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化学中考九月高频试题速递人教版
2025年中考化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化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学案,共25页。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得到的固体产物质量增加了
B.2g氢气和8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10g水
C.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后,固体质量减少了
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2.(2024•凉州区校级三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使用的火箭推进剂是N2H4(肼)和H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2H2O24H2O+X,则X的化学式是( )
A.NOB.NO2C.N2D.HNO3
3.(2024•玉林模拟)有一包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共6.4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4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
A.1.6gB.2.4gC.3.2gD.4.0g
4.(2024•玉林模拟)在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每炉甘石(炉甘石的主要成分是ZnCO3)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火法炼锌的反应为:ZnCO3+2CZn+3X↑,下列关于火法炼锌的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CO
C.该反应中碳(C)发生了还原反应
D.参加反应的碳(C)与生成锌(Zn)的质量比为24:65
5.(2023秋•上期末)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14
B.该反应表示为甲+乙→丙+丁
C.甲可能是单质
D.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9:8
6.(2024•辉县市模拟)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质M,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应为64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M的化学式可能是CH4
D.该反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3:1
7.(2023秋•台儿庄区期末)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10g水与10g酒精混合后质量为20g
B.2L一氧化碳与1L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L二氧化碳
C.点燃氧气和氢气的混合物9g,充分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一定等于9g
D.8g硫在16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为16g
8.(2023秋•息县期末)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关于此反应认识正确的是( )
A.m的数值无法确定
B.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丙物质一定属于化合物
D.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9.(2023秋•潜山市期末)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丁一定属于化合物
B.a的值为48
C.当丁为20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44g
D.甲、乙的质量之和等于丁的质量
10.(2023秋•沭阳县期末)二氧化氯(ClO2)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是公认的绿色消毒剂,广泛用于自来水的处理,其制备方法有:2NaClO2+Cl2=2X+2ClO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NaCl
B.1个ClO2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C.NaClO2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NaClO2与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11.(2024•垦利区二模)密闭容器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不同时刻的质量如表所示。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为32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12.(2024春•乳山市期中)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2g碳和100g氧气充分反应可以生成44g二氧化碳,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因“质量守恒”,蜡烛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
C.1L氢气与1L氯气反应生成2L氯化氢气体,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3.(2023秋•润州区校级期末)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S+2KNO3+3CX+3CO2↑+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K2SO4
B.黑火药爆炸时可能生成SO2
C.反应中有2种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黑火药古配方是“一硫二硝三炭”,其中的“一、二、三”是各成分质量比
14.(2023秋•龙华区校级期末)下列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同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相同
C.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相同
D.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个数相同
15.(2024•崇川区校级模拟)下列有关学科观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微粒观:二氧化碳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B.根据守恒观:14gC与32gO2反应,推知生成CO2的质量为46g
C.根据结构观:O原子和S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根据元素观: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推知该物质由C、H、O元素组成
16.(2023秋•花山区校级期末)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9.6g氧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对该化合物的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A.只含有C、H两种元素
B.含有C、H、O三种元素
C.只含有C元素
D.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17.(2024•东阿县二模)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微粒观: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B.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碘分别加入到水和汽油中,探究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C.守恒观:4gH2与16gO2反应生成20gH2O
D.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结束后的废液不能直接倒入水池,防止腐蚀管道和污染水源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8.(2023秋•三门峡期末)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氧气4.8g,同时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化合物中含有 元素(写出元素符号),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和上空中的元素相对应)。
19.(2023秋•龙华区校级期末)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实验完毕后发现混合物固体质量减少了,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 .
