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冷水江市2025届九上数学开学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冷水江市2025届九上数学开学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我们八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厚度约为0.0085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8.5×10﹣4米B.0.85×10﹣3米C.8.5×10﹣3米D.8.5×103米
2、(4分)如图,函数()和()的图象相交于点A,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A.>B.<C.>D.<
3、(4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4、(4分)如图以正方形的一边为边向下作等边三角形,则的度数是( )
A.30°B.25°C.20°D.15°
5、(4分)下列二次根式化简后能与合并成一项的是( )
A.B.C.D.
6、(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y轴交于点A,如图所示,依次正方形,正方形,……,正方形,且正方形的一条边在直线m上,一个顶点x轴上,则正方形的面积是( )
A.B.C.D.
7、(4分)已知菱形ABCD的面积是120,对角线AC=24,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 )
A.52B.40C.39D.26
8、(4分)用配方法解方程时,配方结果正确的是( )
A.B.
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如图,某河堤的横断面是梯形ABCD,BC∥AD,已知背水坡CD的
坡度i=1:2.4,CD长为13米,则河堤的高BE为 米.
10、(4分)若式子有意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1、(4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AC=6cm,BD=8cm,则菱形ABCD的高AE为 cm.
12、(4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与点B重合,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__).
13、(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在第二象限,那么点在第_________象限.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如图,矩形ABCD中,AB=9,AD=4. E为CD边上一点,CE=6. 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边BA向终点A运动,连接PE.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
(1)求AE的长;
(2)当t为何值时,△PAE为直角三角形;
(3)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EA恰好平分∠PED,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5、(8分)如图,折叠长方形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BC=10cm,AB=8cm.
求:(1)FC的长;(2)EF的长.
16、(8分)如图,已知直线 :与x轴,y轴的交点分别为A,B,直线 : 与y轴交于点C,直线与直线的交点为E,且点E的横坐标为2.
(1)求实数b的值;
(2)设点D(a,0)为x轴上的动点,过点D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与直线于点M、N,若以点B、O、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a的值.
17、(10分)甲骑自行年,乙乘坐汽车从A地出发沿同一路线匀速前往B地,甲先出发.设甲行驶的时间为x(h),甲、乙两人距出发点的路程S甲(km)、S乙(km)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1所示,甲、乙两人之同的距离y(km)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请你解决以下问题:
(1)甲的速度是__________km/h,乙的速度是_______km/h;
(2)a=_______,b=_______;
(3)甲出发多少时间后,甲、乙两人第二次相距7.5km?
18、(10分)我市射击队为了从甲、 乙 两名运动员中选出一名运动员参加省运动会比赛,组织了选拔测试,两人分别进行了五次射击,成绩(单位:环)如下:
你认为应选择哪位运动员参加省运动会比赛.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在菱形ABCD中,∠A=30°,在同一平面内,以对角线BD为底边作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BDE,则∠EBC的度数为 .
20、(4分)计算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
21、(4分)若数使关于的不等式组有且只有四个整数解,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22、(4分)已知y=(k﹣1)x+k2﹣1是正比例函数,则k=_____.
23、(4分)当___________________时,关于的分式方程无解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一次函数y =kx+b()的图象经过点,,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5、(10分)在等腰三角形ABC中,已知AB=AC=5cm,BC=6cm,AD⊥BC于D.求:底边BC上的高AD的长.
26、(12分)如图,等腰△ABC中,已知AC=BC=2, AB=4,作∠ACB的外角平分线CF,点E从点B沿着射线BA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过点E作BC的平行线交CF于点F.
(1)求证:四边形BCFE是平行四边形;
(2)当点E是边AB的中点时,连接AF,试判断四边形AEC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设运动时间为t秒,是否存在t的值,使得以△EFC的其中两边为邻边所构造的平行四边形恰好是菱形?不存在的,试说明理由;存在的,请直接写出t的值.答:t=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详解】
0.008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得到8.5,
所以0.0085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5×10-3米,
故选C.
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2、A
【解析】
试题解析:由图象可以看出当 时,的图象在 图象的上方,所以 的解集为.故本题应选A.
3、B
【解析】
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详解】
解:A、不符合定义,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符合定义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C、不符合定义,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不符合定义,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
4、D
【解析】
由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得到,故利用即可求解.
【详解】
解:四边形为正方形,为等边三角形,
∴,
∴.
∵,
∴.
∴.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得并利用其性质做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D
【解析】
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分别进行判断.
