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解析版)
展开1.本试卷共8页,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5题,共30分)、多项选择题(第16题~第19题,共12分)、非选择题(第20题~第24题,共58分)三部分。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5.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大豆种子中含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豆种子中的无机盐都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液泡中
B. 大豆种子中的淀粉和磷脂均有碳、氢、氧、磷4种元素
C. 大豆种子中的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由单体聚合而成的大分子
D. 可用苏丹Ⅲ定量检测大豆种子中的脂肪含量
【答案】C
【分析】一、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和多糖,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聚合而成的,核酸是由多个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多糖由多个葡萄糖聚合而成。二、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固醇又分为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不同的脂质具有不同的功能。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除此以外,脂肪还有保温、缓冲、减压的作用。
【详解】A、细胞中的无机盐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有少数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A错误;
B、淀粉只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错误;
C、蛋白质、核酸和多糖都属于单体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C正确;
D、可用苏丹Ⅲ检测大豆种子中的脂肪,但不能做定量的检测,D错误。
故选C。
2. 溶酶体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是细胞的“消化车间”。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溶酶体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 溶酶体合成的水解酶可水解蛋白质
C. 高尔基体产生溶酶体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D. 离子进出溶酶体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B
【分析】溶酶体是由单层膜包绕的内含一系列水解酶的小体;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类,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溶酶体被比喻为细胞内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详解】A、溶酶体是单层膜的的细胞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其基本支架,A正确;
B、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水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B错误;
C、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出芽”产生的,其形成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C正确;
D、溶酶体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离子进出溶酶体具有选择透过性,D正确。
故选B。
3. 如图示ATP的结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转化为ADP可为离子的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B. α和β位磷酸基团之间的化学键不能断裂
C. 用γ位32P标记的ATP可以合成带有32P的RNA
D. 细胞中ATP的合成速度快、含量高
【答案】A
【分析】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是腺苷,“P”是磷酸;“A”代表腺苷,“T”代表3个。
【详解】A、ATP为直接能源物质,γ位磷酸基团脱离,ATP形成ADP的过程释放能量,可为离子主动运输提供能量,A正确;
B、α和β位磷酸基团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形成AMP,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所以α和β位磷酸基团之间的化学键可以断裂,B错误;
C、ATP分子水解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得到RNA的基本单位之一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故用α位32P标记的ATP可以合成带有32P的RNA,C正确;
D、ATP在细胞中的含量低,但合成速度快,D错误。
故选A。
4. 酵母菌和乳酸菌常用于发酵食品的制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果酒和酸奶制作分别利用了酵母菌和乳酸菌无氧呼吸的原理
B. 酵母菌和乳酸菌细胞中均存在丙酮酸转化为CO2的过程
C. 酵母菌和乳酸菌均含有线粒体,无氧呼吸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D. 无氧条件下消耗等量葡萄糖,酵母菌和乳酸菌释放的能量相等
【答案】A
【分析】一、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二、无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一分子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过程中释放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
【详解】A、果酒制作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酸奶制作利用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A正确;
B、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
C、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含有线粒体;乳酸菌是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C错误;
D、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和乳酸菌消耗等量葡萄糖,酵母菌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乳酸菌产生乳酸,释放的能量不同,D错误。
