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英华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B.教室门框的高度约为
C.人正常呼吸的频率约为每分钟70次D.人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
2.2023年5月,中国一中亚峰会在古城西安圆满举办,好客的陕西人民用热情的腰鼓、欢快的秧歌来欢迎国际友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些乐器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一定为
C.鼓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腰鼓发出声音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音调
B.弹奏吉他时,按压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D.人耳可以听到响度足够大的次声波
4.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5.学校组织体检时测得小高的身高是1.680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后一位数字“0”可以省去不写B.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
C.测量结果准确到厘米 m是估计值
6.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勺从嘴受注”这样的记载,如图所示。其中“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B.升华C.熔化D.凝固
7.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看到路旁的房屋和树木向后退。如果小明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树木B.房屋C.地面D.汽车座椅
8.声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下面主要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碎结石
B.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
C.利用B超做体检
D.超声波加湿器打碎水珠加湿空气
9.冬天为防止皮肤水分流失、干燥裂开,常在皮肤上抹油。下列措施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
A. 雨后将积水扫开
B. 拖地后开窗通风
C. 用保鲜膜把水果包起来
D. 在向阳的窗台上晾衣服
10.如图,“神舟十五号”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产生超过的高温。舱外防热材料不断熔化、升华带走热量,确保了舱内航天员的安全。防热材料在熔化、升华过程中( )
A.熔化吸热、升华放热B.熔化、升华都吸热
C.熔化、升华都放热D.熔化放热、升华吸热
11.“热管”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倍.“热管”的结构并不复杂,它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衬了一层多孔材料,叫作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容易汽化的液体(如图所示).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热管内液体在热端汽化吸热B.热管内液体在冷端液化放热
C.热管内液体在冷端凝固放热D.热管可用于制作航天器的散热设备
二、实验题
12.小明同学在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他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是 ___________;
(2)在读数时,温度计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离开待测液体读数;如图乙所示,正确的读数方法是___________(选填“a”“b”或“c”);
(3)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测得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_℃。
13.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A处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运动到坡底C处的时间;再次将小车从A处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处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2)通过小明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AC段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若AC段的距离为,则小车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3)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______(选填“A”或“B”)处由静止释放;
(4)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小红利用传感器得到的整个过程中的数据如图乙所示,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______(选填“匀速”或“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______m/s。
14.小亮按照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小亮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该按照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过程中酒精灯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看到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该时刻的温度为______℃;加热一段时间后,小亮看到如图乙所示的现象,此时水______(选填“正在”或“还没有”)沸腾;
(3)小亮在水温升高到90℃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表格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当地大气压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标准大气压,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______;
【拓展】小亮觉得实验的时间过长,为了缩短水到达沸腾的时间,请你给小亮提出一个建议:______。
三、计算题
15.某物理实践小组发现一支完好的温度计示数已经不准确,在标准大气压下,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放入沸水中示数则为105℃。
(1)若测一个物体温度,温度计的示数为17℃,其所对应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2)如果一杯热水的实际温度为50℃,则显示温度为多少?
16.为了节能,某商场的自动扶梯安装了智能控制系统,在扶梯底端前处安装了如图甲所示的红外系统:乘客通过红外杆时,红外传感开关被触发,扶梯启动,同时计时器开始计时,若在设定时间t内无乘客通过,扶梯将停止运行。已知扶梯长为,从启动到匀速运行阶段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若乘客步行速度在之间。
(1)求乘客从红外杆处步行至扶梯底端的时间范围;
(2)为确保所有乘客都能安全乘坐扶梯到达顶端,设定时间t应至少为多少s?
四、填空题
17.小明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了5次测量,记录的数据如下:、、、、。根据记录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其中一次测量值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小明应当将这支铅笔的长度记为______。
18.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在火箭升空的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以______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后进入预定轨道,此时相对于火箭,飞船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9.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的数据,这辆小车在做______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20s~40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20.如图所示,当球员扣篮时,现场观众发出震耳欲聋的喝彩声,喝彩声是由声带的______产生的,“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高”或“响度大”)。喝彩声通过______传到球员耳中,使球员们士气大振。
21.“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高。在月球上不管宇航员怎么喊话,对面的人都不会听到,因为________不能传声。
22.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即声音有速度。1738年法国几位科学家把大炮架在相距的山头上,甲山头放炮时,乙山头上的人记录从看见炮的火光到听到炮声经历的时间是,并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______。上述测量中,忽略了光的传播时间,如果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理论上测出的声速值会______(选填“大”或“小”)一些。
23.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碘的升华现象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你认为图______(选填“甲”或“乙”)更好,理由是______。
24.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如图,这是一种可收集水汽的沙漠甲虫。日落之后,由于它的背部温度___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环境气温,所以空气中的水蒸气将会在它的背部 ___________成水滴,这个过程会___________热。
五、多选题
2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用木棍敲击装有不同质量水的瓶子,水多的音调高
26.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液态,由甲到乙是汽化过程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D.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27.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路程-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内乙车的速度是
B.在第7秒时甲车的速度是
C.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D.后乙车超过甲车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
2.答案:D
解析:物体发声一定会振动,乐器不振动不能发出声音,故A错误;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故B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鼓声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错误;腰鼓发出声音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
3.答案:C
解析:
4.答案:A
解析: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禁止鸣喇叭是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只有A符合题意。
5.答案:C
解析:A.测量结果由准确值和估计值组成。末位数字零为估读值,不可以省去不写,故A错误;
BC.测得小高的身高是1.680 m,其中最后一个0就是估计值,“8”对应的单位为c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测量结果准确到cm,故B错误,故C正确;
D.估计值为0.000 m,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铁化如水”指铁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故C正确,ABD 错误。
7.答案:D
解析:如果说小明是静止的,则小明相对参照物来说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小明相对于树木、房屋、地面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相对于汽车座椅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C
解析:A.用超声波碎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
B.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B超做体检,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故C符合题意;
D.超声波加湿器打碎水珠加湿空气,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C
解析:对热管的一端加热,加热处的液体马上汽化成气体,从多孔材料中出来向冷端流动,到冷端遇冷液化放热成液体回到多孔材料中流回热端,这样循环往复完成热量传递.
