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理试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 地理试卷
满 分: 10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 命题人:汪昌云 审 题 人:谢文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宇宙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组成的,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物质世界。据此完成第1-2题。
1. 下列天体类型与其视觉特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恒星——星光闪烁 B. 行星——一闪即逝
C. 星云——轮廓模糊 D. 彗星——拖着长尾
2. 北极星距离地球约433光年,因此北极星位于(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2022年6月6日,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期间他们将在“天宫空间站”开展平台维护与照料、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以及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据此完成第3-4题。
3. 在太空中沿预定轨道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属于( )
A. 星际物质 B. 行星 C. 卫星 D. 彗星
4. 对宇航员出舱活动影响最明显的因素是( )
A. 太阳辐射 B. 耀斑爆发 C. 剧烈高温 D. 强风暴雨
2024年6月 25日,嫦娥六号再传捷报,实现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的壮举。下图表示包括月球的不同级别天体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 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天体系统依次为( )
A.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B. 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可观测宇宙
C. 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D. 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地月系
6. 作为地月系的中心天体——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
①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
②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巨行星
③与太阳系中的金星、火星相邻
④是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下图为“局部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第7-9题。
7. 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级别有(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8. 图中的天体M可能是( )
A. 火星 B. 月球 C. 金星 D. 土星
9. 图中地球是( )
A. 地月系的一颗卫星
B. 太阳系的一颗行星
C. 银河系的一颗恒星
D. 可观测宇宙的一团星云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11日晚至12日凌晨,水星变身一颗“小黑痣”,在太阳表面缓缓“爬”过,这一现象被称为“水星凌日”。完成第10-11题。
10. “水星凌日”时,下列能正确反映水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A B. B C. C D. D
11. 太阳系中可能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除水星外,还有 ( )
A. 金星 B. 火星 C. 土星 D. 天王星
下图为太阳系模式图。据此完成第12-14题。
12. 下列关于海王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属于巨行星 B. 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反
C. 在图中的序号是⑦ D. 表面温度比地球低
13. 小行星带的位置介于( )
A. ①②之间 B. ③④之间
C. ④⑤之间 D. ⑤⑥之间
14. 从运动特征来看,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以下特性( )
①同向性 ②同质性
③共面性 ④近圆性
A. ①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以其稳定的光热条件,给地球带来了勃勃生机。据此完成第15-16 题。
15. 太阳的能量来自( )
A. 地震 B. 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C. 火山喷发 D.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16. 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海陆分布 B. 地形起伏
C. 刮风下雨 D. 地球形状
太阳辐射是地表最重要、最基本的能源,根据安徽省20个气象站台1970~2020年的逐日气象要素观测数据进行估算,图1为安徽省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图2为安徽省太阳总辐射的年内变化柱状图。完成第17-19题。
17. 下列不是来源于太阳辐射的能源是( )
A. 生物能 B. 潮汐能 C. 风能 D. 水能
18. 安徽省在一年中辐射量较大的5~8月期间,出现6月波谷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 B. 地形 C. 植被 D. 天气
19. 关于安徽省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差异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皖北晴天多,太阳辐射多 ②皖南纬度低,太阳辐射少
③皖北地势高,太阳辐射多 ④皖南多云雾,太阳辐射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我国古书曾记载有: “(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完成第20-21题。
20. 描述的这种现象发生在图中太阳的( )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太阳内部
21. 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呼机、移动电话等会失灵
④漠河地区出现流星雨现象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
地球的演化史,从生物的角度来说,就是古生物的演化史。从地球生命出现到人类出现和发展,经历了约35亿年。而寒武纪被称为“生命大爆发”的时代,也被作为显生宙的开始。完成第22-24题。
22. 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的开始,是因为( )
A. 寒武纪出现了大量的藻类植物
B. 寒武纪生物爆发式增长,生物结构越来越复杂
C. 寒武纪生物进化速度最快
D. 寒武纪之前地球上没有生物存在
23.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出现的主要生物是( )
A. 原核生物 B. 鱼类 C. 海生无脊椎动物 D. 两栖类
24. 在寒武纪之前,就出现了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的生物,这种生物是( )
A. 三叶虫 B. 蕨类植物 C. 蓝细菌 D. 藻类植物
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第25-27 题。
25. 与A岩层相比,Y岩层的形成时间 ( )
A. 较早 B. 较晚 C. 相同 D. 无法判断
26. D地层中生物兴盛的地质年代,甲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
A. 炎热干旱 B. 寒冷干燥 C. 热带海域 D. 森林密布
27. B地层中兴盛的植物最可能是( )
A. 蕨类植物 B. 藻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在黑龙江省嘉荫龙骨山,曾经出土了我国第一具恐龙化石——平头鸭嘴龙化石,被学者称为“神州第一龙”。研究发现平头鸭嘴龙生活在距今约6500万年~8500万年前,喜食多汁的灌木和水草。它的前肢短小,高悬于空中,用来抓食树上的枝叶,在指尖还长有适合划水的蹼,适于在湖沼水域或岸边生活。它的后肢粗大,靠尾巴保持平衡,在陆地上行走时尾巴如“方向盘”,在水中游泳时则变成“舵”。下表为部分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第28-30题。
28. 平头鸭嘴龙生存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A. 气候干旱,树木稀疏 B. 林草茂盛,河沼遍布
C. 海洋环境,尚未成陆 D. 气候寒冷,土壤贫瘠
29. 若博物馆要给“神州第一龙”化石骨架做一个介绍牌,其年代信息可以写为( )
A. 显生宙一中生代一白垩纪 B. 元古宙一中生代一白垩纪
C. 白垩纪—前寒武纪—中生代 D. 显生宙一古生代一白垩纪
30. 研究化石, 可以( )
①确定地球的年龄 ②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 ③还原地貌形成过程④推测古地理环境
1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二、综合题(共40分)
31.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之一,也是人们准备太空移民的理想场所。近30年来人类已发射了20多个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这些探测器拍摄了数以千计的照片,采集了大量火星土壤样品进行检验,获得了一系列有关火星的数据。根据地球和火星的有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0分)
(1)火星在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是第 颗行星; 一般而言,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其公转周期就越 (填“长”或“短”)。(4分)
(2) 在表格中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比较接近的是 、 ;火星表面的温度比地球 (填“高”或“低”)。(6分)
(3) 根据你对火星的了解,结合上表数据分析火星上没有生命的原因。(6分)
(4) 人类为了开辟太空居住地,为什么选择火星作为研究对象? (4分)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太阳是地球能量的源泉。尽管太阳辐射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20分)
(1) 阅读图1概括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的空间分布规律。 (4分)
(2) 简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6分)
(3) 阅读图2概括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规律。 (4分)
(4) 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①地年太阳辐射量较大的原因。 (6分)行星
与太阳平均距离/ km
赤道半径/ km
公转周期(年)
自转
周期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地球
1.496
6378
1
23时56分4秒
1
1
23°26'
火星
2.279
3396
1.88
24时37分
0.11
0.15
23°5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日照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日照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