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兴济中学2024-2025学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二次根式中x的取值范围是( )
A.x≥5B.x≤5C.x≥﹣5D.x<5
2、(4分)下列命题中:①两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②两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③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④一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⑤一锐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2个B.3个C.4个D.5个
3、(4分)若与成正比例,则是的( )
A.正比例函数B.一次函数C.其他函数D.不存在函数关系
4、(4分)若关于的方程产生增根,则的值是( )
A.B.C.或D.
5、(4分)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B.C.D.
6、(4分)如图直线l1:y=ax+b,与直线l2:y=mx+n交于点A(1,3),那么不等式ax+b<mx+n的解集是( )
A.x>3 B.x<3 C.x>1 D.x<1
7、(4分)如图,将平行四边形ABCD折叠,使顶点D恰落在AB边上的点M处,折痕为AN,那么对于结论 ①MN∥BC,②MN=A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都对B.①②都错
C.①对②错D.①错②对
8、(4分)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
A.2B.3C.9D.1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已知 ,,则=______。
10、(4分)如图,身高1.6米的小明站在处测得他的影长为3米,影子顶端与路灯灯杆的距离为12米,则灯杆的高度为_______米.
11、(4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现将一个直角三角板OEF的直角顶点与O重合,再绕着O点转动三角板,并过点D作DH⊥OF于点H,连接AH.在转动的过程中,AH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12、(4分)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则这个菱形的面积为_____.
13、(4分)如图,△ABC中,AB=AC,点B在y轴上,点A、C在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上,且BC∥x轴.若点C横坐标为3,△ABC的面积为,则k的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1)当m为何值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边长为5的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方程两根的2倍,求m的值.
15、(8分)计算:
(1)
(2)(+3)(﹣2)
16、(8分)求证:顺次连接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
(1)根据所给的图形,将已知、求证补充完整: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证:___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这个命题.
17、(10分)古埃及人用下面的方法得到直角三角形,把一根长绳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12段),然后用桩钉钉成一个三角形,如图1,其中∠C便是直角.
(1)请你选择古埃及人得到直角三角形这种方法的理由 (填A或B)
A.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边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B.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如果三个正整数a、b、c满足a2+b2=c2,那么我们就称 a、b、c是一组勾股数,请你写出一组勾股数
(3)仿照上面的方法,再结合上面你写出的勾股数,你能否只用绳子,设计一种不同于上面的方法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在图2中,只需画出示意图.)
18、(10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在正方形网格中分别画出下列图形:
(1)在图(1)网格中画出长为的线段AB.
(2)在图(2)网格中画出一个腰长为,面积为3的等腰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如图,中,,平分,点为的中点,连接,若的周长为24,则的长为______.
20、(4分)一组数据x1,x2,…,xn的平均数是2,方差为1,则3x1,3x2,…,3xn,的方差是_____.
2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直线与线段有交点,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22、(4分)若关于x的一次函数y=(m+1)x+2m﹣3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
23、(4分)有一组数据如下:2,3,a,5,6,它们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如图,AD是△ABC的中线,AE∥BC,BE交AD于点F,交AC于G,F是AD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
(2)若EB是∠AEC的角平分线,请写出图中所有与AE相等的边.
25、(10分)初三年级学习压力大,放学后在家自学时间较初一、初二长,为了解学生学习时间,该年级随机抽取25%的学生问卷调查,制成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请你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初三年级共有学生_____人.
(2)在表格中的空格处填上相应的数字.
(3)表格中所提供的学生学习时间的中位数是_____,众数是_____.
26、(12分)如图,在中,,点为边上的动点,点从点出发,沿边向点运动,当运动到点时停止,若设点运动的时间为秒,点运动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
(1)当时,= ,= ;
(2)求当为何值时,是直角三角形,说明理由;
(3)求当为何值时,,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再求解即可.
【详解】
解:由题意,得:5-x≥0,解得x≤5.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明确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a≥0是解题的关键.
2、C
【解析】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逐项分析,作出判断即可.
【详解】
解:①两直角边对应相等,两直角相等,所以根据SAS可以判定两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故①正确;
②两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因为对应边不一定相等.故②错误;
③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根据HL判定它们全等.故③正确;
④一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根据AAS判定它们全等.故④正确;
⑤一锐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根据AAS或ASA判定它们全等.故⑤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说法有4个.
