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华为在2024年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了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XT非凡大师,如图所示,这款手机的厚度在展开状态下仅有( )
A.B.C.D.
2.如图2所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B.
C.D.
3.2024年9月6日2时30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十星的方式,成功将吉利星座03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如图所示是火箭上升的情景,关于此刻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
C.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D.以携带的卫星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4.今年中秋节放假期间,小美和爸爸一起回爷爷,奶奶家。车经过某一桥头,小美发现桥头立着的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请你结合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大桥车辆限速
B.这座大桥的长度为
C.汽车通过该桥最少需要
D.某汽车不超速在该桥上行驶,则通过的最大路程为
5.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国选手潘展乐以46秒40的成绩夺冠并打破由其本人保持的世界纪录。这是中国选手首夺该项目奥运金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潘展乐在前一定用了23秒20
B.潘展乐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
C.潘展乐的平均速度是
D.潘展乐的平均速度是
6.科研人员用低音频灭火装置进行灭火试验如图5所示,装置通过发出的低频声波,在短短数秒之内就扑灭了火焰。关于低音频灭火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低音频灭火装置发出的声音人耳也可以听到
B.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低音频灭火装置也需要振动发声
D.装置发出的低频声波指的是其发声的响度
7.如图所示的陶笛,其原型可追溯至距今6000多年前陕西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能靠声音辨别出陶笛和其他乐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用力吹陶笛,是为了改变陶笛发出声音的音调
C.陶笛发出的声音清脆嘹亮,频率高于
D.吹奏陶笛产生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8.“东方红3号”是我国首艘,也是世界第4艘获得静音科考级证书的科考船。该船配有静音螺旋桨,其低噪音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不能在水中传播
B.噪声是指音调很高的声音
C.声呐探测是向海底发射次声波
D.该船的静音螺旋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9.如图所示是安装在红绿灯路口的定向音响,它能控制声波的覆盖范围,既能提示行人注意安全,又能降低对传声范围外的影响。定向音响提示行人过马路时,发出的声音( )
A.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B.不能传递信息
C.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一定不是噪声
10.西安唐城墙遗址公园内的“吟诗坛”如图所示,人们昵称为西安的“回音壁”。当你站在“吟诗坛”的中心位置,即使窃窃私语也能回音四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回音壁利用了声音的反射
B.回音四起,说明声音可以在墙壁中传播
C.人耳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秒
D.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则声源与障碍物的最小距离为
二、简答题
11.南宋词人辛弃族在《西江月·遣兴》中写道:“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后推松曰去。”如图所示,词人对醉态的描绘妙趣横生,有很强的感染力。请你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怀疑松树动起来要搀扶喝醉的自己呢?
三、实验题
12.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物理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该实验原理是______。
(2)小红想测小车从A点开始运动过程中段的平均速度,于是将小车放在B点,按下秒表并同时让小车从静止开始下滑,当小车下滑到C点时停止计时。你认为这个方法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发现小车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下列采取的操作最方便可行的是_______。
A.适当减小斜面的倾角
B.熟练使用秒表后再计时
C.选择更加精密的秒表
D.更换成质量更大的小车
(4)如图乙所示,小组利用位置传感器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屏幕图像如图丙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时是_______(选填“匀速”或“加速”)运动的;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的速度为______。
13.小明同学想知道自己在跑步的过程中速度是否会发生变化,于是在室外量出了的直线路程,每隔作一记号,在各记号处均站有一个同学帮助计时。发令枪响,小明同学开始起跑,各计时员同时开始计时,分别在小明同学经过他们时停止计时,记录结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
(1)小明用______(选填“刻度尺”“三角尺“或“卷尺”)在室外测出的路程。
(2)小刚担任发令员,发令后,小明跑完的路程,站在终点的小红计时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明跑完所用的时间为______s。
(3)请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填写表二中的空格。
表二
(4)该实验中,小明同学采取的方法是,将跑步的路程分成长度相等的四段,分别测量跑每一段路程所花的时间。由实验结果可知,小明做的是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14.近几年,一些城市道路由从前的水泥路面变成了沥青路面。小明发现汽车走过时产生的噪声比从前小多了,那么汽车行驶的噪声是否与路面的材料有关呢?
