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天津市津南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天津市津南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Mg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 蜡烛燃烧C. 水结冰D. 酒精挥发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进行蒸发的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蜡烛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化学变化;水结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酒精挥发是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A. Al2O3B. AlOC. SiO2D. FeO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并结合元素的分类以及化合价知识解决,即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化合价分别是+3、-2,所以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是Al2O3,故选A。
考点: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化学式的书写。
点评:熟记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并能对他们进行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3.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铁、水蒸气
B. 化合物:过氧化氢、水银
C. 氧化物:二氧化锰、冰水混合物
D. 混合物:高锰酸钾、澄清的石灰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中水蒸气的成分是水,属于化合物,B中水银属于单质;D中高锰酸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化合物。故选C.
考点:物质的分类
4. 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B. 点燃酒精灯
C. 称量药品的质量D. 量取液体体积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胶头滴管在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平放和倒放,也不能伸入容器内,应竖直在容器的正上方,故A错误;B点燃酒精灯用火柴去点燃,而不能另一盏酒精灯去点燃,故B正确; C天平称量物体时,左物右码,故C错误;D量筒量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错误;
考点:胶头滴管、酒精灯和天平的使用,闻气体气味的方法。
5.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 N2B. HeC. OD. 2Fe
【答案】B
【解析】
【分析】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详解】A、N2是氮气的化学式,不能表示一种元素,选项A不正确;
B、He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可表示氦元素,表示一个氦原子,还能表示氦气这一单质,选项B正确;
C、O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单质,选项C不正确;
D、2Fe表示2个铁原子,只有微观意义,不能表示一种元素,选项D不正确。故选B。
6. 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 它们表示三种元素B. ②表示的是阴离子
C. ③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D. ①不带电,而④是带电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①是氦元素②③表示的是同一种元素是镁元素,镁元素属金属元素④是氟元素,A、C正确;在原子在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②③属原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得电子形成带负电的阴离子,失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则②是阳离子,④是阴离子。故选B。
考点: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7.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 收集一玻璃杯的呼出气体B. 观察蜡烛燃烧的火焰
C. 观察颜色区分白酒和白醋D. 煮沸使硬水变成软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利用玻璃杯,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一杯呼出的气体,选项A正确;
B、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可通过观察判断,选项B正确;
C、白酒和白醋都是无色液体,所以不能通过观察颜色的方法加以区别,选项C不正确;
D、煮沸能使硬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变成沉淀,达到硬水软化的目的,选项D正确。故选C。
8.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 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C.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选项A不正确;
B、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选项B正确;
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选项C不正确;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选项D不正确。故选B。
9.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外形好似“鸟巢”(The Bird Nest),有一类物质也好似鸟巢,如化学式是B5H9的五硼烷(如图)。下列有关五硼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五硼烷属于化合物
B. 五硼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
C. 五硼烷中硼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9
D. 一个五硼烷分子由5个硼原子和9个氢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五硼烷化学式为B5H9,属于化合物,选项A正确;
B、五硼烷化学式为B5H9,相对分子质量=11×5+1×9=64,选项B正确;
C、五硼烷中硼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11×5∶1×9=55∶9,选项B错误;
D、一个五硼烷分子由5个硼原子和9个氢原子构成,选项D正确。故选C。
10. 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2AB2+B2===2CB. 3AB2+B2===2C
C. 4AB2+B2===2CD. AB2+4B2===2C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反应前后A、B两种原子的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前A原子的个数是2个,B原子的个数是6个,反应后2个C分子中含有A原子4个,B原子10个,错误;B、根据反应前后A、B两种原子的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前A原子的个数是3个,B原子的个数是8个,反应后2个C分子中含有A原子4个,B原子10个,错误;C、根据反应前后A、 B两种原子的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前A原子的个数是4个,B原子的个数是10个,反应后2个C分子中含有A原子4个,B原子10个,所以符合题意,正确;D、根据反应前后A、 B两种原子的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前A原子的个数是1个,B原子的个数是10个,反应后2个C分子中含有A原子4个,B原子10个,错误。故选C。
点睛:质量守恒定律中化学反应前后各类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不变。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多选不给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的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给分)
11.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 用红砖粉末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
C. 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O2和SO2D.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氢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在等量的水样中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搅拌,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选项A正确;
B、过氧化氢在红砖粉末的催化作用下能快速分解生成氧气,而水不可以,现象不同,可以鉴别,选项B正确;
C、氧气和二氧化硫均没有颜色,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O2和SO2,选项C不正确;
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熄灭,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着的木条可以将氢气点燃,因此可以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氢气,选项D正确。故选C。
12. 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发生反应提供,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是
A. H2O2
B. H2
C. H2O
D. HCl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N、H、Cl、O的个数分别是2、8、2、8,生成物中含N、H、Cl、O的个数分别是2、0、2、4,故生成物中还应含8个H、4个O,故X的化学式为H2O。
故选C。
13.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 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不断运动
B.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 g
C.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遇热体积变大、遇冷体积变小
D. 6000 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BC
【解析】
【分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
【详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选项A正确;
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选项B不正确;
C、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分子间的间隔遇热变大、遇冷变小,选项C不正确;
D、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选项D正确。故选BC。