故选A。
5.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多细胞生物组织细胞的更新包括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
B. 自由基增多可能会导致细胞衰老,大多数酶的活性下降
C. 端粒学说认为端粒缩短会引起细胞衰老但不会影响染色体结构
D. 细胞凋亡对生物体生长发育一般是有利的,如人指间蹼的消失
【答案】C
【分析】一、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二、细胞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过程遗传物质不变,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三、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A、、人体内组织细胞的更新包括组织细胞的产生和凋亡,新组织细胞的形成需要经过细胞分裂、分化,A正确;
B、自由基增多可能会导致细胞衰老,衰老的细胞大多数酶的活性下降,代谢减慢,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B正确;
C、端粒是染色体两端的DNA-蛋白质复合体,端粒学说认为,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截,直到端粒内侧正常DNA序列受损,故端粒缩短会引起细胞衰老也会影响染色体结构,C错误;
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通过细胞凋亡,消除多余的和不必要的细胞,确保了正常发育和形态的形成,例如指间蹼的消失就是由细胞凋亡完成的,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D正确。
故选C。
6. 下图为豌豆(2n=1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图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每个细胞都含4个染色体组
B. 图中细胞的染色体都含姐妹染色单体
C. 图中细胞都可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D. 图中细胞都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答案】C
【分析】题图分析,左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右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次级精母细胞。
【详解】A、图示左图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右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个细胞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
B、左图中细胞的染色体都含姐妹染色单体,而右图细胞中不存在染色单体,B错误;
C、左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而右图细胞中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前提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C正确;
D、左图细胞中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在右图细胞中不会发生该现象,D错误。
故选C。
7.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HGF)是一种罕见的口腔遗传病。2022年,我国科学家对某一典型的HGF家系(如图)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病是由ZNF862基因显性突变导致。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ZNF862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 Ⅱ2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
C. Ⅲ7为纯合子的概率是0
D. Ⅲ4和Ⅲ5再生育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2
【答案】C
【分析】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中表现一致,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若雄性患病,则女儿和母亲一定患病。
【详解】A、题干已知该基因为显性基因,若位于X染色体上,则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题目中的Ⅱ4、Ⅲ5 、 Ⅳ2、都正常,说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错误;
B、Ⅱ2和Ⅱ3基因型相同,都是Aa,B错误;
C、Ⅲ7 患病,基因型为Aa,为纯合子的概率是0,C正确;
D、根据图推知,Ⅲ4的基因型是Aa,Ⅲ5的基因型是aa,再生育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2×1/2=1/4,D错误。
故选C。
8. 稻鸭萍共作是一种生态农业的种植模式。为了进一步研究稻鸭萍共作的主要生态功能,试验设置了对照区、稻萍区、稻鸭共作区和稻鸭萍共作区共4个处理,研究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稻鸭萍共作区生物群落由水稻、杂草、绿萍、鸭子和稻飞虱组成
B. 可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区的杂草密度和稻飞虱密度
C. 鸭粪可为植物提供能量促进植物的快速生长
D. 稻鸭萍共作区增加了营养结构复杂性,提高了恢复力稳定性
【答案】B
【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营养结构越复杂,稳定性就越高,否则就越低。
【详解】A、生物群落包含该区域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A错误;
B、杂草是植物,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稻飞虱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也可以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B正确;
C、鸭粪中主要含有有机物,植物是生产者,鸭粪不会为植物提供能量,C错误;
D、一般情况下,营养结构越复杂,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但恢复力稳定性越弱,稻鸭萍共作区增加了营养结构复杂性,降低了恢复力稳定性,D错误。
故选B。
9. 巴黎奥运会赛场上,各项比赛精彩纷呈。下列关于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生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乒乓球比赛: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热增多
B. 平衡木比赛: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小脑维持身体平衡
C. 排球比赛: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肌糖原水解以维持血糖平衡
