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期末]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每题有唯一答案,1-12小题每题1分,共12分)
1. 庄河沿海有一种生物生存在海中的礁石上,乍一看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俗称“海菊花”、“海中之花”等。由它做的菜也是沿海地区的一道美食。下列关于“海菊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海菊花”和水螅都属于腔肠动物
B. “海菊花”的身体呈左右对称
C. “海菊花”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
D. “海菊花”体表有刺细胞
【答案】B
【分析】腔肠动物:结构简单,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海蜇、海葵、水螅。
【详解】“海菊花”、“海中之花”生活在水中,生存在海中的礁石上,身体呈辐射对称,属于腔肠动物。
A.“海菊花”属于腔肠动物,和水螅都属于腔肠动物,A正确。
B.“海菊花”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B错误。
C.“海菊花”属于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C正确。
D.“海菊花”属于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D正确。
故选B。
2. 观察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动物的某一共同点,其共同点不包括( )
A. 有翅B. 身体分节
C.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D. 属于节肢动物
【答案】A
【分析】(1)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
(2)昆虫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
【详解】A.跳蚤没有翅,靠跳跃进行运动,A符合题意。
BCD.蚂蚁、蝴蝶、蟋蟀它们都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身体分节,由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有外骨骼等,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以下是庄河地区见过或出现过的动物,对相关动物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船钉鱼用鳃呼吸
B. 东北小鲵幼体用肺呼吸
C. 黑脸琵鹭前肢变成翼
D. 野猪胎生、哺乳
【答案】B
【分析】①鱼类的特征是: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温不恒定。
②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后,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代表动物:青蛙、娃娃鱼、大鲵、蝾螈等。
③鸟类的特征: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起,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④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胎生、哺乳。
【详解】A.船钉鱼属于鱼类,鱼用鳃呼吸,A正确。
B.东北小鲵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B错误。
C.黑脸琵鹭属于鸟类,鸟的前肢变成翼,C正确。
D.野猪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生殖特点,D正确。
故选B。
4. 下列各组动物的行为皆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老马识途 惊弓之鸟B. 蜘蛛结网 飞蛾扑火
C. 望梅止渴 蚂蚁搬家D. 鹦鹉学舌 杯弓蛇影
【答案】B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A.老马识途和惊弓之鸟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的学习行为,故A错误。
B.蜘蛛结网和飞蛾扑火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B正确。
C.望梅止渴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的学习行为,蚂蚁搬家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C错误。
D.鹦鹉学舌和杯弓蛇影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的学习行为,故D错误。
故选B。
5. 下列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A. 母袋鼠哺育幼袋鼠
B. 乌贼喷出墨汁
C. 一群蚂蚁搬运一只死亡的蝗虫
D. 狗为争夺骨头而争斗
【答案】C
【详解】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母袋鼠哺育幼袋鼠、乌贼喷出墨汁、狗为争夺骨头而争斗,没有体现出明确的分工或严格的等级,因此不属于社会行为;一群蚂蚁搬运一只死亡的蝗虫,表明群体内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具有社会行为。所以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一群蚂蚁搬运一只死亡的蝗虫。故选C。
6. 细菌、真菌、病毒都可以引起人患病,下列疾病中,由真菌引起的是( )
A. 足癣B. 扁桃体炎
C. 新冠肺炎D. 流行性感冒
【答案】A
【分析】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①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②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
【详解】A.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故A符合题意。
B.扁桃体炎是由链球菌,故B不符合题意。
C.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在教室、车站等不同的地方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盖封好,属于培养细菌和真菌一般方法步骤中的( )
A. 接种B. 培养培养基
C. 灭菌D. 放在适宜环境下培养
【答案】A
【分析】细菌、真菌的培养步骤: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后接种→恒温培养。
【详解】按无菌操作技术要求将微生物移接到培养基质中的过程叫做接种。在教室、车站等不同的地方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盖封好,这属于培养细菌真菌一般方法步骤中的接种,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 与陆地干旱缺水相适应,陆生动物一般具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下列不属于该类结构的是( )
A. 蝗虫的外骨骼B. 蚯蚓的刚毛C. 龟的甲D. 蛇的鳞片
【答案】B
【分析】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有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详解】A.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和单复眼,其中触角具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一般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蝗虫属于昆虫,故A不符合题意。
B..蚯蚓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靠肌肉舒缩和体表刚毛的协助作用来完成运动,刚毛与防止体内水分散失无关,故B符合题意。
CD.爬行动物体内受精,陆上产卵,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龟和蛇属于爬行动物,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动物间可以通过动作、声音和气味等传递信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群体内信息传递方式的是( )
A. 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方位
B. 警犬通过嗅觉寻找藏匿的毒品
C. 蚂蚁根据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
D. 雌性白蛾通过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
【答案】B