故选:C.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直角三角形首先是三角形,所以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都适合它,同时,直角三角形又是特殊的三角形,有它的特殊性,作为“HL”公理就是直角三角形独有的判定方法.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最多,使用时应该抓住“直角”这个隐含的已知条件.
3、B
【解析】
由题意可知,移项后根据一次函数的概念可求解.
【详解】
解:由题意可知,
则
因此,是的一次函数.
故选: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次函数的定义以及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比较基础,易于掌握.
4、B
【解析】
根据方程有增根得到x=3,将x=3代入化简后的整式方程中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将方程去分母得x-1=m,
∵方程产生增根,
∴x=3,
将x=3代入x-1=m,得m=2,
故选:B.
此题考查分式方程的解的情况,分式方程的增根是使分母为0的未知数的值,正确理解增根是解题的关键.
5、B
【解析】
先将各选项化简,再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解答.
【详解】
A、,与被开方数不相同,故不是同类二次根式,选项错误;
B、,与被开方数相同,故是同类二次根式,选项正确;
C、,与被开方数不同,故不是同类二次根式,选项错误;
D、是整数,不是二次根式,故选项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本题主要考查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正确对根式进行化简,以及正确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6、D
【解析】
根据函数图象交点左侧直线y=ax+b图象在直线:y=mx+n图象的下面,即可得出不等式ax+b<mx+n的解集.
【详解】
解:∵直线l1:y=ax+b,与直线l2:y=mx+n交于点A(1,3),
∴不等式ax+b<mx+n的解集是:x<1.
故选:D.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不等式,利用数形结合得出不等式的解集是解题的关键.
7、A
【解析】
根据题意得到四边形AMND为菱形,故可判断.
【详解】
解:∵四边形ABCD平行四边形,
∴∠B=∠D=∠AMN,
∴MN∥BC,
∵AM=DA,
∴四边形AMND为菱形,
∴MN=AM.
故①②正确.
故选A.
8、C
【解析】
设第三边长为x,由题意得:
7-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第三边的范围是:大于已知的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60
【解析】
=2ab(a+b),将a+b=3,ab=10,整体带入即可.
【详解】
=2ab(a+b)=2×3×10=60.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整体带入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
【解析】
根据在同一时刻物高和影长成正比,即在同一时刻的两个物体,影子,经过物体顶部的太阳光线三者构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解答.
【详解】
解:如图: ∵AB∥DE, ∴CD:BC=DE:AB,
∴1.6:AB=3:12, ∴AB=6.1米,
∴灯杆的高度为6.1米.
答:灯杆的高度为6.1米.
故答案为:6.1.
本题只要是把实际问题抽象到相似三角形中,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出灯杆的高度,体现了方程的思想.
11、1﹣1
【解析】
取OD的中点G,过G作GP⊥AD于P,连接HG,AG,依据∠ADB=30°,可得PGDG=1,依据∠DHO=90°,可得点H在以OD为直径的⊙G上,再根据AH+HG≥AG,即可得到当点A,H,G三点共线,且点H在线段AG上时,AH最短,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G的长,即可得出AH的最小值.
【详解】
如图,取OD的中点G,过G作GP⊥AD于P,连接HG,AG.
∵AB=4,BC=4AD,∴BD8,∴BD=1AB,DO=4,HG=1,∴∠ADB=30°,∴PGDG=1,∴PD,AP=3.
∵DH⊥OF,∴∠DHO=90°,∴点H在以OD为直径的⊙G上.
∵AH+HG≥AG,∴当点A,H,G三点共线,且点H在线段AG上时,AH最短,此时,Rt△APG中,AG,∴AH=AG﹣HG=11,即AH的最小值为11.
故答案为11.
本题考查了圆和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DHO=90°,得出点H在以OD为直径的⊙G上.
12、1
【解析】
因为菱形的面积为两条对角线积的一半,所以这个菱形的面积为1.
【详解】
解:∵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
∴这个菱形的面积为6×8÷2=1
故答案为1
此题考查了菱形面积的求解方法:①底乘以高,②对角线积的一半.
13、.
