“肯定”或“当然”“一定”等词。本题把“不得不”改为“必须”即可。故改为: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必须承认父亲是对的。
    18.本题考查病句修改能力。
    修改病句,要找出病因。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语病:语意重复。句子中“第一次”与“第一”意思重复了,去掉“第一次”即可。故改为: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
    19.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能力。
    解答时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例句运用了对比的修辞写了各种哭,故在仿写句子时注意运用相同的修辞即可。示例:我和淘气的、没有礼貌的、不讲卫生的弟弟打了一架。
    20.本题考查句式的变换。
    对给出的“被”字句进行分析,主动者是“餐桌上的那首诗”,被动者是“他的目光”。把字句的基本结构式: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其它句子成分。故改为:他进了饭厅,餐桌上的那首诗把他的目光吸引住了。
    21.文中指“我”对考试胜出的把握非常大。 22.我内心暗自窃喜,做贼似的摸进卧室,迅速将成绩单藏了起来,偷偷抹去眼角的余泪,对着镜子努力调整情绪。
    不想让家人知道成绩,不想让他们伤心。 23.B 24.因为这张纸条饱含着爸爸对“我”的关心和爱护,让“我”终生难忘。
    【解析】21.查对语句的辨析和理解,在解答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胜券在握:比喻很有把握,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文中指“我”对考试胜出的把握非常大。
    22.本题考查人物描写相关内容。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我内心暗自窃喜,做贼似的摸进卧室,迅速将成绩单藏了起来,偷偷抹去眼角的余泪,对着镜子努力调整情绪。”为细节描写,“我”抹掉眼泪,是不想让家人知道成绩,不想让他们伤心。
    2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不是一个人,就说明还有人,文章中指的是“我”的父亲,鼓励、开导、关注着“我”。
    2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我”藏起来,表明我对纸条的珍惜,“我”之所以珍惜,是因为这张纸条饱含着爸爸对“我”的关心和爱护,让“我”终生难忘。
    25. 可回收垃圾 有害垃圾 26.这样做不对,打火机应放在有害垃圾箱里,废旧塑料包装袋和用完的作业本应放在可回收垃圾箱里,橘子皮应放在厨余垃圾箱里。
    【解析】25.考查根据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从垃圾桶图片上显示的文字即可找出答案。
    26.考查对图表信息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只要把题干中所给列举的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小明帮助家里扔垃圾,他把打火机、废旧塑料包装袋、用完的作业本和橘子皮都扔到了绿色桶中。”带入到图表信息中,看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然后判断出正误即可,注意在提建议时语言要委婉并阐述清楚道理。

    相关试卷

    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测试题: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修改病句,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五年级上册松鼠测试题: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册松鼠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排序题,句子训练,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语文园地练习:

    这是一份语文语文园地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连线题,判断题,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