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2023_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2023_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18分)
1. 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七月既望西望夏口
B. 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
C.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纵一苇之所如
D. 当其南北分者崖限当道者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A项,前者为“农历每月十五日”,后者为“看”。
B项,均解释为“劝人喝酒”。
C项,前者为“像”,后者为“往”。
D项,前者为“在”,后者为“遮拦”。
故选B。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顺流而东也
B. 明烛天南
C.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
D. 道少半,越中岭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东进军。句意:顺流向东进军。
B.名词活用作动词,照。句意: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C.名词,道路。句意:四十五里长的道上都铺成了石阶。
D.名词活用作动词,走路。句意:走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
故选C。
3.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而今安在哉
B. 何为其然也
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而今在安哉。句意:但现在在哪里呢?
B.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何其然也。句意:为什么会这样呢?
C.被动句,以“于”为标志。句意:这不是曹操被周瑜所困的地方吗?
D.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解忧?唯有杜康。句意:拿什么来消解愁绪呢?只有杜康酒。
故选C。
4. 下列选项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故都的秋》中为了表现“故都的秋”,作者重点抓住秋槐、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进行细腻的描写,写出了“清”“静”“悲凉”的特点。
B. 《我与地坛》中作者所谓的“宿命的味道”,就是指“我”与地坛有着相同的命运——“园子”荒废,“我”残废。
C. 《荷塘月色》中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的荷塘月色联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继而引起对故乡的惦念,这无非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但现实又是无法超脱的。
D. 《登泰山记》的写景角度灵活,做到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同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得泰山的景色更加形象生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课文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B项,理解错误,《我与地坛》中作者所谓“宿命的味道”,不仅因为“我”家与地坛很近,也不仅因为“我”与地坛有着相同的命运——“园子”荒废,“我”残废,而且更重要的是地坛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
故选B。
5. 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
A.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存: 保存
B.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暝: 迷失,迷路
C.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掇: 拾取,摘取
D.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当: 应当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实词的推断能力。