【解析】
先利用面积求出△ABC的高h,然后设出C点的坐标,进而可写出点A的坐标,再根据点A,C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设△ABC的高为h,
∵S△ABC=BC•h=3h=,
∴h=.
∵ ,
∴点A的横坐标为 .
设点C(3,m),则点A(,m+),
∵点A、C在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上,
则k=3m=(m+),
解得 ,
则k=3m=,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找到A,C坐标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利用方程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m>﹣;(2)m=﹣1.
【解析】
(1)根据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1m+17>0,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2)设方程的两根分别为a、b,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结合菱形的性质,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m的值,再根据a+b=﹣2m﹣1>0,即可确定m的值.
【详解】
解:(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m+17>0,
解得:m>﹣,
∴当m>﹣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设方程的两根分别为a、b,根据题意得:a+b=﹣2m﹣1,ab=.
∵2a、2b为边长为5的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 =2m2+1m+9=52=25,解得:m=﹣1或m=2.
∵a>0,b>0,∴a+b=﹣2m﹣1>0,∴m=﹣1.
若边长为5的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方程两根的2倍,则m的值为﹣1.
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菱形的性质以及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找出△=1m+17>0;(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结合菱形的性质,找出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
15、(1) ;(2).
【解析】
(1)先把各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即可;
(2)利用多项式乘法公式展开,然后合并即可.
【详解】
解:(1)原式=
=;
(2)原式=5﹣2+3﹣6
=﹣1.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再合并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
16、(1)E,F,G,H分别为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2)四边形EFGH为菱形.
【解析】
(1)根据所给的图形,将已知、求证补充完整即可;
(2)由E,H分别为AB,AD的中点,得到EH为三角形ABD的中位线,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到EH平行于BD,且等于BD的一半,同理FG平行于BD,且等于BD的一半,可得出EH与FG平行且相等,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得出EFGH为平行四边形,再由EF为三角形ABC的中位线,得出EF等于AC的一半,由EH等于BD的一半,且AC=BD,可得出EH=EF,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可得证.
【详解】
(1)已知:如图,在四边形中,,E,F,G,H分别为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为菱形.
(2)证明:∵E,F,G,H分别为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
∴EH为△ABD的中位线,FG为△CBD的中位线,
∴EH∥BD,EH=BD,FG∥BD,FG=BD,
∴EH∥FG,EH=FG=BD,
∴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
又EF为△ABC的中位线,
∴EF=AC,又EH=BD,且AC=BD,
∴EF=EH,
∴四边形EFGH为菱形.
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及菱形的判定,利用了数形结合及等量代换的思想,灵活运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
17、(1)B(2)(6,8,10)(3)见解析
【解析】
(1)根据对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理解即可写出答案;
(2)根据题中所给勾股数的定义写出一组即可,注意答案不唯一;
(3)由(2)中所写的勾股数画出图形即可.
【详解】
(1)古埃及人得到直角三角形这种方法的依据是运用了勾股定理逆定理,故选B;
(2)根据勾股数的定义写出一组勾股数为(6,8,10);
(3)所画图形如下所示.
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属于基础题,注意仔细阅读题目所给内容,得到解题需要的信息,比较简单.
18、(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1)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直角边长为2和1的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
(2)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直角边长为3和1的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再根据面积为3确定△DEF.
【详解】
解如图所示
图(1) 图(2)
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18
【解析】
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BD=CD,又因E为AC中点,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可得CE=AC=7.5,DE=AB=7.5,再由△CDE的周长为24 ,求得CD=9,即可求得BC的长.
【详解】
∵AB=AC,AD平分∠BAC,
∴BD=CD,AD⊥BC,
∵E为AC中点,
∴CE=AC==7.5,DE=AB==7.5,
∵CD+DE+CE=24,
∴CD=24-7.5-7.5=9,
∴BC=18,
故答案为18 .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及直角三角形斜边的性质,求得CE=AC=7.5,DE=AB=7.5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1
【解析】
根据x1,x2,x3,…xn的方差是1,可得出3x1,3x2,3x3,…,3xn的方差是1×32即可.
【详解】
∵数据:x1,x2,x3,…,xn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1,
∴数据3x1,3x2,3x3,…,3xn的方差是1×1=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方差,若在原来数据前乘以同一个数,方差要乘以这个数的平方,在数据上同加或减同一个数,方差不变.
