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296780/0-173002917819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四川省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296780/0-17300291782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四川省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296780/0-173002917830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四川省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如图所示,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m决赛中,中国选手武大靖从出发便占据第一位,以绝对实力第一个冲过终点,他的比赛成绩定格在了39.800s,这也是中国代表团本届冬奥会的首枚金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研究武大靖的技术动作时,可以把武大靖看成质点
B.“39.800s”指的是时刻
C.在转弯过程中,以武大靖的冰刀为参考系,他是运动的
D.武大靖500m短道速滑过程中平均每秒滑行约12.56 m
2.(3分)周末小明带妹妹去玩蹦床,妹妹在蹦床过程中的一次运动从距离蹦床平面2m高处下落,接触蹦床后将蹦床向下压到最低点时距离蹦床平面1m,运动到最高点时距离蹦床平面1m,则这一过程中妹妹的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
A.2m、4mB.4m、1mC.1m、4mD.4m、2m
3.(3分)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
A.B.
C.D.
4.(3分)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
A.前3s内甲、乙的平均速率相等
B.在前3s内存在某一时刻,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前3s内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同
D.前3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5.(3分)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
A.0~2s物体运动的方向和4s~5s运动的方向相反
B.0~2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1.5m/s2
C.4~6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D.0~8s内的位移是15m
6.(3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s时间经过A、B两根电线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m,则( )
A.车从出发到B杆所用时间为8s
B.车的加速度为15m/s2
C.经过A杆时的速度为3m/s
D.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为7.5m
7.(3分)物体第1s由静止向右做加速度为1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s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不变,但大小不变,则1min后物体在( )
A.原位置B.原位置左边0.5m
C.原位置右边30mD.原位置右边60m
8.(3分)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为0.5m/s,第9s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4m( )
A.a=1m/s2,v9=9m/s,x9=40.5m
B.a=1m/s2,v9=9m/s,x9=45m
C.a=1m/s2,v9=9.5m/s,x9=45m
D.a=0.8m/s2,v9=7.7m/s,x9=36.9m
二、多选题(9~13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20分)
9.(4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数值很大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必然很大
B.加速度数值大于零的物体,速度必然是增加
C.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开始时位移、加速度、速度三者方向相同,某时刻开始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减小
D.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开始时位移、加速度、速度三者方向相同,某时刻开始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多选)10.(4分)小球以4m/s的速度由足够长的斜面底部沿着斜面向上滑,如图所示,球在光滑斜面上运动时2,则小球的速度大小达到2m/s需要的时间可能为( )
A.1.5sB.2sC.4.5sD.6s
(多选)11.(4分)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0s时并排行驶,则( )
A.在t=10 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乙车在甲车前100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有可能是t=5 s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之间沿两车的最大距离为100 m
(多选)12.(4分)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4秒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秒末、第2秒末、第3秒末的速率之比为4:3:2
B.前1秒、前2秒、前3秒的位移之比为7:12:15
C.前1秒、前2秒、前3秒的平均速度之比为7:5:3
D.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7:5:3
(多选)13.(4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x﹣t)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2,t=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则( )
A.a车做匀速运动且速度为va=2m/s
B.t=3s时a车和b车相遇但此时速度不等
C.t=1s时b车的速度为10m/s
D.t=0s时a车和b车的距离x0=9m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计16分)
14.(6分)小玉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测量点,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请完成下面问题。
(1)根据纸带上各个测量点间的距离,小玉同学已将1、2、3、5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进行计算并填入表中,请你将4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填入表中(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在图2中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3)由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 m/s2(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5.(10分)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的实验装置,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周期为T。
(1)根据上面的数据请用已经学过的方法说明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
(2)如图乙所示,A、B、C、D、E、F、G是打好的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从图乙中可读得s6= cm,计算F点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的计算式为vF= ;(用题目中所给量的字母表示)
(3)如图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v2﹣2s图线(s为各打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由图线可知:该图线的斜率表示 ,其大小为 。(保留2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第16题6分,17题9分,18题11分,19题14分,共计40分)
16.(6分)一个滑雪的人,从85m长的山坡上匀变速直线滑下,初速度是1.8m/s,他通过这段山坡需要多长时间?