【详解】
A.=3,所以A选项不能与合并;
B.=,所以B选项不能与合并;
C.是最简二次根式,所以C选项不能与合并;
D.=10,所以D选项能与合并.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同类二次根式: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相同,那么这些二次根式叫同类二次根式.
6、B
【解析】
由一次函数,得出点A的坐标为(0,1),求出正方形M1的边长,即可求出正方形M1的面积,同理求出正方形M2的面积,即可推出正方形的面积.
【详解】
一次函数,令x=0,则y=1,
∴点A的坐标为(0,1),
∴OA=1,
∴正方形M1的边长为,
∴正方形M1的面积=,
∴正方形M1的对角线为,
∴正方形M2的边长为,
∴正方形M2的面积=,
同理可得正方形M3的面积=,
则正方形的面积是,
故选B.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规律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题目中面积之间的关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
7、A
【解析】
先利用菱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BD=10,然后根据菱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计算出菱形的边长=13,从而得到菱形的周长.
【详解】
∵菱形ABCD的面积是120,
即×AC×BD=120,
∴BD==10,
∴菱形的边长==13,
∴菱形ABCD的周长=4×13=1.
故选A.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的面积计算可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也可利用菱形面积=ab(a、b是两条对角线的长度)进行计算.
8、A
【解析】
利用配方法把方程变形即可.
【详解】
用配方法解方程x2﹣6x﹣8=0时,配方结果为(x﹣3)2=17,
故选A.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解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1
【解析】
在Rt△ABE中,根据tan∠BAE的值,可得到BE、AE的比例关系,进而由勾股定理求得BE、AE的长,由此得解.
解:作CF⊥AD于F点,
则CF=BE,
∵CD的坡度i=1:2.4=CF:FD,
∴设CF=1x,则FD=12x,
由题意得CF2+FD2=CD2
即:(1x)2+(12x)2=132
∴x=1,
∴BE=CF=1
故答案为1.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勾股定理的应用.
10、x⩾1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1≥0,即可解答
【详解】
由题意得:x−1⩾0,
解得:x⩾1,
故答案为:x⩾1
此题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难度不大
11、.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是多少;然后再结合△ABC的面积的求法,求出菱形ABCD的高AE是多少即可.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互相垂直平分,
∴BO=BD=×8=4(cm),CO=AC=×6=3(cm),
在△BCO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BC===5(cm)
∵AE⊥BC,
∴AE•BC=AC•BO,
∴AE===(cm),
即菱形ABCD的高AE为cm.
故答案为.
12、1 -1
【解析】
让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加1可得到所求点的坐标.
【详解】
∵﹣2+1=﹣1,
∴点B的坐标是(1,﹣1),
故答案为1,﹣1.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即: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
13、三
【解析】
根据在第二象限中,横坐标小于0,纵坐标大于0,所以-n<0,m<0,再根据每个象限的特点,得出点B在第三象限,即可解答.
【详解】
解:∵点A(m,n)在第二象限,
∴m<0,n>0,
∴-n<0,m<0,
∵点B(-n,m)在第三象限,
故答案为三.
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5;(2)6或;(3)存在,t=,理由见解析
【解析】
(1)在直角△ADE中,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解答;
(2)需要分类讨论:AE为斜边和AP为斜边两种情况下的直角三角形;
(3)假设存在.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等量代换推知:∠PEA=∠EAP,则PE=PA,由此列出关于t的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得相应的t的值即可.
【详解】
解:(1)∵矩形ABCD中,AB=9,AD=4,
∴CD=AB=9,∠D=90°,
∴DE=9﹣6=3,
∴AE==5;
(2)①若∠EPA=90°,BP=CE=6,∴t=6;
②若∠PEA=90°,如图,
过点P作PH⊥PH⊥CD于H,∵四边形ABCD是矩形,
∴∠B=∠C=90°,
∴四边形BCHP是矩形,
∴CH=BP=t,PH=BC=4,
∴HE=CE-CH=6-t,
在Rt△PHE中,PE2=HE2+PH2=(6-t)2+42,
∵∠PEA=90°,
在Rt△PEA中,根据勾股定理得,PE2+AE2=AP2,
∴(6-t)2+42+52=(9-t)2,,
解得t=.
综上所述,当t=6或t=时,△PAE为直角三角形;
(3)假设存在.
∵EA平分∠PED,
∴∠PEA=∠DEA.
∵CD∥AB,
∴∠DEA=∠EAP,
∴∠PEA=∠EAP,
∴PE=PA,
∴,
解得t=.
∴满足条件的t存在,此时t=.
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
15、 (1)4cm;(2)5cm.
