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反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友爱互助精神,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共同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认识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和危害,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
2. 难点: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友爱互助,勇敢地对校园欺凌说“不”。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播放一段关于校园欺凌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2. 提问学生:“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什么是校园欺凌?”
- 新加坡启化小学霸凌事件:2024年,网络上流传一段长达4分钟的影像。视频中,一名身穿启化小学校服的男生被几位少年堵在墙角,其中一名黑衣牛仔裤少年多次用拳头攻击该小学生腹部,小学生因疼痛蹲地后还被拉起继续施暴,拳打脚踢还不过瘾,黑衣少年甚至还用脚猛踢其身体。随后又出现一名灰衣少年也加入施暴者在一旁煽风点火怂恿施暴。霸凌结束后,三名涉事少年还摆出侮辱性姿势合照,他们把脚踩在小学生身上,自己则目露不屑抽着烟。此事引发强烈反响,启化小学表示正全力配合警方调查,并承诺加强对学生关爱与辅导。
- 广东廉江朱埇小学暴力事件:2024年9月23日,在广东廉江朱埇小学,十岁的男孩小明在升旗仪式上因忘记佩戴红领巾,被校长掐住脖子,留下触目惊心的伤痕。据家长透露,该校长此前就有多次体罚学生的“前科”,并以赔钱的方式息事宁人。当时的班主任及时制止了校长的暴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也侧面反映出学校管理机制存在漏洞,对校长监督形同虚设。
- 广西隆安县龙翔学校欺凌事件:2024年5月,龙翔学校隆安校区发生学生欺凌事件。经查,中学生赵某某、蒙某某等8人对同校同学张某(男,13岁)通过殴打、水烫等方式进行欺凌,造成张某身体多处受伤。公安机关对年满16周岁的赵某某(17岁)、蒙某某(16岁)等2名涉事学生采取刑事拘留,对未刑事拘留,其余6名涉事学生予以行政拘留。隆安县教育局责令龙翔学校立即整顿、限期整改,并会同龙翔学校与受害学生家属进一步协商处理后续事宜,同时深入开展中小学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
-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丹朱一中学生被打事件:2024年5月18日,网络上传播一条疑似辖区某校学生被欺凌视频。视频中,一女生身着校服,被同样身着校服的另一方掌掴。长子县公安局查证该视频情况属实后,依法对相关涉事人员作出处罚。5月20日,长子县教育局对丹朱一中校长给予免职,对其余相关责任人员分别给予相应党政纪处分,并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进驻学校,全面加强学校日常管理和安全工作。
- 鹤壁技师学院打人事件:2024年9月26日17时许,鹤壁技师学院学生崔某某与同学魏某在教室内打闹时发生冲突,魏某持板凳等物击打崔某某背部、头部,致使崔某某头部受伤倒地。学院及时将崔某某送医治疗,目前崔某某伤情稳定,无生命危险。公安机关已依法对魏某采取强制措施,鹤壁市成立联合调查组,对学院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深入调查,对相关责任人将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同时切实加强校园法治教育和安全管理,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二)认识校园欺凌
1. 讲解校园欺凌的定义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2. 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
(1)肢体欺凌:推搡、殴打、抢夺财物等。
(2)言语欺凌:辱骂、嘲笑、起侮辱性绰号等。
(3)关系欺凌:孤立、排挤他人等。
(4)网络欺凌:在网络上发布侮辱性言论、图片或视频等。
3. 校园欺凌的危害
(1)对受害者的危害
①身体伤害:可能导致受伤、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②心理伤害: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心理健康和学习生活。
③学业影响:学习成绩下降,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
④社交影响:变得孤僻、自卑,难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2)对施暴者的危害
①法律后果: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
②心理影响:形成不良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影响自身的发展。
③学业影响:受到学校的处分,影响学业进步。
④社交影响:被同学和老师厌恶,失去朋友和他人的信任。
(3)对学校和社会的危害
①破坏学校的秩序和风气,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②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三)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1. 受害者的应对方法
(1)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尽量避免与施暴者发生正面冲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2)及时向老师、家长或学校领导报告。不要害怕报复,勇敢地说出自己的遭遇。
(3)寻求帮助。可以向同学、朋友、心理咨询师等寻求支持和帮助。
(4)保留证据。如受伤的照片、施暴者的言语或行为记录等,以便日后追究责任。
2. 旁观者的应对方法
(1)不要冷漠旁观。及时制止欺凌行为,或者向老师、家长报告。
(2)给予受害者支持和帮助。如陪伴受害者、安慰受害者等。
(3)不传播欺凌事件。不要在同学之间传播欺凌事件的细节,以免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
3. 施暴者的应对方法
(1)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思自己的行为,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
(2)向受害者道歉。真诚地向受害者表达歉意,争取受害者的原谅。
(3)接受教育和惩罚。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和处理,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四)预防校园欺凌
1. 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1)尊重他人,不嘲笑、不侮辱他人。
(2)学会宽容和理解,不斤斤计较。
(3)遵守校规校纪,不打架斗殴、不欺负弱小。
2.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如遇到危险时如何逃跑、如何呼救等。
(2)提高警惕,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人员,避免陷入危险境地。
3.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互相支持。
(2)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3)学会沟通和协商,解决矛盾和冲突。
(五)总结
1. 回顾本次主题班会的内容,强调校园欺凌的危害和应对方法。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友爱互助,共同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3.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反校园欺凌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对校园欺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课堂气氛活跃。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同时,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反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班会主题,班会背景,班会目的,班会准备,班会过程,班会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反校园欺凌,建平安校园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班会过程,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反校园欺凌,还和谐校园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共1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