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蜀中学2024-2025学年数学九上开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巴蜀中学2024-2025学年数学九上开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一个六边形ABCDEF纸片上剪去一个角∠BGD后,得到∠1+∠2+∠3+∠4+∠5=430°,则∠BGD=( )
A.60°B.70°C.80°D.90°
2、(4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A=65°,CD⊥AB,垂足为D,E是BC的中点,连接ED,则∠EDC的度数是( )
A.25°B.30°C.50°D.65°
3、(4分)某学校拟建一间矩形活动室,一面靠墙(墙足够长),中间用一道墙隔开,并在如图所示的三处各留1m宽的门,已知计划中的材料可建墙体(不包括门)总长为27m,建成后的活动室面积为75m2,求矩形活动室的长和宽,若设矩形宽为x,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A.x(27﹣3x)=75B.x(3x﹣27)=75
C.x(30﹣3x)=75D.x(3x﹣30)=75
4、(4分)已知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x+1=0的一个根,则m的值是( )
A.1B.﹣1C.0D.无法确定
5、(4分)下列属于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B.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C.对角线相互平分
D.四个角都相等
6、(4分)已知下列命题:
①若a>0,b>0,则a+b>0;
②若a2=b2,则a=b;
③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④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以上命题为真命题的个数是( )
A.1个B.2个C.3个D.4个
7、(4分)菱形的对角线,,则该菱形的面积为( )
A.12.5B.50C.D.25
8、(4分)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AD和BC于点E、F,AB=2,BC=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3B.4C.5D.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已知直线y=kx+3经过点A(2,5)和B(m,-2),则m= ___________.
10、(4分)为了解当地气温变化情况,某研究小组记录了寒假期间连续6天的最高气温,结果如下(单位:℃):-6,-3,x,2,-1,3,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在下列结论中:①方差是8;②极差是9;③众数是-1;④平均数是-1,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
11、(4分)若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50°,则n=_____.
12、(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矩形OABC中,A(10,0),C(0,4),D为OA的中点,P为BC边上一点.若△POD为等腰三角形,则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 .
13、(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菱形AOBC的边长为8,∠AOB=60°. 点D是边OB上一动点,点E在BC上,且∠DAE=60°.
有下列结论:
①点C的坐标为(12,);②BD=CE;
③四边形ADBE的面积为定值;
④当D为OB的中点时,△DBE的面积最小.
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解方程组:
15、(8分) (1)计算:(﹣)﹣.
(2)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10,AD=8,AC=6,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16、(8分)计算:
;
。
17、(10分)在某旅游景区上山的一条小路上,有一些断断续续的台阶,下图是其中的甲、乙两段台阶的示意图(图中的数字表示每一级台阶的高度,单位cm).已知数据15、16、16、14、14、15的方差S甲2=,数据11、15、18、17、10、19的方差S乙2=.
请你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和极差)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两段台阶路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哪段台阶路走起来更舒服?为什么?
(3)为方便游客行走,需要重新整修上山的小路.对于这两段台阶路,在台阶数不变的情况下,请你提出合理的整修建议.
18、(10分)八年级(1)班张山同学利用所学函数知识,对函数进行了如下研究:
列表如下:
描点并连线(如下图)
(1)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表格中:________,________;
(3)在给出的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
(4)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交点的坐标为_______.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如图,在中,,,,为的中点,则______.
20、(4分)一个弹簧不挂重物时长10cm,挂上重物后伸长的长度与所挂重物的质量成正比,如果挂上1kg的物体后,弹簧伸长3cm,则弹簧总长y(单位:cm)关于所挂重物x(单位:kg)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不需要写出自变量取值范围)
21、(4分)如图,菱形中,垂直平分,垂足为,.那么菱形的对角线的长是_____.
22、(4分)将直线y=-2x+4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
23、(4分)如图,在四边形中,交于E,若,则的长是_____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如图,中,是上的一点,若,,,,求的面积.
25、(10分)在△ABC中,∠C=90°,AC=6,BC=8,D、E分别是斜边AB和直角边CB上的点,把△ABC沿着直线DE折叠,顶点B的对应点是B′.
(1)如图(1),如果点B′和顶点A重合,求CE的长;
(2)如图(2),如果点B′和落在AC的中点上,求CE的长.
26、(12分)如图,在▱ABCD中,E为边AB上一点,连结DE,将▱ABCD沿DE翻折,使点A的对称点F落在CD上,连结EF.
(1)求证:四边形ADFE是菱形.
(1)若∠A=60°,AE=1BE=1.求四边形BCDE的周长.