17.(9分)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6m/s,求:
(1)刹车后2s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前进9m所用时间;
(3)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
18.(11分)Jerry惹恼了Tm,这次Tm发誓一定要在Jerry逃进鼠洞前捉住它。起初Tm、Jerry和鼠洞在同一直线上,Tm距Jerry3.7m,如图所示,已知Tm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大速度分别为4m/s2、6m/s,Jerry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大速度分别为5m/s2、4m/s,设它们同时由静止启动并尽力奔跑,问:
(1)Tm与Jerry各自到达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分别是多少?
(2)假设Jerry能逃回鼠洞,则它从启动到逃回鼠洞共需多少时间?
(3)计算Tm需多长时间追到鼠洞,并判断Tm能否在Jerry逃进鼠洞前捉住它。
19.(14分)我国首艘装有弹射系统的航母完成了“J﹣15”型战斗机首次起降飞行训练并获得成功。已知“J﹣15”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m/s2,起飞的最小速度为50m/s,弹射系统能够使飞机获得的最大初速度为25m/s,设航母处于静止状态。求:
(1)“J﹣15”在跑道上至少加速多长时间才能起飞?
(2)“J﹣15”在跑道上至少加速多长距离才能起飞?
(3)如果“J﹣15”在跑道上达到起飞速度时收到立即停止起飞的指令,然后飞机立即制动减速,加速度的大小仍然为5.0m/s2,最终飞机平稳的停在航母上,求航母上跑道至少要多长?
(4)若航母上不装弹射系统,设航母跑道L=160m,“J﹣15”仍能从航母上正常起飞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
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运动的物体也可以作为参考系,但不能选被研究物体本身,参考系的选择情况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也不同,这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解答】解:A、研究武大靖的滑冰技巧,不能看成质点;
B、39.800s对应一段过程,故B错误;
C、武大靖与他的冰刀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他是静止的;
D、武大靖500m短道速滑过程中平均速率约为:v== m/s m,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该题考查质点、参考系、时间与时刻等基本概念,其中要注意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
2.【分析】位移的大小等于初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
【解答】解:取向下为正方向,该运动过程妹妹的初位置在蹦床平面2m高处。故这一过程中妹妹的位移为:x=1m﹣4m=﹣1m;
这一过程中妹妹的路程为:s=2m+4m+1m=4m,故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路程和位移的区别,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初末位置的距离,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
3.【分析】注意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度大小是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为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比值,明确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便能正确解答本题。
【解答】解:平均速度大小是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往返全程的位移大小为0。
假设山脚到山顶的路程为s,则上山和下山的时间分别为
平均速率为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比值
往返全程的平均速率为
故ABC出我,D正确。
故选:D。
【点评】对于运动学中的概念要明确其定义,注意各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刚开始学习高中物理的同学来说尤其注意理解位移的概念。
4.【分析】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分析前3s内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得出结论;x﹣t图像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为正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解。
【解答】解:A.由x﹣t图像可知,前3s内甲通过的路程为4m,根据平均速率公式、乙的平均速率不相等,故A错误;
B.由于x﹣t图像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当图线甲上某点的切线方向与图线乙平行时,甲,故B正确;
C.由图像可知,前2s内乙始终向正方向运动,后向负方向运动;
D.由图像可知,前3s内甲,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注意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的区别。
5.【分析】根据速度方向分析判断;根据图像的斜率计算;根据速度的大小判断;根据图像与坐标轴包围的面积计算。
【解答】解:A.根据v﹣t图像可知,均为正方向;
B.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故B正确;
C.由图像可知,故C错误;
D.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是掌握v﹣t图像的物理意义。
6.【分析】从A到B,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求解经过A杆的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解车的加速度;从出发点到B杆,由速度—时间公式求解时间;从出发点到A杆,由速度—位移公式求解位移。
【解答】解:ABC.根据题意经过A
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有
代入数值可得经过A杆时的速度为
vA=4m/s
车的加速度为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得车从出发到B杆所用时间为
故ABC错误;
D.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得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满足:
2axA=
代入数据解得:xA=7.5m
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题关键是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并能够熟练应用
7.【分析】物体第1s内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s末速度为零,然后重复之前的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第1s内的位移,从而得出1min内物体的位移.