D. 田径比赛:肌肉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内环境pH显著降低
【答案】A
【分析】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
【详解】A、乒乓球比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谢活动加快,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热增多,A正确;
B、平衡木比赛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小脑维持身体平衡,B错误;
C、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来维持血糖平衡,C错误;
D、无氧呼吸时可以产生乳酸,但由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内环境的pH不会显著降低,D错误。
故选A。
10. 柳树雌雄异株,果实成熟后,种子上面的绒毛形成柳絮。过敏体质的人接触或吸入柳絮后容易引起过敏症状。绿化站工作人员通过给柳树注射赤霉素药液抑制杨柳飞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赤霉素施用的对象为柳树的雌株
B. 这一方法利用了赤霉素能够促进果实成熟的原理
C. 赤霉素的注射量要根据柳树的树龄、长势等调整
D. 注射赤霉素后能促进柳枝的伸长
【答案】B
【分析】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详解】A、柳树雌雄异株,雌株会形成柳絮,为减少环境中的柳絮,给柳树注射赤霉素药液抑制杨柳飞絮,作用的对象是柳树的雌株,A正确;
B、赤霉素能够促进果实发育,而不是促进果实成熟,B错误;
C、赤霉素的注射量要根据柳树的树龄、长势等调整,这是合理的,因为不同树龄和长势的柳树对赤霉素的需求和反应可能不同,C正确;
D、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柳枝的伸长,D正确。
故选B。
11. 下图是大豆和杂草R、杂草S在某种养分生态位上的分布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越大,表明杂草R个体间对该养分的竞争越激烈
B. 大豆与杂草R对该养分的竞争程度较大豆与杂草S强
C. b的大小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a和d不会
D. 当c减小,大豆和杂草R的该养分生态位发生分化
【答案】D
【分析】生态位是指群落中的某个物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其他相关物种之间的功能关系,自然群落中,生态位有重叠的物种会发生生态位分化。
【详解】A、a越小,杂草所能利用的养分资源越少,表明杂草R个体间对该养分的竞争越激烈,A错误;
B、大豆与杂草R的生态位重叠区域c比大豆与杂草S的生态位重叠区域d小,则大豆与杂草R对该养分的竞争程度较大豆与杂草S弱,B错误;
C、环境发生改变,杂草R、大豆、杂草S生态位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得a、b、d都发生改变,C错误;
D、当c减小时,表明大豆和杂草R对该养分的竞争逐渐减小,表明生态位发生了分化,D正确。
故选D。
12. 水体中氮素的去除对清洁水体有重要意义,异养硝化细菌能将硝酸铵转化为氨,科研工作者从污水中筛选出异养硝化细菌ZW2和ZW5菌株,并研究其转化能力,结果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进行ZW2和ZW5菌株初步筛选时,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并计数
B. 初步筛选并培养后,一般依据菌落形状等特征来区分不同的微生物
C. 分离ZW2和ZW5菌株时,培养基中需要添加刚果红作为指示剂
D. ZW2菌株的转化能力较ZW5强,可以扩大化培养用于水体净化
【答案】B
【分析】分离微生物常用的方法:
(1)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还可以用于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详解】A、分离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故进行ZW2和ZW5菌株初步筛选时,通常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A错误;
B、可根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方面的特征区别不同微生物,故初步筛选时,一般依据菌落特征来区分不同的微生物,B正确;
C、由题干信息可知,异养硝化细菌能将硝酸铵转化为氨,科研工作者从污水中筛选出异养硝化细菌ZW2和ZW5菌株,并研究其转化能力,所以分离ZW2和ZW5菌株时,培养基中需要添加酚红作为指示剂,C错误;
D、由图分析可知,ZW5菌落周围的红色圈面积大,说明其降解硝酸铵产生氨的能力更强,故如果要得到目标菌,应该选择ZW5菌落进一步纯化,D错误。
故选B。
13. 某兴趣小组尝试利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培养胡萝卜细胞并获取番茄红素,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果胶酶等处理愈伤组织,制备悬浮细胞
B. 番茄红素是胡萝卜生长所必需的初生代谢产物
C. 细胞培养时使用的液体培养基需要进行灭菌处理
D. 细胞培养时需要适宜的温度、pH以及氧气等
【答案】B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其过程是: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发育植株(新植体)。
【详解】A、由愈伤组织得到悬浮细胞可以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处理,去除细胞壁,A正确;
B、番茄红素是胡萝卜细胞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初级代谢产物是细胞生长所必需的代谢物,B错误;
C、细胞培养时使用的液体培养基需要进行灭菌处理,这样可以避免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杂菌污染,C正确;
D、细胞培养时需要适宜的温度、pH以及氧气等,进而满足细胞培养所需要的适宜条件,D正确。
故选B。
14. 黑藻由于叶片小而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大而清晰,且分布广泛,易于取材。下列实验均以黑藻为材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观察细胞胞质环流,不同细胞环流方向均相同
B. 选择成熟叶片进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
C. 质壁分离过程中,液泡绿色加深、吸水能力增强
D. 提取叶片光合色素时,可用无水乙醇作提取液
【答案】D
【分析】黑藻叶片细胞含有较多的叶绿体,可以用于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也可以用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提取色素的原理:色素能溶解在乙醇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等提取色素;同时,黑藻叶片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大液泡,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但黑藻叶片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能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详解】A、不同细胞胞质环流方向可能不同,A错误;