14. 某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则该铁的氧化物中铁的化合价为( )
A. +1B. +2C. +3D. +4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物质的化学式为,,,化学式为,设铁的化合价为z,则,z=+3,故选C。
15. 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A.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B. 验证蜡烛含有碳元素
C. 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D. 硫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B
【解析】
【详解】A、红磷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五氧化二磷,当左边集气瓶中燃烧停止,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虽然左边集气瓶中氧气被消耗尽,压强变小,右边广口瓶中水会倒流至左边集气瓶中,但右端盛水的广口瓶上有瓶塞,当左右两边压强相等,就不能倒流,但此时压强小于瓶外的压强,倒流进来的水体积不等于原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选项A不正确;
B、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烧杯壁上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因此可以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选项B正确;
C、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应该使用相同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选项C不正确;
D、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需要用水吸收二氧化硫,选项D不正确。故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0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15分)
16. (1)矿物质水中元素及国标含量如下表所示,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①矿物质水中含有的镁元素_____;
②久置的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请表示出2个氧分子_____;
③表中的一种阴离子_____;
(2)现有H、O、N、C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个(用化学式表示):
①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③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
【答案】 (1). Mg (2). 2O2 (3). Cl- (4). N2 (5). H2O (6). O2
【解析】
【详解】(1)①矿物质水中含有的镁元素,元素符号为Mg。
②久置的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2个氧分子表示为2O2。
③表中的一种阴离子有氯离子,离子符号为Cl-。
(2)①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做保护气,故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氮气,化学式为N2。
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化学式为H2O。
③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化学式为O2。
17. (1)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与溴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则_____ 。该元素属于 _____ (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溴化钠的化学式为 _____ 。
(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_____ 不同。
【答案】 (1). 7 (2). 非金属 (3). NaBr (4). 质子数不同
【解析】
【详解】(1)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质子数为35,35=2+8+18+n,则n=7。元素的偏旁不是“钅”旁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该元素属非金属元素,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溴离子,故溴化钠的化学式为NaBr。
(2)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18. 水和空气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下图为电解水的装置简图。
①通电一段时间后,A中的气体怎样检验_____;
②这个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下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B 该实验可说明难溶于水
C 红磷燃烧一停止立即打开弹簧夹 D 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
【答案】 (1). 点燃,产生蓝色火焰,说明是氢气 (2). 氢元素和氧元素 (3). 。 (4). B
【解析】
【详解】(1)①A和电源负极相连,电解水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A中的气体是氢气,通电一段时间后,检验A中的气体点燃,产生蓝色火焰,说明是氢气。
②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A、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A不正确;
B、红磷熄灭,等装置冷却至室温,水进入集气瓶中,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说明了氮气难溶于水,故B正确;
C、气体的压强受温度的影响,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时就打开止水夹,进入的水偏少,测定的结果偏小,故C不正确;
D、红磷的量不足时,燃烧时就无法将瓶内氧气全部消耗掉,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故D不正确。故选B。
四、简答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25分)
1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条在氧气中燃烧:_____;
(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_____;
(3)细铁丝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
(4)硫燃烧_____。
【答案】 (1). (2). (3). (4).
【解析】
【详解】(1)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细铁丝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 构建知识的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1)请将微粒名称或物质的化学式填入下图A、B、C、D相应方框内,从而完成粒子与物质之间的正确的关系图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2)国庆期间,金浩同学去蓟州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I的名称是_____。
②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性,可以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③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烧瓶中,通常加入几粒碎瓷片或沸石,其作用是_____;生活中软化硬水的一种常用方法是_____。
④若用课本中“课外实验”自制的简易净水器也可对泉水进行初步净化,请写出制作过程中用到的任意两种主要材料_____。
【答案】 (1). H2O (2). NaCl (3). 分子 (4). 离子 (5). 过滤 (6). 吸附 (7). 防止加热时暴沸 (8). 煮沸 (9). 活性炭、小卵石(或石英沙)等
【解析】
【详解】(1)化合物有的是由分子构成的,有的是由离子构成的。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分子也能分解成原子,故C为分子,A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碳都可以,原子得失电子后变成离子,故D为离子, B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等,故A是H2O等; B是NaCl等; C为分子;D为离子。
(2)①操作I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操作名称是:过滤。
②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可以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③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烧瓶中,通常加入几粒碎瓷片或沸石,其作用是:防止加热时暴沸;生活中软化硬水的一种常用方法是:煮沸。
④若用课本中“课外实验”自制的简易净水器也可对泉水进行初步净化,制作过程中用到的两种主要材料如活性炭、小卵石(或石英沙)等。
21. A、B…H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是相对分子量最小的氧化物。试推断: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C_____。
(2)反应③的基本类型:_____反应,该反应中体现了D的_____性。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反应②中B的作用为_____。
【答案】 (1). 锰酸钾 (2). 化合 (3). 助燃 (4). (5). (6). 催化剂
【解析】
【分析】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则A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H是二氧化碳,D和G点燃生成H,则D是氧气,G是碳,F是相对分子量最小的氧化物,则F是水,B和E生成D和F,则B是二氧化锰,E是过氧化氢,C是锰酸钾。
【详解】(1)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则A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D是氧气,B是二氧化锰,C是锰酸钾。
(2)反应③是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D是氧气,该反应中体现了D的助燃性。
(3)反应①是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②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②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B为二氧化锰,作用为催化剂。
【点睛】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则A是高锰酸钾,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H是二氧化碳,F是相对分子量最小的氧化物,则F是水。
五、实验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25分)
