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铁岭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如图,在中,,,平分交于点,点为的中点,连接,则的周长为( )
A.12B.14C.15D.20
2、(4分)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当时,的取值范围是( )
A.B.C.D.
3、(4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E为CD上一点,且DE=1,F为射线BC上一动点,过点E作EG⊥AF于点P,交直线AB于点G.则下列结论中:①AF=EG;②若∠BAF=∠PCF,则PC=PE;③当∠CPF=45°时,BF=1;④PC的最小值为﹣1.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B.1个C.3个D.4个
4、(4分)若不等式组恰有两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1≤a<0B.-1<a≤0C.-1≤a≤0D.-1<a<0
5、(4分)若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解,则2035-2a+b的值( )
A.17B.1026C.2018D.4053
6、(4分) “弘扬柳乡工匠精神,共筑乡村振兴之梦”第三届柳编文化节暨首届“襄阳人游襄州”启动仪式在浩然广场举行。为了迎接此次盛会,某工艺品厂柳编车间组织名工人赶制一批柳编工艺品,为了解每名工人的日均生产能力,随机调查了某天每个工人的生产件数,获得数据如下表:
则这一天名工人生产件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件、件B.件、件C.件、件D.件、件
7、(4分)下列各曲线表示的y与x的关系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 )
A.B.
C.D.
8、(4分)如图,在,,,,点P为斜边上一动点,过点P作于点,于点,连结,则线段的最小值为( )
A.1.2B.2.4C.2.5D.4.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ABCD 中,AB=6,BC=4,则□ABCD 的周长是____________.
10、(4分)当x=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1.
11、(4分)如图,在中,,,,,分别为,,的中点,,则的长度为__.
12、(4分)某校生物小组7人到校外采集标本,其中2人每人采集到3件,3人每人采集到4件,2人每人采集到5件,则这个小组平均每人采集标本___________件.
13、(4分)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12x+2与交坐标轴于A,B两点.以AB为斜边在第一象限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C为直角顶点,连接OC.
(1)求线段AB的长度
(2)求直线BC的解析式;
(3)如图②,将线段AB绕B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至BD,且,直线DO交直线y=x+3于P点,求P点坐标.
15、(8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相交于点A,过点A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为点 B、C,如果四边形OBAC是正方形.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D.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A+PD最小?若存在,请求出P点坐标及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6、(8分)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根据参加男子跳高初赛的运动员的成绩(单位:),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①和图②,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的值为______;
(2)求统计的这组初赛成绩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17、(10分)计算:
(1)|1-2|+.
(2)
18、(10分)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对角线AC、BD交于点M.
(1)直接写出AM= ;
(2)P是射线AM上的一点,Q是AP的中点,设PQ=x.
①AP= ,AQ= ;
②以PQ为对角线作正方形,设所作正方形与△ABD公共部分的面积为S,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S,并写出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不需要写过程)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请你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值__________.
20、(4分)已知点A(﹣1,a),B(2,b)在函数y=﹣3x+4的图象上,则a与b的大小关系是_____.
21、(4分)已知一组数据6,6,1,x,1,请你给正整数x一个值_____,使这组数据的众数为6,中位数为1.
22、(4分)若点P(-2,2)是正比例函数y=kx(k≠0)图象上的点,则此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
23、(4分)若,则m-n的值为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如图,矩形OBCD中,OB=5,OD=3,以O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B,点D分别在x轴,y轴上,点C在第一象限内,若平面内有一动点P,且满足S△POB=S矩形OBCD,问:
(1)当点P在矩形的对角线OC上,求点P的坐标;
(2)当点P到O,B两点的距离之和PO+PB取最小值时,求点P的坐标.
25、(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分别交轴于两点,为线段的中点,是线段上一动点(不与点重合),射线轴,延长交于点.
(1)求证:;
(2)连接,记的面积为,求关于的函数关系式;
(3)是否存在的值,使得是以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6、(12分)在梯形中,,,,,,点E、F分别在边、上,,点P与在直线的两侧,,,射线、与边分别相交于点M、N,设,.
(1)求边的长;
(2)如图,当点P在梯形内部时,求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如果的长为2,求梯形的面积.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解析】
根据AB=AC,可知△ABC为等腰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AD⊥BC,AD为△ABC的中线,故,∠ADC=90°,又因为点E为AC的中点,可得,从而可以得到△CDE的周长.
【详解】
解:∵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
又∵AD平分∠BAC,
∴AD⊥BC,AD是△ABC的中线,
∴∠ADC=90°,,
在中,点E为AC的中点,
,
∵AB=AC=10,BC=8,
∴,.
∴△CDE的周长为:.
故选:B.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关键是正确分析题目,从中得出需要的信息.
2、C
【解析】
试题解析:从图像可以看出当自变量时,y的取值范围在x轴的下方,故
故选C.