B、黑藻成熟叶片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因此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宜选用黑藻成熟叶片,B错误;
C、黑藻的绿色不是来自液泡的颜色,而是叶绿体的颜色,且吸水力变大,C错误;
D、光合色素为脂溶性,可以用无水乙醇作提取液进行提取,D正确。
故选D。
15. hNaDC3(人钠/二羧酸协同转运蛋白-3)主要分布于肾脏等重要器官。为进一步研究hNaDC3的生理功能,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与hNaDC3基因的融合基因,其过程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设计引物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从其5'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B. 设计引物P1和P2的依据是GFP基因两端的核苷酸序列
C. PCR扩增GFP和hNaDC3基因,经过1轮可形成所需的等长片段
D. 杂交链延伸生成GFP—hNaDC3融合基因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引物P1和P4
【答案】C
【分析】PCR技术:(1)定义: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2)原理:DNA复制;(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耐高温的DNA聚合酶、能量;(5)过程:高温变性,DNA双链解旋;低温复性,引物与互补链DNA结合;中温延伸,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子链。
【详解】A、DNA复制从子链的5'端→3'端,因此设计引物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从其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A错误;
B、设计引物P1和P2的依据是GFP基因两端的核苷酸序列以及引物P2和引物P3部分核苷酸序列的互补配对,B错误;
C、PCR扩增GFP和hNaDC3基因,利用引物P1和引物P4经过1轮可形成所需的等长片段,C正确;
D、杂交链延伸生成GFP—hNaDC3融合基因的过程中,不需要加入引物,两条母链的起始位置的碱基序列即为引物,可以作为子链合成的引物,为DNA聚合酶提供3'端,D错误。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共4题,每题3分,共计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6. 病毒入侵肝脏时,肝巨噬细胞快速活化,进而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部分过程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中抗原的呈递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密切相关
B. 肝巨噬细胞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特异性免疫
C. 细胞1被活化后,增殖分化能力增强与基因选择性表达相关
D. 细胞3分泌的物质Y和细胞4均可直接清除内环境中的病毒
【答案】ABC
【分析】一、体液免疫的过程为,当病原体侵入机体时,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B细胞接受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随后浆细胞产生并分泌抗体。在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二、细胞免疫的过程: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开始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同时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详解】A、吞噬细胞在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需要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A正确;
B、肝巨噬细胞在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发挥作用,吞噬病原体,同时也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发挥呈递抗原的作用,B正确;
C、细胞1是B淋巴细胞,被活化后会迅速增殖分化,这与其基因选择性表达相关,C正确;
D、细胞3分泌的物质Y是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不能将病毒清除;细胞4是效应T淋巴细胞,可裂解靶细胞,使抗原被释放,但是不能直接清除内环境中的病毒,需要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才能清除,D错误;
故选ABC。
17. 鹌鹑的羽色是Z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相互作用的结果,B对b、D对d均表现为完全显性。B与D相互作用产生栗羽,B与d相互作用产生黄羽,b对D、d抑制产生白羽。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纯系黄羽雄鹑与白羽雌鹑杂交,F1雄鹑基因型为ZBdZbD或ZBdZbd
B. 纯系栗羽雄鹑与黄羽雌鹑杂交,F1全为栗羽,F2雌性均为栗羽
C. 栗羽雄鹑(ZBDZbd)与白羽雌鹑(ZbdW)杂交,后代雌鹑可有三种羽色
D. 若后代雌雄鹑羽色完全不同,则亲本纯系组合可为黄羽(♀)×白羽(♂)
【答案】ACD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纯系黄羽雄鹑(ZBdZBd)与白羽雌鹑(ZbDW或ZbdW)杂交,F1雄鹑基因型为ZBdZbD或ZBdZbd,A正确;
B、纯系栗羽雄鹑(ZBDZBD)与黄羽雌鹑(ZBdW)杂交,F1的基因型为ZBDZBd、ZBDW,全为栗羽,F2雌性的基因型为ZBDW、ZBdW,ZBdW为黄羽,B错误;
C、栗羽雄鹑(ZBDZbd)与白羽雌鹑(ZbdW)杂交,在发生互换的情况下,则F1的基因型及表型为ZBdW(黄羽)、ZbDW(白羽)、ZBDW(栗羽)、ZbdW(白羽),可有三种羽色,C正确;
D、若后代雌雄鹑羽色完全不同,若亲本纯系组合可为黄羽(ZBdW)×白羽(ZbdZbd),则子代的基因型为ZBdZbd(雄性黄羽)、ZbdW(雌性白羽),D正确。
故选ACD。
18. 轻微触碰时,兴奋经触觉神经元传向脊髓抑制性神经元,使其释放神经递质GABA。正常情况下,GABA作用于痛觉神经元引起Cl-通道开放,Cl-内流,不产生痛觉(如图):患带状疱疹后,痛觉神经元细胞内Cl-浓度升高,此时轻触引起GABA作用于痛觉神经元后,Cl-经Cl-通道外流,产生强烈痛觉。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触觉神经元兴奋时,在抑制性神经元上无法记录到动作电位
B. Cl-经Cl-通道进出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C. GABA作用的效果可以是抑制性的,也可以是兴奋性的