22.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所需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小明同学想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他选择了C装置,你帮他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装置标号,下同),写出该方法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检验该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在试管口放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破裂,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写一种即可)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制取不易溶于水的乙炔(C2H2)气体,同时还生成氢氧化钙,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最适合制取并收集乙炔气体的装置组合是_____。
【答案】 (1). 集气瓶 (2). 锥形瓶 (3). E (4). (5).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6).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氧气流进入导气管 (7).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冷凝水倒流(或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导致水槽中的水倒流至试管内) (8). (9). AD;
【解析】
【分析】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制取不易溶于水的乙炔(C2H2)气体,同时还生成氢氧化钙。
【详解】(1)仪器的名称:①集气瓶;②锥形瓶。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故选择的收集装置是E,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在试管口放棉花团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氧气流进入导气管;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冷凝水倒流(或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导致水槽中的水倒流至试管内)。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主要成分)与水反应制取不易溶于水的乙炔()气体,同时还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反应在常温下进行,发生装置选用A,因为乙炔不易溶于水,收集装置选用D,故最适合制取并收集乙炔气体的装置组合是AD。
23. 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有重大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掌握好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
(1)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下列A、B、C三个实验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选填序号),理由是_____。
(2)从微观角度分析,解释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是:_____。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原子质量
A ①④⑥ B ①⑤⑥ C ①②⑥ D ②③⑤
(3)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这个式子不仅表明了反应物是表示了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在点燃的条件下,每_____份质量的碳与_____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_____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4)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和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生成的质量 B 固体中的质量
C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D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 (1). B (2).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外 (3). B (4). 12 (5). 32 (6). 44 (7). C
【解析】
【分析】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详解】(1)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反应要在密闭条件下进行,故A、B、C三个实验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B,理由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外。
(2)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是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原子种类、原子质量均不变,故选B。
(3)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这个式子不仅表明了反应物是表示了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4)A、和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故A不正确;
B、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B不正确;
C、反应后生成氧气逸散掉,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从开始反应就不断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由于二氧化锰中也有氧元素,最后不能为0,故C正确;
D、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质量减少,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故D不正确。故选C。
24. (1)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以蜡烛为主题,对青少年发表了一系列演讲,其演讲内容被编成《蜡烛的化学史》一书。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时,在顶端会形成一个液态石蜡的凹槽
B用玻璃管从蜡烛火焰中引出的白烟是水蒸气
C蜡烛燃烧时,液态石蜡抵达烛芯上汽化并燃烧
(2)“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
①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
②实验II、Ⅲ证明:氧化铁的_____和_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评价]
③实验设计IV的目的是_____。
(3)10 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10 g A生成6 g C和8 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 )
A1∶1B2∶3C4∶1D5∶2
【答案】 (1). AC (2). 氧气 (3). 化学性质 (4). 质量 (5). 探究氧化铁是否比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更好 (6). D
【解析】
【分析】蜡烛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详解】(1)A、蜡烛燃烧时,温度升高,蜡烛会熔化,在顶端会形成一个装满了液态石蜡的凹槽,故A正确;
B、用玻璃管从蜡烛火焰中引入的可燃物是蜡的蒸汽,故B不正确;
C、蜡烛燃烧时,液态的蜡要汽化,液态石蜡抵达烛芯上端汽化并燃烧,故C正确。故选AC。
(2)[实验结论]
①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A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②实验II、Ⅲ证明:氧化铁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评价]
③实验设计IV是分别量取5 ml 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 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 g二氧化锰粉末,目的是探究氧化铁是否比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更好。
(3)10 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10 g A生成6 g C和8 g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总质量,B的质量为,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10g∶4g=5∶2,故选D。
六、计算题
25. 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固体.请根据葡萄糖的化学式进行以下计算:
(1)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葡萄糖中各元素质量比是_____。
(3)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共有_____个原子。
(4)一定质量的葡萄糖溶解于水,得到的混合物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_____,若该混合物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8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
【答案】(1)180;(2)6∶1∶8;(3)24;(4)2∶1;10%
【解析】
【详解】(1)葡萄糖的化学式为,相对分子质量为
(2)葡萄糖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3)葡萄糖化学式为,每个葡萄糖分子共有原子数为
(4)一定量的葡萄糖溶解于水,因为和水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都是2∶1,故葡萄糖溶液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氢元素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的,该混合物中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矿物质水中主要成分(mg/L)
偏硅酸
硫酸根
氯离子
钙
钠
钾
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I.分别量取5 ml 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 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II.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式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Ⅲ.将实验II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 g。
/
IV.分别量取5 ml 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 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 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天津市津南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天津市津南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津南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