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地区洪山乡联合学校2025届数学九上开学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周口地区洪山乡联合学校2025届数学九上开学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下列二次根式化简后,能与合并的是( )
A.B.C.D.
2、(4分)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为BC边上的点,∠BAD=15°,△ABD经旋转后到达△ACE的位置,那么旋转了( )
A.75°B.45°C.60°D.15°
3、(4分)若,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B.C.D.
4、(4分)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AB=5,BD=8,AE⊥CD于E,则AE的长为( )
A.B.C.D.
5、(4分)若–1是关于的方程()的一个根,则的值为( )
A.1B.2C.–1D.–2
6、(4分)下列各组数据中,能做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
A.1、2、3B.3、5、7C.32,42,52D.5、12、13
7、(4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2,且∠B=∠D=90°,连接AC,那么四边形ABCD的最大面积是( )
A.2B.4C.4D.8
8、(4分)如果,在矩形中,矩形通过平移变换得到矩形,点都在矩形的边上,若,且四边形和都是正方形,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若三角形的一边长为,面积为,则这条边上的高为______.
10、(4分)当a=______时,最简二次根式与是同类二次根式.
11、(4分)中国人民银行近期下发通知,决定自2019年4月30日停止兑换第四套人民币中菊花1角硬币. 如图所示,则该硬币边缘镌刻的正多边形的外角的度数为_______.
12、(4分)如图,在R△ABC中,∠ABC=90°,AB=2,BC=1,BD是AC边上的中线,则BD= ________。
13、(4分)关于x的方程3x+a=x﹣7的根是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BAD=90°,AB=5,BC=12,AC=1.
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
15、(8分)如图1,已知∠DAC=90°,△ABC是等边三角形,点P为射线AD上任意一点(点P与点A不重合),连结CP,将线段CP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Q,连结QB并延长交直线AD于点E.
(1)如图1,猜想∠QEP= °;
(2)如图2,3,若当∠DAC是锐角或钝角时,其它条件不变,猜想∠QEP的度数,选取一种情况加以证明;
(3)如图3,若∠DAC=135°,∠ACP=15°,且AC=4,求BQ的长.
16、(8分)如果一个三角形满足条件:三角形的一个角与菱形的一个角重合,且菱形的这个角的对角顶点在三角形的这个角的对边上,则称这个菱形为该三角形的“亲密菱形”.如题(1),菱形AEFD为△ABC的“亲密菱形”.在图(2)中,请以∠BAC为重合角用直尺和圆规作出△ABC的“亲密菱形”AEFD.
17、(10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E平分∠BAD,交DC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DA=DE.
18、(10分)计算
(1) (2)分解因式
(3)解方程:.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DAB=60°,A(﹣2,0),点P在AD上,连接PO,当OP⊥AD时,点P到y轴的距离为_____.
20、(4分)已知为实数,且,则______.
21、(4分)如图,矩形中,,对角线交于点,则______,______.
22、(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是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分支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O并延长与这个双曲线的另一分支交于点B,以AB为底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使得点C位于第四象限。
(1)点C与原点O的最短距离是________;
(2)没点C的坐标为(,点A在运动的过程中,y随x的变化而变化,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
23、(4分)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小强想利用树影测树高,他在某一时刻测得直立的标杆长0.8m,其影长为1m,同时测树影时因树靠近某建筑物,影子不全落在地上,有一部分落在墙上如图,若此时树在地面上的影长为5.5m,在墙上的影长为1.5m,求树高
25、(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交点为 A(-3,0),与y轴交点为B,且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交于点 C(m,4).
(1)求m的值及一次函数 y=kx+b的表达式;
(2)若点P是y轴上一点,且△BPC的面积为6,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26、(12分)如图,,分别表示小明步行与小刚骑车在同一路上行驶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
(1)小刚出发时与小明相距________米.走了一段路后,自行车发生故障进行修理,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分钟.
(2)求出小明行走的路程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计算过程)
(3)请通过计算说明:若小刚的自行车不发生故障,保持出发时的速度前进,何时与小明相遇?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
先把各根式化简,与的被开方数相同的,可以合并.
【详解】
=2,,,
因为、、与的被开方数不相同,不能合并;
化简后C的被开方数与相同,可以合并.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注意同类二次根式是在最简二次根式的基础上定义的.