12.答案:(1)玻璃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2)不能;b;(3)22
解析:
13.答案:(1);(2)小于;0.5;(3)A;(4)加速;0.8
解析:(1)本实验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快慢,即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原理为。
(2)小车从A处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从B处滑到C处的时间为
所以下半段的时间少于上半段的时间,根据可知下半段速度大于上半段速度,所以小车在AC段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小车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为
(3)小车在后半段的运动过程中,经过B处时速度不为0,故他应该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
(4)由乙图可知,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变大,即做加速运动,且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0.8m/s。
14.答案:(1)自下而上;需要;(2)89;正在;(3)98;小于;温度保持不变;减少水量
解析:(1)组装器材要考虑酒精灯用外焰加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所以应点燃酒精灯,并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2)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89℃。
沸腾前,上方水温低,气泡上升时,内部的气体和少量水蒸气遇冷液化,因而体积变小,气泡变小;沸腾时,水大量汽化,水蒸气不断进入气泡,且上升过程中水压变小,所以气泡变大。所以如图乙所示的现象为水正在沸腾的景象。
(3)由表格数据可知,水沸腾后,温度保持在98℃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且沸点随气压降低而降低,所以当地大气压小于一标准大气压。
要缩短水到达沸腾的时间,可以加大火力、减少水量、提高水的初温。
15.答案:(1)20℃;(2)50℃
解析:(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是100℃,这只不准温度计对应的格数为格,所以该温度计的实际分度值为
温度计的示数为17℃,物体温度对应的实际格数为格,故其所对应的实际温度
(2)一杯热水的实际温度为50℃,则显示的格数为则显示的温度为50℃。
16.答案:(1)1~3s;(2)
解析:(1)扶梯底端前1.5m安装了如图甲所示的红外系统,乘客步行的最小速度是0.5m/s,此时乘客从红外杆处走到扶梯底端所用的时间:,乘客步行的最大速度是1.5/s,此时乘客从红外杆处走到扶梯底端所用的时间:,乘客从红外杆处步行到扶梯底端所用的时间范围为1s~3s。
(2)为确保安全,速度最慢的乘客也能安全乘坐扶梯到达顶端,由(1)可知,此时,由图乙可知,2s后扶梯匀速运动的速度是0.8m/s,由图甲可知扶梯的长度为12m,故此时乘客乘扶梯从底端运动到顶端的时间:,故整个过程的总时间:,即设定时间t应至少为18s。
17.答案:1mm;;26.57
解析:
18.答案:运动;火箭;运动
解析: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火箭是运动的。
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的位置没有改变,飞船是静止的。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后进入预定轨道,此时相对于火箭,飞船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飞船是运动的。
19.答案:变速直线;37.5
解析:由图知,在相同的时间内小车通过的路程在变大,说明小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汽车在20s~40s内的路程:
,所用时间
汽车在20s~40s内的平均速度
20.答案:振动;响度大;空气
解析:
21.答案:响度;真空
解析:“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不要大声说话,以免惊扰了天上的神仙。所以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是不能传声的,所以宇航员怎么喊话,对面的人都听不见。
22.答案:337.5;小
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
光在空气中传播也需要时间,理论上测出的声速值会小一些。
23.答案:甲;用水浴法加热时,受热均匀,热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熔化,碘颗粒吸热会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解析:
24.答案:低于;液化;放
解析:
25.答案:ABC
解析:
26.答案:AD
解析:物质的六种常见物态变化为: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由液态到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到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要吸热;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物质由气态到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到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要放热。故由图示可知,丙为固态,甲为液态,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要吸热,甲到乙是汽化过程,要吸热;由乙到丙是凝华过程,要放热。故AD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选AD。
27.答案:AD
解析: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物理]河北省邢台市英华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月考试题: 这是一份[物理]河北省邢台市英华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月考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邢台市英华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邢台市英华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及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邢台市英华集团初中部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邢台市英华集团初中部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