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展开一、(18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仲cái( )振聋发kuì( )不逊( )正襟危坐( )
【答案】 ①. 裁 ②. 聩 ③. xùn ④. jīn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①仲裁(zhòng cái):指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作出裁决。
②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③不逊(bù xùn):不恭敬,没有礼貌。
④正襟危坐(zhèng jīn wēi zuò):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2. 结合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词语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_____(看清 看透 看出)真相的人,可以任意_____(支付 支使 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_____(看清 看透 看出)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答案】 ①. 看清 ②. 支配 ③. 看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①③空:“看清”指清晰地看见,认识清楚。“看透”指透彻地了解(对手的计策、用意等),透彻地认识(对方的缺点或事物的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看出”指了解,明白,发现。结合①空前面和后面的内容“犀利眼光”“真相”可知,此处要表达的意思是看清楚真相,因此①空应填“看清”;结合第③空前后文“善于观察”“事物本质”可知,这里在“观察”的基础上更高的层次应是“看透”,透过显现看本质,因此第③空应填“看透”。
②空:“支付”指付出(款项)。“支使”指命令人做事。“支配”安排,对人或事物起引导和控制的作用。结合第②空后面的内容“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知,这里想表达的意思是“可任意对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起引导和控制作用”,与“支配”的意思相照应,因此第②空应填“支配”。
3. 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短语类型,并依次填入括号中
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①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声音,②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桌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标上记号永远不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③冻僵了,没有办法补救。
①( ) ②( ) ③( )
【答案】 ①. 动宾短语 ②. 偏正短语 ③. 动补短语(补充短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短语类型。
①动宾短语中“宾”是指宾语,即是该结构中后面的成分,这个成分受到结构中的第一个成分所支配或关涉;而“动”就是指该结构中,前面的那个成分,它所提及的动作或现象支配了或关涉到其后的宾语。下霜:“下”是动词,“霜”是宾语,所以“下霜”为动宾短语。
②偏正短语又叫偏正词组,是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有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短语。一滴一滴地落:“一滴一滴地”修饰、限制后面的动词“落”,所以“一滴一滴地落”是偏正短语。
③补充短语是由动词或形容词与它们的补充短语构成,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分为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冻僵了:“冻”是动词,“僵了”补充说明“冻”的程度,是补语,所以“冻僵了”是动补短语(补充短语)。
所以①是动宾短语;②是偏正短语;③是动补短语或补充短语。
4. 对下面句子的语病进行修改。
在中国传统的艺术中,创造了民族的独特表现形式,使内容和形式高度的统一起来。
【答案】去掉“在……中”或在“创造”前加“艺术家们”。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成分残缺,“在中国传统的艺术中,创造了民族的独特表现形式”缺少主语,应去掉“在……中”或在“创造”前加“艺术家们”。
5. 诗文填空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_____________。天下独绝。 (吴均《与朱元思书》)