【解答】解: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因为第2s内的加速度大小与第1s内相同,做匀减速运动,根据对称性,以后重复之前的运动6=60×0.5m=30m,即物体在原位置右边30m,A、B、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物体的运动规律,运用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本题也可以通过速度—时间图线分析求解.
8.【分析】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等于恒量求出加速度的大小,通过速度—时间公式求出9s末的速度,通过位移—时间公式求出9s内的位移。
【解答】解: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知,,解得a=。
则9s末的速度v3=v0+at=0.8+1×9m/s=8.5m/s。
9s内的位移m=45m,A、B、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
二、多选题(9~13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20分)
9.【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
【解答】解:A、加速度数值很大的物体,还与时间有关;
B、加速度数值大于零的物体,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故B错误;
C、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加速度,某时刻开始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位移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此后做匀速运动,故C错误;
D、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加速度,某时刻开始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速度逐渐增大,速度达到最大;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10.【分析】小球先沿斜面向上匀减速运动,到达最高的后向下做匀加速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v0+at求解。
【解答】解: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v0=4m/s,v=3m/s或v=﹣2m/s
由速度—时间公式v=v0+at
得:
解得t=2s或t=6s,故AC错误。
故选:BD。
【点评】灵活应用运动学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矢量性问题,简单题目。
11.【分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表示位移,根据位移关系分析两车位置关系。可结合几何知识分析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并求出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之前沿两车的最大距离。
【解答】解:AC、根据v﹣t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大小表示位移,10﹣30s内两车通过的位移相等,则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10s。
B、0﹣10s内甲×20×10m=100m,所以在t=0时,故B正确。
D、当t=2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且最大距离等于10﹣20s内两车位移之差×20×10m=100m。
故选:BD。
【点评】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
12.【分析】根据v=at可知第1秒末、第2秒末、第3秒末的速度之比.
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位移之比等于1:3:5…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平均速度的关系。
【解答】解: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4秒停下来,运动的时间也是4s。
A、根据v=at知、第2秒末.故A错误;
B、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s内,可知该车在最后3秒内、倒数第3秒内,可知该车前1秒、前2秒的位移之比为7:(7+4):(7+5+4)=7:12:15;
C、该车前1秒、前8秒的位移之比为7:12:15可知、前2秒,故C错误;
D、结合B的分析可知、第7秒内,则该处第1秒内、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2:5:3。
故选:B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在1秒内、2秒内、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4:9;第1秒末、第2秒末、第3秒末的速度之比为1:2:3;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位移之比等于1:3:5…;在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13.【分析】a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象的斜率求出a车的速度。t=3s时,直线a与曲线b刚好相切,两车的速度相等,对b车,由速度—时间公式求出b的初速度。由位移公式求出两车的位移,即可求得t=0s时a车和b车的距离x0。
【解答】解:A、x﹣t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a车的速度不变,速度为:va===2m/s。
B、t=3s时,位置坐标相同。斜率相等,故B错误。
C、t=7sb=va=2m/s
设b车的初速度为v0.对b车,由v7+at=vb,解得:v0=8m/s
则t=ls时b车的速度为:vb′=v7+at1=8﹣2×1=6m/s,故C错误。
D、t=6s时a=vat=6m
b车的位移为:xb=t=
t=3s时,a车和b车到达同一位置0=xb﹣xa=8m。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要理解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瞬时速度,分析两车的位移关系、速度关系。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计16分)
14.【分析】(1)根据极短时间内可用平均速度替代瞬时速度,计算计数点4对应的瞬时速度;
(2)根据表格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连线,画出图像;
(3)根据加速度定义式结合图像计算。
【解答】解:(1)极短时间内可用平均速度替代瞬时速度,则计数点4对应的瞬时速度为:
(2)根据表格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连线,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3)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结合图像有
故答案为:(1)0.314;(2)见解析。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要求掌握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数据处理
15.【分析】(1)根据实验原理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
(2)根据图乙得出对应的示数,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出速度的表达式;
(3)根据运动学公式和图像的物理意义完成分析。
【解答】解:(1)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等时间间隔发生的位移之差为定值。由图可知
s6﹣s5=s5﹣s4=s4﹣s8=s3﹣s2=s8﹣s1
故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从图乙中可读得
s6=7.50﹣0.50cm=6.00cm
计算F点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的计算式为
(3)根据动力学公式
整理得
由图线可知,该图线的斜率表示小车的加速度
其大小为
故答案为:(1)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等时间间隔发生的位移之差为定值;(2)6.00;;0.5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实验,根据实验原理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结合运动学公式和图像的斜率即可完成分析。
四、计算题(第16题6分,17题9分,18题11分,19题14分,共计40分)
16.【分析】根据题意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这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由平均速度求位移.