A.存:问候、探望。句意: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B.暝:昏暗。句意:无数山岩重叠,山道曲折,盘旋变化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
D.当:对着。句意: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故选C。
6. 下列对诗句所用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用典)
B.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夸张)
C.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兴)
D.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反衬)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D.以天台山四万八千丈衬托天姥山高大,用的是正衬的手法。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23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文艺创作领域,人们对数据背后规律的探寻,早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就已开始,比如,电影行业对票房、排片率、上座率等数据的关注但直到互联网大数据出现,在线文艺作品最后的“黑匣子”才真正打开,如今,所有观影数据、用户交互数据、播放表现、演员等构成一个庞大的数据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的分析,量化成一些固定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用户面貌,已经广泛为采买、制作投资、宣发和播放各个环节提供参考。
比如,“选角”是大数据应用的一大场景,大数据算法可通过舆情数据提炼出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计算演员和候选角色的标签相关性,网络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的扮演者就是由大数据参与推荐的。除了选角,大数据还能指导剪辑。观众对视频的观看反应,比如何时拖动视频进度条快进等等,都会纳入监测范围,从而让制作者对观众喜好判断有据可依。而在重大体育赛事中,机器甚至可以智能生成精彩短视频(如进球瞬间),直接成为内容生产的一环。此外,在“千人千面”的分发机制下,不同用户在视频平台看到的首页是不同的。就算是看到同一内容,其封面图和推荐文案也可能是量身定制。
大数据对文艺创作的指导作用到底有多大?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将大数据描述为文艺创作的“爆款炼金术”。用数据说话,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节目反馈“不确定性”,提升“爆款”命中率。另一种观点则将大数据置于艺术家“创意”“灵感”的对立面,认为技术探索在文艺创作者的智慧面前显得虚妄。这两种观点都失之偏颇,文艺作品具有特殊属性,用大数据描绘它的难度远高于一般商品,但否认科技与艺术在当下深度融合的趋势同样不可取。事实上,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超高清显示等新技术无一不在深刻影响文艺发展。
因此,应合理认识大数据在文艺创作中的参考价值,善于利用而不是一味追捧。通过分析数据,有助于了解观众喜好和习惯,认识当下艺术潮流创作方向,从而为创作提供参考。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应用,甚至可以将人力解放出来,使创作者得以腾出更多精力,投入到不可替代的精神创造中去。
但大数据提供的参考仍然是有限的,观众浅层的娱乐需求容易归纳,更深层次的文化追求和价值取向却不易探究。“爆款”没有标准计算公式,一部文艺精品诞生依靠的是艰苦创造和不断创新。如果本末倒置,以为集纳了大数据推荐的流行元素和吸睛话题就高枕无忧,没有在打磨作品上下足够功夫,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作品的。此外,对大数据的过度依赖,容易带来统一标准趋向下的跟风与同化,使作品缺乏艺术个性和创新。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如果单凭大数据监测,“诗词”算不上热门元素但节目传达出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质感,仍使它赢得观众喜爱,节目的模式创新和创作者的文化坚持才是作品的核心竞争力。
大数据不能取代人的创作,但它可以在文艺创作生产各个环节提供有益参考,赋能更多好作品。
(摘编自《善用大数据,赋能好作品》,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日)