2、C
【解析】
首先根据题意寻找旋转后的重合点,根据重合点来找到旋转角.
【详解】
根据题意△ABC是等边三角形
可得B点旋转后的点为C
旋转角为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旋转角的计算,关键在于根据重合点来确定旋转角.
3、B
【解析】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可得答案.
【详解】
、左边减2,右边2,故错误;
、两边都乘以2,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故正确;
、左边除以,右边除以2,故错误;
、两边乘以不同的数,故错误;
故选:.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不等式的主要依据,必须熟练地掌握.要认真弄清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异同,特别是在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时,不仅要考虑这个数不等于0.而且必须先确定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如果是负数,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
4、C
【解析】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对角线AC的长,再根据S菱形ABCD=•BD•AC=CD•AE,求出AE即可.
详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CD=5,AC⊥BD,OB=OB=4,OA=OC,
在Rt△AOB中,∵AB=5,OB=4,
∴OA===3,
∴AC=6,
∴S菱形ABCD=⋅BD⋅AC=CD⋅AE,
∴AE=,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面积法求菱形的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5、B
【解析】
将﹣1代入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将﹣1代入方程得:n﹣m+2=0,即m﹣n=2.
故选B.
本题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6、D
【解析】
先求出两小边的平方和,再求出大边的平方,看看是否相等即可.
【详解】
解:A、12+22≠32,所以以1、2、3为边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32+52≠72,所以以3、5、7为边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32)2+(42)2≠(52)2,所以以32、42、52为边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52+122=132,所以以5、12、13为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熟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
7、B
【解析】
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面积一定,要使四边形ABCD的面积最大,只要△ACD面积最大即可,当点D在AC的中垂线上时,△ACD面积最大,此时ABCD是正方形,即可求出面积,做出选择即可.
【详解】
解:∵∠B=90°,AB=BC=2,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要使四边形ABCD的面积最大,只要△ACD面积最大即可,
当点D在AC的中垂线上时,△ACD面积最大,
此时ABCD是正方形,面积为2×2=4,
故选:B.
此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线段的中垂线的性质,何时面积最大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8、A
【解析】
设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表示出MK、JM,然后根据三个面积的关系列出方程并求出x,再求出S3.
【详解】
设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MK=BF-EJ=4-x,JM=BE-KF=3-x,
∵4S3=S1+S2,
∴4(4-x)(3-x)=2x2,
整理得,x2-14x+24=0,
解得x1=2,x2=12(舍去),
∴S1=S2=22=4,
∴AB=BE+x=3+2=5,BC=BF+x=4+2=6,
∴S矩形ABCD=AB•BC=30,
∵4S3=S1+S2,
∴S3=(S1+S2)=×(4+4)=2.
故选A.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平移的性质,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关键在于表示出MK、JM并列出方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
【解析】
利用面积公式列出关系式,将已知面积与边长代入即可求出高.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2=4.
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0、1.
【解析】
同类二次根式是指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详解】
解: ∵最简二次根式与是同类二次根式,
∴a﹣2=10﹣2a, 解得:a=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同类二次根式.
11、45°
【解析】
根据正多边形的外角度数等于外角和除以边数可得.
【详解】
∵硬币边缘镌刻的正多边形是正八边形,
∴它的外角的度数等于360÷8=45°.
故答案为45°.
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何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
12、1.5
【解析】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就可求出BD的长.
【详解】
解:在Rt△ABC中,
AC=
∵ BD是AC边上的中线,
∴AC=2BD
∴BD=3÷2=1.5
故答案为:1.5
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13、a<﹣7
【解析】
求出方程的解,根据方程的解是正数得出>0,求出即可.
【详解】
解:3x+a=x-7
3x-x=-a-7
2x=-a-7
x=,
∵>0,
∴a<-7,
故答案为:a<-7
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求出方程的解进而得出不等式.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详见解析.
【解析】
已知AB∥CD,∠BAD=90°,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DC=90°,在△ABC中,AB=5,BC=12,AC=1,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B=90°,即可得四边形ABCD是矩形.
【详解】
证明:四边形ABCD中,AB∥CD,∠BAD=90°,
∴∠ADC=90°,
又∵△ABC中,AB=5,BC=12,AC=1,
∵12=52+122,
∴△ABC是直角三角形,且∠B=90°,
∴四边形ABCD是矩形.