D. 患带状疱疹后轻触产生痛觉不属于反射活动
【答案】BCD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详解】A、触觉神经元兴奋时,会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抑制性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兴奋,在抑制性神经元上可记录到动作电位,A错误;
B、离子通道进行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故正常和患带状疱疹时,Cl-经Cl-通道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B正确;
C、GABA作用于痛觉神经元引起Cl-通道开放,Cl-内流,此时GABA作用的效果可以是抑制性的;患带状疱疹后,Cl-经Cl-通道外流,相当于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此时GABA作用的效果是兴奋性的,C正确;
D、痛觉是大皮层产生,痛觉的产生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患带状疱疹后轻触产生痛觉不属于反射活动,D正确。
故选BCD。
19. 某病毒颗粒表面有蛋白S(含有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每种抗原决定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为了建立一种灵敏、高效检测S蛋白的方法,研究人员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抗S单克隆抗体(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给小鼠注射抗原后应立即从小鼠脾脏中提取B淋巴细胞
B. 诱导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 可用同一种方法筛选杂交瘤细胞和单一类型的杂交瘤细胞
D. 单克隆抗体A和单克隆抗体B都能够特异性识别S蛋白
【答案】BD
【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用特定的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并从该小鼠的脾中得到能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将多种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诱导融合,利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对上述经选择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将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详解】A、给小鼠注射抗原的目的是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而抗原刺激产生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需要时间,所以给小鼠注射抗原后不能立即从小鼠脾脏中提取B淋巴细胞,A错误;
B、使用PEG融合法、灭活病毒诱导法、电融合法等诱导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C、杂交瘤细胞包括单一类型的杂交瘤细胞和其他类型的杂交瘤细胞,所以不能用同一种方法筛选杂交瘤细胞和单一类型的杂交瘤细胞,C错误;
D、单克隆抗体A和单克隆抗体B都来自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因此都能够特异性识别S蛋白上的抗原决定簇,D正确。
故选BD。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8分。
20. 大量排放污水导致湖泊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科研人员选用不同水层的金鱼藻、黑藻、苦草进行“生态修复”研究,3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和水质净化效果分别如图1、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少量污水排放到湖泊,一段时间后被净化,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能力。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沉水植物衰退甚至消亡,从细胞代谢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
(2)据图1分析,自然水体从水底到水面3种沉水植物的分布依次是______(用序号表示),这种分布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__能力。
(3)3种植物净化水体的途径有:①吸收水体中的______,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②与浮游藻类______(种间关系),抑制水华的发生;③为分解者提供______,增加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能力;④使颗粒物沉降,提高水体透明度。
(4)湖边浅水区种植的沉水植物因强光抑制造成生长不良,且大量沉水植物叶片凋落,需及时打捞,增加维护成本。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______、______。
【答案】(1)①. 一定的自我调节 ②. 沉水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少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2)①. ③②① ②. 阳光等环境资源
(3)①. N、P ②. 竞争 ③. 氧气
(4)①. 合理引入浮水植物 ②. 合理引入以沉水植物凋落叶片为食物的生物
【分析】图1分析,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增大,三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加快,光照强度超过一定范围,三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均减小。图2分析,金鱼藻、黑藻和苦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氮、磷和藻。
【小问1详解】少量污水排放到湖泊,一段时间后被净化,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水体富营养化后,大量藻类繁殖,导致沉水植物得不到足够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沉水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少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从而导致衰退甚至消亡。
【小问2详解】由图1中3种沉水植物达到打到最大光合速率时的光照强度可知,从水底到水面依次为③苦草、②黑藻、①金鱼藻,该种分布属于垂直分布,可显著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小问3详解】植物可通过吸收水体中的N、P,从而降低水体富营养化;与浮游藻类竞争阳光、营养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达到抑制水华的效果;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提高水体溶氧量,为分解者提供氧气,增加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能,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小问4详解】针对题干现象,可合理引入浮水植物合理,减弱强光抑制,保证其正常生长繁殖;引入以沉水植物凋落叶片为食物的生物,减少凋落叶片的堆积。
