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强基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展开1.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 .“乡村的空间形态……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也承载着教育功能”错误。结合材料一“村落空间具有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感化、感染或教育功能”可知,后半句偷换概念,是村落空间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也承载着教育功能,而不是“乡村的空间形态”。故选 C 。
2.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A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乡村文化建设”错误,结合材料一“乡村文化建设既是乡村建设的难点,也是乡村建设的灵魂,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途径”可知,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不是前提;且后半句的"首要任务"原文并没有提及。
C .“尊重农民的创造,保护好村落,这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错误。结合材料一“乡村文化建设要特别注意遵守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坚持农民主体原则。……因此,要尊重农民的创造……二是坚持保护好村落原则”可知,前半句“尊重农民的创造,保护好村落,这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原则,理解乡村文化内涵才是基础;且前后两句逻辑不清,语序颠倒。
D .“传统的乡土生活早已失去了时代价值”错误。结合材料二“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
3.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中信息的能力。
A.该项后半句“在城市边缘另划地块,建起现代化小区,让农民住上漂亮、整齐的单元楼”不能完全视为建设乡村文化的积极、有效举措。由材料一第四段到第六段“乡村文化建设要特别注意遵守以下两个原则……二是坚持保护好村落原则”和第六段“这正是要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的重要原因”可知,“在城市边缘另划地块,建起现代化小区,让农民住上漂亮、整齐的单元楼”违背了“保护好村落原则”。故选A。
4. ①乡村文化建设应突出乡土特色,优化居住空间、景观等;
②要尊重乡村内涵,传承并创新生产、生活方式,融入农政思想;
③要以农民为主体,提供农民之所需,尊重农民的创造;
④要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严格规范村庄撤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1)根据“乡村是文化的宝库”“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文化得以存在的物质载体。……村落空间具有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感化、感染或教育功能”“乡村景观以农业活动为基础”“ 村民日常生活的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以及街谈巷议、饮食习惯等都是传统文化载体”可知,乡村文化建设应突出乡土特色,优化居住空间、景观等;
(2)根据“农业生产是传承农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农具的使用、地方品种的延续与更新、传统栽培措施、特殊农业制度等都存在于特定农业生产过程之中。显然,没有农民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种养之间循环利用文化就难以存在”可知,要尊重乡村内涵,传承并创新生产、生活方式,融入农政思想。
(3)根据“要尊重农民的创造,如倡导德孝文化、弘扬优秀家风、通过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等,均是来自基层行之有效的乡村文化建设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可知,要以农民为主体,提供农民之所需,尊重农民的创造;
(4)根据“要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的重要原因”可知,要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严格规范村庄撤并。
5.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C.“这是少女虚荣的表现,也意味着纯真而质朴的乡村文化的失落”说法错误。香雪并非爱慕虚荣,她想在镇上的同学面前挣回她代表台儿沟的高贵的自尊,体现了她自尊自爱的性格特点,从文中可见女孩儿的追求和美好的心灵世界,保留了纯真质朴,也不能说这是乡村文化的失落。故选C。
6.①原句为短句,语言富有轻松明快的节奏感,适合表现香雪的心理。改句较为冗长。
②原句运用排比句、感叹句,句式整齐,表意鲜明,增强语势,富有力量。
③改句将“大山”“月亮”“核桃”组成一个并列短语,强调的意味不突出。
7.①人物纯美:香雪,天真纯洁、朴实自然,构成了小说中美丽清纯、如诗如画的风景线。
