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第1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第2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23页。
    A.烧制陶瓷B.使用火药
    C.指南针用于航海D.冶炼金属
    2.(1分)物质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厨房里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酸奶B.冰块C.白酒D.食醋
    3.(1分)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电光源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C.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于气焊
    D.酒精常温下为液体,可用作燃料
    4.(1分)观察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可靠的结论。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铁丝伸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5.(1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给液体加热B.滴加液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D.过滤
    6.(1分)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金秋时节,能闻到桂花的香味一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氧气分子体积变小了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一分子体积很小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一一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7.(1分)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举行,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下列做法不值得提倡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B.污水处理排放
    C.开发利用清洁能源D.随意焚烧塑料
    8.(1分)模型认知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
    A.AB.BC.CD.D
    9.(1分)下列探究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探究蜡烛燃烧是否生成CO2,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将少量品红加入到热水中
    C.探究MnO2对H2O2分解是否有影响,比较MnO2加到H2O2溶液前后产生气泡快慢
    D.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不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等体积两种气体
    10.(1分)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常用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金属阳离子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微观粒子都是金属阳离子
    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部分包括4道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11.(10分)水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重要的物质,我们需学会从化学视角认识水。
    (1)明代《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明矾净水,明矾中钾离子的符号是 ,如今使用的高铁酸钾(K2FeO4) 不仅能净水,还能消毒,则其中Fe的化合价为 。
    (2)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①消毒杀菌;②过滤;③活性炭吸附;④加明矾吸附沉降。天然水中往往含有许多杂质,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中的自来水,以上净化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 (填序号)。
    (3)2023年5月30日,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位航天员顺利进入空间站。空间站内航天员吸入的氧气可由电解水提供,水通电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 。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中有液氢,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答出一条即可)。
    (4)如图1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图2是电解水微观过程。
    ①实验中连接电源正、负两极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在b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现象是 。
    ②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写粒子符号)。
    ③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 (填序号)。
    A.水的电解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C.水的蒸馏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5)下列关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加入明矾能促进黄河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B.可用肥皂水检验黄河水是否为硬水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黄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可得到纯净的水
    12.(10分)小张老师调查了同学们国庆假期出行情况后,与同学们一起梳理了出行中的“化学”元素。
    (1)明朝末年从南昌到北京约需半年时间,如今乘坐高铁几小时便可到达,制造高铁使用的铝合金中的铝由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在12306网站购买高铁票和预约景点门票,依赖于光纤宽带。光纤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属于 (填序号)。
    A.混合物
    B.氧化物
    C.单质
    (3)网购扫码支付离不开手机,手机普遍使用锂离子电池。图1是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锂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①锂原子的质子数为 。
    ②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③图2中带负电荷的微观粒子名称是 。
    (4)去往杭州的小光同学分享了他查阅的资料,“杭州亚运会彰显了中国科技的力量,首推数字火炬手和线下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塔,主火炬以零碳甲醇(化学式CH3OH)为燃料,实现了从制备到燃烧甲醇零增碳”。甲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所示。
    ①一个乙分子是由 构成的。
    ②写出甲醇燃烧生成物丙的化学式 。
    ③甲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5)在交流中,同学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也得到了提高。请你帮助小明同学从微观角度解释一下他的生活体验。
    ①湿衣服阳光下比阴凉处容易晾干 。
    ②体温计量体温时水银柱会升高 。
    13.(10分)某兴趣小组在跨学科实践课上制作了一台简易化学“制氧机”,如图1所示,该制氧机通过A、B两种物质产生氧气,其中A是过碳酸钠白色固体,B是二氧化锰黑色粉末。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Na2CO3和H2O2,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反应仓内有黑色粉末翻腾,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过滤仓底部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
    (1)写出反应仓中H2O2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
    (2)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填序号)。
    A.加快氧气的生成
    B.降低氧气温度
    C.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3)如果在实验室用过碳酸钠、二氧化锰、水制取氧气,从图2中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若用图2中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4)小红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实验时装置A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E装置可用来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5)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能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是因为高锰酸钾中含氧分子
    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过一会儿把导管放入水中,没有看到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
    C.排水法收集氧气,若加热前就将导管移入集气瓶口,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
    D.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
    (6)小红用如图3完成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答一条)。
    14.(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展开学习。
    【经典赏析】
    (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图1装置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 (填物质名称)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实验探究】同学们按照图2所示装置,进行了分组实验。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中空气体积为100mL)
    (2)请选择其中一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写出计算过程)。
    (3)红磷足量的目的是 ,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出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主要化学性质是 。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则实验不能成功,你分析原因是 。