20.(2024•凉州区二模)新冠病毒流行期间,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可用X与SO2反应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SO2=2ClO2+K2SO4,其中X的化学式是 。请你列举一条生活中预防新冠病毒的具体措施 。
三.实验题(共3小题)
21.(2023秋•澄城县期末)某化学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做甲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
(2)乙实验中最后天平不平衡,此现象 (填“能”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3)丙实验的反应在敞口容器中进行仍成功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
(4)进行丁实验时,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玻璃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理论上生成物的质量 (填“>”“<”或“=”)参加反应的镁条的质量。
22.(2023秋•任丘市校级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三个实验装置(托盘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A、B、C所示。
(1)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上述的A﹣C三个实验装置,只有一个装置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不能用B的原因是 。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 ;锥形瓶底部细沙的作用是 。
(3)小明受到A装置的启发,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所示。该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
23.(2023秋•沈丘县期末)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为什么不能用实验一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2)在进行实验二时,观察到天平 (填“平衡”或“不平衡”)。
(3)在进行实验三时,若使托盘天平指针不发生偏转,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 。
2025年中考化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2023秋•张家港市校级月考)下列叙述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得到的固体产物质量增加了
B.2g氢气和8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10g水
C.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后,固体质量减少了
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规律,适用于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则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是化学变化时也要对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进行计算判断,即反应时是否符合固定的质量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氧化镁质量等于参加反应镁条质量和参加反应氧气质量之和,故得到的固体产物质量增加了,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A错误;
B、由2H2+O22H2O可知,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2g氢气和8g氧气充分反应,氧气完全反应,氢气有剩余,生成水的质量9g,不符合质量守恒,故B正确;
C、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固体质量减少,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
D、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生成物中含有C、H、O元素,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反应时是否符合固定的质量比是解题的关键。
2.(2024•凉州区校级三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使用的火箭推进剂是N2H4(肼)和H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2H2O24H2O+X,则X的化学式是( )
A.NOB.NO2C.N2D.HNO3
【考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物质的化学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来分析。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H4+2H2O24H2O+X可知,反应前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8、4,则X中含有2个氮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是N2。
故选:C。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3.(2024•玉林模拟)有一包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共6.4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4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
A.1.6gB.2.4gC.3.2gD.4.0g
【考点】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根据所得溶液中溶质硫酸镁的质量为24g,可以计算镁元素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
【解答】解:24g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24g××100%=4.8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6.4g﹣4.8g=1.6g;
故选:A。
【点评】加强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2024•玉林模拟)在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每炉甘石(炉甘石的主要成分是ZnCO3)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火法炼锌的反应为:ZnCO3+2CZn+3X↑,下列关于火法炼锌的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CO
C.该反应中碳(C)发生了还原反应
D.参加反应的碳(C)与生成锌(Zn)的质量比为24:65
【考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分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CO3+2CZn+3X↑可知,反应前有1个锌原子、3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反应后有1个锌原子、0个碳原子、0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3X中含有3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X中含有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CO;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O3+2CZn+3X↑,符合单换单、价改变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分析可知,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CO,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中,碳得到氧,属于还原剂,发生了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碳与生成锌的质量比为(12×2):65=24:65,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5.(2023秋•上期末)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14
B.该反应表示为甲+乙→丙+丁
C.甲可能是单质
D.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9:8
【考点】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由图中数据可知,x=20+3+5+3﹣3﹣3﹣11=14;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0g﹣3g=17g,则甲是反应物;反应前后乙的质量不变,则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反应后丙的质量增加了14g﹣5g=9g,则丙是生成物;反应后丁的质量增加了11g﹣3g=8g,则丁也是生成物;该反应是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由图中数据可知,x=20+3+5+3﹣3﹣3﹣11=14,故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是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可以表示为甲丙+丁,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该反应是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g﹣5g):(11g﹣3g)=9:8,由于不知道化学计量数,所以无法判断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6.(2024•辉县市模拟)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质M,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应为64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M的化学式可能是CH4
D.该反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3:1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分析】应前后质量增加了,该物质就是生成物,增加了多少,就生成了多少,反应前后质量减少了,该物质就是反应物,减少了多少,参加反应的就是多少,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
【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密闭容器内反应前后质量不变,132+2+2+32=4+90+74+X,X=0,说法错误;
B、反应前后氧气质量减少,氧气是反应物,二氧化碳质量增加,二氧化碳是生成,水质量增加,水是生成物,M质量减少,M是反应物,即M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说法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90g﹣2g=88g,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生成水的质量=74g﹣2g=72g,72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生成物中二氧化碳与水中碳、氢元素质量之和=24g+8g=32g=M物质质量,即M中只含有碳、氢元素,M的化学式可能是CH4,说法正确;
D、根据表中的数据,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132g﹣4g=128g,该反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根据图表先判断出反应物是谁,生成物是谁,分别反应了多少?生成了多少?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算。
7.(2023秋•台儿庄区期末)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10g水与10g酒精混合后质量为20g
B.2L一氧化碳与1L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L二氧化碳
C.点燃氧气和氢气的混合物9g,充分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一定等于9g
D.8g硫在16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为16g
【考点】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可知该定律是解释化学化学前后物质质量关系的一个定律,物理变化不在此解释范围.
