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学情质量检测(一)历史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278459/0-172957983763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学情质量检测(一)历史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278459/0-172957983770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学情质量检测(一)历史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278459/0-172957983773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学情质量检测(一)历史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学情质量检测(一)历史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的某一原始人类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专属性和独特性,被称为“云南省第一张历史名片”。这一原始人类是( )
A.元谋人B.郧县人C.蓝田人D.北京人
2.如图是“北京人复原头像”,你认为考古工作者制作出这一头像的主要依据是( )
A.周口店的自然环境B.北京人遗址中的各类石器
C.北京人头盖骨化石D.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
3.很多同学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判断,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米饭的先民位于( )
A.云南元谋县B.北京周口店C.陕西半坡村D.浙江余姚
4.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有的墓葬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精美的工艺品和日常用品,有的墓葬却一无所有。同期的良渚古城遗址亦是如此。这说明当时( )
A.爱美意识形成B.原始农业兴起
C.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D.出现了贫富分化
5.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出土了同时期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多组高等级建筑,反映了良渚社会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墓葬群出土随葬品的差异也说明当时社会的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这表明五千年前的中国( )
A.旧石器时代生产水平高B.华夏民族形成
C.早期国家形态已经出现D.部落间战争频繁
6.传说在中国古代,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御雨”的战争,在这场战役中,炎黄部联合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
A.牧野B.涿鹿C.阪泉D.巨鹿
7.每年清明节,海内外中华儿女纷纷祭拜黄帝和炎帝,以表达对他们的敬仰之情。祭拜黄帝和炎帝是因为他们( )
A.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B.治水有功得到人民爱戴
C.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8.“尧有子九人,不以其子为后,见舜之贤也,而欲以为后。”这反映当时的推举标准是( )
A.举贤禅让B.传子世袭C.征战功绩D.部落势力
9.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其丰富的文化遗址印证了( )
A.远古传说的科学性B.华夏族的形成
C.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D.殷商王朝的兴衰
10.“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材料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商汤灭夏B.盘庚迁都C.周武王灭商D.犬戎攻陷镐京
11.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代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材料主要阐述了西周实行分封制的( )
A.原因B.内容C.结果D.影响
1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老师针对某一时期的政权更迭,在课堂上制作了以下年代尺,请写出④处应填的内容( )
A.夏朝建立B.商朝建立C.“国人暴动”D.西周灭亡
二、材料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图。
材料二:有了火就可以熟食,熟食给人提供了易于消化的食物,这对于人类体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火可以帮助人类驱赶猛兽,又可以照明、取暖。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多处灰烬都是成堆放着,可以看出,北京人不仅知道使用火,而且能够管理火,使火不向四周蔓延。
(1)根据材料一、观察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通过什么方法制作的。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山顶洞人制作的工具比北京人制作的工具有何进步之处?
(3)根据材料二、北京人遗址发现的“多处灰烬都是成堆放着”说明了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北京人是怎样用火“对付自然”的。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图。
材料二:距今六七千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根据材料一、图一和图二分别是什么建筑?分别是哪一远古居民的房屋?
(2)根据材料二、归纳原始农业发展的表现。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文献记载,禹死后,“启即天子之位”“益(人名)干启位,启杀之”,又有“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二:中国西周时期国王称天子,全天下土地归天子所有,受封的诸侯享有管理封地和征收赋税的权力。但诸侯也必须服从天子命令,朝见天子,交纳贡物,服从调兵。诸侯在自己领地还可以再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给士,这样层层分封,形成严密的统治网络。
——摘编自《世界通史》
(1)材料一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朝代?该事件的发生,从制度的更替来说有何标志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并根据材料二指出“受封的诸侯”的权力和义务。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元谋人距今约1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A项正确;郧县人生活在湖北郧阳,排除B项;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排除C项;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地区,排除D项。故选:A。
2.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北京人复原头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工作者可以依据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完成北京人复原头像。故选:C。
3.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种植水稻,D项正确;云南元谋县发现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没有进入原始农耕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北京周口店发现了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没有进入原始农耕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陕西半坡村发现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不符合题意,除C项。故选D项。
4.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大汶口遗址和良渚遗址的墓葬都存在着巨大悬殊,精美的陪葬品是墓主身份显贵的象征,一无所有的墓葬说明墓主地位不高,反映出贫富差距,说明这一时期出现了社会分化,D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墓葬反映出的贫富差距,而不是爱美意识,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墓葬反映出的贫富差距,不能反映原始农业的发展状况,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墓葬反映出的贫富差距,不是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排除D。故选:D。