    【实验改进】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图3所示装置,选用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注射器活塞初始位置在20mL刻度处,活塞与内壁摩擦力及连接管空间容积忽略不计。
    (5)实验前,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20mL刻度处向左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活塞,观察到活塞返回至20mL刻度处。该操作的主要目的的是 。
    (6)开始实验时,先将弹簧夹松开,给足量的红磷加热,红磷燃烧后,一开始活塞的运动方向为 。反应完全并冷却至室温后,注射器活塞最终将停留在约 (填整数)mL刻度处。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烧制陶瓷B.使用火药
    C.指南针用于航海D.冶炼金属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B、使用火药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C、指南针用于航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D、冶炼金属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1分)物质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厨房里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酸奶B.冰块C.白酒D.食醋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
    【解答】解:A.酸奶中含有酸性物质和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冰块是指固态的水,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C.白酒中含有酒精和水等,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食醋中含有乙酸和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3.(1分)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电光源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C.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于气焊
    D.酒精常温下为液体,可用作燃料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电光源,故C错误;
    B、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故B正确;
    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于气焊,故C错误;
    D、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1分)观察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可靠的结论。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铁丝伸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5.(1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给液体加热B.滴加液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D.过滤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1分)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金秋时节,能闻到桂花的香味一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氧气分子体积变小了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一分子体积很小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一一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金秋时节,能闻到桂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1分)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举行,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下列做法不值得提倡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B.污水处理排放
    C.开发利用清洁能源D.随意焚烧塑料
    【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A、垃圾分类处理,既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又能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不符合题意;
    B、污水处理排放有利于防止水体污染,能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不符合题意;
    C、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既能节约化石能源,又能减少污染,能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不符合题意;
    D、随意焚烧塑料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不能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人有责,并做到从我做起,题目难度不大。
    8.(1分)模型认知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
    A.AB.BC.CD.D
    【分析】A、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
    B、根据物质的分类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空气的组成进行分析;
    D、根据原子的结构进行分析。
    【解答】解:A、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故A正确;
    B、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故B错;
    C、空气氮气的体积分数是78%,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1%,故C错;
    D、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分为质子和中子,故D错。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物质的分类方法,空气的组成,原子的结构。
    9.(1分)下列探究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探究蜡烛燃烧是否生成CO2,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将少量品红加入到热水中
    C.探究MnO2对H2O2分解是否有影响,比较MnO2加到H2O2溶液前后产生气泡快慢
    D.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不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等体积两种气体
    【分析】A、根据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石灰水,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催化剂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剧烈,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探究蜡烛燃烧是否生成CO2,应使用澄清石灰水,不能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因为干冷的烧杯能检验水蒸气的存在,故选项探究实验不能达到目的。
    B、只将少量品红加入到热水中,没有进行对比实验,不能用于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故选项探究实验不能达到目的。
    C、探究MnO2对H2O2分解是否有影响,可比较MnO2加到H2O2溶液前后产生气泡快慢,故选项探究实验能达到目的。
    D、要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需要氧气浓度较高,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不同,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等体积的两种气体,木条继续燃烧是空气,木条立即熄灭是呼出气体,故选项探究实验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0.(1分)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常用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金属阳离子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微观粒子都是金属阳离子
    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分析】A、根据质子带正电荷,不属于金属阳离子进行分析。
    B、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进行分析。
    C、根据元素的定义进行分析。
    D、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解:A、带正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金属阳离子,例如质子带正电荷,不是离子,故A错。
    B、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可能是由原子构成或是由离子构成,故B错。
    C、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故C正确。
    D、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催化剂必须能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D错。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概念方面的知识,比较简单。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带正电荷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的定义,催化剂的特点。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部分包括4道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11.(10分)水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重要的物质,我们需学会从化学视角认识水。
    (1)明代《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明矾净水,明矾中钾离子的符号是 K+ ,如今使用的高铁酸钾(K2FeO4) 不仅能净水,还能消毒,则其中Fe的化合价为 +6 。
    (2)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①消毒杀菌;②过滤;③活性炭吸附;④加明矾吸附沉降。天然水中往往含有许多杂质,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中的自来水,以上净化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 ④②③① (填序号)。
