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物理:图像专题 专题04动量中的图像问题(共4种图像类型)-学案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290780/0-172986355079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年高考物理:图像专题 专题04动量中的图像问题(共4种图像类型)-学案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290780/0-17298635508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年高考物理:图像专题 专题04动量中的图像问题(共4种图像类型)-学案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290780/0-172986355087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年高考物理:图像专题 专题04动量中的图像问题(共4种图像类型)-学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物理:图像专题 专题04动量中的图像问题(共4种图像类型)-学案解析版,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动量中的图像问题,其他图像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动量中的图像问题
(1)首先看清楚所给图像的种类(如F-t 图像、P-t图像等)。
(2)挖掘图像的隐含条件一一求出所需要的物理量,如由F-t 图像所包围的“面积”求冲量,由P-t图像的斜率求冲量等
知识点二、其他图像问题
1.基本思路
(1)解读图象的坐标轴,理清横轴和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和坐标点的意义.
(2)解读图象的形状、斜率、截距和面积信息.
2.解题技巧
(1)应用解析法和排除法,两者结合提高选择题图象类题型的解题准确率和速度.
(2)分析转折点、两图线的交点、与坐标轴交点等特殊点和该点前后两段图线.
(3)分析图象的形状变化、斜率变化、相关性等.
题型归类
类型1动量中的F-t图
1.(2023秋•浦东新区校级期中)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物块由静止开始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水平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
A.3s时物块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B.3s时物块离初始位置的距离最远
C.0~6s时间内水平力F的冲量为24N•s
D.0~6s时间内水平力F对物块所做的功为0J
【解答】解:A、3s时物块受合外力反向,即加速度反向,只是要减速,而速度方向不发生变化,故A错误;
B、3s之前物体沿正方向加速,3s之后物体沿正方向减速,由对称性可知,在6s时物块速度减为零,此时离初始位置的距离最远,故B错误;
C、因F﹣t图像的面积等于力F的冲量,横轴上方冲量为正,下方冲量为负,可知0~6s时间内水平力F的冲量为零,故C错误;
D、由选项B中知道,6s末物块速度减小为零,所以0~6s时间内动能变化为零,即水平力F对物块所做的功为0J,故D正确。
故选:D。
2.(2022春•邳州市月考)如图甲,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倾角为30°,t=0时质量为0.2kg的物块在沿斜面方向的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设沿斜面向上为力F的正方向,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取物块的初始位置为零势能位置,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物块( )
A.在0~1s时间内合外力的功率为5W
B.在t=2s时动能为零
C.在0~2s时机械能增加了2.5J
D.在t=3s时速度大小为10m/s
【解答】解;A、0﹣1s内由动量定理得:Ft﹣mgsin30°•t=mv,代入得:2N•s﹣0.2×10×0.5×1N•s=0.2v,解得v=5m/s,由动能定理得0﹣1s内合外力的功为W=12mv2=12×0.2×25J=2.5J
所以在0﹣1s内合外力的功率为2.5W,故A错误;
B、0﹣2s内由动量定理得:Ft﹣mgsin30°•t=mv,代入得:2N•s﹣0.2×10×0.5×2N•s=0.2v,解得v=0,所以t=2s时动能为零。故B正确;
C、由A项分析可知0﹣1s时间内物块的位移为x=2.5m,WF=Fx=2×2.5J=5J,所以在0﹣2s内物块机械能增加了5J,故C错误;
D、0﹣3s内由动量定理得:Ft﹣mgsin30°•t=mv,代入得:2N•s﹣0.2×10×0.5×3N•s﹣3×1N•s=0.2v解得v=﹣20m/s,故D错误。
故选:B。
3.(2023•皇姑区校级模拟)如图甲所示,一小物块在水平向右的推力F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向右做直线运动,力F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小物块块的质量m=1kg,与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g=10m/s2。则小物块在t=1.5s时刻的速度( )
