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展开1.(3分)优质的空气资源需要大家的保护,下列物质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
A.NO2B.SO2C.COD.CO2
2.(3分)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生活生产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
A.炼钢过程用到的氧气
B.磁悬浮列车用到的氮气
C.用于生产氮肥的氨气
D.人工降雨用到的固态二氧化碳
3.(3分)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稀有气体制成多种用途电光源
B.氮气作为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C.氧气用于气割气焊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4.(3分)若用“”“”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B.
C.D.
5.(3分)下列关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压缩容器会使二氧化碳分子变小
B.二氧化碳分子在容器内静止不动
C.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D.碳原子和氧原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6.(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因此可用来作霓虹灯
B.将氧气加压降温,氧气会变为淡蓝色液体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7.(3分)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B.化工生产中使用催化剂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D.化工生产中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化工产品
8.(3分)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存在缓慢氧化的是( )
A.运动员正在进行百米冲刺
B.久置的蔬菜、水果腐烂发臭
C.红磷点燃后在氧气中燃烧
D.铁丝表面逐渐生成一层红色的铁锈
9.(3分)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O2的药品及操作错误的是( )
A.药品B.发生装置
C.收集装置D.验满
10.(3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11.(3分)下列是化学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实验室做有关氧气的性质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 )
A.小周将盛有红热木炭的燃烧匙从瓶口往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B.小吴准备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他未将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就停止收集
C.小郑在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之前先用砂纸把铁丝打磨光亮
D.小王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引燃细铁丝底端的木条后立即将其伸入集气瓶中
12.(3分)化学实验操作中有许多“先后”之分,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
A.组装仪器时,一般遵循的原则是从左到右,先下后上
B.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向锥形瓶内加入MnO2,再向长颈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再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上
D.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13.(3分)已知标准状况下空气密度为1.293g/L。下表为四种气体的部分性质,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NH3B.CH4C.COD.CO2
14.(3分)对下列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破裂(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铁丝没有燃烧(铁丝绕成螺旋状)
C.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不纯(集气瓶中未装满水)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燃烧匙伸入瓶中过慢)
二、填空题(共48分)
15.(9分)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理论分析】
(1)燃烧红磷前,需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上方空气分为5等份,足量红磷的目的是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2)从红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现象是 (填字母)。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3)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具有 的物理性质和 的化学性质。
【实验验证】
(4)实验时先在容积350mL的集气瓶中装50mL滴有红墨水的水,量筒内装有100mL水;实验结束后,量筒内液体读数为13mL,根据实验结果 。实测值与理论值偏差较大的原因是 (写一点)。
【装置改进】
(5)使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已知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填序号)。
A.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氮气
B.白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C.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30mL刻度线处
D.该实验中的白磷可以用木炭代替
16.(5分)某兴趣小组做如图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已知:浓氨水极易挥发,挥发产生难闻的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
(1)图1所示实验,用A、B两支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分别吸取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相同大小的力,将栓塞慢慢推入 。
(2)图2所示实验,先向烧杯乙中加入20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向烧杯甲中加入3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甲、乙两个小烧杯。几分钟后 。
(3)图3实验中用胶头滴管吸取少许浓氨水,将其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一会儿 (填“ba”或“bc”)段纱布条先变成红色,原因是 。
(4)图3实验与图2实验对比,改进后的优点是 (任答一条即可)。
17.(12分)实验室制备氧气常用如图A~F的装置,请回答:
(1)写出图中标号为a、b的仪器名称:a ,b 。
(2)若将装置A的棉花团拿掉,请写出符合用该发生装置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3)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 。
(4)实验室需少量甲烷气体,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制得。制甲烷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字母)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可选用E或F装置,由此推断甲烷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若用如图G装置收集该甲烷,气体由 端通入(填“a”或“b”)。
(5)甲同学将一条细铁丝缠绕在火柴末端,欲进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这个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集气瓶底部需要放少量水,其目的是 。但他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中,却发现没有“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 (写一条)。
18.(5分)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测量得到氧气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④中H2O2分解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填序号)。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
C.放出氧气的速率慢
D.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且速率慢