    (3)2023年5月30日,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位航天员顺利进入空间站。空间站内航天员吸入的氧气可由电解水提供,水通电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氢气+氧气 。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中有液氢,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生成物是水,无污染 (答出一条即可)。
    (4)如图1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图2是电解水微观过程。
    ①实验中连接电源正、负两极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1:2 。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在b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现象是 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
    ②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H、O (写粒子符号)。
    ③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 AB (填序号)。
    A.水的电解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C.水的蒸馏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5)下列关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填序号)。
    A.加入明矾能促进黄河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B.可用肥皂水检验黄河水是否为硬水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黄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可得到纯净的水
    【分析】(1)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和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2)根据自来水净化的顺序分析;
    (3)根据电解水的原理和氢能源的优点分析;
    (4)①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产物的验证分析;
    ②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析;
    ③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5)根据净水原理和减少水污染的方法分析。
    【解答】解:(1)明矾中钾离子的符号是K+;高铁酸钾(K2FeO4) 不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1)×2+x+(﹣2)×4=0,解得x=+6,则其中Fe的化合价为+6;
    (2)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加明矾吸附沉降是把水中小颗粒泥尘聚集成大的,以利于沉降;不溶性小颗粒固体杂质可以通过过滤除去;活性炭吸附,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投药消毒杀菌可以除去细菌微生物;故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将所选用的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加明矾吸附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杀菌;故顺序为:④②③①;
    (3)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中有液氢,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生成物是水,无污染;
    (4)①实验中连接电源正、负两极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b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在b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现象是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表示为H、O;
    ③A、水的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的蒸馏是一个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不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说明氯化氢是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不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故选:AB;
    (5)A.加入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悬浮杂质,并能促进黄河水中悬浮杂质沉降,故A说法正确;
    B.加入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少泡沫的是硬水,所以可用肥皂水检验黄河水是否为硬水,故B说法正确;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故C说法正确;
    D.黄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不可得到纯净的水,仍然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故答案为:
    (1)K+;+6;
    (2)④②③①;
    (3)水氢气+氧气;生成物是水,无污染;
    (4)①1:2;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②H、O;③AB;
    (5)D。
    【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2.(10分)小张老师调查了同学们国庆假期出行情况后,与同学们一起梳理了出行中的“化学”元素。
    (1)明朝末年从南昌到北京约需半年时间,如今乘坐高铁几小时便可到达,制造高铁使用的铝合金中的铝由 原子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在12306网站购买高铁票和预约景点门票,依赖于光纤宽带。光纤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属于 B (填序号)。
    A.混合物
    B.氧化物
    C.单质
    (3)网购扫码支付离不开手机,手机普遍使用锂离子电池。图1是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锂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①锂原子的质子数为 3 。
    ②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941 。
    ③图2中带负电荷的微观粒子名称是 电子 。
    (4)去往杭州的小光同学分享了他查阅的资料,“杭州亚运会彰显了中国科技的力量,首推数字火炬手和线下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塔,主火炬以零碳甲醇(化学式CH3OH)为燃料,实现了从制备到燃烧甲醇零增碳”。甲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所示。
    ①一个乙分子是由 两个氧原子 构成的。
    ②写出甲醇燃烧生成物丙的化学式 CO2 。
    ③甲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2.5% 。
    (5)在交流中,同学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也得到了提高。请你帮助小明同学从微观角度解释一下他的生活体验。
    ①湿衣服阳光下比阴凉处容易晾干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
    ②体温计量体温时水银柱会升高 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增大 。
    【分析】(1)根据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2)根据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进行分析;
    (3)根据元素周期表中表示的信息进行分析;
    (4)①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②根据甲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③根据元素种类分数=×100%进行分析;
    (5)根据分子和原子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1)制造高铁使用的铝合金中的铝由原子构成;
    (2)光纤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属于氧化物,故选:B;
    (3)①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
    ②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③图2中带负电荷的微观粒子名称是电子;
    (4)甲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H3OH+3O22CO2+4H2O;
    ①一个乙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②写出甲醇燃烧生成物丙的化学式是CO2;
    ③甲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12.5%;
    (5)①湿衣服阳光下比阴凉处容易晾干: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②体温计量体温时水银柱会升高: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增大。
    故答案为:(1)原子;
    (2)B;
    (3)①3;
    ②6.941;
    ③电子;
    (4)①两个氧原子;
    ②CO2;
    ③12.5%;
    (5)①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②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增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10分)某兴趣小组在跨学科实践课上制作了一台简易化学“制氧机”,如图1所示,该制氧机通过A、B两种物质产生氧气,其中A是过碳酸钠白色固体,B是二氧化锰黑色粉末。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Na2CO3和H2O2,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反应仓内有黑色粉末翻腾,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过滤仓底部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
    (1)写出反应仓中H2O2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H2O2H2O+O2 。
    (2)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BC (填序号)。
    A.加快氧气的生成
    B.降低氧气温度
    C.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3)如果在实验室用过碳酸钠、二氧化锰、水制取氧气,从图2中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B (填序号)。若用图2中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 。
    (4)小红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KMnO4K2MnO4+MnO2+O2 。实验时装置A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E装置可用来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 。