【解答】解:A、1Og水与1Og酒精混合后,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不是质量守恒定律所解释的范围。故A不正确;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质量守恒,体积不一定守恒。2L一氧化碳与1L氧气完全反应应该生成2L二氧化碳,故B不正确;
C、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氢气与氧气完全反应时质量比=(2×2):32=1:8,只有按此比例混合反应时生成水的质量才和原气体的质量相等。故C不正确;
D、8g硫在16g氧气中充分燃烧,此反应中氧气过量,硫和氧气按照质量比1:1反应,故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为16g.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使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现象,在使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注意到质量守恒定律是用于解释化学变化前后质量关系的.
8.(2023秋•息县期末)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关于此反应认识正确的是( )
A.m的数值无法确定
B.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丙物质一定属于化合物
D.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m的值,再根据化学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结合表中数据进行分析.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4+31+21+10=m+40+6+16,因此m=4;乙、丁质量都增加,是生成物;丙减少,是反应物;甲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数据可以如下处理:
A、根据计算m=4,故错误;
B、根据分析,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错误;
C、根据分析,乙、丁质量都增加,是生成物;丙减少,是反应物,为分解反应,则丙物质一定属于化合物,故正确;
D、根据分析,乙、丁质量都增加,是生成物;丙减少,是反应物,为分解反应,故错误;
故选:C。
【点评】考虑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9.(2023秋•潜山市期末)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丁一定属于化合物
B.a的值为48
C.当丁为20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44g
D.甲、乙的质量之和等于丁的质量
【考点】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D
【分析】根据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由图象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减少了40g﹣0g=40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40g;同理可以确定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甲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的甲的质量为32g﹣0g=32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40g﹣32g=8g,故a的数值为40+8=48;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乙,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丁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
B、a的数值为40+8=48,故B正确;
C、反应中丁、乙的质量比为40g:8g=5:1,当丁为20g时,生成乙的质量为4g,容器中乙的质量为40g+4g=44g,故C正确;
D、参加反应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乙的质量之和,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0.(2023秋•沭阳县期末)二氧化氯(ClO2)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是公认的绿色消毒剂,广泛用于自来水的处理,其制备方法有:2NaClO2+Cl2=2X+2ClO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NaCl
B.1个ClO2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C.NaClO2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NaClO2与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考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分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反应前Na、Cl、O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4、4,反应后Na、Cl、O原子的个数分别为:0、2、4,则X的化学式为NaCl,故选项说法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ClO2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NaClO2中Na、Cl、O元素的质量比为23:35.5:32=46:71:64,则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NaClO2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则氯元素显+3价;ClO2中氧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4价;NaClO2与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2024•垦利区二模)密闭容器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不同时刻的质量如表所示。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为32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考点】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A
【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和给出的信息提示进行分析,适当加工表中数据以便更直观呈现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和质量关系。
【解答】解:数据处理得如下结果:
根据增加的一行(变化量,是反应后减去反应前,负值表示质量减少,为反应物,正值为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可知甲为反应物,乙和丁为生成物,且质量比为2:1:1,由于64=32+32,丙变化的质量为0,所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根据质量比为2:1:1,可得a=26,b=1,丙在过程中质量不变,所以可能为催化剂;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且甲为反应物,乙和丁为生成物,且质量比为2:1:1,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计量系数之比等于各自的质量比上各自的相对原子质量或者相对分子质量)。
故选:A。
【点评】这样的数据分析,尤其涉及反应类型以及质量变化求算等,建议采用如题所示的增加一行的方式,让数据和转化关系更直观。
12.(2024春•乳山市期中)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2g碳和100g氧气充分反应可以生成44g二氧化碳,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因“质量守恒”,蜡烛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
C.1L氢气与1L氯气反应生成2L氯化氢气体,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A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A、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应时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2:32,12g碳和100g氧气充分反应可以生成44g二氧化碳,有氧气剩余,该选项正确。
B、蜡烛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和消耗氧气的质量之和,该选项不正确。
C、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反应前后质量的关系,与体积无关,该选项不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等于铁丝的质量与消耗氧气的质量之和,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大,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3.(2023秋•润州区校级期末)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S+2KNO3+3CX+3CO2↑+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K2SO4
B.黑火药爆炸时可能生成SO2
C.反应中有2种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黑火药古配方是“一硫二硝三炭”,其中的“一、二、三”是各成分质量比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来分析;
B、根据黑火药中含有硫元素,硫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来分析;