(2)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4)曹操在《龟虽寿》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里的“烈士”指的是_________,这两句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奇山异水 ②. 白云千载空悠悠 ③. 仍怜故乡水 ④. 有气节有壮志的人 ⑤. 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积极心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及诗文理解。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载、悠。(4)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思是: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气节有壮志的人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烈士”指的是有气节有壮志的人。借衰老的骏马依旧有奔驰千里的志向来表现诗人虽年纪已大但是壮志不减当年,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积极心态。
二、(6分)
为了进一步洁净美化生活,推行垃圾分类,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以“垃圾分类,我在行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6. 你们小组准备向身边的亲友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请你写出三条不同的具体可行的宣传方式(注意不要和第7题的方式重复了)。
7. 你在小区作为志愿者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时,一位阿姨随手把快递纸盒丢进了厨余垃圾桶,你告诉他应该放进可回收垃圾桶,他说:“扔个垃圾还要想半天往哪扔,太麻烦了!反正都是垃圾桶,扔哪里不都一样吗!”你该如何劝说她做好垃圾分类呢?(100-120字)
【答案】6. 示例:①悬挂宣传横幅、标语及宣传版面;②向身边的亲友做一次以“为了生态更美好,垃圾分类齐动手”为主题的宣讲;③通过社区广播,科普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
7. 示例:阿姨,您好!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回收垃圾不但美化环境,而且垃圾再利用可以节省新资源的开采,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垃圾,垃圾分类收集可以更快实行废品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您看,你丢的快递纸盒经过处理后就可以进行二次利用,不仅方便了环卫工人进行垃圾清理,更可以节约资源。地球是我们家,保护环境靠大家。垃圾分类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更要从现在做起!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活动设计。
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结合生活实际写出宣传垃圾分类方式即可。
示例一:在学校进行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宣传巡回展。
示例二:撰写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的宣传文稿,制作成小册子、海报、标语等宣传资料,向学校学生和小区居民派发。
示例三:在校园内醒目处开辟三个固定的宣传版块,定期更新,大力宣传《垃圾分类方法》和有关知识。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题目中阿姨认为垃圾分类十分麻烦,因此需要针对垃圾分类的必要性进行耐心劝说,注意有称呼,讲明垃圾分类的意义,发出号召即可。
示例:阿姨你好!现在国家提倡垃圾分类,垃圾分类不是小事,它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垃圾分类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节约资源,将身边可利用的垃圾利用起来,是为国为民的好事,分类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一起用行动来维护我们的家园环境吧!我这里有一份宣传单,麻烦您看一下,以后还是请您将垃圾分类投放。
第II卷(阅读与写作 共96分)
三、(14分)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①“南昌起义后贺龙怎样了?”我问李长林。
②“他的部队失败后,他和朱德转移到山头。他们又吃了败仗。他的残部去了内地,但是贺龙却逃到香港。后来他又偷偷地去了上海,从那里化了装回湖南。
③传说贺龙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那是早在一九二八年。贺龙躲在一个村子里,同哥老会的兄弟们策划起义,这时有几个国民党收税的来了。他就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用他自己的一把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卫队的武装。从这一事件中,他缴获了足够的手枪和步枪来武装他的第一支农民军。”
④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红军说,他可以手无寸铁地到全国任何哪个村子里去,向哥老会说出自己的身份后,组织起一支部队来。哥老会的规矩和黑话很难掌握,但是贺龙的“辈分”最高,因此据说曾经不止一次把一个地方的哥老会全部兄弟收编进红军。他的口才很好,在国民党中是有名的。李说贺龙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
⑤贺龙的红二方面军在1935年最后从湖南苏区撤出时,据说有步枪四万多支。这支红军在他自己的去西北的长征路上所经受的艰难困苦较之江西红军主力甚至更大。在雪山上死去的有成千上万,又有成千上万的饿死或被南京方面炸死。但是由于贺龙的个人感召力和他在中国农村的影响,据李说,他的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在长征路上有成千上万的穷人参加,填补缺额。最后他率众约二万人——大多数赤着脚,处于半饥饿和筋疲力尽状态——到达西藏东部,与朱德会师。经过几个月的休整,他的部队现在又在行军路上,向甘肃进发,预期在几个星期之内就可以到达。