A.710m/sB.910m/sC.512m/sD.1112m/s
【解答】解:小物块与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μmg=0.1×1×10=1N
可知当F大于1N之后物块开始运动,由F﹣t图像可知F=1N对应时刻为t1=16s
根据F﹣t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力F的冲量,可得16s~1.5s时间内F的冲量为:
IF=1+22×(1-16)N•s+2×(1.5﹣1)N•s=2.25N•s
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可得:IF﹣μmgΔt=mv﹣0,其中Δt=1.5s-16s=43s
解得:v=1112m/s,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4.(2023•鞍山三模)质量m=2kg的物体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随时间t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B.4s末物体的速度为零
C.6s内合外力的冲量为4N•s
D.6s内合外力做功为8J
【解答】解:A.由图可知,0~4s合力方向不变,则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度运动,最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故A错误;
B.由动量定理可知,合外力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0~4s内有Ft=mΔv
在F﹣t图像中,合外力的冲量即为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有
2×2N•s+12×(4﹣2)×2N•s=2kg×v4
解得v4=3m/s,故B错误;
C.0~2s合力冲量为I2=2×2N•s=4N•s,2~6s合力的冲量为0,设6s内合外力的冲量为I,则I=I2=4N•s,故C正确;
D.0~6s的过程中,由动量定理得I=mv6﹣0
代入数据解得v6=2m/s
由动能定理得W=12mv62-0
代入数据解得6s内合外力做功为W=4J,故D错误。
故选:C。
5.(2022春•麒麟区校级期中)原来静止的物体受合外力作用时间为2t0,作用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 )
A.0~t0时间内物体的动量变化与t0~2t0时间内的动量变化相同
B.0~t0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与t0~2t0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不等
C.t=2t0时物体的速度为零,外力在2t0时间内对物体的冲量为零
D.0~2t0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零,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
【解答】解:A、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改变量,故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动量的改变量。面积在时间轴上方表示动量增加,面积在时间轴下方表示动量减少,由于面积相同,动量变化大小相同,但方向相反,动量的变化是矢量,所以动量变化不相同,故A错误;
BC、物体在0~t0时间内动量变化与t0~2t0时间内动量变化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所以在0~2t0时间内动量变化为零,已知物体初速度为零,则在2t0时刻的速度也为零,由动量定理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可知外力在2t0时间内对物体的冲量为零,在0~t0时间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设物体在t0时刻的速度为v,则物体速度从0增加到v,平均速度v1=0+v2=v2,在t0~2t0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运动,速度从v减为0,平均速度v2=v+02=v2,所以两段时间内平均速率相同,故B错误,C正确;
D、在t0~2t0时间内物体的外力反向,但是速度方向没有变化,与0~t0时间内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故物体的位移不为零,物体初速度为零,2t0时刻的速度也为零,则物体动能变化为零,由动能定理可知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6.(2022秋•渝中区校级期末)一质量为1kg的物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物体在3s末的动量大小12kg•m/s
B.水平力F在前4s内的冲量大小为16N•s
C.物体在5s末的速度大小为2m/s
D.6s末动量大小为12kg•m/s
【解答】解:物体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μmg=0.2×1×10N=2N,根据图像可知拉力大小为F=4N。