小强做第(1)题的步骤
解:①由翻折得,AD=FD,AE=FE.
②∵AB∥CD.
③∴∠AED=∠FDE.
④∴∠AED=∠ADE
⑤∴AD=AE
⑥∴AD=AE=EF=FD
∴四边形ADFE是菱形.
(1)小强解答第(1)题的过程不完整,请将第(1)题的解答过程补充完整(说明在哪一步骤,补充什亻么条件或结论)
(1)完成题目中的第(1)小题.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解析】
∵六边形ABCDEF的内角和为:180°×(6-2)=720°,且∠1+∠2+∠3+∠4+∠5=430°,
∴∠GBC+∠C+∠CDG=720°-430°=290°,
∴∠G=360°-(∠GBC+∠C+∠CDG)=70°,
故选B.
2、D
【解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D=EB,得到∠EDB=∠B,进而得出∠EDC的度数.
【详解】
解:∵∠ACB=90°,∠A=65°,
∴∠B=25°,
∵CD⊥AB,E是BC的中点,
∴ED=BC=EB, ∠ADB=90°,
∴∠EDB=∠B=25°,
∴∠EDC=90°﹣25°=65°,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C
【解析】
设矩形宽为xm,根据可建墙体总长可得出矩形的长为(30-3x)m,再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
【详解】
解:设矩形宽为xm,则矩形的长为(30﹣3x)m,
根据题意得:x(30﹣3x)=1.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4、B
【解析】
解:根据题意得:(m﹣1)+1+1=0,
解得:m=﹣1.
故选B
5、D
【解析】
矩形具有的性质:①对角线互相平分,②四个角相等;
菱形具有的性质:①对角线互相平分,②对角线互相垂直,②四条边相等;
因此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四个角相等.
【详解】
.解:A、矩形和菱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矩形和菱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矩形和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平分,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菱形的四条角不相等,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了矩形和菱形的性质,做好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性质即可.
6、C
【解析】
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乘方的意义、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矩形的性质判断即可.
【详解】
若a>0,b>0,则a+b>0,①是真命题;
若a2=b2,则a=±b,②是假命题;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③是真命题;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④是真命题;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
7、D
【解析】
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
菱形的面积=AC·BD=×5×10=25
故选:D
本题考查菱形的面积公式,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学生们熟练掌握即可.
8、A
【解析】
根据已知条件易证△DEO≌△BFO,可得△DEO和△BFO的面积相等,由此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Rt△ADC的面积,继而求得阴影部分面积.
【详解】
∵四边形ABCD是矩形,AB=2,BC=3,
∴AD∥BC,AD=BC=3,AB=CD=2,OB=OD,
∴∠DEO=∠BFO,
在△DEO和△FBO中,
,
∴△DEO≌△BFO,
即△DEO和△BFO的面积相等,
∴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Rt△ADC的面积,
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故选A..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DEO≌△BFO,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Rt△ADC的面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1
【解析】
由题意将点A(2,1)和B(m,-2),代入y=kx+3,即可求解得到m的值.
【详解】
解:∵直线y=kx+3经过点A(2,1)和B(m,-2),
∴,解得,
∴.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性质,注意掌握点过一次函数图象即有点坐标满足一次函数解析式.
10、②③④
【解析】
分析:分别计算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方差后找到正确的答案即可.
详解:∵﹣6,﹣3,x,2,﹣1,3的中位数是-1,∴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若x≤-3,则中位数是(-1-3)÷2=-2,矛盾;
②若x≥2,则中位数是(-1+2)÷2=0.5,矛盾;
③若-3<x≤-1或-1≤x<2,则中位数是(-1+x)÷2=-1,解得:x=﹣1;
平均数=(﹣6﹣3﹣1﹣1+2+3)÷6=﹣1.
∵数据﹣1出现两次,出现的次数最多,∴众数为﹣1;
方差=[(﹣6+1)2+(﹣3+1)2+(﹣1+1)2+(2+1)2+(﹣1+1)2+(3+1)2]=9,∴正确的序号是②③;
故答案为②③.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掌握各部分的定义及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1、1
【解析】
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
解得.
故多边形是1边形.
故答案为:1.
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边形的内角和为:.此类题型直接根据内角和公式计算可得.
12、(2.5,4)或(3,4)或(2,4)或(8,4).