(节选自《贺龙轶事》)
8. 红二方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重大伤亡,但仍保存了一半兵力,主要靠的是什么?
9. 从李长林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贺龙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8. 勇猛果断
9. 能言善辩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⑤段“贺龙的红二方面军在1935年最后从湖南苏区撤出时,据说有步枪四万多支。这支红军在他自己的去西北的长征路上所经受的艰难困苦较之江西红军主力甚至更大。在雪山上死去的有成千上万,又有成千上万的饿死或被南京方面炸死。但是由于贺龙的个人感召力和他在中国农村的影响,据李说,他的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在长征路上有成千上万的穷人参加,填补缺额。最后他率众约二万人——大多数赤着脚,处于半饥饿和筋疲力尽状态——到达西藏东部,与朱德会师。经过几个月的休整,他的部队现在又在行军路上,向甘肃进发,预期在几个星期之内就可以到达”可知,红二方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重大伤亡,但由于贺龙的个人感召力和他在中国农村的影响力,许多部下甘愿与他一起战死沙场,贺龙与部队勇猛果断,不畏生死,最终到达西藏东部与朱德会师;可见红二方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重大伤亡,但仍保存了一半的兵力,主要靠的是“勇猛果断”
【9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根据文章第④段“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红军说,他可以手无寸铁地到全国任何哪个村子里去,向哥老会说出自己的身份后,组织起一支部队来。哥老会的规矩和黑话很难掌握,但是贺龙的‘辈分’最高,因此据说曾经不止一次把一个地方的哥老会全部兄弟收编进红军。他的口才很好,在国民党中是有名的。李说贺龙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可知,贺龙名声极大,他可以手无寸铁地到全国任何一个村子,向哥老会说出自己的身份后,组织起一支部队来,可见贺龙个人感召力与影响力极大;贺龙口才很好,好到可以“叫死人活过来打仗”,可见贺龙能言善辩。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卧游时代
①“卧游”,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因道路艰难,交通不便,稍微远一点的风景只能口耳相传。于是,古人因地制宜,发明了新的旅游方式,即通过欣赏山水画来体悟山水,琢磨人生的意趣,探索哲学的况味。
②南北朝时宋朝宗炳的《画山水序》明确提出“卧游”一说。宗炳欲游群山,以疾还,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于是,“凡所游历,皆图于壁,坐卧向之”。这是中国古人的卧游方式,以画来触发想象,宽慰心灵。
③西方的卧游大师是18世纪的法国作家塞维尔,因为决斗被禁足,他干脆写了一本《我的卧室之旅》。他穿上粉红色和蓝色相间的睡衣裤,锁上门,径直走向沙发,勒令自己用一种完全陌生的眼光来打量生活。42天,他获得了与众不同的体验,并为“令人厌倦的日常生活”与“奇妙的世界”重新划定了清晰的界限。那界限便是心灵的丰富与贫乏。
④80年后,尼采从中获得新的感悟:有些人知道如何利用他们日常生活中平淡无奇的经验,使自己成为沃土,在这片沃土上,每年能结出三次果实;而其他一些人则只会逐命运之流。人分为两类:一种人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另一种人则是化神奇为腐朽,绝大部分人是后者,前者为数寥寥。
⑤今天,当旅游业蓬勃发展,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容易。所有的节日,人们的位移都堪比非洲角马大迁徙。茶卡盐湖——这个以前人迹罕至的地方成为新晋网红旅游景点,慕名而去的游客活生生把天空之境踩成了烂泥滩。夏天,我的微信朋友圈至少有5个人晒出了一模一样的照片;一样的蓝天与湖水,一样的白云在画面中打个对折——完全不必亲自去了。去了,照片也是一样的,所有的体验不过是别人的重复而已。
⑥前人的旅行不管是主动还是被迫,路线蜿蜒,兜兜转转,是生命的航线,伴随着见闻、顿悟和启迪。一个人身后长长的路,是以疲惫而坚韧的身体为笔,在天阔地广中书写传奇。今天,我们倒不必身兼重任,旅行不过是放松心情的游戏,游山玩水,走马观花,要的是一种畅快和惬意,甚至连好奇心都被渐渐省略了,不过是一路吃、一路拍照而已。
⑦现代卧游并不是逆潮流的反叛之举。放了假,窝在家里看别人堵在路上,也能神清气爽,荡胸生层云。从获取信息的角度来讲,即使在家里,生活也远比古人的丰富。只要一根网线,你和世界就不会失去联系。
⑧有人说,这是一个卧游的时代,出门不再有必要,可以用一种文化的方式来探寻更富有品质的室内生活。我们的室内不再是徒有四壁,皓首穷经只需要一部手机,从微博到微信公众号、购物网站、健身App,再到各种小视频,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从中获得的只有身心的愉悦,少了旅途的疲惫和劳累。卧游省略了一切繁文缛节,直抵目的地。不必登泰山的阶梯,也不用裹着棉大衣睡在山顶,就能看日出;不必跟着渔船出海,被风浪摇得晕头晕脑,就能看一船活蹦乱跳的鱼儿。靠着各路主播的勤奋与努力,我们甚至可以在白天看到黑夜变幻莫测的极光。
⑨一定要在一个崭新而陌生的世界里,才能放松自己吗?能把我们从日常的厌倦中解救出来的,只有诗和远方?