    (5)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 (填序号)。
    A.能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是因为高锰酸钾中含氧分子
    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过一会儿把导管放入水中,没有看到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
    C.排水法收集氧气,若加热前就将导管移入集气瓶口,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
    D.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
    (6)小红用如图3完成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打磨铁丝 (答一条)。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分析解答;
    (2)根据装置中水的作用来分析解答;
    (3)根据反应物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来分析解答;根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来分析解答;
    (4)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符号表达式;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5)A、根据能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是因为高锰酸钾中含氧元素来分析解答;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来分析解答;
    C、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到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来分析解答;
    D、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6)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
    (2)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还可以降低氧气温度,使氧气具有一定的湿度,适合人们呼吸,故选:BC;
    (3)在实验室用过碳酸钠、二氧化锰、水制取氧气,反应物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则应选B固液反应常温型装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具有助燃性,则用图2中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
    (4)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MnO4K2MnO4+MnO2+O2,实验时装置A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E装置是排水法收集装置,则E装置可用来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
    (5)A、能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是因为高锰酸钾中含氧元素,而不是氧分子,故A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把导管放入水中,然后再用手握住试管,观察有没有气泡冒出,若无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漏气,故B错误;
    C、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到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开始收集,若加热前就将导管移入集气瓶口,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故C正确;
    D、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炸裂试管,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故D正确;
    故选:AB;
    (6)铁在氧气中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打磨铁丝。
    故答案为:(1)H2O2H2O+O2;
    (2)BC;
    (3)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
    (4)KMnO4K2MnO4+MnO2+O2;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氧气不易溶于水;
    (5)AB;
    (6)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打磨铁丝。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符号表达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
    14.(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展开学习。
    【经典赏析】
    (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图1装置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 氮气 (填物质名称)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实验探究】同学们按照图2所示装置,进行了分组实验。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中空气体积为100mL)
    (2)请选择其中一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00%=20% (写出计算过程)。
    (3)红磷足量的目的是 充分消耗尽集气瓶内的氧气 ,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P+O2P2O5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出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主要化学性质是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则实验不能成功,你分析原因是 炭粉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气体,导致集气瓶内的压强无明显变化 。
    【实验改进】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图3所示装置,选用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注射器活塞初始位置在20mL刻度处,活塞与内壁摩擦力及连接管空间容积忽略不计。
    (5)实验前,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20mL刻度处向左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活塞,观察到活塞返回至20mL刻度处。该操作的主要目的的是 检查装置气密性 。
    (6)开始实验时,先将弹簧夹松开,给足量的红磷加热,红磷燃烧后,一开始活塞的运动方向为 向右移动 。反应完全并冷却至室温后,注射器活塞最终将停留在约 8 (填整数)mL刻度处。
    【分析】(1)根据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实验结论来分析解答;
    (2)根据进入装置内水的体积即为消耗氧气的体积,结合题中数据来分析解答;
    (3)根据红磷足量可以充分消耗尽集气瓶内的氧气来分析解答;根据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以及红磷熄灭的现象来分析解答;
    (4)根据炭粉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气体,导致集气瓶内的压强无明显变化来分析解答;
    (5)根据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来分析解答;
    (6)根据红磷燃烧后,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压强增大,会推动活塞向右移动来分析解答;根据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再结合题中数据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图1装置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2)由实验原理可知,进入装置内水的体积即为消耗氧气的体积,乙第一组实验为例,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计算式为×100%=20%;
    (3)红磷足量的目的是充分消耗尽集气瓶内的氧气,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P+O2P2O5,通过红磷熄灭可知,剩余气体氮气的主要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炭粉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气体,导致集气瓶内的压强无明显变化,故若将红磷换成炭粉则实验不能成功;
    (5)实验前,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20mL刻度处向左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活塞,观察到活塞返回至20mL刻度处,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6)红磷燃烧后,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压强增大,会推动活塞向右移动,反应完全并冷却至室温后,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导致装置内压强减小,活塞向左移动,红磷消耗的氧气体积为(40mL+20mL)×=12mL,则注射器向左移动的距离为12mL,故注射器活塞最终将停留在约20mL﹣12mL=8mL刻度处。
    故答案为:(1)氮气;;
    (2)×100%=20%;
    (3)充分消耗尽集气瓶内的氧气;P+O2P2O5;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炭粉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气体,导致集气瓶内的压强无明显变化;
    (5)检查装置气密性;
    (6)向右移动;8。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A
    B
    C
    D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物质分类
    空气成分
    原子结构
    组别
    1
    2
    3
    4
    5
    进入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A
    B
    C
    D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物质分类
    空气成分
    原子结构
    组别
    1
    2
    3
    4
    5
    进入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相关试卷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3届九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五)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3届九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五)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溶液的知识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