15、(1)∠QEP=60°;(2)∠QEP=60°,证明详见解析;(3)
【解析】
(1)如图1,先根据旋转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PCA=∠QCB,进而可利用SAS证明△CQB≌△CPA,进而得∠CQB=∠CPA,再在△PEM和△CQM中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QEP=∠QCP,从而完成猜想;
(2)以∠DAC是锐角为例,如图2,仿(1)的证明思路利用SAS证明△ACP≌△BCQ,可得∠APC=∠Q,进一步即可证得结论;
(3)仿(2)可证明△ACP≌△BCQ,于是AP=BQ,再求出AP的长即可,作CH⊥AD于H,如图3,易证∠APC=30°,△AC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AC=4可求得CH、PH的长,于是AP可得,问题即得解决.
【详解】
解:(1)∠QEP=60°;
证明:连接PQ,如图1,由题意得:PC=CQ,且∠PCQ=60°,
∵△ABC是等边三角形,∴∠ACB=60°,∴∠PCA=∠QCB,
则在△CPA和△CQB中,
,
∴△CQB≌△CPA(SAS),
∴∠CQB=∠CPA,
又因为△PEM和△CQM中,∠EMP=∠CMQ,
∴∠QEP=∠QCP=60°.
故答案为60;
(2)∠QEP=60°.以∠DAC是锐角为例.
证明:如图2,∵△ABC是等边三角形,
∴AC=BC,∠ACB=60°,
∵线段CP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Q,
∴CP=CQ,∠PCQ=60°,
∴∠ACB+∠BCP=∠BCP+∠PCQ,
即∠ACP=∠BCQ,
在△ACP和△BCQ中,
,
∴△ACP≌△BCQ(SAS),
∴∠APC=∠Q,
∵∠1=∠2,
∴∠QEP=∠PCQ=60°;
(3)连结CQ,作CH⊥AD于H,如图3,
与(2)一样可证明△ACP≌△BCQ,∴AP=BQ,
∵∠DAC=135°,∠ACP=15°,
∴∠APC=30°,∠CAH=45°,
∴△AC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H=CH=AC=×4=,
在Rt△PHC中,PH=CH=,
∴PA=PH−AH=-,
∴BQ=−.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有关计算、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涉及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灵活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和相关图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6、见解析,
【解析】
由菱形的性质可知AF是∠BAC的平分线,故点F在∠BAC的平分线与BC的交点上,作∠BAC的角平分线AF交BC于F,作线段AF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D,交AB于E,四边形AEFD即为所求.
【详解】
解:如图,菱形AEFD即为所求.
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菱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7、证明见解析.
【解析】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B∥CD,得出内错角相等∠E=∠BAE,再由角平分线证出∠E=∠DAE,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E=∠BAE,
∵AE平分∠BAD,∴∠BAE=∠DAE,
∴∠E=∠DAE,
∴DA=DE.
18、① ;②;③无解
【解析】
(1)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小大大小中间找求出其公共解集即可;
(1)首先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二次分解即可;
(3)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详解】
(1)
由①得x≥-1,
由②得x<1,
原不等式的解为-1≤x<1.
(1)原式=(a1+4)1-(4a)1,
=(a1+4+4a)(a1+4-4a),
=(a+1)1(a-1)1.
(3)去分母得:1-1x=1x-4-3,
移项合并得:4x=8,
解得:x=1,
经检验x=1是增根,分式方程无解.
(1)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此不等式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解一元一此不等式组应遵循的法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1)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关键是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a1-b1=(a+b)(a-b),完全平方公式:a1±1ab+b1=(a±b)1.
(3)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
【解析】
首先根据点A的坐标求得OA的长,然后求得PO的长,从而求得点P到y轴的距离即可.
【详解】
解:∵A(﹣2,0),
∴OA=2,
∵∠DAB=60°,OP⊥AD,
∴∠AOP=30°,
∴AP=1,
∴OP=,
作PE⊥y轴,
∵∠POA=30°,
∴∠OPE=30°,
∴OE=
∴PE=,
∴点P到y轴的距离为,
故答案为:.
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能够将点的坐标转化为线段的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20、或.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求出x、y的值,代入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且,∴,∴,∴或.
故答案为:或.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答本题的关键由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求出x、y的值.