⑩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说:“我们从旅行中获取的乐趣,或许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旅行时的心境,而不是我们旅行的目的地本身。”如果我们可以将一种游山玩水的心境带入我们的居所,那么我们或许会发现,这些地方的有趣程度不亚于德国博物学家洪堡的南美之旅中所经过的高山和蝴蝶漫舞的丛林。
⑪只要内心敏感且丰富,即使是在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也能拥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喜悦。换一种方式,把人从不断重复的烦琐中拯救出来的,不是他乡异地,而是自己发现鲜活与快乐的能力,不管是囿于一室,还是周游列国。
(文/蒋曼,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0. 关于“卧游”,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卧游”一说最早出现在魏普时期,古人因交通不便,因地制宜,通过欣赏山水画来体悟山水,实现出游的目的。
B. 南北朝时的宗炳因为生病收迫停止出游,在《面山水序》以“卧以游之”明确提出“卧游”一说。
C. 西方的卧游大师塞维尔创作了《我的卧宝之旅》来描写了他42天的禁足生活,描写他与众不同的体验。
D. 尼采认为卧游者不甘于生活的平淡,决心化腐朽为神奇,通过卧游改变自己的命运。
11. 下面对“现代卧游并不是逆潮流的反叛之举”的原因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旅游业的发达让出门变得容易,但是太多的人同时出行,反而有可能破坏美景。
B. 现代人做不到像古人一样因为见闻获得人生启迪,出游不过是一路吃喝拍照而已。
C. 与其堵在路上心神焦虑,倒不如借一根网线,一样能够走遍天下,神清气爽。
D. 卧游者希望借助手机和软件开创一种新的文化方式,提升更有品质的旅游生活。
12. 对本文作者表达的观点,下面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只有让内心敏感、丰富,才能拥有发现鲜活与快乐的能力。
B. 旅行的乐趣不在于目的地本身,而在于我们旅行时的心境。
C. 要改变传统的旅游方式,积极提倡卧游这一新旅行方式。
D. 利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平淡无奇的经验,使自己成为沃土。
【答案】10. D11. D12. A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
D.根据第③段“那界限便是心灵的丰富与贫乏”,第④段“80年后,尼采从中获得新的感悟:有些人知道如何利用他们日常生活中平淡无奇的经验,使自己成为沃土,在这片沃土上,每年能结出三次果实;而其他一些人则只会逐命运之流。人分为两类:一种人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另一种人则是化神奇为腐朽,绝大部分人是后者,前者为数寥寥”可知,尼采认为将日常生活琐事变得丰富起来,就能化腐朽为神奇,获得不一样的收获。本项“通过卧游改变自己的命运”表述错误;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
D.根据第⑧段“有人说,这是一个卧游的时代,出门不再有必要,可以用一种文化的方式来探寻更富有品质的室内生活。我们的室内不再是徒有四壁,皓首穷经只需要一部手机,从微博到微信公众号、购物网站、健身App,再到各种小视频,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可知,“卧游”并没有开创新的文化方式,它只能提升室内生活的品质而非“旅游生活品质”;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
本文先列举了我国古代卧游与西方卧游的例子,然后论证了现代卧游更为轻松便利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只要内心敏感且丰富,即使是在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也能拥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喜悦。根据第⑪段“只要内心敏感且丰富,即使是在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也能拥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喜悦。换一种方式,把人从不断重复的烦琐中拯救出来的,不是他乡异地,而是自己发现鲜活与快乐的能力,不管是囿于一室,还是周游列国”可知,不必非要换一种方式,或者到达景点他乡才能收获快乐。即使是平常的生活,只有我们的内心足够丰富充盈,才能发现别样的风景;
故选A。
四、(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也。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意谓应之。舒曰“当为外氏成此宅相。”久乃别居。身长八尺二寸,姿望秀伟,饮酒石余,而迟钝质朴,不为乡亲所重。从叔父吏部郎衡,有名当世,亦不之知,使守水碓①,每叹曰:“舒堪数百户长,我愿毕矣!”舒亦不以介意。
②不修常人之节,不为皎历之事②,每欲容才长物,终不显人之短。性好骑射,著韦衣③。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大原王乂谓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
③年四十余,郡上计掾察孝廉④。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为高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于是自课,百日习一经,因而对策升第。入为尚书郎。
【注释】①水碓(duì):舂米的水磨。②皎历之事:指故作清高。③韦衣:皮衣。④察孝廉:上级认为某人在孝廉方面有所作为,则提拔任用。
13. 解释下列加点实词。
A.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 孤:
B.久乃别居 别:
C.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寒 妻子:
D.舒受而不辞 辞:
14. 理解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
(1)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 以: (2)以渔猎为事 以:
15. 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叹曰:“舒堪数百户长,我愿毕矣!