5.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良渚社会已经出现了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和高等级建筑,这反映了高度的组织和调动能力。同时,随葬品的差异显示了社会的阶级分化。这些都是早期国家形态的重要特征,C正确;良渚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而非旧石器时代,且题干强调的是社会组织结构和阶级分化,而非单纯的生产水平,排除A;华夏民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仅凭良渚遗址的考古发现来断定。此外,题干更多指向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而非民族形成,排除B;题干中并未提及部落间战争的信息,这一选项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D。故选:C。
6.答案:B
解析: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了蚩尤部落。故选B。
7.答案:C
解析:距今大约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有炎帝和黄帝,他们结成联盟打败东方的蚩尤部落,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今天的海内外华人共同举行祭祖大典有利于缅怀先祖的丰功伟绩,表达全体中华儿女尊祖敬宗的民族感情,表达整个中华民族追根溯源的文化认同,C项正确;炎帝和黄帝并未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排除A项;大禹治水有功得到人民爱戴,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排除D项。故选:C。
8.答案:A
解析:“尧有子九人,不以其子为后(君主),见舜之贤也,而欲以为后”的意思是尧有九个儿子,但见舜比较贤德,想让舜继承部落首领位子,这种民主推举部落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故A正确;世袭制是指帝王世代沿袭的制度,排除B;征战功绩、部落势力都不是推举部落首领的标准,排除CD。故选:A。
9.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里头遗址是夏朝的文化遗存,作为实物史料,印证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C项正确;远古传说不一定是信史,因此远古传说的科学性说法绝对化,且二里头遗址印证了夏朝的存在,不属于远古传说,排除A项;华夏族在二里头遗址之前就已形成,排除B项;二里头遗址属于夏朝的文化遗存,早于商朝,排除D项。故选:C。
10.答案:C
解析:据材料“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灭掉商朝,建立西周,故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武王灭商,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夏朝后期,分布于今河北、河南一带的商部族逐渐强大。商的首领汤联合周围部族,起兵攻伐夏王桀,桀大败,夏王朝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毫,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盘庚迁殷发生在商朝中期,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武王灭商,建立西周的史实,犬戎攻陷镐京标志着西周的灭亡,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
11.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代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调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式,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确立了分封制,可知材料主要阐述了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A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内容是将士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等,让他们在各地建立诸侯国,以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被封的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同时也需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等,与题干信息“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代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不符,排除B项;西调实行分封制的结果是加强了统治,扩展了疆域,使西周达到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与题干信息“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代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不符,排除C项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影响,是指分封制不仅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还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题干信息“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代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不符,排除D项。
故选A项。
12.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灭亡的相关知识。A.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故A错误;B.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商朝,故B错误;C.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故C错误;D.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故D正确。
13.答案:(1)打制方法。
(2)山顶洞人继续使用打制石器的同时,也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3)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
解析:
14.答案:(1)图一:干栏式建筑,图二:半地穴式房屋。图一:河姆渡人,图二:半坡人。
(2)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解析:(1)建筑:根据所学分析材料一可知,图一下有一层栅栏支撑起房屋,很明显是干栏式建筑,图二上为茅草,下面看起来有一部分深入地下,很明显是半地六式房屋,居民:根据所学可知,干栏式房屋可以很好地防潮,是长江流域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可以很好地保暖,是黄河流域半坡人居住的房屋,
(2)表现:根据材料二中的“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可知,原始农业发展的表现之一是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从“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可知,原始农业发展的表现还包括: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15.答案:(1)夏朝。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2)分封制。权力:管理封地,征收赋税。义务:朝见天子,交纳贡物,服从调兵。
解析:(1)根据“据文献记载,禹死后,‘启即天子之位’‘益(人名)千启位,启杀之’,又有‘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可知,材料一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该事件的发生,从制度的更替来说标志着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2)根据“中国西周时期国王称天子,全天下土地归天子所有,受封的诸侯享有管理封地和征收赋税的权力。但诸侯也必须服从天子命令,朝见天子,交纳贡物,服从调兵。”可知,材料二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度;根据材料二“但诸侯也必须服从天子命令,朝见天子,交纳贡物,服从调兵。诸侯在自己领地还可以再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给士”可知,“受封的诸侯”的权力是管理封地,征收赋税。分封诸侯的义务是朝见天子,交纳贡物,服从调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历史]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学情质量检测月考(一)(有解析),共8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学情质量检测(一),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学情质量检测(一)(解析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