C、根据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0变成﹣2,氮元素的化合价从+5变成0,碳元素的化合价从0变成+4来分析;
D、根据黑火药的古配方“一硫二硝三炭”中,“一、二、三”是化学计量数之比来分析。
【解答】解: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2KNO3+3CX+3CO2↑+N2↑可知,反应前硫、钾、氮、氧、碳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2、2、6、3,反应后除X外,碳、氧、氮原子个数分别为3、6、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X中含有2个钾原子、1个硫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K2S,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黑火药中含有硫元素,硫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所以黑火药爆炸时可能生成SO2,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2KNO3+3CK2S+3CO2↑+N2↑可知,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0变成﹣2,氮元素的化合价从+5变成0,碳元素的化合价从0变成+4,所以硫、氮、碳3种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2KNO3+3CK2S+3CO2↑+N2↑可知,黑火药的古配方“一硫二硝三炭”中,“一、二、三”是化学计量数之比,即各成分的粒子个数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合价原则,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结合题中信息,认真分析即可解答。
14.(2023秋•龙华区校级期末)下列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同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相同
C.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相同
D.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个数相同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等于生成物质的质量,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B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故C正确;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个数可能发生变化,错误。
故选:D。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哪些量变,哪些量不变,然后结合选项进行解答。
15.(2024•崇川区校级模拟)下列有关学科观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微粒观:二氧化碳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B.根据守恒观:14gC与32gO2反应,推知生成CO2的质量为46g
C.根据结构观:O原子和S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根据元素观: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推知该物质由C、H、O元素组成
【考点】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分析】A、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
B、根据方程式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C、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为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
D、根据元素守恒进行分析。
【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于:C+O2CO2,该反应中碳、氧、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16×2):(12+16×2)=12:32:36,则14gC与32gO2反应,只能消耗12gC,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g+32g=44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为最外层电子数,氧原子和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该选项说法正确;
D、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化学基本观点,构建正确的化学观,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微观构成、结构决定用途等为解答该图的关键。
16.(2023秋•花山区校级期末)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9.6g氧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对该化合物的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A.只含有C、H两种元素
B.含有C、H、O三种元素
C.只含有C元素
D.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该化合物的质量为8.8g+5.4g﹣9.6g=4.6g,又由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水中氢元素质量为,又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该化合物中含碳、氢元素共2.4g+0.6g=3g<4.6g,则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故选:B。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7.(2024•东阿县二模)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微粒观: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B.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碘分别加入到水和汽油中,探究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C.守恒观:4gH2与16gO2反应生成20gH2O
D.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结束后的废液不能直接倒入水池,防止腐蚀管道和污染水源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答案】C
【分析】A、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B、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氢气燃烧生成水。
D、实验结束后的废液不能直接倒入水池,防止腐蚀管道和污染水源。
【解答】解:A、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该选项正确。
B、将碘分别加入到水和汽油中,是为了探究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该选项正确。
C、氢气燃烧生成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氢气和氧气质量比是1:8,4gH2与16gO2反应时,氢气过量,生成小于20g的H2O,该选项不正确。
D、实验结束后的废液不能直接倒入水池,防止腐蚀管道和污染水源,该选项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8.(2023秋•三门峡期末)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氧气4.8g,同时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化合物中含有 C H O 元素(写出元素符号),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2:6:1 (和上空中的元素相对应)。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化合物的质量为2.3g,然后根据化合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利用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可求C、H两种元素的质量;若C、H两种元素的质量等于2.3g,则化合物不含有O元素,若C、H两种元素的质量小于2.3g,则化合物中含有O元素,然后利用质量来求原子个数之比。
【解答】解: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g氧气,同时只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合物的质量为4.4g+2.7g﹣4.8g=2.3g,且化合物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
C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g,
H元素的质量为2.7g××100%=0.3g,
1.2g+0.3g=1.5g<2.3g,
则化合物中一定含有O元素;O元素的质量为:2.3g﹣1.5g=0.8g
则化合物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6:1,
故答案为:C H O;2:6:1。
【点评】本题考查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化学式,学生应能根据元素守恒、质量守恒的思维来分析解答问题,注意守恒思想在化学式推断中的重要作用。
19.(2023秋•龙华区校级期末)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实验完毕后发现混合物固体质量减少了,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因为生成的氧气是气体,所以固体质量减轻 .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因为生成的氧气是气体,所以固体质量减轻.