16. 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魏舒小时候寄养在外祖母家里,外相母很疼爱他,他立誓将来一定能光耀门楣。
B. 魏舒成年后身材高大,酒量惊人,因为好酒,所以反应迟钝,乡亲们都不看好他。
C. 魏舒为人宽容大度,从不揭别人的短处。他的朋友王又很欣赏他,经常接济他。
D. 魏舒拒绝了亲友的劝告,不走上级考察孝廉的的捷径,凭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功名。
【答案】13. (1)幼年丧父 (2)另外 (3)妻子和儿女 (4)推辞
14. (1)动词,认为 (2)介词:把、用、拿
15. (堂叔魏衡)常常慨叹说“魏舒如果能管理几百户人家,我的心愿就完成了!”。16. B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
(1)句意:少年父亲逝去,被外祖父宁家抚养成人。孤:幼年丧父。
(2)句意:后来就住到别的地方。别:另外。
(3)句意:但如今不能让妻儿免受饥寒之苦。妻子:妻子和儿女。
(4)句意:魏舒接受而不推辞。辞:推辞。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
(1)句意:外祖母因为魏舒子年少聪慧。以:动词,认为 。
(2)句意:把捕鱼打猎当做正事以:介词:把、用、拿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能力。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重点词语有:
堪:胜任;愿:心愿;毕:完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辨析内容能力。
B.题干中“因为好酒,所以反应迟钝”这一表述有误。依据①段“身长八尺二寸,姿望秀伟,饮酒石余,而迟钝质朴,不为乡亲所重”可知,魏舒成年后,身材高大、酒量惊人和反应迟钝这三点内容是并列关系,都是乡亲们都不看好他的原因。
故选B。
【点睛】参考译文:
魏舒,字元,任城郡樊县人。少年父亲逝去,被外祖父宁家抚养成人。宁家建造宅院,看宅子的人说:“将来会有一个尊贵的外甥。”外祖母因为魏舒子年少聪慧,心里认为会应验在他身上。魏舒说:“一定会为外祖父家证明这所宅子的吉相。”后来就住到别的地方。他身长八尺二寸,仪态秀雅、体型伟岸,能喝一石酒,但外表迟钝质朴,不被乡亲看重。堂叔吏部郎魏衡,在当时很有名望,也不是很理解魏舒,让他看守碾米的水碓,常常慨叹说:“魏舒如果能胜任百户长,我的心愿就完成了!”魏舒也不介意。
魏舒不注重修养个人的节操,不做沽名钓誉之事,总是宽容他人,始终不别人的短处。生性喜好骑马射箭,穿着皮衣。进入山林沼泽,把捕鱼打猎当做正事。只有太原王乂对魏舒说:“你最终将成为宰相,但如今不能让妻儿免受饥寒之苦,我应该帮你经营生计。”常常在他匮乏时赈济他,魏舒接受而不推辞。
四十多岁的时候,郡守召他担任上计掾,又推荐他为孝廉。宗族认为魏舒没有学业,劝他别去赴试,可以此表明高洁。魏舒说:“如果赴试而考不中,那责任在我,怎么能以不赴试窃取高洁的虚名来作为自己的荣耀呢?”于是自学功课,一百天研习一部经书,因而成功通过答策。做了尚书郎。
五、(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瞬息与永恒的舞蹈
①那盆昙花养了整整六年,仍是一点动静没有。年复一年,它无声无息地蛰伏着,枝条一日日蓬勃,窗台上放不下了,怜它好歹是个生命,不忍丢弃,只好把它请到阳台上去,找一个遮光避风的角落安置了,只在给别的盆花浇水时,捎带着用剩水敷衍它一下。心里早已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饥一餐饱一顿地,任其自生自灭。
②一天傍晚,后来觉得,那个傍晚确实显得有些邪门。除了浇花,我平日其实很少到阳台上去。可那天就好像有谁在阳台上一次次地叫我,那个奇怪的声音始终在我耳边回荡,弄得我心神不定。我从房间走到阳台,又从阳台走回房间,如此反复了三回。我第三次走上阳台时,竟然顺手又去给冬青浇水,然后弯下腰为冬青掰下了一片黄叶。我这样做的时候,忽然有一团鹅黄色的绒球,从冬青根部的墙角边钻出来,闪入了我的视线。我几乎被那团鸡蛋大小的绒球吓了一大跳——那不是绒球,而是一枝花苞——昙花的花苞,千真万确。