7.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早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探寻各种大数据背后的一些规律了。
B. 分发内容相同,封面图和推存文案也可能不同,形成了“千人千面”的分发机制。
C. 技术探索在文艺创作者的智慧面前井非虚妄,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是大趋势。
D. 大数据无法取代创作,但能为文之创作者提供参考,从而产生更多的优秀作品。
8.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段对比了互联网大数据出现前后人们对数据关注度的变化,为后文的论述张本。
B. 文章重视举例论证,比如对大数据应用场景的介绍中,就分别列举事例加以证明。
C. 文章论证严谨,如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分析了两种截然相反但又都失之偏颇的观点。
D. 文章分析辩证,既强调了大数据的重要作用,也指出了不能一切完全依赖大数据。
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反映用户面貌并广泛为采买、制作、投资、宣发和播放各个环节提供参考的固定指标,是通过人工智能的分析量化而成的。
B. 《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的扮演者是大数据依据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计算演员与候选角色的标签相关性推荐确定的。
C. 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超高清显示等新技术无一不在深刻影响文艺发展,但用大数据描绘文艺的难度远高于一般商品。
D. 《中国诗词大会》凭借传达出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质感,赢得观众喜爱,但单凭大数据监测,“诗词”并不是热门元素。
【答案】7. C8. A9. B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人们就已经开始探寻各种大数据背后的一些规律了”错误,由原文“在文艺创作领域,人们对数据背后规律的探寻,早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就已开始”可知,缺少限定条件“在文艺创作领域”。A错误。
B项,因果颠倒,由原文“此外,在‘千人千面’的分发机制下,不同用户在视频平台看到的首页是不同的。就算是看到同一内容,其封面图和推荐文案也可能是量身定制”可知,是因为在“千人千面”的分发机制下,分发内容相同,封面图和推存文案也可能不同。B错误。
C项,正确。
D项,“从而产生更多的优秀作品”错误,由原文“大数据不能取代人的创作,但它可以在文艺创作生产各个环节提供有益参考,赋能更多好作品”可知,是“赋能”更多好作品,而不是“产生”。D错误。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首段对比了互联网大数据出现前后人们对数据关注度的变化”错误,根据第一段内容可知,没有“对比”,只是客观的介绍了一下在互联网大数据出现前后人们对数据关注度的变化。A错误。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B项,“《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的扮演者是大数据依据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错误,由原文“‘选角’是大数据应用的一大场景,大数据算法可通过舆情数据提炼出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计算演员和候选角色的标签相关性,网络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的扮演者就是由大数据参与推荐的”可知,是大数据依据“舆情数据”提炼出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而不是依据“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B错误。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墙下短记
史铁生
一些当时看去不太要紧的事却能长久扎根在记忆里。它们一向都在那儿安睡,偶尔醒一下,睁眼看看,见你忙着就又睡去,很多年里它们轻得仿佛不在。千百次机缘错过,终于一天又看见它们,看见时光把很多所谓人生大事消磨殆尽,而它们坚定不移固守在那儿,沉沉地有了无比的重量。
近些年我常记起一道墙,碎砖头垒的,风可以吹落砖缝间的细土。那墙很长,至少在一个少年看来是很长,很长之后拐了弯,拐进一条更窄的小巷里去。小巷的拐角处有一盏街灯,紧挨着往前是一个院门,那里住过我少年时的一个同窗好友。我们一度形影不离,我曾把一件珍爱的东西送给他。是什么,已经记不清。可是有一天我们打了架,为什么打架也记不清了,但丝毫不忘的是:打完架,我去找他要回了那件东西。