21、
【解析】
要使直线与线段AB交点,则首先当直线过A是求得k的最大值,当直线过B点时,k取得最小值.因此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解:当直线过A点时, 解得
当直线过B点时, 解得
所以要使直线与线段AB有交点,则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正比例函数的与直线相交求解参数的问题,这类题型是考试的热点,应当熟练掌握.
22、﹣1<m<
【解析】
根据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关系确定k,b的取值范围,从而求解.
【详解】
解:由一次函数y=(m+1)x+2m﹣3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知
m+1>0,且2m﹣3<0,
解得,﹣1<m<.
故答案为:﹣1<m<.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23、1
【解析】
试题分析:先由平均数计算出a=4×5-1-3-5-6=4,再计算方差(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1,…xn的平均数为,=(),则方差=[]),=[]=1.
考点:平均数,方差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已知条件易证△AFE≌△DFB,从而可得AE=BD=DC,结合AE∥BC即可证得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
(2)由(1)可知,AE=BD=CD;由BE平分∠AEC,结合AE∥BC可证得△BCE是等腰三角形,从而可得EC=BC,结合AD=EC、AF=DF,可得AF=DF=AE;由此即可得与AE相等的线段有BD、CD、AF、DF共四条.
试题解析:
(1)∵AE∥BC,
∴∠AEF=∠DBF,∠EAF=∠FDB,
∵点F是AD的中点,
∴AF=DF,
∴△AFE≌△DFB,
∴ AE=CD,
∵AD是△ABC的中线,
∴DC=AD,
∴AE=DC,
又∵AE∥BC,
∴四边形 ADCE是平行四边形;
(2)∵BE平分∠AEC,
∴∠AEB=∠CEB,
∵AE∥BC,
∴∠AEB=∠EBC,
∴∠CEB=∠EBC,
∴EC=BC,
∵由(1)可知,AD=EC,BD=DC=AE,
∴AD=BC,
又∵AF=DF,
∴AF=DF=BD=DC=AE,
即图中等于AE的线段有4条,分别是:AF、DF、BD、DC.
25、(1)1440;(2)见解析;(3)2.21、3.1.
【解析】
(1)先利用学习1小时的人数除以它所占的百分比得调查的总人数,然后用此人数除以21%得到初三年级的人数;
(2)用调查的总人数分别乘以20%和30%得到学习1.1小时和3.1小时的人数;
(3)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
【详解】
(1)72÷20%=360,
360÷21%=1440,
所以初三年级共有学生1440人;
(2)学习1.1小时的人数为360×20%=72(人),
学习3.1小时的人数为360×30%=108(人);
(3)表格中所提供的学生学习时间的中位数是=2.21,众数是3.1.
本题考查了扇形图:从扇形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也考查了众数和中位数.
26、(1)CD=4,AD=16;(2)当t=3.6或10秒时,是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当t=7.2秒时,,理由见解析
【解析】
(1)根据CD=速度×时间列式计算即可得解,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C,再根据AD=AC-CD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2)分①∠CDB=90°时,利用△ABC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求出BD,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解得到CD,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计算;②∠CBD=90°时,点D和点A重合,然后根据时间=路程÷速度计算即可得解;
(3)过点B作BF⊥AC于F,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CD=2CF,再由(2)的结论解答.
【详解】
解:(1)t=2时,CD=2×2=4,
∵∠ABC=90°,AB=16,BC=12,
∴AD=AC-CD=20-4=16;
(2)①∠CDB=90°时,
∴解得BD=9.6,
∴
t=7.2÷2=3.6秒;
②∠CBD=90°时,点D和点A重合,
t=20÷2=10秒,
综上所述,当t=3.6或10秒时,是直角三角形;
(3)如图,过点B作BF⊥AC于F,
由(2)①得:CF=7.2,
∵BD=BC,
∴CD=2CF=7.2×2=14.4,
∴t=14.4÷2=7.2,
∴当t=7.2秒时,,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学习时间(h)
1
1.5
2
2.5
3
3.5
人数
72
36
54
18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兴济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兴济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在中,,则等于,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E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兴济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兴济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无论取什么数,总有意义的分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济南兴济中学九年级(下)开学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济南兴济中学九年级(下)开学数学试卷(含解析),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