A、在t1=3s内由动量定理可得:p1=Ft1﹣ft1,解得物体在3s末的动量大小为:p1=6kg•m/s,故A错误;
B、水平力F在前4s内的冲量大小为I=Ft1﹣Ft2=4×3N•s﹣4×1N•s=8N•s,故B错误;
C、物体速度为零时,由动量定理可得:Ft1﹣Ft3﹣f(t1+t3)=0,代入数据解得:t3=1s,所以在4s末物体的速度为零。
从4s末到5s末由动量定理得:(F﹣f)Δt=mv,解得物体在5s末的速度大小为:v=2m/s,故C正确;
D、从4s末到6s末由动量定理得:p2=(F﹣f)Δt′=(4﹣2)×2kg•m/s=4kg•m/s,故D错误。
故选:C。
类型2 动量中的v-t图像
7.(2023春•哈尔滨期末)如图甲所示,质量m=2kg的物块A以初速度v0=2m/s滑上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长木板B的左端,A、B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由此可求出( )
A.长木板B的质量为1.2kg
B.物块A与长木板B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2
C.长木板B长度至少为1m
D.物块A与长木板B组成系统损失机械能为5J
【解答】解:A、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mB)v,由图知v=1m/s,解得mB=2kg,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木板B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a=ΔvΔt=11m/s2=1m/s2,对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μmg=mBa,得出动摩擦因数为:μ=0.1,故B错误;
C、木板B的最小长度等于0~1s内A与B间相对位移的大小,即图象中三角形的面积,即为:L=12×2×1 m=1m,故C正确;
D、0~2s内,A、B系统机械能的损失为:ΔE=μmgL=0.1×2×10×1J=2J,故D错误。
故选:C。
8.(2023•沙河口区校级开学)如图甲所示,物块A、B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质弹簧连接,初始时弹簧处于原长,给A一水平向右的瞬时速度v0,之后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t1、t3时刻弹簧的弹性势能分别为Ep0、1564Ep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的质量之比为1:3
B.t2时刻B的速度为v03
C.t2时刻弹簧的弹性势能为34Ep0
D.t3时刻A、B的速率之比为3:5
【解答】解:设A的质量为m1,B质量为m2。
A、根据图乙可知在t1时刻两物块速度相等,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1v0=(m1+m2)v03,解得:m1:m2=1:2,故A错误;
B、根据图乙可知t2时刻A的速度为零,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1v0=m2v1,解得t2时刻B的速度为:v1=0.5v0,故B错误;
C、从0~t1时间内,根据能量守恒可得:12m1v02=12(m1+m2)(v03)2+EP0
从0~t2时间内,根据能量守恒可得:12m1v02=12m2(0.5v0)2+EP2
联立解得:EP2=34Ep0,故C正确;
D、t3时刻,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1v0=m1v3+m2v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12m1v02=12m1v32+12m2v42+1564Ep0
联立解得:解一:v3=-14v0,v4=58v0,解二:v3=1112v0,v4=124v0
结合图乙可知解二不符合题意,则t3时刻A、B的速率之比为:v3v4=14v058v0=25,故D错误。
故选:C。
9.(2023•鼓楼区校级一模)如图甲所示,物块A、B的质量均为2kg,用轻弹簧拴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B右侧与竖直墙壁接触但不黏连。物块C从t=0时以一定速度向右运动,在t=4s时与物块A相碰,并立即与物块A粘在一起不再分开,物块C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C的质量为2kg
B.物块B离开墙壁前,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40.5J
C.4s到12s的时间内,墙壁对物块B的冲量大小为0
D.物块B离开墙壁后,物块B的最大速度大小为3.6m/s
【解答】解:A.由图可知,C与A碰前速度v1=9m/s,碰后速度v2=3m/s,C与A碰撞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定律,以C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Cv1=(mA+mC)v2
得mC=1kg
故A错误;
B.AC粘在一起速度变为0,弹簧弹性势能最大,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最大弹性势能Ep=12(mA+mC)v22=13.5J
故B错误;