【解析】
(1)由于△ADE翻折得到△AEF,所以可得AF=AD,则在Rt△ABF中,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2)由于EF=DE,可设EF的长为x.在Rt△EFC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由题意可得:AF=AD=10cm.在Rt△ABF中,∵AB=8 cm,∴BF=6cm,∴FC=BC﹣BF=10﹣6=4(cm).
(2)由题意可得:EF=DE,可设DE的长为x,则在Rt△EFC中,(8﹣x)2+42=x2,解得:x=5,即EF的长为5cm.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翻折的问题,能够熟练运用矩形的性质求解一些简答的问题.
16、(2)2;(2)a=5或-2.
【解析】
(2)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由点E在直线上可得到点E的坐标,由点E在直线上,进而得出实数b的值;
(2)依据题意可得MN=|2+a−(2−a)|=|a−2|,BO=2.当MN=BO=2时,以点B、O、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到|a-2|=2,进而得出a的值.
【详解】
解:(2)∵点E在直线l2上,且点E的横坐标为2,
∴点E的坐标为(2,2),
∵点E在直线l上,
∴2=−×2+b,
解得:b=2;
(2)如图,当x=a时,yM=2−a,yN=2+a,
∴MN=|2+a−(2−a)|=|a−2|,
当x=0时,yB=2,
∴BO=2.
∵BO∥MN,
∴当MN=BO=2时,以点B、O、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此时|a-2|=2,
解得:a=5或a=-2.
∴当以点B、O、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a的值为5或-2.
故答案为:(2)2;(2)a=5或-2.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7、 (1)甲的速度是10km/h,乙的速度是25km/h ;(2),;(3)
【解析】
(1)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由路程除以时间可求得甲乙的速度;
(2)根据a、b点的实际意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3)由图象可知甲乙相距7.5km有两种情况,第二次相距7.5km时,汽车在自行车的前面,据此列出方程即可解答本题.
【详解】
(1)甲的速度为:25÷2.5=10km/h,乙的速度是25÷(2-1)=25÷1=25km/h;
故答案为:10,25;
(2)由题意得:25(a-1)=10a
解得;
由题意可知,当汽车到达B地时,两人相距bkm.
∴b=25-10×2=5
故答案为:,
(3)甲、乙两人第二次相距7.5km是在甲乙相遇之后,汽车在自行车的前面,设甲出发xh,甲、乙两人第二次相距7.5km,
由题意可得:25(x-1)-10x=7.5,
解得:.
答:甲出发后,甲乙两人第二次相距7.5km.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准确识别函数图像并利用方程思想解答.
18、应选择甲运动员参加省运动会比赛.
【解析】
试题分析:先分别计算出甲和乙成绩的平均数,再利用方差公式求出甲和乙成绩的方差,最后根据方差的大小进行判断即可.
解:甲的平均成绩是:(10+9+8+9+9)=9.
乙的平均成绩是:(10+8+9+8+10)=9.
甲成绩的方差是:
=[(10-9)2+(9-9)2+(8-9)2+(9-9)2+(9-9)2]÷5=0.4.
乙成绩的方差是:
=[(10-9)2+(8-9)2+(9-9)2+(8-9)2+(10-9)2]÷5=0.8.
∵ ,
∴ 甲的成绩较稳定,
∴ 应选择甲运动员参加省运动会比赛.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程度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程度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105°或45°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当点E在BD右侧时,求出∠EBD,∠DBC即可解决问题,当点E在BD左侧时,求出∠DBE′即可解决问题.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B=AD=BC=CD,∠A=∠C=30°,∠ABC=∠ADC=150°,
∴∠DBA=∠DBC=75°,∵ED=EB,∠DEB=120°,∴∠EBD=∠EDB=30°,∴∠EBC=∠EBD+∠DBC=105°,
当点E′在BD左侧时,∵∠DBE′=30°,∴∠E′BC=∠DBC﹣∠DBE′=45°,∴∠EBC=105°或45°,
考点:(1)、菱形的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0、
【解析】
应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则()及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化简即可.
【详解】
解: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综合运用二次根式的相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1、
【解析】
此题可先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出x的取值,再根据不等式组恰好只有四个整数解,求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不等式①得,x<5,
解不等式②得,x≥2+2a,
由上可得2+2a≤x<5,
∵不等式组恰好只有四个整数解,即1,2,3,4;
∴0<2+2a≤1,
解得,.