③昙花入室,大概是下午六点左右。它就放在房间中央的茶几上。天色一点点暗下来,那一枝鹅黄色的花苞渐渐变得明亮。晚七点多钟的时候,它忽然颤栗了一下,颤栗得那么强烈,以至于整盆花树都震动起来。就在那个瞬间,闭合的花苞无声地裂开了一个圆形的缺口,喷吐出一股浓郁的香气,四散溅溢。原先紧紧裹挟着花瓣的丝丝淡黄色的针状须茎,如同刺猬的毛发一根根耸立起来,然后慢慢向后仰去。在昙花整个开启的过程中,它们就像一把白色小伞的一根根精巧刚劲的伞骨,用尽了千百个日夜积蓄的气力,牵引着、支撑着那把小伞渐渐地舒张开来。
④现在它终于完完全全绽开了。它像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从音乐奏响的那一刻起,便欣喜地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开始那一场舒缓而优雅的舞蹈。“她”知道这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公开演出,“她”的公演必须在严格的时限中一次完成,“她”没有机会失误,更不允许失败。于是“她”虽初次登台,却是每一个动作都娴熟完美,昙花于千年岁月中修炼的道行,已给“她”注入了一个优秀舞者的遗传基因。然而由于生命之短促,使得“她”婀娜轻柔的舞姿带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凄美。
⑤那时是晚九点多钟,这一场动人心弦的舞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她”一边舞着,一边将自己身体内多年存储的精华,慷慨地挥洒、耗散殆尽,就像是一位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的侠女。那是“她”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但辉煌仅有一瞬,死亡即将接踵而至;“她”的辉煌亦即死亡,“她”是在死亡的阴影下到达辉煌的。昙花没有果实,花落花谢,身后是无尽的寂寞与孤独,“她”的死亡便成为一种不可延续的生命,成为无从寄托的、真正濒临绝望的死亡形式。昙花的盛开是一种壮美而凄婉之美,令人触目惊心又怅然若失。
⑥盛开的昙花就那么静静地悬在枝头,像一帧被定格的胶片。
⑦但昙花的舞蹈并未就此结束。“她”忽然又颤动了一下,张开的手臂,渐渐向心口合抱;“她”用修长的指尖梳理着金发般的须毛,又将白色的裙衫一片片收拢;然后垂下“她”白皙的脖颈,向泥土缓缓地匍匐下去。“她”平静而庄严地做完这全套动作,大约用了三个小时——那是舞蹈的尾声中最后复位的表演。昙花的开放是舞蹈,闭合自然也是舞蹈。片片花瓣根根须毛,从张开到闭合,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她”用轻盈舒缓的舞姿最后一次阐释着生命的真谛。
⑧至夜半时分,昙花盛开时舒展的花瓣已完整地收拢,重新闭合成一枝橄榄形的花苞。很多天以后我拿到了那天晚上留下的摄影照片,它在开花前和开花后的模样,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⑨我很久很久地陪伴着它,陪伴着昙花走完了从生到死,生命流逝的全部旅程。“昙花一现”那个带有贬义的古老词语,在这个夏夜里变成一种正在逝去的遥远回声。我们总是渴望长久和永生,我们恐惧死亡和消解;但那也许是对生命的一种误读——许多时候,生命的价值并不以时间为计。
⑩我明白那个傍晚的阳台,昙花为什么一次次固执地呼唤我了。那最后的舞蹈中,我是唯一一位幸运的伴舞者。它离去以后,我将用清水和阳光守候那绿色的舞台,等待它明年再度巡回。
(文/张抗抗,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7. 读第①段,作者对被“请到阳台上去的”昙花流露出怎样的态度。
18. 读第⑤段,作者为什么认为昙花的盛开是一种“壮烈而凄惋之美”?
19. 如何理解文章标题“瞬息与永恒的舞蹈”中,“瞬息”和“永恒”的含义?
20. 通读全文,作者借昙花盛开,表达了哪些对生命的思考?