答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因为生成的氧气是气体,所以固体质量减轻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20.(2024•凉州区二模)新冠病毒流行期间,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可用X与SO2反应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SO2=2ClO2+K2SO4,其中X的化学式是 KClO3 。请你列举一条生活中预防新冠病毒的具体措施 戴口罩或常消毒等 。
【考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物质的化学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KClO3;戴口罩或常消毒等。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反应后氯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后氧原子是8个,反应前应该是8个,其中6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后钾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后硫原子都是1个,其中X的化学式是KClO3。
一条生活中预防新冠病毒的具体措施是戴口罩或常消毒等。
故答案为:KClO3;戴口罩或常消毒等。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三.实验题(共3小题)
21.(2023秋•澄城县期末)某化学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做甲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结果 没有 (填“有”或“没有”)影响。
(2)乙实验中最后天平不平衡,此现象 能 (填“能”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3)丙实验的反应在敞口容器中进行仍成功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该反应不消耗气体也不产生气体 。
(4)进行丁实验时,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玻璃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理论上生成物的质量 > (填“>”“<”或“=”)参加反应的镁条的质量。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1)没有。
(2)能。
(3)该反应不消耗气体也不产生气体。
(4)>。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1)做甲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影响,因为无论红磷是否完全反应,天平都保持平衡;
(2)乙实验中,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减小,所以最后天平不平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3)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此反应不消耗气体也不生成气体,所以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4)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由于镁条与氧气结合产生氧化镁质量增加,故生成物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镁条的质量。
故答案为:(1)没有。
(2)能。
(3)该反应不消耗气体也不产生气体。
(4)>。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22.(2023秋•任丘市校级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三个实验装置(托盘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A、B、C所示。
(1)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上述的A﹣C三个实验装置,只有一个装置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装置为 A (填字母代号),不能用B的原因是 B中不是化学变化 。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P+5O22P2O5 ,在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 气球先变大后变瘪 ;锥形瓶底部细沙的作用是 防止锥形瓶底炸裂 。
(3)小明受到A装置的启发,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所示。该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形成封闭环境,平衡气压,防止瓶塞冲出 。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1)A;B中不是化学变化;
(2)4P+5O22P2O5;气球先变大后变瘪;防止锥形瓶底炸裂;
(3)形成封闭环境,平衡气压,防止瓶塞冲出。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或烟生成的反应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解答】解:(1)A实验装置红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有氧气参与反应,且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实验装置是酒精溶解于蒸馏水,发生物理变化,质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于物理变化;C装置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发生化学变化,有气体生成,必须在密闭环境中进行,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答案为:A;B中不是化学变化;
(2)A实验装置红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在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气球先变大后变瘪,因为红磷燃烧放出热量,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气球体积变大,红磷燃烧消耗氧气,锥形瓶内压强变小,导致气球体积变小;红磷燃烧放热,锥形瓶底部细沙的作用是防止锥形瓶底炸裂;故答案为:4P+5O22P2O5;气球先变大后变瘪;防止锥形瓶底炸裂;
(3)小明受到A装置的启发,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所示。有气体生成,或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都需在密闭环境中进行,该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是形成封闭环境,平衡气压,防止瓶塞冲出;故答案为:形成封闭环境,平衡气压,防止瓶塞冲出。
【点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而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因此解答该类问题时首先要判断发生的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只要属于化学变化,就能够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23.(2023秋•沈丘县期末)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为什么不能用实验一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而实验一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
(2)在进行实验二时,观察到天平 平衡 (填“平衡”或“不平衡”)。
(3)在进行实验三时,若使托盘天平指针不发生偏转,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 让反应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 。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而实验一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2)平衡。
(3)让反应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1)不能用实验一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而实验一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2)在进行实验二时,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产生气体,观察到天平平衡。
(3)在进行实验三时,若使托盘天平指针不发生偏转,实验装置改进方法:让反应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
故答案为:(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而实验一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2)平衡。
(3)让反应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物质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M
反应前质量/g
132
2
2
32
反应后质量/g
4
90
74
X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4
31
21
10
反应后的质量/g
m
40
6
16
甲的质量/g
乙的质量/g
丙的质量/g
丁的质量/g
反应前
64
10
1
16
t时刻
32
a
b
c
反应后
0
42
d
48
物质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M
反应前质量/g
132
2
2
32
反应后质量/g
4
90
74
X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4
31
21
10
反应后的质量/g
m
40
6
16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4
31
21
10
反应后质量(g)
m=4
40
6
16
质量变化
0
+9
﹣15
+6
甲的质量/g
乙的质量/g
丙的质量/g
丁的质量/g
反应前
64
10
1
16
t时刻
32
a
b
c
反应后
0
42
d
48
甲的质量/g
乙的质量/g
丙的质量/g
丁的质量/g
反应前
64
10
1
16
t时刻
32
a
b
c
反应后
0
42
d
48
变化量(后﹣前)
﹣64
+32
0
+3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化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分离、提纯、检验、鉴别 学案,共24页。
这是一份2024成都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含详细解析),共17页。
这是一份2024成都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含详细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uSO4是化学实验中常见试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