此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根据x的取值范围,得出x的取值范围,然后根据不等式组恰好只有四个整数解即可解出a的取值范围.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22、-1
【解析】
【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k-1≠0,常数项k2-1=0,由此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y=(k-1)x+k2-1是正比例函数,
∴k-1≠0,k2-1=0,
解得k≠1,k=±1,
∴k=-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熟知正比例函数y=kx中一次项系数中不为0,常数项等于0是解题的关键.
23、m=1、m=-4或m=6.
【解析】
方程两边都乘以(x+2)(x-2)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当分式方程有增根或分式方程化成的整式方程无解时原分式方程无解,根据这两种情形即可计算出m的值.
【详解】
解:方程两边都乘以(x+2)(x-2)去分母得,
2(x+2)+mx=3(x-2),
整理得(1-m)x=10,
∴当m=1时,此整式方程无解,所以原分式方程也无解.
又当原分式方程有增根时,分式方程也无解,
∴当x=2或-2时原分式方程无解,
∴2(1-m)=10或-2(1-m)=10,
解得:m=-4或m=6,
∴当m=1、m=-4或m=6时,关于x的方程无解.
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无解条件.分式方程无解有两种情形:一是分式方程有增根;二是分式方程化成的整式方程无解.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
【解析】
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即可.
【详解】
解:依题意得
解得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掌握方程组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
25、AD=4cm
【解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BD=BC=3cm,在Rt△ABD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D的长.
【详解】
∵在等腰△ABC中,AB=AC=5cm,BC=6cm,AD⊥BC于D
∴BD=BC=3cm
∴AD=
本题考查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勾股定理求解,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6、(1)见解析;(2)四边形AECF是矩形,理由见解析;(3)秒或5秒或2秒
【解析】
(1)已知EF∥BC,结合已知条件利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证明BCFE是平行四边形;因为AC=BC,等角对等边,得∠B=∠BAC,CF平分∠ACH,则∠ACF=∠FCH,结合∠ACH=∠B+∠BAC=∠ACF+∠FCH,等量代换得∠FCH=∠B,则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BE∥CF,结合EF∥BC,证得四边形BCFE是平行四边形;
(2)先证∠AED=90°,再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则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AC=BC,E是AB的中点,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定理知CE⊥AB,因为四边形BCFE是平行四边形,得CF=BE=AE,AE∥CF,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且有一内角是直角,则四边形AECF是矩形;
(3)分三种情况进行①以EF和CF两边为邻边所构造的平行四边形恰好是菱形时,则邻边BE=BC,这时根据S=vt=2t=, 求出t即可;②以CE和CF两边为邻边所构造的平行四边形恰好是菱形时,过C作CD⊥AB于D,AC=BC,三线合一则BD的长可求,在Rt△BDC中运用勾股定理求出CD的长,把ED长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出来,现知EG=CF=EC=EB=2t,在Rt△EDC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式即可求出t;③以CE和EF两边为邻边所构造的平行四边形恰好是菱形时,则CA=AF=BC,此时E与A重合,则2t=AB=4, 求得t值即可.
【详解】
(1)证明:如图1,∵AC=BC,
∴∠B=∠BAC,
∵CF平分∠ACH,
∴∠ACF=∠FCH,
∵∠ACH=∠B+∠BAC=∠ACF+∠FCH,
∴∠FCH=∠B,
∴BE∥CF,
∵EF∥BC,
∴四边形BCFE是平行四边形
(2)解:四边形AECF是矩形,理由是:
如图2,∵E是AB的中点,AC=BC,
∴CE⊥AB,
∴∠AEC=90°,
由(1)知:四边形BCFE是平行四边形,
∴CF=BE=AE,
∵AE∥CF,
∴四边形AECF是矩形
(3)秒或5秒或2秒
分三种情况:
①以EF和CF两边为邻边所构造的平行四边形恰好是菱形时,如图3,
∴BE=BC,即2t=2 ,
t= ;
②以CE和CF两边为邻边所构造的平行四边形恰好是菱形时,如图4,过C作CD⊥AB于D,
∵AC=BC,AB=4,
∴BD=2,
由勾股定理得:CD= = =6,
∵EG2=EC2 , 即(2t)2=62+(2t﹣2)2 ,
t=5;
③以CE和EF两边为邻边所构造的平行四边形恰好是菱形时,如图5,CA=AF=BC,此时E与A重合,
∴t=2,
综上,t的值为秒或5秒或2秒;
故答案为: 秒或5秒或2秒.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四边形的性质与证明,熟悉基本定理是解题基础,本题第三问的关键在于能够分情况讨论列出方程.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甲
10
9
8
9
9
乙
10
8
9
8
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5届数学九上开学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娄底一中学2025届九上数学开学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2024年数学九上开学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