②环境优美:小说描绘的山区景色,自然纯净,具有天然原生态的诗情画意。
③语言清新:小说语言清纯流畅,朴素自然,抒情意味浓厚。
8.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当时天子荒淫纵欲不遵礼法,执政官不胜其任,治政失策,河朔再次发生动乱。白居易屡次上疏论说此事,天子不能采纳,于是他请求离京任职。
“执政”与“非其人”构成主谓关系,“非其人”,指不称职,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
“其事”作“论”的宾语,“论其事”是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C。
9.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始:才。句意:才开始感到被贬谪的忧伤。故选B。
10.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B.“当时的读书人收藏了他很多文章”错误。原文为“士君子多之”,意思是读书人都很赞赏他,“多”理解为“赞赏”,并没有收藏之意。故选B。
11.(1)白居易不避死亡的惩罚(杀头之罪)的原因,事情无论大小必定要说,大概是为了报答陛下对他的大力提拔,并非说话轻率。
(“所以”……的原因;“拔擢”,提拔;“盖”,大概;“轻言”,说话轻率、不慎重;每点各1分。)
(2)(我)于是撰写了这首七言诗,作歌来赠送给她,总共六百一十六字,命名为《琵琶行》。
(“因为”,于是写作(因此写作);“歌”,动词,作歌;“凡”,总共;“言”,字;每点各1分。)
12.①作为宫官,先于谏官越职言事,不合礼法;
②得罪小人,被人指摘;
③招致执政不满,被上奏贬职。
参考译文:
文本一: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他从小就聪慧过人,胸怀豁达豪放。白居易十五六岁时,在袖中藏着自己的一篇文章,去投赠著作郎吴地人顾况。顾况擅长写文章,后辈的文章没有合他心意的。看了白居易的文章,顾况不由得到门口以礼相迎说:“我以为这样的文章已经绝迹了,没想到又遇见了你。”白居易文辞华丽,尤其精通诗和散文。他写的几十上百篇诗歌,都有讽谏之意,能针砭时俗之弊,补救政务的缺陷,因而读书人都很赞赏他。章武皇帝接受劝谏励精图治,渴望听到正直的言论,召白居易进翰林院任学士,任命他为左拾遗。
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献丝织品,为魏徵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进谏说:“魏徵是陛下先祖时的宰相,太宗曾赐宫殿建筑用材给他建造正室,与各家的宅第尤其不同。子孙典押,钱并不多,自然可由官府为他赎买,而让李师道掠此美名,此事的确不合适。”宪宗深表赞同。
王承宗抗拒王命,皇上命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中十有七八个上奏章,白居易面谏皇上,言辞激烈,心情迫切。接着又奏请停止河北用兵,奏文共有数百上千言,都是别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皇上大都听取采纳了。唯独谏吐突承璀之事言辞太尖锐,皇上很不高兴,对李绛说:“白居易这小子,是朕提拔他才让他得到了声名地位,他却对联无礼,朕实在难以忍受。”李绛回答说:“白居易不避死亡的惩罚(杀头之罪)的原因,事情无论大小必定要说,大概是为了报答陛下对他的大力提拔,并非说话轻率。”皇上说:“你说得对。”从此白居易的意见多被采纳。
元和六年四月,白居易遭逢母亲陈夫人去世,白居易退职还居下邽。元和九年冬天,白居易重新进入朝廷,被授予太子左赞善大夫的官职。元和十年七月,强盗杀死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第一个上疏论说他的冤屈,急切请求逮捕强盗以雪国耻。宰相认为白居易是太子属官而非谏官,不应先于谏官议论政事。适逢有个一向厌恶白居易的人,指摘白居易,说他华而不实,没有操行。主持政事的人正厌恶白居易为此事上谏,就上奏皇上把他贬为江表刺史,追回诏令授任江州司马。元和十三年冬天,白居易被召回京师,授予司门员外郎。凡是朝廷内关涉文字的职务,白居易无不首当其选,然而常常被排斥,不能施展他的才干。当时天子荒唐放纵不合法度,主持政事的人不胜其任,统治失当,河朔再次发生动乱。白居易屡次上疏论说此事,天子不能采纳,于是他请求离京任职。长庆二年七月,被授任杭州刺史。大中元年去世,时年七十六岁。
(选自《旧唐书》,有删节)
文本二:
元和十年,我贬官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天,到湓浦口送一位客人,夜里听见船上有弹琵琶的,听琵琶音调,铮铮然有京城曲调的韵味。问弹琵琶的人,原来是长安歌伎,曾经向穆、曹二位大师学过琵琶,年长色衰,嫁给了一个商人。我命令手下人摆酒,让她畅快地弹几支曲子。弹完后,她面容忧伤。她述说了自己年轻时的欢乐生活,又说如今漂泊沦落,悲愁苦楚,四处漂流。我出京做官二年,心气和平,舒适安逸,受她这番话的触动,这天晚上才感觉到了贬官的滋味。(我)于是撰写了这首七言诗,作歌来赠送给她,总共六百一十六字,命名为《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行》序)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不问世务”“对世事的厌倦”错,诗人并非不问世务,而是国家动乱,自己漂泊流离,无法问世务;从“巫峡蟠江路,终南对国门”“佳辰对群盗,愁绝更谁论”等句子可以看出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并非对世事厌倦。故选C。
14. ①思乡怀人之愁。想起曾一起采菊登高的故乡亲友,今日还有谁在呢?表明诗人对亲友的思念和担忧。
②羁旅漂泊之苦,万里漂泊,泪湿枕巾,表明自己流落中的孤独寂寞。
③忧国伤时之悲。时值重阳佳节,身在巫峡心系长安,而群盗未灭,时局艰难,诗人悲苦至极。