C.由图可知,12s末A和C速度v3=﹣3m/s,4s到12s过程中墙壁对物体B的冲量大小等于弹簧对物体B的冲量大小,也等于弹簧对A和C整体的冲量大小,墙对B冲量I=(mA+mC)v3﹣(mA+mC)v2
得I=﹣18N⋅s
方向向左,故C错误;
D.物块B刚离开墙壁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AC向左运动速度大小3m/s,物块B离开墙壁后,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以速度v3方向为正方向,当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物体B速度最大,则有
(mA+mC)v3=(mA+mC)v4+mBvB
12(mA+mC)v32=12(mA+mC)v42+12mBvB2
得vB=3.6m/s
物块B最大速度3.6m/s,故D正确。
故选:D。
10.(2023•衡水模拟)在光滑水平面上沿一条直线运动的滑块Ⅰ、Ⅱ发生正碰,碰后立即粘在一起运动,碰撞前滑块Ⅰ、Ⅱ及粘在一起后的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的线段a、b、c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碰前滑块Ⅰ的动量比滑块Ⅱ的动量小
B.滑块Ⅰ的质量与滑块Ⅱ的质量之比为3:5
C.滑块Ⅰ的质量与滑块Ⅱ的质量之比为5:3
D.碰撞过程中,滑块Ⅰ受到的冲量比滑块Ⅱ受到的冲量大
【解答】解:A、碰撞后的总动量为正,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前的总动量也为正,故碰撞前滑块Ⅰ的动量较大,故A错误;
BC、观察图象可知,碰前滑块Ⅰ的速度大小为v1=5m/s,方向沿正方向,滑块Ⅱ的速度大小为v2=3m/s,方向沿负方向,碰撞后共同速度大小为v=2m/s,方向为正,取滑块Ⅰ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1v1﹣m2v2=(m1+m2)v,解得3m1=5m2,即滑块 I 的质量与滑块Ⅱ的质量之比为5:3,故B错误;
D、碰撞过程中,二者之间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且作用时间相等,所以滑块Ⅰ受到的冲量与滑块Ⅱ受到的冲量等大、反向,故D错误。
故选:C。
(多选)11.(2023春•香坊区校级期末)质量分别为2m和m的A、B两个物体,分别在水平恒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1、F2,物体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减速到停止,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在两物体运动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B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3
B.物体A、B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1
C.F1和F2对物体A、B的冲量大小之比为1:3
D.F1和F2对物体A、B的冲量大小之比为1:1
【解答】解:A、对图像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外力F1与外力F2持续的时间不相等,因为再撤去外力后,物体A、B就只受摩擦力,所以可以得出A、B的摩擦力分别为fA=2maA1=2mv02t0=mv0t0、fB=maB1=mv0t0,所以fA:fB=1:1。故A错误,B正确。C、由于冲量I=Ft,所以由图可知IA=F1t0、IB=2F2t0,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知:F1=fA+2maA2=fA+2mv0t0=3mv0t0、F2=fB+maB2=fB+mv02t0=3mv02t0,所以IA:IB=1:1。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类型3 动量中的x-t图像
(多选)12.(2023秋•光明区校级期中)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小球沿同一条直线运动,发生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两球在同一直线运动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x﹣t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1、m2球的质量比为1:3
B.碰撞前后m1的动量变化量大于m2
C.两球发生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D.两球发生的碰撞为非弹性碰撞
【解答】解:AB、根据x﹣t图像可知碰撞前m1做匀速运动,m2静止;
碰撞前m1的速度为:v0=ΔxΔt=82m/s=4m/s
碰撞后m1的速度为:v1=Δx1Δt1=0-86-2m/s=﹣2m/s
碰撞后m2的速度为:v2=Δx2Δt2=16-86-2m/s=2m/s
碰撞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所以碰撞前后m1的动量变化量等于m2的动量变化量;
取m1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1v0=m1v1+m2v2
解得:m1:m2=1:3,故A正确、B错误;
