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潼南区六校九年级(上)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潼南区六校九年级(上)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第1页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潼南区六校九年级(上)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第2页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潼南区六校九年级(上)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潼南区六校九年级(上)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重庆市潼南区六校九年级(上)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学习化学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改造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C.化学能够任意制造出新物质
    D.化学的发展是环境恶化的主因
    2.(2分)2023年杭州亚运会于9月23日开幕,火炬“薪火”以氢气为燃料,体现了绿色办亚运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
    B.垃圾分类投放,并露天焚烧
    C.工厂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
    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3.(2分)下列四种物质的自我介绍,属于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A.铜块——我是紫红色的固体
    B.金刚石——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
    C.铁钉——我会生锈
    D.氮气——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4.(2分)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2分)教材中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B.如图1实验,可证明蜡烛外焰温度最高
    C.如图2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生成H2O和CO2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即可
    D.如图3实验,可证明蜡烛熄灭后的白烟具有可燃性,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6.(2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倾倒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加热液体D.取用固体
    7.(2分)某学生欲称量5.3g氯化钠,他在左边托盘上放了5g砝码,又把游码移到0.3g处,这时托盘上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是( )
    A.5.3gB.4.7gC.4.0gD.5.6g
    8.(2分)规范的操作是实验安全与成功的关键,有关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毒、无害的固体块状药品可以用手直接接触
    B.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白糖
    C.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
    D.具有腐蚀性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9.(2分)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的化学物质能在剧烈碰撞后瞬间产生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稀有气体
    10.(2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B.冰水混合物
    C.稀有气体D.澄清的石灰水
    11.(2分)氧化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氧化反应包括剧烈的氧化反应和缓慢的氧化反应两种。下列中不属于缓慢氧化反应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B.葡萄酒的酿造
    C.动植物的呼吸D.农家肥料的腐熟
    12.(2分)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的火焰,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3.(2分)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碳+氧气二氧化碳
    B.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汞+氧气
    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14.(2分)分析实验中的异常现象是必备的科学素养。下列对实验中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
    A.AB.BC.CD.D
    15.(2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室取5mL硫酸铜溶液,先直接倾倒至接近刻度,后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胶帽取液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双手捂住试管,后将导管口放入水中
    16.(2分)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AB.BC.CD.D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18分)
    17.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1)汞: 。
    (2)氮气: 。
    (3)二氧化碳: 。
    (4)四氧化三铁: 。
    18.空气与我们息息相关,请结合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分类角度,空气属于 (纯净物或混合物)。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如稀有气体常用于制电光源,利用的是稀有气体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作为 。
    (3)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为保护空气质量,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19.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首先,由导管口 (选填“A”或“B”,下同)吸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或“变浑浊”,下同),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多”或“少”)。
    (2)然后由导管口 吹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或“变浑浊”,下同),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多”或“少”)。
    (3)综合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20.用水槽、燃烧匙和玻璃钟罩(下方无底部,水可自由进出)的组合也能够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按要求填空:
    (1)点燃燃烧匙中红磷,并迅速插入玻璃钟罩内,塞紧橡皮塞 ;在红磷燃烧、熄灭直到钟罩冷却到室温的过程中,钟罩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填序号):
    ①先上升,再下降
    ②先下降,再上升
    ③始终上升
    ④始终下降
    (2)若实验测定结果比理论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①气密性不好
    ②燃烧匙缓慢伸入
    ③红磷量不足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15分)
    21.以下是初中化学常用仪器,请按要求回答:
    (1)图中可以用于向A中添加液体的仪器是 (填序号)。
    (2)写仪器名称:取用少量液体所需的仪器是 ,取用固体用 (填仪器名称)。
    (3)若用B仪器完成“水加热至沸腾”,还需要垫上 ,若用D仪器完成“水加热至沸腾”发现玻璃仪器破裂,其可能的原因是 (选填序号)。
    A.用外焰加热
    B.量取时失误,水太多
    C.加热前没擦干外壁的水
    D.加热时容器底部接触灯芯
    (4)如果燃着的仪器A被碰倒,液体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
    22.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2)实验室可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该装置有一不足之处,应怎样改进 。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下同)。若要制取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
    23.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个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还应进行的实验是 。
    四、推断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5分)
    24.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常温下均为液体,请你根据相关问题回答问题:
    (1)写出A反应得到B、C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此反应属于 (选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2)已知D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此反应属于 (选填“化合”或“分解”)反应。做该实验时,集气瓶底部要事先放少量水,其作用是 。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潼南区六校九年级(上)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学习化学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改造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C.化学能够任意制造出新物质