(2)对比实验③和④的目的是 。对比实验②和③,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请在图中画出实验①测量得到氧气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曲线Ⅳ。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1.【分析】根据污染空气的主要有害气体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进行解答。
【解答】解:空气污染物包括SO2、二氧化氮、CO,不包括二氧化碳。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空气的三大污染气体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以及各成分气体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则炼钢过程用到的氧气来自空气;
B、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故B不合题意;
C、空气中不含氨气,故C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组成成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稀有气体制成多种用途电光源,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选项正确。
B、氮气作为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故选项错误。
C、氧气用于气割气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故选项错误。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4.【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解答】解:A、由图可知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故A错;
B、由图可知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故B错;
C、由图可知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故C错;
D、由图可知图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分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5.【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压缩容器不会使二氧化碳分子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C、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8个氧原子构成的。
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分析】A、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B、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变化分析;
C、根据氧气不具有可燃性分析;
D、带火星的木条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氧气的浓度必须达到一定的浓度。
【解答】解: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有色的光,故A错误;
B、将氧气加压降温,故B正确;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属于可燃物;
D、带火星的木条不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了解稀有气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即可分析解答。
7.【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解答】解: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故A说法错误;
B、化工生产中使用催化剂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有的是为了减慢反应速率,不合题意;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故C说法正确;
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速率,所以化工生产中使用催化剂不能得到更多的化工产品,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分析】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缓慢氧化是指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运动员正在进行百米冲刺,是与空气的氧气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
B、久置的蔬菜,是蔬菜,故选项错误。
C、红磷点燃后在氧气中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D、铁丝表面逐渐生成一层红色的铁锈、水共同作用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化反应的分类和缓慢氧化的特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分析】A、根据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药品来分析;
B、根据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来分析;
C、根据氧气的性质与收集方法来分析;
D、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在实验室中可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B、在实验室中可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图示正确;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应从长管进入;
D、氧气具有助燃性,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证明氧气已满。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收集和验满的方法,难度不大。
10.【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火星四射。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而不是白雾。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1.【分析】根据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注意事项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A、小周将盛有红热木炭的燃烧匙从瓶口往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故A正确;
B、小吴准备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故B正确;
C、小郑在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之前先用砂纸把铁丝打磨光亮,有利于铁的燃烧;
D、小王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引燃细铁丝底端的木条后立即将其伸入集气瓶中,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故选:D。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木炭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即可分析解答。
12.【分析】A、根据仪器的组装顺序来分析;
B、根据药品的添加顺序来分析;
C、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D、根据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步骤来分析。
【解答】解:A、组装仪器时,先下后上;
B、实验室制取氧气时2,再向长颈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故B操作顺序正确;
C、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再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D、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实验结束时,炸裂试管,后熄灭酒精灯。
故选:D。
【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基本操作又是实验的必备技能,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考查热点之一。
13.【分析】根据考虑实验室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是否能选用排水法要考虑气体的溶解性和是否与水反应;是否能选用排空气法要考虑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该气体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说明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A.NH3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B.CH4难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C.CO难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D.CO5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实验室选择收集方法的确定方法,了解收集方法要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来分析。