【解答】解:由题意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则 平均速度为
得
答:他通过这段山坡需要用25s.
【点评】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平均速度求位移.
17.【分析】(1)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得到加速度,先判定刹车时间,由位移与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2s内的位移;
(2)由位移—时间关系式可以得到9m位移对应的时间;
(3)确定8s末车停没停,然后再算8s的位移。
【解答】解:(1)选汽车前进的方向为正方向,刹车的加速度为:a==2=﹣2m/s2
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汽车前进的方向相反。
汽车2s还没停止,故汽车经2s前进:
汽车刹车到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为 t6==s=5s
(2)由x=v4t+at6
代入数值解得:t1=1s,t6=9s>t0(不合理,舍弃)
(3)汽车经2s停止,故8s时汽车已经停止。
则8s内前进s==m=25m
答:(1)刹车后2s内前进的距离是16m,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方向与汽车前进的方向相反;
(2)刹车后前进9m所用时间是1s;
(3)刹车后2s内前进的距离是25m。
【点评】对于汽车刹车类问题,在求某时间内的位移的时候,必须先判定刹车时间,除非题目明确说此时间内车没停止。
18.【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Tm与Jerry各自到达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
(2)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Jerry达到最大速度的位移,从而求出匀速运动的位移,根据位移公式求出匀速运动的时间,从而求出逃回鼠洞的时间。
(3)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Tm达到最大速度经历的位移,从而求出匀速运动的位移,根据位移公式求出 匀速运动的时间,从而得出追到鼠洞的时间,判断是否追上。
【解答】解:(1)Tm达到最大速度经历的时间,Jerry达到最大速度经历的时间,
(2)Jerry达到最大速度经历的位移,
则匀速运动的位移x2=10.4﹣8.6m=8.8m,匀速运动的时间,
从启动到逃回鼠洞共需的时间t=t7+t2′=0.4+2.2s=3s
(3)Tm达到最大速度的位移,则匀速运动的位移x7′=10.4+3.3﹣4.5m=2.6m,
匀速运动的时间,
则Tm跑到洞口的时间t′=t1+t1′=3.5+1.7s=3.1s。
因为t′<t,可知Tm不能在Jerry逃进鼠洞前捉住它。
答:(1)Tm与Jerry各自到达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分别是3.5s、0.5s。
(2)它从启动到逃回鼠洞共需3s时间。
(3)Tm跑到洞口时间为3.4s,所以不能捉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两个动物都经历了匀加速和匀速运动的过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难度不大。
19.【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求解加速起飞时间;
(2)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求解加速距离;
(3)根据速度—位移公式进行求解;
(4)根据相对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求解。
【解答】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v0+at
代入数据得:t=5s
(2)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式
代入数据得:x=187.5m
(3)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式
0﹣v6=﹣2ax'
代入数据得
x'=250m
解得
x总=x+x'=250m+187.5m=437.8m
(4)以航空母舰为参考系,设航空母舰速度为v1,由
v2﹣2=2aL
解得:v=40m/s根据相对速度公式
v绝对=v+v1
得:v3=v绝对﹣v=50m/s﹣40m/s=10m/s
让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至少以10m/s匀速航行。
答:(1)“J﹣15”在跑道上至少加速5s才能起飞;
(2)“J﹣15”在跑道上至少加速187.5m才能起飞;
(3)航母上跑道至少要437.4m;
(4)航母航行速度至少为10m/s。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并能灵活运用,适当利用不同参考系有时解题更加简单。瞬时速度
v1
v2
v3
v4
v5
数值(m⋅s﹣1)
0.165
0.214
0.263
0.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2024~2025学年四川省北川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