    D.化学的发展是环境恶化的主因
    【分析】A、任何物质都是化学物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学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学的发展会对环境有保护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任何物质都是化学物质、水等多种化学物质;
    B、化学在生产,人类的衣、食、住,故B说法正确;
    C、通过化学反应能够制造出新的物质,需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客观事实;
    D、化学的发展会对环境有保护作用,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
    2.(2分)2023年杭州亚运会于9月23日开幕,火炬“薪火”以氢气为燃料,体现了绿色办亚运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
    B.垃圾分类投放,并露天焚烧
    C.工厂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
    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分析】根据体现了绿色办亚运的理念的措施进行分析。
    【解答】解:A、植树种草,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B、垃圾分类投放,会污染环境;
    C、工厂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有利于环保。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绿色化学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3.(2分)下列四种物质的自我介绍,属于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A.铜块——我是紫红色的固体
    B.金刚石——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
    C.铁钉——我会生锈
    D.氮气——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解答】解:A、是紫红色的固体、状态,属于物理性质。
    B、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选项错误。
    C、会生锈,属于化学性质。
    D、在常温下是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4.(2分)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野火烧不尽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B、爆竹声中一岁除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
    C、只要功夫深,没有新物质生成。
    D、蜡炬成灰泪始干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5.(2分)教材中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B.如图1实验,可证明蜡烛外焰温度最高
    C.如图2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生成H2O和CO2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即可
    D.如图3实验,可证明蜡烛熄灭后的白烟具有可燃性,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分析】A、根据蜡烛燃烧过程中石蜡熔化、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温度越高,木条炭化越快,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验二氧化碳应使用澄清石灰水,干冷的烧杯能检验水蒸气的存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蜡烛燃烧过程中石蜡熔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B、温度越高,图1装置的实验,可以看到接触火焰的火柴梗的两端先变黑。
    C、探究蜡烛燃烧生成H2O和CO5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能检验水蒸气的存在,检验二氧化碳应使用澄清石灰水。
    D、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图3实验中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2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倾倒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加热液体D.取用固体
    【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D、根据固体取用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A、倾倒液体的方法:瓶塞倒放在桌面上,试管要倾斜,故A操作错误;
    B、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连接装置,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说明气密性良好;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注意事项: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管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D、颗粒较大固体取用方法:将试管横放,再将试管竖起。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
    7.(2分)某学生欲称量5.3g氯化钠,他在左边托盘上放了5g砝码,又把游码移到0.3g处,这时托盘上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是( )
    A.5.3gB.4.7gC.4.0gD.5.6g
    【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位置放反,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列等式进行计算。
    【解答】解:某学生使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错误地把氯化钠放在右盘上,他选用的砝码质量为5g;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即氯化钠的质量=5g﹣7.3g=4.5g。
    故选:B。
    【点评】托盘天平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掌握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2分)规范的操作是实验安全与成功的关键,有关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毒、无害的固体块状药品可以用手直接接触
    B.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白糖
    C.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
    D.具有腐蚀性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分析】A、根据实验室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实验室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三不一要),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取用固体药品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实验室中不能用手接触药品、无害的固体块状药品也不能用手直接接触。
    B、实验室中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故选项说法错误。
    C、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故选项说法错误。
    D、具有腐蚀性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实验室药品取用的原则等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9.(2分)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的化学物质能在剧烈碰撞后瞬间产生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稀有气体
    【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稀有气体占0.94%、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故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的化学物质能在剧烈碰撞后瞬间产生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该气体是氮气。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2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B.冰水混合物
    C.稀有气体D.澄清的石灰水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解答】解: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属于混合物;
    B、冰是水的固体,属于纯净物;
    C、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属于混合物;
    D、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
    故选:B。
    【点评】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根据物质的组成种类可以判断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属于混合物.