【答案】17. 怜悯(同情);失望。
18. 耗尽体内的精华才能绽放;到达辉煌的瞬间就是灭亡;盛开却未留下果实(无法用果实来延续生命)。
19. 瞬息:花期短暂;
永恒:昙花的盛开体现对生命价值的执着(从花的角度)或昙花努力绽放,将精彩永远留在观赏它的人心里。
20. (1)展现生命价值需要一至不苟、全力以赴:(2)只要活出价值或活得清彩无需计较时间的长短。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①段“那盆昙花养了整整六年,仍是一点动静没有。年复一年,它无声无息地蛰伏着,枝条一日日蓬勃,窗台上放不下了,怜它好歹是个生命,不忍丢弃,只好把它请到阳台上去,找一个遮光避风的角落安置了,只在给别的盆花浇水时,捎带着用剩水敷衍它一下。心里早已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饥一餐饱一顿地,任其自生自灭”可知,这昙花养了整整六年,却一点也没有开花的迹象,它的枝条倒是长得越来越多,窗台放不下了,“我”同情它好歹是个生命不忍心丢弃,所以只好把它请到阳台上了。由此可知,“我”对昙花的态度是:怜悯(同情);“我”心里早已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由此可知“我”对昙花已经失望了。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⑤段“那时是晚九点多钟,这一场动人心弦的舞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她’一边舞着,一边将自己身体内多年存储的精华,慷慨地挥洒、耗散殆尽,就像是一位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的侠女。那是‘她’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但辉煌仅有一瞬,死亡即将接踵而至;‘她’的辉煌亦即死亡,“她”是在死亡的阴影下到达辉煌的。昙花没有果实,花落花谢,身后是无尽的寂寞与孤独,‘她’的死亡便成为一种不可延续的生命,成为无从寄托的、真正濒临绝望的死亡形式”可知,昙花要将自己身体内多年存储的精华耗散殆尽才能够绽放;昙花从绽放到凋落的时间只持续了短短的几个小时,在这之前它蛰伏了整整六年的时间,它一生最辉煌的时刻仅有一瞬间,紧接着便是死亡;昙花没有果实,它的死亡便是一种不可延续的生命。综上所述,可知昙花盛开是一种“壮烈而凄惋之美”。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题的理解。
根据第⑤段“那时是晚九点多钟,这一场动人心弦的舞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以及第⑦段“‘她’平静而庄严地做完这全套动作,大约用了三个小时——那是舞蹈的尾声中最后复位的表演。昙花的开放是舞蹈,闭合自然也是舞蹈。片片花瓣根根须毛,从张开到闭合,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她’用轻盈舒缓的舞姿最后一次阐释着生命的真谛”可知,昙花的花期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瞬息”即指花期短暂;
根据文章第⑥段“盛开的昙花就那么静静地悬在枝头,像一帧被定格的胶片”,第⑦段“但昙花的舞蹈并未就此结束。‘她’忽然又颤动了一下,张开的手臂,渐渐向心口合抱;‘她’用修长的指尖梳理着金发般的须毛,又将白色的裙衫一片片收拢;然后垂下‘她’白皙的脖颈,向泥土缓缓地匍匐下去。‘她’平静而庄严地做完这全套动作,大约用了三个小时——那是舞蹈的尾声中最后复位的表演。昙花的开放是舞蹈,闭合自然也是舞蹈。片片花瓣根根须毛,从张开到闭合,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她’用轻盈舒缓的舞姿最后一次阐释着生命的真谛”,第⑨段“我们总是渴望长久和永生,我们恐惧死亡和消解;但那也许是对生命的一种误读——许多时候,生命的价值并不以时间为计”可知,作者认为以时间来衡量生命的价值也许是对生命的一种误读,昙花虽绽放的时间短暂,但它留下的舞姿阐释了生命的真谛,努力绽放自己。昙花盛开时惊艳人的模样像被定格的胶片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④段“现在它终于完完全全绽开了。它像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从音乐奏响的那一刻起,便欣喜地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开始那一场舒缓而优雅的舞蹈。‘她’知道这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公开演出,‘她’的公演必须在严格的时限中一次完成,‘她’没有机会失误,更不允许失败。于是‘她’虽初次登台,却是每一个动作都娴熟完美,昙花于千年岁月中修炼的道行,已给‘她’注入了一个优秀舞者的遗传基因。然而由于生命之短促,使得‘她’婀娜轻柔的舞姿带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凄美”可知,昙花在努力绽放自己时,是多么的严格,虽初次绽放,但每一个动作都娴熟完美,给自己短暂的生命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由此可见,对生命的思考可概括为:展现生命价值需要一至不苟、全力以赴;
根据第⑨段“我很久很久地陪伴着它,陪伴着昙花走完了从生到死,生命流逝的全部旅程。‘昙花一现’那个带有贬义的古老词语,在这个夏夜里变成一种正在逝去的遥远回声。我们总是渴望长久和永生,我们恐惧死亡和消解;但那也许是对生命的一种误读——许多时候,生命的价值并不以时间为计”可知,以时间来衡量生命的价值许多时候是对生命的一种误读,昙花虽绽放的时间短暂,但它留下的舞姿阐释了生命的真谛:努力绽放自己。所以,对生命的思考可概括为:只要活出价值或活得清彩无需计较时间的长短。
六、写作(5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汉期间,全国人民都积极支援武汉共同抗击疫情,疫情结束以后,武汉市各地景区都邀请全国人民来免费旅游,以感谢他们对武汉的支持与帮助,我们身处式汉的南大门——江夏,请你向大家推介自己的家乡或家乡的美景吧!