21. 黄连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喜冷凉、湿润、荫蔽,忌高温、干旱。为探寻提高黄连产量的技术措施,研究人员研究了光强对黄连的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强大于500μml·m-2·s-1后,黄连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
(2)黄连的光饱和点约为______μml·m-2·s-1;当光强过强时,光反应产生的电子不能及时传递给______生成NADPH,从而传给O2产生O2-(自由基),损伤光合结构导致光抑制。
(3)图2是太阳辐射叶片后的光能去向。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三个去向:用于光反应转化、热耗散、以荧光形式发光。光反应转化和热耗散都会引起荧光淬灭,由光反应转化引起的荧光淬灭称为光化学淬灭(qp,光系统Ⅱ光化学反应的能力),由热耗散引起的荧光淬灭称为非光化学淬灭(qN,热耗散能力)。黄连露天栽培易发生光抑制,为减轻光抑制,黄连能采取调节光能各去向的比例,提升防御能力,包括______。
①叶片、叶绿体避光运动 ②提高光合产物生成速率 ③增强自由基清除能力 ④提高叶绿素含量 ⑤增强热耗散
(4)研究表明干旱也会引起光抑制降低黄连产量,研究人员研究了干旱对qp和qN的影响,结果如图3,CK(正常水分)、LD(轻度干旱)、MD(中度干旱)、HD(重度干旱)。
①在同一光照强度下,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植株受到的光抑制程度__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__。
②据图可知,重度干旱胁迫下______(气孔因素、非气孔因素)影响黄连叶片光合作用,要判断另一因素是否也限制黄连叶片的光合作用,还需测量______(指标)。
③生产上常采用搭棚或林下栽培减轻黄连的光抑制,为增强黄连光合作用以提高产量,还可采取的措施及其作用是______。
【答案】(1)①. 增加 ②. 光合作用降低,消耗的二氧化碳减少,且气孔导度增加
(2)①. 500 ②. NADP+
(3)①②③⑤
(4)①. 增大 ②. 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光化学反应能力减弱,热耗散能力减弱 ③. 非气孔因素 ④. 胞间CO2浓度 ⑤. 合理施肥增加光合面积,合理灌溉及时补水,补充二氧化碳提高暗反应。
【分析】分析图1:光照强度小于500uml·m-2·s-1时,净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大于500uml·m-2·s-1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减弱;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先下降后缓慢上升;气孔导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缓慢上升。
分析图2:叶片对入射太阳辐射的主要去向为热消耗。
【小问1详解】光强大于500μml·m-2·s-1后,黄连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降低,消耗的二氧化碳减少,且气孔导度增加,进入的CO2增多。
【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可知,黄连的光饱和点约为500μml·m-2·s-1;当光强过强时,光反应产生的电子不能及时传递给NADP+生成NADPH,从而传给O2产生O2-(自由基),损伤光合结构导致光抑制。
【小问3详解】黄连露天栽培易发生光抑制,为减轻光抑制,黄连能采取调节光能各去向的比例,因为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三个去向:用于光反应转化、热耗散、以荧光形式发光,提升防御能力包括①叶片、叶绿体避光运动减少光的吸收 ②提高光合产物生成速率提高转化,减轻光抑制 ③增强自由基清除能力 ,减少光结构损伤 ⑤增强热耗散,减轻光抑制,而④提高叶绿素含量会增加对光能的吸收不能减轻光抑制。
故选①②③⑤。
【小问4详解】在同一光照强度下,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植株受到的光抑制程度增大,其判断依据是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光化学反应能力减弱,热耗散能力减弱。
据图可知,重度干旱胁迫下非气孔因素影响黄连叶片光合作用,因为不论哪一组,光饱和点基本相同,所以与气孔因素无关,要判断另一因素是否也限制黄连叶片的光合作用,还需测量胞间CO2浓度,如果胞间CO2浓度较低,说明气孔限制了CO2的进入,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如果胞间CO2浓度较高,则说明气孔因素不是主要限制因素。
为增强黄连光合作用以提高产量还可采取的措施及其作用有合理施肥增加光合面积,补充二氧化碳提高暗反应,合理密植等。
22. 野生型果蝇为灰体、红眼,某实验室保存着黑檀体、白眼等单基因隐性突变体果蝇。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将纯合灰体白眼雄果蝇和纯合黑檀体红眼雌果蝇进行杂交,F1相互交配得F2。若F2中表型及比例为______,则可验证体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若表型及比例为______,则可验证眼色受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
(2)现用两个纯系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用A、a表示。基因D、d与紫眼相关,位于X染色体上。同时具有A和D基因表现为紫眼。
①根据表中结果可推测等位基因A、a位于______染色体上,依据是F2的性状分离比为3∶3∶2是______的变式。
②F2中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③F2中雌雄紫眼果蝇自由交配,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
④白眼果蝇基因型较多,某学习小组为确定某只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思路:将该雄果蝇与多只纯系______眼雌果蝇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果蝇表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
Ⅰ.若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则该雄果蝇基因型为______。
Ⅱ.若子代果蝇眼色均为红眼,则该雄果蝇基因型为______。
【答案】(1)①. 灰体∶黑檀体=3∶1 ②. 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
(2)①. 常 ②. 9∶3∶3∶1 ③. 4 ④. 紫眼雌∶白眼雌∶紫眼雄∶红眼雄∶白眼雄=8∶1∶4∶4∶1 ⑤. 红 ⑥. 紫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1∶1 ⑦. aaXDY ⑧. aaXdY