    11.(2分)氧化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氧化反应包括剧烈的氧化反应和缓慢的氧化反应两种。下列中不属于缓慢氧化反应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B.葡萄酒的酿造
    C.动植物的呼吸D.农家肥料的腐熟
    【分析】根据缓慢氧化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故A正确;
    B、葡萄酒的酿造,且进行的很慢,故B错;
    C、动植物的呼吸,属于缓慢氧化;
    D、农家肥料的腐熟,属于缓慢氧化。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缓慢氧化的概念、特征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2分)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的火焰,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分析】A、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而不是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3.(2分)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碳+氧气二氧化碳
    B.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汞+氧气
    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碳+氧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故选项错误。
    B、酒精+氧气,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氧化汞,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既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D、铁+氧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2分)分析实验中的异常现象是必备的科学素养。下列对实验中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
    A.AB.BC.CD.D
    【分析】A、根据给烧杯里的液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加热试管内药品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若用酒精灯直接给烧杯加热,该选项正确;
    B、若将试管放在桌面上,可能使试管破裂;
    C、试管加热后立即清洗,该选项错误;
    D、若仰视读数,该选项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5.(2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室取5mL硫酸铜溶液,先直接倾倒至接近刻度,后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胶帽取液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双手捂住试管,后将导管口放入水中
    【分析】A、根据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分析;
    B、根据取用液体的方法分析;
    C、根据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操作分析;
    D、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分析。
    【解答】解:A.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因装置气密性不好,故A错;
    B.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先直接倾倒至接近刻度,故B正确;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应该先挤压胶帽排出空气后,防止滴管内的其他物质随空气进入试剂污染试剂;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口放入水中,若先捂试管外壁则试管内空气先膨胀,则即使装置气密性良好,故D错。
    故选:B。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6.(2分)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AB.BC.CD.D
    【分析】A、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剩余固体质量不可能为零来分析;
    B、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一定量双氧水,开始氧气为零,生成氧气的质量随着加入的过氧化氢的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分析;
    C、根据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放出热,温度升高容器内压强增大,反应结束后温度下降,压强减小,由于反应消耗氧气,故最终压强小于装置内原压强来分析;
    D、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开始氧气为零来分析。
    【解答】解: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所以剩余固体质量不可能为零;
    B、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一定量双氧水,生成氧气的质量随着加入的过氧化氢的质量的增加而增加;
    C、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温度升高容器内压强增大,压强减小,故最终压强小于装置内原压强;
    D、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开始氧气为零;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18分)
    17.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1)汞: Hg 。
    (2)氮气: N2 。
    (3)二氧化碳: CO2 。
    (4)四氧化三铁: Fe3O4 。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汞的符号为Hg。
    (2)氮气的化学式为N2。
    (3)化学式是从右往左读,且有些会读出个数2。
    (4)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Fe4O4。
    故答案为:(1)Hg;
    (2)N2;
    (3)CO4;
    (4)Fe3O4。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物质化学式的书写,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化学式进行。
    18.空气与我们息息相关,请结合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分类角度,空气属于 混合物 (纯净物或混合物)。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如稀有气体常用于制电光源,利用的是稀有气体的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作为 保护气 。
    (3)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为保护空气质量,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植树造林(答案合理即可) 。
    【分析】(1)根据物质的类别解答;
    (2)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解答;
    (3)根据保护空气质量的措施解答。
    【解答】解:(1)空气是由氮气、氧气,所以空气属于混合物。
    (2)稀有气体充入灯泡内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电光源,属于物理变化,利用的是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因此常作保护气;保护气。
    (3)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所以改善我市的空气质量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工厂废气处理后再排放,开发新能源,也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净化空气。
    【点评】加强对空气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首先,由导管口 A (选填“A”或“B”,下同)吸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或“变浑浊”,下同),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少 (“多”或“少”)。
    (2)然后由导管口 B 吹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 (“无明显变化”或“变浑浊”,下同),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多 (“多”或“少”)。
    (3)综合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
    【分析】(1)要从导管中吸气,只能从A,空气的中的二氧化碳因含量少,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2)要从导管中吹气,可从B吹入,吹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可使石灰水变浑浊;
    (3)根据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解答】解:(1)由图可知,应由导管口A吸气,观察到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2)然后由导管口B吹气15s,从B端吹气,现象明显,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
    (3)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1)A;无明显变化;少;
    (2)B;变浑浊;多;
    (3)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区别、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用水槽、燃烧匙和玻璃钟罩(下方无底部,水可自由进出)的组合也能够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按要求填空:
    (1)点燃燃烧匙中红磷,并迅速插入玻璃钟罩内,塞紧橡皮塞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或P+O2P2O5 ;在红磷燃烧、熄灭直到钟罩冷却到室温的过程中,钟罩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② (填序号):
    ①先上升,再下降
    ②先下降,再上升
    ③始终上升
    ④始终下降
    (2)若实验测定结果比理论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①③ (填序号)。
    ①气密性不好
    ②燃烧匙缓慢伸入
    ③红磷量不足
    【分析】(1)根据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以及钟罩内压强的变化来分析;
    (2)根据实验测定结果比理论值偏小原因分析。
