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章 地球的面貌同步测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章 地球的面貌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范围: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
一、单项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暑假期间,小王及其家人展开了一场为期30天的环球旅行。读小王及其家人的环球旅行路线示意图,完成1~2题。
1.小王穿过B运河到达D非洲,B运河指的是( )
A.巴拿马运河
B.乌拉尔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土耳其运河
2.整个行程中小王经过了三个大洲,三个大洲面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ACD B.ADC
C.CDA D.DAC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核电的重要原料为铀矿石。读全球核电站分布图,完成3~4题。
3.图中无核电站分布的G大洲( )
A.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B.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被北冰洋和太平洋环抱
D.被称为“热带大陆”
4.D大洲东部的铀矿石需要运往E大洲东南部,行程最短的海上运输线是( )
A.横跨太平洋,抵达目的地
B.横跨印度洋,再穿过A、C两大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驶达目的地
C.横跨太平洋,再穿过E、F两大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驶达目的地
D.横跨印度洋,再穿过A、C两大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横跨大西洋,驶达目的地
下面这颗“蓝色弹珠”是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据此完成5~7题。
5.这颗“蓝色弹珠”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认识地球的( )
A.位置B.大小
C.形状D.运动状态
6.称地球为“蓝色弹珠”,是因为地球表面( )
A.七分陆地,三分海洋B.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C.六分陆地,四分海洋D.四分陆地,六分海洋
7.近年来,极地地区“白色”面积逐渐减少,“蓝色”面积不断扩大,其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B.板块运动
C.水土流失D.降水增加
读四种陆地地形类型的剖面示意图,完成8~9题。
8.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 )
A.海陆分布B.地势起伏
C.地球公转D.地球自转
9.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类型依次是( )
A.平原、丘陵、山地、高原
B.山地、高原、平原、丘陵
C.丘陵、平原、高原、山地
D.高原、山地、丘陵、平原
下图为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板块中,绝大部分是海洋的是( )
A.非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
11.日本多地震的原因主要是( )
A.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B.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D.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是( )
A.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B.非洲、太平洋、南美洲
C.北美洲、大西洋、非洲
D.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13.丙大洲全部位于( )
A.东半球B.西半球
C.北半球D.南半球
二、综合题(共3题,共24分)
14.(8分)读东西半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和160°E构成的经线圈。(填经度)
(2)写出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名称。大洲:① ,② ;大洋:A ,B 。
(3)①④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④⑤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
(4)从图上可以看出,陆地主要集中在 (南/北)半球。
15.(9分)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座山峰,海拔最高的是 ,该山峰与C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
(2)小马河的流向是 。
(3)A地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B地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E地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
(4)①②③为三条登山路线,最费力的是 ,理由是 。
(5)若甲山峰与丙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约为 千米。
16.【真实问题情境】(7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巨型货轮在苏伊士运河南段搁浅,造成这条欧亚之间最便捷的航运要道堵塞。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被称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捷径”,在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该巨型货轮航运路线图。
(1)该巨型货轮搁浅的位置在 (a/b)处。
(2)大洲C. 和D. 的分界线是 运河,大洲D西部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填名称)。
(3)苏伊士运河连接了地中海与红海,由于板块运动,地中海面积会不断地 (扩大/缩小),因为地中海处在两大板块的 (张裂/挤压)地带。
第三章 地球的面貌
·基础过关测试卷 参考答案·
1.C(小王穿过B运河到达D非洲,B运河指的是亚洲与D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2.B(七个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小王经过的三个大洲面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亚洲、D非洲、C大洋洲。)
3.B(读图可知,无核电站分布的G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南极洲未濒临北冰洋;被称为“热带大陆”的是非洲。)
4.C(读图可知,D是大洋洲,E是北美洲,D大洲东部的铀矿石需要运往E大洲东南部,行程最短的海上运输线是横跨太平洋,再穿过E、F两大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驶达目的地。)
5.C(读图可知,我们可以直观地认识到地球的形状。该图不能反映地球的位置、大小及运动状态。)
6.B(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7.A(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蓝色海洋面积扩大。)
8.B(据所学可知,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反映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变化情况;海陆分布的整体面貌无法通过地形剖面图反应;地球公转和地球自转是同时进行的,可以使用地球仪来演示,但是无法通过地形剖面图反应。)
9.D(由图可知,①地区地形较为平坦,边缘比较陡峭,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是高原;②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势起伏大,坡度陡,是山地;③处海拔在200米到500米之间,与平原相比,地势起伏大,是丘陵;④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开阔,是平原。)
10.C(据所学可知,太平洋板块绝大部分是海洋。)
11.C(读图可知,日本主要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因而多火山、地震。)
12.A(依据大洲的轮廓可判定,甲为非洲,丙为南美洲,两大洲隔乙大西洋相望。)
13.B(丙大洲是南美洲,全部位于20° W以西、160° E以东的西半球;赤道穿过其北部,横跨南北半球。)
14.(1)20° W
(2)亚洲 非洲 太平洋 印度洋
(3)白令海峡 巴拿马运河
(4)北
15.(1)丁 878
(2)自西南向东北
(3)陡崖 山谷 鞍部
(4)①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5)3
思维点拨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选点
水库选址:水库建在有利于集水的盆地,坝址最好选在峡谷处,工程量小,投资少。
2.选线
(1)道路选线:要求坡度缓,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尽量避免过河,减少工程量。
(2)输水路线:应注意高度差,遵循“水往低处流”的原则,由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引流。
(3)登山线路设计: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设计,比如老年人的登山路线最好坡度较缓。
(4)漂流路线设计:在有河流的山谷,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如果想寻求刺激,就选择坡度较陡的河段;如果希望平缓漂流,就选择坡度较缓的河段。
3.选面
(1)农业生产布局:平原、盆地、谷地、三角洲等地形区一般布局种植业,再根据气候等特点具体种植农作物。
(2)丘陵的缓坡可开辟为梯田,陡坡则应布局林业。
(3)山地一般布局林业。
16.(1)a
(2)北美洲 南美洲 巴拿马 安第斯山脉
(3)缩小 挤压
题序
一
二
评卷人
总分
得分
1
2
3
4
5
6
7
C
B
B
C
C
B
A
8
9
10
11
12
13
B
D
C
C
A
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世界的地形第2课时练习题,共6页。
这是一份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世界的地形第1课时一课一练,共6页。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章 地球的面貌第二节 世界的地形精品同步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世界的地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