15.(1)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3)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4)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5)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6)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7)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16. 前功尽弃(功亏一篑、功败垂成);
耳濡目染(耳闻目染、潜移默化、耳闻目睹);
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吐故纳新、革故鼎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是说瑶绣需要特别精细,一旦出错前面的功夫就全部白费了,可填“前功尽弃”或“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前功尽弃:以前经过努力得到的成绩完全白费。功亏一篑:原指筑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未能成功。后多用于比喻做一件事只差最后一点努力未能完成,多含惋惜之意。功败垂成:指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却遇到了失败;多用于形容事业将要成功时失败,含有惋惜之意。
第二空,此处是说李素芳从小受到母亲刺绣的熏陶,对瑶绣手艺熟稔于心,可填“耳濡目染”“耳闻目染”“潜移默化”“耳闻目睹”等。耳濡目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耳闻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品性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感化,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耳闻目睹:意思是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第三空,此处是说李素芳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开发出一系列符合当下审美需求的精致绣品,可填“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吐故纳新”“革故鼎新”。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与时俱进: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吐故纳新: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革故鼎新: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17. 对于有语言没文字的瑶胞来说,瑶绣同瑶歌一样,富含民族审美趣味,是记录历史文化的载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
原句语病有:
成分残缺,“同瑶歌一样”缺少主语,应在前面加出“瑶绣”;
句式杂糅,“记录了历史文化的载体”可删掉“的载体”或改成“是记录历史文化的载体”。
18. 把诸多非遗文化比作森林,把瑶绣比作古木。写出瑶绣的历史悠久,表达了李素芳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业让瑶绣重新焕发生机的美好愿望。使表达生动形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要让瑶绣这非遗文化森林中的古木,重新开出万千花”一句运用比喻修辞,本体是“诸多非遗文化”“瑶绣”,喻体是“森林”“古木”;
“古木”表明时间久远,写出瑶绣的历史悠久;
“要让……重新开出万千花”是李素芳的心愿,“重新开出”表明李素芳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业让瑶绣重新焕发生机,“万千花”一是表明瑶绣的生机和美好前景,二是表现愿望的美好。
比喻修辞使得表达生动形象。
①体力劳动者更需要锻炼身体
②容易使人产生疲劳感;
③还应该更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每句2分)
①体力劳动不能全面地活动身体各部分;
②不能充分消耗热量;
③容易给身体局部带来疲劳,造成局部组织损伤。(每点1分)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3-2024学年高2022级强基班高二上期第一次学月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射洪中学2023-2024学年高2022级强基班高二上期第一次学月考试语文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射洪市射洪中学强基班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射洪市射洪中学强基班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
四川省射洪市射洪中学强基班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射洪市射洪中学强基班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