    【解答】解:(1)红磷与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符号表达式是P+O2P2O3。红磷燃烧放热,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导致气体的压强增大;之后反应一段时间,使气体的总量下降了,装置内部的压强减小。即在红磷燃烧,钟罩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先下降。
    (2)①装置气密性不好,则外界空气会进入瓶内;
    ②燃烧匙缓慢伸入,则气体受热膨胀;
    ③红磷量不足,则氧气不能完全消耗。
    故答案为:(1)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或P+O2P2O6;②;
    (2)①③。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15分)
    21.以下是初中化学常用仪器,请按要求回答:
    (1)图中可以用于向A中添加液体的仪器是 C (填序号)。
    (2)写仪器名称:取用少量液体所需的仪器是 胶头滴管 ,取用固体用 药匙 (填仪器名称)。
    (3)若用B仪器完成“水加热至沸腾”,还需要垫上 陶土网 ,若用D仪器完成“水加热至沸腾”发现玻璃仪器破裂,其可能的原因是 CD (选填序号)。
    A.用外焰加热
    B.量取时失误,水太多
    C.加热前没擦干外壁的水
    D.加热时容器底部接触灯芯
    (4)如果燃着的仪器A被碰倒,液体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用湿抹布盖灭 。
    【分析】(1)根据仪器的用途来分析;
    (2)根据仪器的名称及其用途来分析;
    (3)根据仪器加热的注意事项、仪器破裂的原因来分析;
    (4)根据灭火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A为酒精灯,酒精灯添加酒精时,故填C。
    (2)胶头滴管可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药匙可用于取用粉末状固体。
    (3)B为烧杯,烧杯底面积较大;
    A、仪器D为试管,用外焰加热,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若加入的水太多,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试管外壁有水,该选项符合题意;
    D、若用灯芯加热,该选项符合题意。
    (4)若酒精灯不慎洒出,在桌面上燃烧。
    故答案为:(1)C;
    (2)胶头滴管;药匙;
    (3)陶土网;CD;
    (4)用湿抹布盖灭。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然后,根据实验、问题情景信息,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示等,细心地进行填写、选用或判断对错等.特别注意的是:在填写仪器名称时,书写要规范、工整,切不可使用错别字、不规范的字等。
    22.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酒精灯 。
    (2)实验室可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K2MnO4+MnO2+O2 ,该装置有一不足之处,应怎样改进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填装置序号,下同)。若要制取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C 。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以及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及特殊要求选择装置。
    【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仪器①为酒精灯;
    (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4K2MnO7+MnO2+O2;加热时,为了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
    (3)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发生装置选B,收集装置选排空气法,则收集装置选向上排空气法。
    故答案为:(1)酒精灯;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K2MnO4+MnO2+O2;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B;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23.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个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确定MnO2的质量不变 ;第二还应进行的实验是 探究MnO2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产生氧气速度太慢,二氧化锰能加快反应速率,进行分析。
    (2)根据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反应速率,但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进行分析。
    【解答】解:(1)实验一的结论为过氧化氢产生氧气速度太慢,则说明操作为向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实验三中,则现象为木条复燃。
    (2)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反应速率,但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其目的是:确定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1)向试管中加入H2O2,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2)确定MnO6的质量不变;探究MnO2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四、推断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5分)
    24.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常温下均为液体,请你根据相关问题回答问题:
    (1)写出A反应得到B、C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过氧化氢水+氧气或H2O2H2O+O2 。此反应属于 分解 (选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2)已知D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硫+氧气二氧化硫或S+O2SO2 ,此反应属于 化合 (选填“化合”或“分解”)反应。做该实验时,集气瓶底部要事先放少量水,其作用是 吸收有害气体SO2,防止空气污染 。
    【分析】根据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A、B常温下均为液体,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为过氧化氢,B为水,C为氧气,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解答】解: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A、B常温下均为液体,所以A为过氧化氢,C为氧气,推导正确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过氧化氢2O2H2O+O2;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2)若D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为二氧化硫,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硫+氧气5SO2;该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集气瓶底应留少量的水,防止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1)过氧化氢水+氧气或H2O3H2O+O7;分解;
    (2)硫+氧气二氧化硫或S+O2SO2;化合;吸收有害气体SO6,防止空气污染。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选项
    异常现象
    分析
    A
    给烧杯里的液体加热时,烧杯炸裂
    用酒精灯直接给烧杯加热
    B
    将单孔橡胶塞插入试管时,试管破碎
    试管放在桌面上,用力插入
    C
    给试管加热完毕后立即洗涤试管时,试管破裂
    试管外壁未保持干燥
    D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所得液体偏多
    量液过程中仰视读数




    A.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一定量双氧水
    C.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红磷
    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木条不复燃
    H2O2产生氧气速度太慢
    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试管中加入MnO2,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MnO2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将H2O2加入试管后加入MnO2,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MnO2加快H2O2产生氧气
    选项
    异常现象
    分析
    A
    给烧杯里的液体加热时,烧杯炸裂
    用酒精灯直接给烧杯加热
    B
    将单孔橡胶塞插入试管时,试管破碎
    试管放在桌面上,用力插入
    C
    给试管加热完毕后立即洗涤试管时,试管破裂
    试管外壁未保持干燥
    D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所得液体偏多
    量液过程中仰视读数




    A.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一定量双氧水
    C.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红磷
    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向试管中加入H2O2,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H2O2产生氧气速度太慢
    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试管中加入MnO2,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MnO2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将H2O2加入试管后加入MnO2,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MnO2加快H2O2产生氧气

    相关试卷

    [化学]重庆市潼南区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重庆市潼南区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潼南区2024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潼南区2024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潼南区六校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潼南区六校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