如表是小明在互联网上查到同一辆轿车在不同路面行驶时噪声的实验数据:
(1)由表格信息填空,轿车速度______。在表格中出现了一个不足之处:没有写出噪声的单位;人们以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汽车通过路面产生的噪声大小除了与路面材料有关外,还与______有关。
15.某同学计划将自己练琴的房间改造成隔音房间,以免练琴时打扰邻居。方案实施前,她设计实验来测评材料的隔音性能。器材有:一个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毛毡布、泡沫板、闹钟和两个相同的盒子。实验如下:
(1)用相同的方式把毛毡布、泡沫板分别布置在两个盒子内;
(2)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读出声级计的示数;
(3)比较两次声级计的示数,如果_________,则说明泡沫板的隔音性能好。
四、计算题
16.熙熙和妈妈计划去大同云冈石窟旅游,她查询到太原南站到大同南站的D1152次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于是准备第二天从太原南站出发,已知熙熙家距太原南站,市内限速。(太原南站到大同南站的铁路轨道长约为)
(1)求这趟列车从太原南站到大同南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爸爸开车送她们,要在列车出站半小时前到达车站,她们最迟应几点出门?
17.某汽车以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陡峭的高山,司机按了一下喇叭,经4s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汽车和声音走的路线如图所示。求:
(1)4s时汽车和声音走的距离各是多少?
(2)司机按喇叭时与高山的距离是多少?
(3)司机听到回声时与前方高山的距离是多少?
五、填空题
18.图9甲是小华的口琴,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小华想弄清口琴的发声原理,便把自己的口琴拆开,发现口琴芯结构如图乙所示,在琴芯的气孔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这些铜片在气流的冲击下振动发声。请你对照小华的发现,回答下列问题:
(1)吹口琴时,气流冲击铜片,使铜片______而发声。
(2)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声时振动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______(选填“快”或“慢”),音调______(选填“高”或“低”)。
(3)乙图中的c区是口琴的______(选填“高”“中”或“低”)音区。
19.小明在成长笔记中记录了表中错题,请你帮助他找出错误之处、分析错因并写出正确解答过程。
20.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堵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但它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______,并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在八只相同的玻璃杯中盛不同深度的水后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_______和盛水量有关。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震坏致人死亡。
(1)请你在上面短文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____________。
(3)从短文C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低于_________________。
21.小明从国家航天局网站了解到,我国准备实施一次对小天体的防御,在太空中发射撞击器,撞击小天体改变其轨道。小明激动的告诉同学:撞击器与小天体碰撞发出的巨大声音将响彻太空。你认为小明的说法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
2.答案:D
解析:A、物体起始端在零刻度线左端,故A错误。
B、物体没有与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故B错误。
C、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尺垂直,故C错误。
D、物体起始端与刻度尺的1.00cm对齐,末端与5.10cm对齐,视线与刻度尺垂直,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D
解析:A.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的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A错误;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地面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B错误;C.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的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C错误;D.以携带的卫星为参照物,火箭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C
解析:
5.答案:C
解析:A.在游泳比赛中,因为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潘展乐在前50m所用的时间不一定是全程所用时间的一半,故A错误;
BCD.他的平均速度为
平均速度不能表示每秒通过的路程都相等,所以潘展乐每秒钟通过的路程不一定都是2.155m。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6.答案:D
解析:
7.答案:A
解析:A.人们主要依靠音色辨别出陶笛和其他乐器的声音,体现出声音传递信息,故A正确;B.用力吹陶笛,可使陶笛发出声音的振幅变大,响度变大,故B错误;C.频率高于20000Hz,属于超声波,人耳听不到,故C错误;D.吹奏陶笛产生的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D