3、C
【解析】
连接AE,过E作EH⊥AB于H,则EH=B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即可得到AF=EG,故①正确;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PE=PC;故②正确;连接EF,推出点E,P,F,C四点共圆,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FEC=∠FPC=45°,于是得到BF=DE=1,故③正确;取AE 的中点O,连接PO,CO,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O=PO=AE,推出点P在以O为圆心,AE为直径的圆上,当O、C、P共线时,CP的值最小,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到PC≥OC﹣OP,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连接AE,过E作EH⊥AB于H,
则EH=BC,
∵AB=BC,
∴EH=AB,
∵EG⊥AF,
∴∠BAF+∠AGP=∠BAF+∠AFB=90°,
∴∠EGH=∠AFB,
∵∠B=∠EHG=90°,
∴△HEG≌△ABF(AAS),
∴AF=EG,故①正确;
∵AB∥CD,
∴∠AGE=∠CEG,
∵∠BAF+∠AGP=90°,∠PCF+∠PCE=90°,
∵∠BAF=∠PCF,
∴∠AGE=∠PCE,
∴∠PEC=∠PCE,
∴PE=PC;故②正确;
连接EF,
∵∠EPF=∠FCE=90°,
∴点E,P,F,C四点共圆,
∴∠FEC=∠FPC=45°,
∴EC=FC,
∴BF=DE=1,
故③正确;
取AE 的中点O,连接PO,CO,
∴AO=PO=AE,
∵∠APE=90°,
∴点P在以O为圆心,AE为直径的圆上,
∴当O、C、P共线时,CP的值最小,
∵PC≥OC﹣OP,
∴PC的最小值=OC﹣OP=OC﹣AE,
∵OC==,AE==,
∴PC的最小值为﹣,故④错误,
故选:C.
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圆的综合等知识,借助圆的性质解决线段的最小值是解答的关键.
4、A
【解析】
首先解不等式组求得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根据不等式组有两个整数解即可确定整数解,从而得到关于a的不等式,求得a的范围.
【详解】
,
解①得x<1,
解②得x>a-1,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1<x<1.
又∵不等式组有两个整数解,
∴整数解是2,-1.
∴-2≤a-1-<-1,
解得:-1≤a<2.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5、B
【解析】
把x=2代入方程得2a-b=1009,再代入 ,可求得结果.
【详解】
因为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解,
所以,4a-2b-2018=0,
所以,2a-b=1009,
所以,=2035-(2a-b)=2035-1009=1026.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意义.
6、C
【解析】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就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详解】
数据3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3件;
因为共16人,
所以中位数是第8和第9人的平均数,即中位数==4件,
故选:C.
本题考查众数和中位数,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计算法则.
7、C
【解析】
根据函数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函数的意义反映在图象上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做垂直x轴的直线在左右平移的过程中与函数图象只会有一个交点.
【详解】
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的任何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所以只有选项C不满足条件.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是x的函数,x叫自变量.
8、D
【解析】
连接PC,当CP⊥AB时,PC最小,利用三角形面积解答即可.
【详解】
解:连接PC,
∵PE⊥AC,PF⊥BC,
∴∠PEC=∠PFC=∠C=90°,
∴四边形ECFP是矩形,
∴EF=PC,
∴当PC最小时,EF也最小,
即当CP⊥AB时,PC最小,
∵AC=1,BC=6,
∴AB=10,
∴PC的最小值为:
∴线段EF长的最小值为4.1.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根据矩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1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可得AB=CD,AD=BC,所以可求得的周长为1.
【详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CD=AB=6,AD=BC=4,
∴的周长为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10、2
【解析】
直接利用分式的值为零则分子为零,分母不为零,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分式的值为1,
∴x2-4=1,x+2≠1,
解得:x=2.
故答案为:2.
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正确把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
11、6
【解析】
因为在中
,
∴AB=2BC
又D为AB中点,
∴CD=AD=BD=BC=AB
又E,F分别为AC,AD的中点,
∴EF=CD,所以CD=2EF=6
故BC为6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直角三角形。
12、4
【解析】
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重点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加权平均数:(其中w1、w2、……、wn分别为x1、x2、……、xn的权数).
13、,,1
【解析】
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确定其公共解,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最后求其整数解即可.
【详解】
解:;
由①得:;
由②得:;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所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组的解法及整数解的确定.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3)P点的坐标是.
【解析】
(1)先确定出点A,B坐标,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即可;
(2)如图1中,作CE⊥x轴于E,作CF⊥y轴于F,进而判断出,即可判断出四边形OECF是正方形,求出点C坐标即可解决问题.
(3)如图2中,先判断出点B是AM的中点,进而求出M的坐标,即可求出DP的解析式,联立成方程组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直线交坐标轴于A、B两点.