21、 .
【解析】
根据矩形的性质求出∠BAD=90°,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E=AD,即可求出AE.
【详解】
解:∵四边形ABCDD是矩形,
∴∠BAD=90°,
在Rt△BAD中,由勾股定理得:
∵在Rt△BAD中,AB=2,BD=4,
∴AB=BD,
∴∠ADB=30°,
∵AE⊥BD,
∴∠AED=90°,
∴AE=AD==,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和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灵活运用性质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
22、
【解析】
(1)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C=OA=OB,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O的长为,再配方得,根据非负性即可求出OA的最小值,进而即可求解;
(2)先证明△AOD≌△COE可得AD=CE,OD=OE,然后根据点C的坐标表示出A的坐标,再由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出y与x 的函数解析式.
【详解】
解:(1)连接OC,过点A作AD⊥y轴,如图,
,
∵A是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分支上的一个动点,延长AO交另一分支于点B,
∴OA=OB,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OC=OA=OB,
∴当OA的长最短时,OC的长为点C与原点O的最短距离,
设A(m,),
∴AD=m,OD=,
∴OA===,
∵,
∴当时,OA=为最小值,
∴点C与原点O的最短距离为.
故答案为;
(2)过点C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E,如上图,
∴∠ADO=∠CEO=90°,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OC=OA=OB,OC⊥AB,
∴∠COE+∠AOE=90°,
∵∠AOD+∠AOE=90°,
∴∠AOD=∠COE,
∴△AOD≌△COE(AAS),
∴AD=CE,OD=OE,
∵点C的坐标为(x,y)(x>0),
∴OE=x,CE=-y,
∴OD=x,AD=-y,
∴点A的坐标为(-y,x),
∵A是双曲线第一象限的一点,
∴,即,
∴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x>0).
故答案为(x>0).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配方法求出AO的长的最小值是解题的关键.
23、x≥0且x≠1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式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由题意得,x≥0且x−1≠0,
解得x≥0且x≠1.
故答案为:x≥0且x≠1.
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1)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解:设从墙上的影子的顶端到树的顶端的垂直高度是x米.
则有0.8/1 =x/5.5解得x=1.1.
∴树高是1.1+1.5=5.9(米),
【解析】在同一时刻物高和影长成正比,即在同一时刻的两个物体,影子,经过物体顶部的太阳光线三者构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本题中:经过树在教学楼上的影子的顶端作树的垂线和经过树顶的太阳光线以及树所成三角形,与竹竿,影子光线形成的三角形相似,这样就可求出垂足到树的顶端的高度,再加上墙上的影高就是树高.
25、(1)m的值为3,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2) 点P的坐标为(0, 6)、(0,-2)
【解析】
(1)首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把C(m,4)代入正比例函数y=x中,计算出m的值,进而得到C点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A、C两点坐标代入一次函数y=kx+b中,计算出k、b的值进而得到一次函数解析式.
(2)利用△BPC的面积为6,即可得出点P的坐标.
解:(1)∵点C(m,4)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m,即点C坐标为(3,4)
∵一次函数经过A(-3,0)、点C(3,4)
∴解得: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2)点P的坐标为(0, 6)、(0,-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知识,根据待定系数法把A、C两点坐标代入函数y=kx+b中,计算出k、b的值是解题关键.
26、(1)3000,12;(2);(3)若小刚的自行车不发生故障,保持出发时的速度前进,20分钟与小刚相遇.
【解析】
(1)根据函数图象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2)根据直线lA经过点(0,3000),(30,6000)可以求得它的解析式;
(3)根据函数图象可以求得lB的解析式与直线lA联立方程组即可求得相遇的时间.
【详解】
解:(1)根据函数图象可知,小刚出发时与小明相距3000米.走了一段路后,自行车发生故障进行修理,所用的时间是12分钟.
故答案为:3000;12;
(2)根据函数图象可知直线经过点,.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则
解得,,
即小明行走的路程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是:;
(3)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点(10,2500)在直线上,
得,
.
解得,.
故若小刚的自行车不发生故障,保持出发时的速度前进,20分钟与小刚相遇.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对图象进行分析,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河南周口地区洪山乡联合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统考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南周口地区洪山乡联合中学数学九上开学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周口地区洪山乡联合学校2023-2024学年九上数学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函数是二次函数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