【解答】解:A、加热固体药品时,使试管炸裂;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可能是氧气不纯等,故分析不合理;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会使收集到的氧气中混入空气,故分析合理;
D、燃烧匙缓慢伸入瓶中过慢容易使受热的空气膨胀逸出,故分析合理。
故选:B。
【点评】实验现象或失误原因或误差原因的分析,是化学探究实验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理解掌握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与素质教育的目标一致,是中考的考查热点。
二、填空题(共48分)
15.【分析】(1)根据足量红磷可以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完全消耗掉来分析解答;根据红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来分析解答;
(2)根据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装置内的压强的变化来分析解答;
(3)根据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没有充分燃烧,反应后剩余来分析解答;
(4)根据题中数据来进行有关计算,根据弹簧夹未夹紧,气体逸出而导致结果变大来分析解答;
(5)A、根据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来分析判断;
B、根据白磷熄灭后,等装置内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来分析判断;
C、根据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试管中氧气的体积为20mL来分析判断;
D、根据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装置内压强变化不大来分析判断。
【解答】解:(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足量红磷的目的是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完全消耗掉,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红磷+氧气2P2O5;
(2)从红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瓶内的压强先增大,因此瓶内水面的变化是先下降,故选:D;
(3)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可以判断氮气的物理性质为难溶于水的气体,反应后剩余,可以判断氮气的化学性质为不燃烧;
(4)实验时先在容积350mL的集气瓶中装50mL滴有红墨水的水,则空气体积为350mL﹣50mL=300mL,实验结束后,量筒内液体读数为13m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实测值与理论值偏差较大的原因是弹簧夹未夹紧,气体逸出而导致结果变大;
(5)A、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故A错误;
B、白磷熄灭后,再打开弹簧夹,故B错误;
C、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则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30mL刻度线处;
D、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则该实验中的白磷可不以用木炭代替;
故选:ABD。
故答案为:(1)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完全消耗掉;红磷+氧气6P2O5;
(2)D;
(3)难溶于水;不燃烧;
(4)29%;弹簧夹未夹紧;
(5)ABD。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16.【分析】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是不断运动的;
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解答】解:(1)吸取空气的注射器的栓塞更容易推入,是因为空气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比水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大。
故填:空气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比水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大。
(2)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乙中溶液变红色,运动到乙中时,氨水显碱性。
故填:乙中溶液变红色。
(3)一会儿,观察到ba段纱布条先变成红色。
故填:ba;氨气密度比空气小。
(4)图3实验与图2实验对比,改进后的优点是节约药品。
故填:节约药品或更环保等。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7.【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A装置为加热固体的装置,且试管口塞一团棉花进行药品的选择并进行分析;
(3)根据氧气的验满的方法进行分析;
(4)根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进行分析;
(5)根据铁丝然燃烧的反应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由图可知,仪器a为酒精灯。
(2)A装置为加热固体的装置,且试管口不放棉花,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并加热条件下生车工氯化钾和氧气,氯化钾+氧气3KCl+O2。
(3)装置D为向上排空气法,氧气具有助燃性,验满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则说明已收集满。
(4)该反应为加热固体的反应,发生装置选A,F装置为排水法,说明甲烷密度比空气小;甲烷密度比水,则气体应从a口通入。
(5)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符号表达式为:Fe+O2Fe3O7;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若没有观察到“剧烈燃烧,可能原因为:氧气不纯。
故答案为:(1)酒精灯;锥形瓶;
(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或KClO3KCl+O3;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
(4)A;甲烷密度比空气小;a;
(5)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或Fe+O2Fe3O3;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气体为中考常考题,理解制取原理、装置选择及注意事项等为解答这类题的关键。
18.【分析】(1)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据此书写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根据对比实验要求,找到变量,总结影响因素;
(2)根据图象分析回答此题,比较同一时间下制得氧气的体积;
(3)①中过氧化氢溶液与②相比,只是改变用量,所以产生气体的量减小,据此分析回答此题。
【解答】解:(1)实验④中H2O2分解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过氧化氢水+氧气或H2O2H6O+O2,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放出氧气。
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水+氧气或H2O7H2O+O8;C。
(2)③和④只有一个加入了催化剂,一个未加催化剂,所以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故答案为: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3)②和③中改变的因素为温度,其他实验条件未发生改变,在同一时间下,说明温度越高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其他条件不变,温度越高。
(4)①和②相比,①中过氧化氢的量为②中一般,因此在与Ⅲ曲线进行类似绘制时,实验①测量得到氧气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曲线Ⅳ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点评】根据已有知识,在情景相似的情况下,进行知识地大胆迁移,是解决新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气体
NH3
CH4
CO
CO2
密度(g/L)
0.771
0.717
1.250
1.977
溶解性
极易溶
难溶
难溶
能溶
实验
反应物
催化剂
温度
氧气体积与时间的关系
①
10mL10%H2O2溶液
无
25℃
Ⅳ
②
10mL20%H2O2溶液
无
25℃
Ⅲ
③
10mL20%H2O2溶液
无
40℃
Ⅱ
④
10mL20%H2O2溶液
1~2滴饱和FeCl3溶液
40℃
Ⅰ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