∴令,,∴B点的坐标是,
,
令,,∴A点的坐标是,
,
根据勾股定理得:.
(2)如图,作CE⊥x轴于E,作CF⊥y轴于F,
∴四边形OECF是矩形.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四边形OECF是正方形,
,
,,.
∴C点坐标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
解得:,.
∴直线BC的解析式为:.
(3)延长AB交DP于M,
由旋转知,BD=AB,
∴∠BAD=∠BDA,
∵AD⊥DP,
∴∠ADP=90°,
∴∠BDA+∠BDM=90°,∠BAD+∠AMD=90°,
∴∠AMD=∠BDM,
∴BD=BM,
∴BM=AB,
∴点B是AM的中点,
∵A(4,0),B(0,2),
∴M(−4,4),
∴直线DP的解析式为y=−x,
∵直线DO交直线y=x+3于P点,
将直线与联立得:
解得:
∴P点的坐标是.
此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解(2)的关键是求出点C的坐标,解(3)的关键是证明点B是AM的中点,求出直线DP的解析式.
15、(1)y=x+1;(2)(,0)
【解析】
(1)若四边形OBAC是正方形,那么点A的横纵坐标相等,代入反比例函数即可求得点A的坐标,进而代入一次函数即可求得未知字母k.
(2)在y轴负半轴作OD′=OD,连接AD′,与x轴的交点即为P点的坐标,进而求出P点的坐标.
【详解】
(1)∵四边形OBAC是正方形,
∴S四边形OBAC=AB =OB=9,
∴点A的坐标为(3,3),
∵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经过A点,
∴3=3k+1,
解得k=,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x+1,
(2)y轴负半轴作OD′=OD,连接AD′,如图所示,AD′与x轴的交点即为P点的坐标,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x+1,
∴D点的坐标为(0,1),
∴D′的坐标为(0,−1),
∵A点坐标为(3,3),
设直线AD′的直线方程为y=mx+b,
即 ,
解得m= ,b=−1,
∴直线AD′的直线方程为y=x−1,
令y=0,解得x= ,
∴P点坐标为(,0)
此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综合题,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6、(1)25;(2)平均数为:,众数为:,中位数为 .
【解析】
(1)用整体1减去其它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a的值;
(2)根据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分别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解:(1)根据题意得:
1-20%-10%-15%-30%=25%;
则a的值是25;
故答案为:25;
(2)(人)
平均数为:.
众数为:.
按跳高成绩从低到高排列,第10个数据、第11个数据都是,所以中位数为
.
考查了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定义.用到的知识点: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17、(1)0;(2).
【解析】
(1)根据绝对值的意义、零指数幂的意义计算;
(2)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把括号内合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
【详解】
(1)解:原式.
(2)解:原式.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再合并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
18、(1);(2)①2x,x;②S(0<x≤).
【解析】
(1)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进而根据正方形对角线相等而且互相平分,可得AM的长;
(2)由中点定义可得AP=2PQ,AQ=PQ,然后由正方形与△ABD公共部分可得是以QM为高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解:(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
∴对角线AC4,
又∴AM2.
故答案为:2.
(2)①Q是AP的中点,设PQ=x,
∴AP=2PQ=2x,AQ=x.
故答案为:2x;x.
②如图:
∵以PQ为对角线作正方形,
∴∠GQM=∠FQM=45°
∵正方形ABCD对角线AC、BD交于点M,
∴∠FMQ=∠GMQ=90°,
∴△FMQ和△GMQ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FM=QM=MG.
∵QM=AM﹣AQ=2x,
∴SFG•QM,
∴S,
∵依题意得:,
∴0<x≤2,
综上所述:S(0<x≤2),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解答本题要充分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解答.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答案不唯一
【解析】
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说明x的系数小于1,常数项大于1,据此写出一次函数.
【详解】
解:∵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函数x的系数小于1,常数项大于1.
又∵常数项是3,
∴这个函数可以是y=-x+3等.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系数与图象的关系,涉及到的知识点为: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说明x的系数小于1,常数项大于1.
20、a>b
【解析】
试题解析:∵点A(-1,a),B(2,b)在函数y=-3x+4的图象上,
∴a=3+4=7,b=-6+4=-2,
∵7>-2,
∴a>b.
故答案为a>b.
21、2
【解析】
由数据1、1、6、6、x的众数为6、中位数为1知x<1且x≠1,据此可得正整数x的值.
【详解】
∵数据1、1、6、6、x的众数为6、中位数为1,
∴x<1且x≠1,
则x可取2、3、4均可,
故答案为2.
考查了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2、y=-x
【解析】
直接把点(-2,2)代入正比例函数y=kx(k≠0),求出k的数值即可.