【分析】一、果蝇繁殖速度快、易于饲养、具有多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子代数量多便于进行统计学分析,果蝇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和进行基因定位,多个优点使果蝇适合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
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会导致性状之间的自由组合,而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其控制的性状间也不能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若想验证体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选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灰体:黑檀体=3:1,则说明遵循分离定律。若眼色受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用B/b表示,则亲本白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bY,红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BXB,F1的基因型为XBXb,XBY,F1相互交配得F2,F2中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1:1:1:1,即F2中的表型及比例为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
【小问2详解】①已知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用A、a表示。基因D、d与紫眼相关,位于X染色体上。同时具有A和D基因表现为紫眼。F2的性状分离比为3∶3∶2(6:6:4)是9∶3∶3∶1的变式,因此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已知D/d位于X染色体上,则A/a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亲本红眼和白眼杂交,F1没有出现白眼,说明红眼由A控制,故亲本基因型为AAXdXd、aaXDY,子一代基因型为AaXDXd、AaXdY,F2中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有aaXDXd、aaXdXd、aaXDY、aaXdY共4种。
③亲本基因型为AAXdXd、aaXDY,子一代基因型为AaXDXd、AaXdY,F2中雌紫眼果蝇基因型为1/3AAXDXd,2/3AaXDXd,雄紫眼果蝇基因型为1/3AAXDY,2/3AaXDY,自由交配,两对等位基因分别计算,可得子代A_:aa=8:1;XDXD:XDXd:XDY:XdY=1:1:1:1;所以子代紫眼雌:白眼雌:紫眼雄:红眼雄:白眼雄=16:2:8:8:2=8:1:4:4:1。
④要想确定某只白眼雄果蝇基因型(aaXDY或aaXdY),可将该雄果蝇与多只纯系红眼雌果蝇(基因型AAXdXd)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果蝇性状及比例:
Ⅰ.若白眼果蝇基因型为aaXDY,与红眼雌果蝇AAXdXd杂交,子代AaXDXd:AaXdY=1:1,对应紫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1:1。
Ⅱ.若白眼果蝇基因型为aaXdY,与红眼雌果蝇AAXdXd杂交,子代AaXdXd、AaXdY,全都是红眼。
23. 人体受到危险刺激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作出反应,以维持稳态和适应环境。相关调节机制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遇到危险时,______(交感、副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A(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增加并与心肌细胞______的受体结合,引起心跳加快、血压______、肌肉血流量增加等,有助于机体作出快速反应。
(2)遇到危险时,机体还可以通过______轴进行调节,使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影响肝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使血糖浓度______,有助于提供更多的能量。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过程存在______调节。
(3)与途径二相比,途径一的调节速度______。激素A和糖皮质激素在血糖调节方面具有________作用。
(4)糖皮质激素能抑制T淋巴细胞合成和释放细胞因子。长期处于危险刺激会降低机体免疫系统的______功能,增加患癌风险。
(5)泼尼松是治疗肾脏综合征的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若长期较大剂量使用泼尼松治疗肾脏综合征,停药前应逐渐减量。下列分析合理的是______。
①立即停药可致体内糖皮质激素不足
②停药前可适量使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③用药逐渐减量有利于肾上腺皮质功能恢复
【答案】(1)①. 交感 ②. 细胞膜上 ③. 升高
(2)①.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 ②. 升高 ③. 分级和反馈
(3)①. 快 ②. 协同
(4)免疫监视
(5)①③
【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小问1详解】遭遇危险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A(由图可知,该激素A相当于神经递质)增加并与心肌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血流量增加等生理效应,有助于机体做出快速反应。
【小问2详解】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因此危险引起的神经冲动还能传到下丘脑,使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于腺垂体,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最终促进糖皮质激素水平上升,因此遇到危险时,机体还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进行调节,使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影响肝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使血糖浓度升高,有助于提供更多的能量。该过程中存在下丘脑-垂体-靶腺体轴,而且糖皮质激素增多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故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过程存在分级和反馈调节。
【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途径二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途径一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途径一(即神经调节)的调节速度快。激素A为肾上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和糖皮质激素都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故激素A和糖皮质激素在血糖调节方面具有协调作用。