CD、碰撞前系统的动能为:Ek0=12m1v02=12m1×42=8m1
碰撞后系统的动能为:Ek=12m1v12+12m2v22
解得:Ek=8m1,说明碰撞前后系统机械能不变,则为弹性碰撞,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多选)13.(2023春•信阳期末)A、B两球沿一直线发生正碰,图中的s﹣t图记录了两球碰撞前后的运动情况,图中的a、b分别是A、B两球碰前的s﹣t图线,c是碰撞后的s﹣t图线(图线a与纵轴的交点坐标为9),若B球的质量为mB=1kg。则由图可知( )
A.球A的质量mA=2kg
B.碰撞前球A的动量大小为5kg•m/s
C.碰撞过程中,球A受到的冲量大小为3N•s
D.碰撞过程中,球B动量变化的大小为1kg•m/s
【解答】解:A.位移—时间图像斜率表示速度,根据s﹣t图像可知,A碰前速度为:vA=4-92m/s=﹣2.5m/s
B碰前速度为:vB=4-02m/s=2m/s
A、B碰后共速,共同速度为:vAB=2-44-2m/s=﹣1m/s
A、B两球碰撞时满足动量守恒,取b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AvA+mBvB=(mA+mB)vAB
解得mA=2kg,故A正确;
B.根据动量定义,碰撞后球A的动量为:pA=mAvAB=2kg×(﹣2.5m/s)=﹣5kg•m/s(负号表示负方向),所以碰撞前球A的动量大小为5kg•m/s,故B正确;
C.碰撞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球A受到的冲量为:I=mAvAB﹣mAvA=[2×(﹣1)﹣2×(﹣2.5)]N•s=3N•s,故C正确;
D.碰撞过程中,球B动量变化为ΔPB=mBvAB﹣mBvB=[1×(﹣1)﹣1×2]kg•m/s=﹣3kg•m/s(负号表示负方向),故D错误。
故选:ABC。
(多选)14.(2022秋•慈溪市期末)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小球A、B发生正碰,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图乙为它们碰撞前后的x﹣t图像。已知m1=0.1kg,由此可以判断( )
A.碰前B静止,A向右运动
B.碰后A和B都向右运动
C.由动量守恒可以算出m2=0.3kg
D.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了0.4J的机械能
【解答】解:A、由s﹣t(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得到,碰前B的位移不随时间而变化,处于静止。A向右速度大小为v1=ΔsΔt,代入数据得:v1=4m/s,方向只有向右才能与B相撞。故A正确;
B、由图读出,碰后B的速度为正方向,说明向右运动,A的速度为负方向,说明向左运动。故B错误;
C、由图求出碰后B和A的速度分别为v2′=2m/s,v1′=﹣2m/s,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1v1=m2v2′+m1v1′,代入解得,m2=0.3kg。故C正确。
D、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ΔE=12m1v12-12m1v'12-12m2v'22,代入解得,ΔE=0,故D错误。
故选:AC。
15.(2022春•南阳期末)质量分别为2kg、3kg的小球a、b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发生碰撞,碰撞前后两球的x﹣t图像如图所示,可知( )
A.碰后小球a的动量为8kg•m/s
B.碰后小球b的动量为﹣3kg•m/s
C.碰撞前后小球a的动量变化量为﹣8kg•m/s
D.碰撞过程中无能量损失
【解答】解:AB.由图像可知,碰撞后小球a的速度为﹣1m/s,b的速度为4m/s,那么a的动量分别为Pa=﹣1×2kg•m/s,b的动量为pb=3×4kg•m/s=12kg•m/s
故AB错误;
C.碰撞前小球a的动量为pa=2×5-01-0kg⋅m/s=10kg⋅m/s
碰撞前后小球a的动量变化量为Δpa=p'a﹣pa=﹣12kg⋅m/s
故C错误;
D.由Ek=p22m碰撞前后系统总动能分别为Ek1=pa22ma=1022×2J=25J,Ek2=p'a22ma+p'b22mb=(-2)22×2J+(12)22×3J=25J
即Ek1=Ek2
碰撞过程中无能量损失,故D正确。
故选D。
(多选)16.(2022秋•让胡路区校级月考)机器人大赛中,A、B两相同机器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像如图所示,A的图像为直线,B的图像为过原点的抛物线,C、D为两图像的交点,机器人可看成质点,所受阻力相等,则( )
A.t1时刻B追上A,运动过程共相遇两次
B.0~t1时间段内B的平均速度小于A的平均速度
C.0~t1时间段内牵引力对B做功小于对A做的功
D.t1~t2时间段内B所受牵引力的冲量大于A所受牵引力的冲量
【解答】解:A.x﹣t图像中交点表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由图像可知,t1时刻A追上B,t2时刻B追上A,故A错误;
B.由图可知,0~t1时间段内,A和B的位移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B错误;
C.x﹣t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由图可知,在t1时刻,A物体的速度大于B物体的速度,A和B的位移相等,由动能定理有
WA﹣fx=12mvA2
WB﹣fx=12mvB2
可得:WA>WB,故C正确;