【分析】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
【详解】A.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位属于动物群体内用动作进行信息传递方式,A正确。
B.警犬通过嗅觉寻找藏匿的毒品不属于动物群体内信息传递方式,B错误。
C.蚂蚁根据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属于动物群体内用气味进行信息传递方式,C正确。
D.雌性美国白蛾通过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属于动物群体内用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传递方式,D正确。
故选B。
10. 下面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科、目、属、种
B. 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亲缘关系越近
C. 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D. 动物和植物的分类都以生理功能为主要依据
【答案】C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亲缘关系越近;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亲缘关系越近。
【详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A错误;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所包含的生物亲缘关系越远,B错误;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亲缘关系越近,C正确;植物的分类主要依据植物的形态结构;而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如是否有翅、身体是否分节等,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如有无脊椎和生理功能,如体温是否恒定、呼吸等,D错误。
11. 下列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原因的一项是( )
A. 森林面积减少B. 环境污染C. 外来物种入侵D. 生物变异
【答案】D
【分析】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包括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人为原因包括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利用、环境污染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等。
【详解】A.森林面积减少导致生物的栖息地减少,属于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A不符合题意。
B.环境的污染导致环境发生改变,引发生物无法适应环境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B不符合题意。
C.外来物种入侵引发本地生物无法生存,属于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C不符合题意。
D.生物变异可以是遗传物质导致的,也可能是环境引起的,但不属于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D符合题意。
故选D。
12. 下面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B. 只有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植物作为生产者,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了物质循环
【答案】B
【分析】(1)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2)生物大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把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物质循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分解者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
【详解】细菌、真菌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属于分解者。把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无机盐,被植物加以利用,促进物质循环,A正确。
人属于动物,是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能够促进物质循环,B错误。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参与物质循环,C正确。
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作为消费者促进了物质循环,D正确。
二、非选择题(13-16题每空0.5分,17题每空1分,共28分)
13. 平日里我们见到的鱼虫鸟兽形态结构多种多样,这些动物以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观察如图中的动物,思考并回答问题:
(1)依据动物体内有无_______,可以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图中无脊椎动物是:_____(填序号)。
(2)图中真正适应陆地生活脊椎动物是_______(填序号)。因为他们的__________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3)图中恒温动物有_______(填序号)。⑤图是家兔,它是属于_______类群的动物。它的__________特征保证了它比其他生物的后代具有较高的成活率。
(4)动物②适于水中生活,呼吸器官是_____。动物④用肺呼吸,它身体内有独特的_______与肺相通,可以辅助肺进行呼吸。动物①是蝗虫,它属于节肢动物。它的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5)图中五种动物所代表的类群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____(填序号)所代表的动物类群。按照动物由低等到高等进化的顺序,图中的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的动物是_____(填序号)。
【答案】(1)①. 脊柱 ②. ①
(2)①. ④⑤ ②. 生殖和发育
(3)①. ④⑤ ②. 哺乳 ③. 哺乳、哺乳
(4)①. 鳃 ②. 气囊 ③. 外骨骼
(5)①. ① ②. ②
【分析】图中①蝗虫,属于节肢动物;②鱼,属于鱼类;③青蛙,属于两栖类、④麻雀,属于鸟类;⑤兔子,属于哺乳动物。
(1)依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①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
(2)④麻雀、⑤兔子的生殖和发育已经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且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3)④麻雀、⑤兔子体温不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⑤图是家兔,它是属于哺乳类群的动物。它的哺乳、哺乳特征保证了它比其他生物的后代具有较高的成活率。
(4)动物②鱼适于水中生活,用鳃呼吸,动物④鸟类,它的身体内有独特的气囊与肺相通。动物①是蝗虫,它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保护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
(5)动物的种类有150多万种,昆虫纲的动物就有100多万种,图中五种动物所代表的类群中,动物进化的历程,脊椎动物按照动物由低等到高等进化的顺序:古代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14. 关节的结构既牢固又灵活,动物之所以能够奔跑、跳跃、活动自如,与关节有密切的关系。如图是屈肘动作和关节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填字母或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写出序号和字母代表的结构名称。a_________、③________、②________、⑤_________。
(2)【_____】内有少量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使关节更加灵活。若患关节炎,左图表示屈肘动作,这时a呈_______状态,b呈_______状态。
(3)在跳远过程中能减少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动的结构是【_____】。能有效防止出现脱臼现象的结构是【_____】。