【解析】
试题解析:∵四边形OABC是矩形,
∴∠OCB=90°,OC=4,BC=OA=10,
∵D为OA的中点,
∴OD=AD=5,
①当PO=PD时,点P在OD得垂直平分线上,
∴点P的坐标为:(2.5,4);
②当OP=OD时,如图1所示:
则OP=OD=5,PC==3,
∴点P的坐标为:(3,4);
③当DP=DO时,作PE⊥OA于E,
则∠PED=90°,DE==3;
分两种情况:当E在D的左侧时,如图2所示:
OE=5-3=2,
∴点P的坐标为:(2,4);
当E在D的右侧时,如图3所示:
OE=5+3=8,
∴点P的坐标为:(8,4);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2.5,4),或(3,4),或(2,4),或(8,4)
考点:1.矩形的性质;2.坐标与图形性质;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4.勾股定理.
13、①②③
【解析】
①过点C作CF⊥OB,垂足为点F,求出BF=4,CF=,即可求出点C坐标;②连结AB,证明△ADB≌△AEC,则BD=CE;③由S△ADB=S△AEC,可得S△ABC=S△四边形ADBE=×8×=;④可证△ADE为等边三角形,当D为OB的中点时,AD⊥OB,此时AD最小,则S△ADE最小,由③知S四边形ADBE为定值,可得S△DBE最大.
【详解】
解:①过点C作CF⊥OB,垂足为点F,
∵四边形AOBC为菱形,
∴OB=BC=8,∠AOB=∠CBF=60°,
∴BF=4,CF=,
∴OF=8+4=12,
∴点C的坐标为(12,),故①正确;
②连结AB,
∵BC=AC=AO=OB,∠AOB=∠ACB=60°,
∴△ABC是等边三角形,△AOB是等边三角形,
∴AB=AC,∠BAC=60°,
∵∠DAE=60°,
∴∠DAB=∠EAC,
∵∠ABD=∠ACE=60°,
∴△ADB≌△AEC(ASA),
∴BD=CE,故②正确;
③∵△ADB≌△AEC.
∴S△ADB=S△AEC,
∴S△ABC=S△四边形ADBE=×8×=,故③正确;
④∵△ADB≌△AEC,
∴AD=AE,
∵∠DAE=60°,
∴△ADE为等边三角形,
当D为OB的中点时,AD⊥OB,
此时AD最小,则S△ADE最小,
由③知S四边形ADBE为定值,可得S△DBE最大.
故④不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
【解析】
先由①得x=4+y,将x=4+y代入②,得到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解出y的值,再将y的值代入x=4+y求出x的值即可.
【详解】
解:
由①得:x=4+y③,
把③代入②得:(4+y)2-2y2=(4+y)y,
解得:y1=4,y2=-2,
代入③得:当y1=4时,x1=8,
当y2=-2时,x2=2,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解高次方程.
15、 (1)﹣﹣3;(2)四边形ABCD的面积=1.
【解析】
(1)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二次根式的性质计算即可;
(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AC⊥BC,根据平行是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1)原式=﹣3﹣2=﹣﹣3;
(2)AD2+AC2=64+36=100,AB2=100,
∴AD2+AC2=AB2,
∴AC⊥BC,
∴四边形ABCD的面积=BC×AC=6×8=1.
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6、(1);(2).
【解析】
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即可;
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把可能内合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
【详解】
解:原式
;
原式
.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题关键在于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
17、(1)相同点:两段台阶路台阶高度的平均数相同;不同点:两段台阶路台阶高度的中位数、方差和极差均不相同;(2)甲段路走起来更舒服一些;(3)每个台阶高度均为15cm(原平均数)使得方差为1.
【解析】
(1)分别求出 甲、乙两段台阶路的高度平均数、中位数、极差即可比较;
(2)根据方差的性质解答;
(3)根据方差的性质提出合理的整修建议.
【详解】
(1)(1)甲段台阶路的高度平均数=×(15+16+16+14+14+15)=15,
乙段台阶路的高度平均数=×(11+15+18+17+11+19)=15;
甲段台阶路的高度中位数是15,乙段台阶路的高度中位数是=16;
甲段台阶路的极差是16-14=2,乙段台阶路的极差是19-11=8,
∴相同点:两段台阶路台阶高度的平均数相同.
不同点:两段台阶路台阶高度的中位数、方差和极差均不相同.
(2)甲段路走起来更舒服一些,因为它的台阶高度的方差小.
(3)整修建议:每个台阶高度均为15cm(原平均数)使得方差为1.
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方差,掌握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方差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8、(1)全体实数;(2)1,1;(3)见解析;(4)和.