解析:A、噪声也是声音,也可以在水中传播,故A错误;
B、噪声是由于物体做杂乱无规则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声呐又叫超声雷达,声呐发出的是超声波,故C错误;
D、静音螺旋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C
解析:A.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不符合题意;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定向音响提示行人过马路,就是在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定向音响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C符合题意;D.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如果定向音响发出的声音在不需要的时间或地点出现,影响到他人,也可能成为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ACD.回音壁利用了声音的反射,当声音向外传播遇到墙壁时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当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大于0.1秒时,人耳能区分出回声和原声,则声源与障碍物的最小距离为,故ACD正确,不符合题意;B.回音四起,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B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见解析
解析:作者酩酊之中踉踉跄跄,他以自己为参照物,于是在朦胧的醉眼看来,松树好像要过来搀扶自己。
12.答案:(1);(2)不可行;所测时间不是小车下半段所用的时间;(3)ABC;(4)加速;0.4
解析:(1)该实验的原理是
将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合适的坡度,方便测量时间。因为坡度太大,小车运动速度过大,时间太短不方便测量时间;
(2)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因此他的做法不可行;
(3)小车下滑的速度与斜面的高度和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小车的质量大小无关,所以要使小车运动变慢,需要减小斜面高度或者增大斜面的粗糙程度,另外,熟练使用秒表后再计时、选择更加精密的秒表都有利于时间的测量,所以ABC选项的措施是可行的,D选项的措施不可行;
(4)从图像中可看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变大,故小车做加速运动:已知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由图像可知此时速度为0.4m/s。
13.答案:(1)卷尺;(2)8;(3)4;5;5;5;(4)变速
解析:
14.答案:(1)20;分贝;(2)车速
解析:
15.答案:见解析
解析:(2)将闹钟分别放在两个盒子中,将声级计放在盒子外面相同距离处测量,读出声级计的示数。
(3)如果闹钟置于毛毡布内时,声级计的示数更高,置于泡沫板内时,声级计的示数更低,则说明泡沫板的隔音性能好。
16.答案:(1);(2)
解析:(1)由列车时刻表可知,这趟列车从太原南站到大同南站所用的时间,
这趟列车从太原南站到大同南站的平均速度:;
(2)由可知,从熙熙家到达南昌西站的最短时间:
为在列车出站半小时前到达车站,她们最迟的出发时间:
。
17.答案:(1);(2);(3)
解析:(1)由得,
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
声音传播的距离:
(2)设司机按喇叭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s,
则:,
;
(3)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高山的距离:
18.答案:(1)振动;(2)慢;低;(3)高
解析:(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吹口琴时,气流冲击铜片,使铜片振动而发声。
(2)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声时振动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较难振动,振动慢,音调低。
(3)乙图中的c区是最短、最细的部分,铜片振动最快,是口琴的高音区。
19.答案:见解析
解析:错误之处:列车通过隧道时经过的路程错误;
错因分析:计算列车通过的路程时,没有考虑列车本身的长度;
正确解答:
解:
列车通过隧道的路程s
由得,列车通过隧道的时间
20.答案:(1)超声波;音调;(2)次声波;(3)20
解析:
21.答案:错误;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小明激动的告诉同学:撞击器与小天体碰撞发出的巨大声音将响彻太空。你认为小明的说法错误的,理由是:太空中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不会听到巨大的声音。
路程/m
10
20
30
40
时间/s
2.5
4.0
6.0
路程段
第一个
第二个
第三个
第四个
全程
平均速度
实验次数
实验车型
车速
水泥路面噪声
沥青路面噪声
1
桑塔纳的轿车
72
85.4
78.5
2
桑塔纳的轿车
108
92.6
80.6
太原南
忻州西
大同南
到站时刻
——
10:21
11:45
出站时刻
09:45
10:24
——
错题记录
错题改正
匀速行进中的高速列车速度为,高速列车长,求列车以该速度通过一条长的隧道的时间。
解:,列车通过隧道的路程
由得,列车通过隧道的时间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因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大成双语学校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陈中实验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