D.x﹣t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由图可知,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B做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A﹣f=0,FB﹣f=maB
可得FB>FA
由公式I=Ft可知,t1~t2时间段内B所受牵引的冲量大于A所受牵引力的冲量,故D正确。
故选:CD。
类型4 动量中的P-t图象
(多选)17.(2022•株洲一模)甲、乙两物体以相同的初动量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其动量随时间变化的p﹣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在此过程中( )
A.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1
B.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2
C.甲、乙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做功之比为2:1
D.甲、乙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做功之比为1:2
【解答】解:A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μmgm=μg,由此可知,两个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相同;
根据p﹣t图像可知,t甲:t乙=1: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0﹣v0=at可知,v甲:v乙=1:2,而因为p=mv相等,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1,故A正确,B错误;
CD、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在本题中合外力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则摩擦力做功的多少等于物体的动能,即Wf=Ek=p22m,则甲、乙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做功之比为1:2,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8.(2011春•黄州区校级期中)沿同一直线甲、乙两物体分别在合外力F1、F2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甲在t1时间内,乙在t2时间内动量P随时间t变化的P﹣t图象如图所示,设甲物体在t1时间内所受冲量大小为I1,乙物体在t2时间内所受冲量大小为I2,则两物体所受外力F及其冲量I的大小关系是( )
A.F1>F2 I1=I2B.F1<F2 I1<I2
C.F1>F2 I1>I2D.F1=F2 I1=I2
【解答】解:由动量定理得:I=ΔP,所以:I1=0﹣P0=﹣P0,I2=P0﹣0=P0=﹣I1;所以两次的冲量大小相等;
根据量的定义:I=Ft,由图可得t1<t2,所以F1>F2。
故选:A。
(多选)19.(2018秋•莲湖区校级月考)沿同一直线甲、乙两物体分别在合外力F1、F2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甲在t1时间内,乙在t2时间内动量P随时间t变化的P﹣t图象如图所示,设甲物体在t1时间内所受冲量大小为I1,乙物体在t2时间内所受冲量大小为I2,则两物体所受外力F及其冲量I的大小关系是( )
A.F1>F2B.F1<F2C.I1>I2D.I1=I2
【解答】解:CD、由动量定理得:I=ΔP,所以:I1=0﹣P0=﹣P0,I2=P0﹣0=P0=﹣I1;所以两次的冲量大小相等;则C错误,D正确
AB、根据量的定义:I=Ft,由图可得t1<t2,所以F1>F2.则A正确,B错误
故选:AD。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机械能相关图像类问题学案--高考物理热点模型专题,文件包含机械能相关图像类问题解析版pdf、机械能相关图像类问题学生版pdf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3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和图像问题 ——【备考2023】高考物理计算题专题精讲精练学案(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13电磁感应中的电路和图像问题解析版备考2023高考物理计算题专题精讲精练学案docx、专题13电磁感应中的电路和图像问题原卷版备考2023高考物理计算题专题精讲精练学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考2023】高考物理计算题专项特训学案——专题13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和图像问题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备考2023高考物理计算题专项特训学案专题13电磁感应中的电路和图像问题解析版docx、备考2023高考物理计算题专项特训学案专题13电磁感应中的电路和图像问题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