(4)请你用一句话概括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肱二头肌 ②. 关节腔 ③. 关节囊 ④. 关节软骨
(2)①. ③ ②. 收缩 ③. 舒张
(3)①. ⑤ ②. ②
(4)肌肉牵拉骨绕关节运动
【分析】观图可知: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a肱二头肌、b肱三头肌。
(1)图中:a肱二头肌、b肱三头肌、②关节囊、④关节窝。
(2)③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则上臂两组骨骼肌的状态是a肱二头肌收缩,b呈舒张状态。
(3)关节面上覆盖着⑤关节软骨,能缓冲运动时振荡。②关节囊致密坚韧,能够有效防止出现脱臼现象的发生。
(4)人或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不是一块骨骼肌收缩,而是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牵引着它所附着的骨,从而产生各种动作。
15. 请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我国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类型复杂多样,其中苔藓类、蕨类和种子植物等约2000多种。动物种类繁多,我国还建立了四川卧龙,贵州梵净山等自然保护区
资料二: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过去那里有许多狼,经常袭击家畜,对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加速了草场的退化。
(1)资料一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_的多样性,它的实质是___________的多样性。为保护大熊猫、滇金丝猴等而建立卧龙、贵州梵净山等自然保护区,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_______的措施。
(2)材料二说明了: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_______中,其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其中_______、各种生物的_______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_______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作生态平衡(eclgicalbalance)。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都会影响_________的平衡状态。
(3)从资料和我们课堂学习中综合来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____________,保护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生物种类##物种 ②. 基因##遗传 ③. 有效
(2)①. 环境 ②. 种类 ③. 数量 ④. 稳定 ⑤. 生态系统
(3)①. 生物的栖息环境 ②.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1)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基因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它是由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决定的。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共同组成生态系统,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绝对不变,而是相对、持续的稳定。生态系统中各种是生物的数量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动态的平衡,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是稳定的,是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6. 如图是一些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依具图示回答问题:
(1)生物A的名称是________。其中的结构①是________。图A中的生物正在进行_______生殖。人们利用A酿酒的原理是它在无氧条件下能把葡萄糖转化为_______并产生二氧化碳。
(2)在显微镜下观察生物B,会发现它是多细胞生物,其中②、③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_。在生物D的⑤内也能产生大量的②这种结构。
(3)生物C的结构中④是______________。
(4)图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_______(填代号)。没有细胞结构的是_____(填代号)。其生活方式是不能独立生活,必须_______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属于真核生物的是________(填代号)。
(5)在用显微镜观察B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②、③,如果想要物像更清晰_____(粗、细)准焦螺旋。
【答案】(1)①. 酵母菌 ②. 细胞核 ③. 出芽 ④. 酒精
(2)①. 孢子 ②. 直立菌丝
(3)遗传物质##DNA
(4)①. A、C ②. E ③. 寄生 ④. A、B、D
(5)细
【分析】图中的A为酵母菌,其中①细胞核;B为青霉菌,其中②孢子、③直立菌丝;C为细菌,其中④遗传物质;D为蘑菇,⑤菌褶、E为病毒。
(1)图中生物A的名称是酵母菌,其中的结构①是细胞核,图A中的生物正在进行出芽生殖。人们利用酵母菌酿酒的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
(2)在显微镜下观察生物B,会发现它是由大量丝状结构构成的,其中③是直立菌丝。它的顶端分支呈扫帚状,上面成串生长着②孢子,其颜色是青绿色。在生物D蘑菇菌的⑤菌褶内也能产生大量的②孢子这种结构。
(3)生物C细菌的结构④是DNA,无成形的细胞核。
(4)图中A酵母菌和C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E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ABD都属于真菌,细胞内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5)粗准焦螺旋主要用于初步对焦,而细准焦螺旋则用于精细调整。在显微镜下观察微小结构时,需要使用细准焦螺旋来调整焦距,这样才能获得更清晰的物像。
17. 为了探究“水分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玲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按照表中处理后进行观察记录。并据此实验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小玲同学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面包片A不做处理,与面包片B形成_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用等质量的30克面包片目的是___________。
(3)过一段时间后,请预测哪一个面包片会发霉?_____________。
(4)找出小玲同学做的探究“水分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水分对霉菌生活有(没有)影响 ②. 对照
(2)①. 水分 ②. 保证单一变量
(3)面包片B (4)面包数量太少,有偶然性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1)实验为了探究“水分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所以可作出的假设是水分对霉菌生活有(没有)影响。面包片A不做处理,与面包片B形成对照。
(2)实验为了探究“水分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本实验的变量是水分,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应相同,因此用等质量的30克面包片目的保证单一变量。
(3)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有机物,面包片B中有水分,所以,面包片B过一段时间后会发霉。
(4)小玲同学做的探究“水分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不足之处是面包数量太少,有偶然性,误差大(或缺少重复实验)。
标记(贴标签)
重量
处理过程
置于相同环境
观察现象
面包一片A
30克
高温烘干后,不做处理
25℃适宜环境
面包一片B
30克
高温烘干后,均匀喷洒蒸馏水
25℃适宜环境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模拟试题(附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模拟试题(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