【解析】
(1)根据函数解析式,可得答案;
(2)根据自变量与函数值得对应关系,可得答案;
(3)根据描点法画函数图象,可得答案;
(4)根据图象,可得答案.
【详解】
解:(1)∵函数y=|x+2|-x-1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全体实数
故答案为:全体实数;
(2)当x=-2时,m=|-2+2|+2-1=1,
当x=0时,n=|0+2|-0-1=1,
∴
故答案为:1,1;
(3)如下图
(4)在(3)中坐标系中作出直线y=-x+3,如下:
由图象得: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函数y=|x+2|-x-1的图象交点的坐标为:(-6,9)和(2,1)
故答案为:(-6,9)和(2,1).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利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利用图象得出两个函数的交点是解题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ABC=90°,BC=4cm,AB=3cm,
∴由勾股定理可知:AC=5cm,
∵点D为AC的中点,
∴BD=AC=cm,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勾股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20、y=3x+1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弹簧总长度y(cm)与所挂物体质量x(kg)之间符合一次函数关系,可设y=kx+1.代入求解.
【详解】
弹簧总长y(单位:cm)关于所挂重物x(单位:kg)的函数关系式为y=3x+1,
故答案为y=3x+1
此题考查根据实际问题列一次函数关系式,解题关键在于列出方程
21、
【解析】
由垂直平分可得,再由菱形的性质得出,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即可得出.
【详解】
解:垂直平分,AB=2cm,
∴=2cm,
在菱形ABCD中,,,,
,
,
;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运用;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运用勾股定理求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2、
【解析】
根据图象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由题意得,
y=-2x+4=-2(x+2)+4,
即y=-2x,
故答案为:y=-2x.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掌握一次函数图象是解题的关键.
23、
【解析】
过点A作AM⊥BD于M,先证明△AEM≌△BEC,得出AM=BC,BE=ME,再根据得出三角形AD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出AM=BC,结合已知和勾股定理得出DB和BC的长即可
【详解】
过点A作AM⊥BD于M,则
∵
∴
∵EA=EC,
∴
∴AM=BC,BE=ME
∵则设EB=2k,ED=5k
∴EM=2k,DM=3k
∵,
∴AM=DM=BC=3k,BM=4k
则AB=5k=5,k=1
∴DB=7,BC=3
∵
∴DC=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的面积是.
【解析】
根据AB=10,BD=6,AD=8,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证△ABD是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D的长,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BD2+AD2=62+82=102=AB2,
∴△ABD是直角三角形,
∴AD⊥BC,
在Rt△ACD中,
∴S△ABC=BC•AD=(BD+CD)•AD=×21×8=1,
因此△ABC的面积为1.
答:△ABC的面积是1.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证△ABD是直角三角形.
25、 (1); (2)
【解析】
(1)如图(1),设CE=x,则BE=8﹣x;根据勾股定理列出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2)如图(2),首先求出CB′=3;类比(1)中的解法,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如图(1),设CE=x,则BE=8﹣x;
由题意得:AE=BE=8﹣x,
由勾股定理得:x2+62=(8﹣x)2,
解得:x=,
即CE的长为:.
(2)如图(2),
∵点B′落在AC的中点,
∴CB′=AC=3;
设CE=x,类比(1)中的解法,可列出方程:x2+32=(8﹣x)2
解得:x=.
即CE的长为:.
该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及其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翻折变换的性质,找出图形中隐含的等量关系;借助勾股定理等几何知识点来分析、判断、推理或解答.
26、(1)见解析;(1)四边形BCDE的周长为8.
【解析】
(1)由题意可知,第一步补充∠ADE=∠FDE.
(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菱形的性质可得,BE,BC,CD,DE的长度,即可求四边形BCDE的周长
【详解】
解:(1)①由翻折得,AD=FD,AE=FE.(补充∠ADE=∠FDE)
②∵AB∥CD
③∴∠AED=∠FDE.
④∴∠AED=∠ADE
⑤∴AD=AE
⑥∴AD=AE=EF=FD
∴四边形ADFE是菱形.
(1)∵AE=1BE=1
∴BE=1
∴AB=CD=3
∵AD=AE,∠A=60°∴△ADE是等边三角形∴AD=DE=1
∴AD=BC=1
∴四边形BCDE的周长=BE+DE+CD+BC=1+1+3+1=8.
本题考查了折叠问题,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x
…
0
1
2
3
…
y
…
7
5
3
m
1
n
1
1
1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兼善中学2024年九上数学开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北碚区2024-2025学年九上数学开学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巴蜀常春藤2025届数学九上开学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