请以《最美江夏欢迎您》为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作文。
要求:语言简明,能够文从字顺,抓住细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答案】范文:
最美江夏欢迎您
古有诗云:楚天不断四时雨巫峡常吹万里风”,也有词道: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露沉沉楚天阔”,我的家乡就在武汉市江夏区,这里风景宜人、环境优美,素有“三山三水三分田,还有一分是家园”之说。
江夏山多,环山绿道更是随处可见,最有名的算是花山绿道了,这条环山绿道全长26千米,沿途中有许多珍奇植物,瞧!那山上的马尾松就像一条马尾巴一样,在山上摇来摆去,成千上万棵松树与我们擦肩而过,时不时有一股清泉从山上流下,流入小溪,冲进水渠,汇成小河,最后流入产心水库,在环山绿道上看云是最享受的,每当傍晚,云彩便摇身一变,变成纸坊东站的模样挂在天空,弄得游人分不清哪儿是云朵,哪儿是车站。
江夏不仅山多山美,水也漂亮,家乡的水,非常清澈,梁子湖和马山湖还被评为湖北省水质特级湖泊,令人兴奋不已,站在梁子湖岸边,夕阳下的湖水波光闪耀,浪接一浪,浪浪翻花;一波引一波,波波清亮,渔船在远处若隐若现,船上的渔火与天上的星星闪闪烁烁,交头接耳,水里的鱼儿畅游着,跳跃着,互相追逐着回家休息,夜晚的湖泊便安静下来。
江夏的特产也十分多,宁港的柑橘,土地堂的西瓜舒安的慕头每样都有每样的特点,每样都有每样的风味外地游客来江夏游玩时总不忘带些大闸蟹回去慢慢品尝,就连本地人都夸家乡的食品:“嗯!嗬!真好吃!”
此外,江夏还有很多历史名人,这里英杰辈出,明代兵部尚书熊廷粥,京大师谭鑫培,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英雄熊秉坤,新四军创始人之一项英都出生在江夏这片热土。
这就是我的家乡江夏,一座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的城市,是我心中最美丽、迷人、干净、也是我最温馨的地方。“走遍天下,最美江夏”最美江夏欢迎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最美江夏欢迎您”是全命题作文。“最美”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一种东西在同类中比较的最接近完美的肯定。“最美”形容的是“江夏”,“江夏”是“我们身处式汉的南大门”是“我的家乡”;“欢迎”是一个动词,是用“江夏”最美的人或景来迎接八方宾客。立意上,习作时要侧重于描写家乡“江夏”的美景、美食、美人,体现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二,选材构思。本题适合写成记叙文或写景散文,要抓住“江夏”景物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加以描写,表现“江夏”特有的意蕴;也可写“江夏”这个地方的人和事,可以写在“江夏”生活的普通人,也可写“江夏”古往今来的名人,突出“江夏”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环境,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还可以写“江夏”特有的美食,介绍美食的制作过程、口感、食用效果,用美食欢迎全国人民。文章行文结构上可以层层深入,也可以采用总分总的形式,或用题记式开头点题,或文中运用小标题醒目、鲜明可综合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从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2020-202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阅读,古诗词,综合学习,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等三地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 这是一份[语文]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等三地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