【详解】
把点(-2,2)代入y=kx得
2=-2k,
k=-1,
所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x.
故答案为:y=-x.
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设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kx(k≠0),然后把正比例函数图象上一个点的坐标代入求出k即可.
23、4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与平方的非负性即可求解.
【详解】
依题意得m-3=0,n+1=0,解得m=3,n=-1,
∴m-n=4
此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与平方的非负性,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二次根式与平方的非负性.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P(,2);(2)(,2)或(﹣,2)
【解析】
(1)根据已知条件得到C(5,3),设直线OC的解析式为y=kx,求得直线OC的解析式为y=x,设P(m,m),根据S△POB=S矩形OBCD,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2)设点P的纵坐标为h,得到点P在直线y=2或y=﹣2的直线上,作B关于直线y=2的对称点E,则点E的坐标为(5,4),连接OE交直线y=2于P,则此时PO+PB的值最小,设直线OE的解析式为y=nx,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
(1)如图:
∵矩形OBCD中,OB=5,OD=3,
∴C(5,3),
设直线OC的解析式为y=kx,
∴3=5k,
∴k=,
∴直线OC的解析式为y=x,
∵点P在矩形的对角线OC上,
∴设P(m,m),
∵S△POB=S矩形OBCD,
∴5×m=3×5,
∴m=,
∴P(,2);
(2)∵S△POB=S矩形OBCD,
∴设点P的纵坐标为h,
∴h×5=5,
∴h=2,
∴点P在直线y=2或y=﹣2上,
作B关于直线y=2的对称点E,
则点E的坐标为(5,4),
连接OE交直线y=2于P,则此时PO+PB的值最小,
设直线OE的解析式为y=nx,
∴4=5n,
∴n=,
∴直线OE的解析式为y=x,
当y=2时,x=,
∴P(,2),
同理,点P在直线y=﹣2上,
P(,﹣2),
∴点P的坐标为(,2)或(﹣,2).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矩形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正确的找到点P在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25、(1)详见解析;(2);(3)存在,当或时,使得是以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解析】
(1)先判断出,,再判断出,进而判断出△BCE≌△ACD,即可得出结论;
(2)先确定出点,坐标,再表示出,即可得出结论;
(3)分两种情况:当时,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即可得出结论;当时,先判断出Rt△OBD≌Rt△MED,得出,再用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证明:射线轴,
,,
又为线段的中点,
,
在△BCE和△ACD中,
,
∴△BCE≌△ACD(AAS),
;
(2)解:在直线中,
令,则,
令,则,
点坐标为,点坐标为,
点坐标为,
,
;
(3)当时,
在中,,
由勾股定理得:,
即
解得:;
当时,
过点作轴于,
,
,
在Rt△OBD和Rt△MED中,
,
∴Rt△OBD≌Rt△MED(HL),
,
由得: 解得:,
综上所述,当或时,使得△BDE是以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是解本题的关键.
26、(1)6;(2)y=-3x+10(1≤x<);(2)或32
【解析】
(1)如下图,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DHC可得到HC的长度,从而得出HB的长,进而得出AD的长;
(2)如下图,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Q、PR的长,然后利用EB=PQ+PR得去x、y的函数关系,最后根据图形特点得出取值范围;
(3)存在2种情况,一种是点P在梯形内,一种是在梯形外,分别根y的值求出x的值,然后根据梯形面积求解即可.
【详解】
(1)如下图,过点D作BC的垂线,交BC于点H
∵∠C=45°,DH⊥BC
∴△DH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四边形ABCD是梯形,∠B=90°
∴四边形ABHD是矩形,∴DH=AB=8
∴HC=8
∴BH=BC-HC=6
∴AD=6
(2)如下图,过点P作EF的垂线,交EF于点Q,反向延长交BC于点R,DH与EF交于点G
∵EF∥AD,∴EF∥BC
∴∠EFP=∠C=45°
∵EP⊥PF
∴△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同理,还可得△NPM和△DGF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E=x
∴DG=x=GF,∴EF=AD+GF=6+x
∵PQ⊥EF,∴PQ=QE=QF
∴PQ=
同理,PR=
∵AB=8,∴EB=8-x
∵EB=QR
∴8-x=
化简得:y=-3x+10
∵y>0,∴x<
当点N与点B重合时,x可取得最小值
则BC=NM+MC=NM+EF=-3x+10+,解得x=1
∴1≤x<
(3)情况一:点P在梯形ABCD内,即(2)中的图形
∵MN=2,即y=2,代入(2)中的关系式可得:x==AE
∴
情况二:点P在梯形ABCD外,图形如下:
与(2)相同,可得y=3x-10
则当y=2时,x=4,即AE=4
∴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矩形的性质,难点在于第(2)问中确定x的取值范围,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西安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黄南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滁州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九上数学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