【小问4详解】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是指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糖皮质激素能抑制T淋巴细胞合成和释放细胞因子,长期处于危险刺激会降低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增加患癌风险。
【小问5详解】①由于长期较大剂量使用泼尼松,自身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肾上腺皮质功能较弱,自身分泌糖皮质激素不足,立即停药会导致体内糖皮质激素不足,①正确;
②由于体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较低,停药前可适量使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②错误;
③为了避免血中糖皮质激素水平的突然降低,逐渐减量用药以促使自身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恢复,③正确。
故选①③。
24. 基因L能够通过脱落酸信号途径调控大豆的逆境响应。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编辑基因L,可培育耐盐碱大豆品系。其基本过程是:在载体上的限制酶BsaI切点处插入大豆基因L的向导DNA序列构建成重组载体,再将重组载体导入大豆细胞,其转录产物可引导编辑酶特异性结合基因L的目标序列进行定点编辑,载体信息如下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L的向导DNA序列经______(限制酶)切割后,形成左、右两侧黏性末端序列分别为5'-______-3'、5'-______-3'的片段,与BsaI酶切后的载体混合,经______酶作用形成重组载体。
(2)通过______法将重组载体导入农杆菌,利用农杆菌的侵染性将重组载体导入大豆细胞,培养基中添加______(抗生素)进行筛选。
(3)步骤(2)筛选得到4株植株,为了鉴定基因编辑是否成功,以上述植株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基因L,完全酶切后电泳。基因L部分序列及酶切位点如图2所示,电泳结果如图3所示。
用PCR技术扩增基因L时,所用引物越短,特异性越______(高、低)。据图判断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_,纯合突变植株是______(填序号)。除上述分子水平的检测外,可采用______(方案)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鉴定。
(4)实验中获得1株基因L成功突变的纯合植株,该植株具有抗生素抗性,检测发现其体细胞中只有1条染色体有T-DNA插入。用抗生素筛选这个植株的自交子代,其中突变位点纯合且对抗生素敏感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筛选出的敏感植株可用于后续的品种选育。
【答案】(1)①. BsaI ②. ATTG ③. AAAC ④. DNA连接酶
(2)①. Ca2+处理 ②. 卡那霉素
(3)①. 低 ②. SacI ③. ④ ④. 将上述大豆与普通大豆种植于盐碱地,观察比较生长情况
(4)1/4
【分析】一、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包括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二、PCR是一项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原理,在体外提供参与DNA复制的各种组分与反应条件,对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大量复制的技术,利用PCR可以快速的获取和扩增目的基因。
【小问1详解】根据题意可知,限制酶在切开DNA双链时,形成的单链突出末端为黏性末端,在载体上的限制酶BsaI切点处插入大豆基因L的向导DNA序列构建成重组载体就需要用BsaI酶切大豆基因组DNA,以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若用BsaI酶切大豆基因组DNA,根据图甲所示的信息可知,经BsaI酶切后,形成左、右两侧黏性末端序列分别为5'-ATTG-3'、5'-AAAC-3'的片段,与BsaI酶切后的载体混合,经DNA连接酶作用形成重组载体。
【小问2详解】要将重组载体导入农杆菌,需要用Ca2+处理农杆菌,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重组载体通过农杆菌导入大豆细胞当中的片段包含了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因此可以通过使用卡那霉素筛选到具有该抗生素抗性的植株。
【小问3详解】引物是一小段能与DNA母链的一段碱基序列互补配对的短单链核酸,用于PCR的引物长度通常为20~30个核苷酸。由此可知,在利用PCR技术从大豆基因组DNA中扩增目的基因L时,所用的引物越短,则引物的特异性就越低;
根据图2可知,目标基因L的目标序列跟突变序列之间的差异只有在Sac Ⅰ酶切位点上存在差异,BamH Ⅰ和EcR Ⅰ这两个酶切位点完全相同,根据图3及题意可知,所展示的电泳结果可知,要以上述抗性植株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目标基因L,并对PCR产物完全酶切后进行电泳从而判断植株含有的是目标序列还是突变序列,因此只能选用限制酶Sac Ⅰ,限制酶Sac Ⅰ在突变序列存在酶切位点,但是目标序列没有,因此经过该酶酶切后突变序列的电泳条带会出现两条,目标序列是一条带,根据图3结果可知,只有④为纯合突变的植株;
除上述分子水平的检测外,可采用将上述大豆与普通大豆种植于盐碱地,观察植株在盐碱环境中的生长状况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鉴定。
【小问4详解】由题意可知,该植株产生的配子中,含T-DNA的配子比例为1/2 ,不含T-DNA的配子比例为1/2 。该植株自交时,含T-DNA的配子与含T-DNA 的配子结合产生含T-DNA的子代比例为1/4 ,不含T-DNA的配子与不含T-DNA的配子结合产生不含T-DNA且突变位点纯合的子代比例为1/4 。
处理
杂草密度/(株·m-2)
稻飞虱密度/(头·百穴-1)
土壤氮素含量/(mg·kg-1)
对照区
122.8
2516
93.6
稻萍区
45.9
1918
94.5
稻鸭共作区
4.8
1584
94.8
稻鸭萍共作区
1.3
1399
100.2
亲本
F1
F2
红眼雌
白眼雄
紫眼雌
红眼雄
红眼∶紫眼∶白眼=3∶3∶2(各眼色雌雄个体数基本相等)
[生物]江苏省盐城市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江苏省盐城市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主要考查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江苏省镇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江苏省镇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解析版),共26页。
【生物】江苏省扬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江苏省扬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解析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