回家时,我贴近墙根走。墙很长,很长而且荒凉。晚风轻柔得让人无可抱怨,但魂魄仿佛被它吹离,吹离身体,飘起在黄昏中再消失进那道墙里去。
那很可能是我对于墙的第一种印象。
我摇着轮椅走街串巷,一面青灰色的墙叫我怦然心动,我知道,再往前去就是我的幼儿园了。青灰色的墙很高,里面有更高的树。树顶上曾有鸟窝,现在没了。到幼儿园去必要经过这墙下。一俟见了这面高墙,退步回家的希望即告断灭。那青灰色几近一种严酷的信号,令童年分外恐怖。
这样的“条件反射”确立于一个盛夏的午后,所以记得清楚,是因为那时的蝉鸣最为浩大。那个下午母亲要出差到很远的地方去。我最记得母亲消失在那面青灰色高墙里的情景。她当然是绕过那面墙走上了远途的,但在我的印象里,她是走进那面墙里去了。没有门,但是母亲走过去了,在那里面,高高的树上蝉鸣浩大,高高的树下母亲的身影很小,在我的恐惧里那儿即是远方。
我现在有很多时间坐在窗前,看远近峭壁林立一般的高墙和矮墙。有人的地方一定有墙。我们都在墙里。没有多少事可以放心到光天化日下去做。规规整整的高楼叫人想起图书馆的目录柜,只有上帝可以去拉开每一个小抽屉,查阅亿万件心灵秘史,看见破墙而出的梦想都在墙的封护中徘徊。
我们有时千里迢迢,只像是为了去找一处不见墙的地方:荒原、大海、林莽甚至沙漠。但未必就能逃脱。墙永久地在你心里,构筑恐惧,也牵动思念。
把所有的墙都拆掉的愿望自古就有。我坐在窗前用很多时间去幻想一种魔法,唰啦一下墙都不见。怎样呢?料必大家一齐慌作一团(就像热油淋在蚁穴),上哪儿的不知道要上哪儿了,干嘛的忘记要干嘛了,漫山遍野地捕食去和睡觉去么?毕竟又趣味不足。然后大家埋头细想,还是要砌墙。砌墙盖房,不单为避风雨,因为大家都有些秘密。假设这心灵之墙可以轻易拆除,但山和水都是墙,天和地都是墙,时间和空间都是墙,命运是无穷的限制。
不要熄灭破墙而出的欲望,但要接受墙。
为了逃开墙,我曾走到过一面墙下。我家附近有一座荒废的古园,围墙残败但仍坚固,失魂落魄的那些岁月里我摇着轮椅走到它眼前。四处无人,寂静悠久,寂静的我和寂静的墙之间,膨胀和盛开着野花,膨胀和盛开着冤屈。我用拳头打墙,用石头砍它,对着它落泪、喃喃咒骂,但是它轻轻掉落一点儿灰尘再无所动。天不变道亦不变。老柏树千年一日伸展着枝叶,云在天上走,鸟在云里飞,风踏草丛,野草一代一代落子生根。我转而祈求墙,双手合十,创造一种祷词或谶语,出声地诵念,求它给我死,要么还给我能走路的腿……但睁开眼,伟大的墙还是伟大地矗立,墙下呆坐一个不被神明过问的人。空旷的夕阳走来园中,若是昏昏睡去,梦里常掉进一眼枯井,井壁又高又滑。喊声在井里嗡嗡碰撞而已,没人能听见,井口上的风中也仍是寂静的冤屈。喊醒了,看看还是活着,喊声并没惊动谁,并不能惊动什么,墙上有青润的和干枯的苔藓,有蜘蛛细巧的网,死在半路的蜗牛身后拖一行鳞片似的脚印,有无名少年在那儿一遍遍记下的3.1415926……
在这墙下,某个冬夜,我见过一个老人。记忆和印象之间总要闹出一些麻烦:记忆对我说未必是在这墙下,但印象总是把记忆中的那个老人搬来这墙下,说就是在这儿。……雪后,月光朦胧,车轮吱吱唧唧轧着雪路,是园中唯一的声响。这么走着,听见一缕悠沉的箫声远远传来,在老柏树摇落的雪雾中似有似无,尚不能识别那曲调时,已觉其悠沉之音恰好碰住我的心绪。侧耳屏息,听出是《苏武牧羊》。曲终,心里正有些凄怆,忽觉墙影里一动,才发现一个老人盘腿端坐于墙下的石凳,黑衣白发,有些玄虚。雪地和月光,安静得也似非凡。竹箫又响,还是那首流放绝地、哀而不死的咏颂。原来箫声并不传自远处,就在那老人唇边。也许是气力不济,也许是这古典一路至今光阴坎坷,箫声若断若续并不高亢,老人颤颤地吐纳之声亦可悉闻。一曲又尽,老人把箫管轻横腿上,双手摊放膝头,看不见他是否闭目。我惊诧而至感激,一遍遍听那箫声和箫声断处的空寂,以为是天喻或是神来引领。
那夜的箫声和老人,多年在我心上,但猜不透其引领指向何处。仅仅让我活下去似不必这样神秘。直到有一天我又跟那墙说话,才听出那夜箫声是唱着“接受”,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哭和喊都是要逃离它,怒和骂都是要逃离它,恭维和跪拜还是想逃离它。失魂落魄的年月里我常去跟那墙谈话,对,说出声,以为这样才更虔诚或者郑重,出声地请求,也出声地责问,害怕惹怒它就又出声地道歉以及悔罪,所谓软硬兼施。但毫无作用,谈判必至破裂,我的一切条件它都不答应。墙,要你接受它,就这么一个意思反复申明,不卑不亢,直到你听见。直到你不是更多地问它,而是听它更多地问你,那谈话才称得上谈话。
(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本文中,“墙”沿着作者流动的心绪,象征着史铁生对于精神困境的一系列生命体认。同时,它又不仅归属于个体生命,亦是人类生存窘境的精神写照。
B. 文章开篇,以议论入手,从总写有关往事与记忆的人生感悟出发,引出墙。与墙有关的少年时代的一段往事是有一些无奈和悲伤的,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C. “我用拳头打墙,用石头砍它,对着它落泪、喃喃咒骂”,作者在遭遇人生的劫难后充满痛苦、不甘、怨愤,始终无法正视。
D. 史铁生散文以意象苍渺著称。本文“墙”的意象,充分体现了史铁生散文意象的意义多重化的特点,遥指作者充满哲思的、回归生命本真的深邃内心世界。
11. 文章为什么描写《苏武牧羊》的曲调和吹奏的老人?
12. 请结合全文,分析“墙”的内涵。
【答案】10. C11. ①悠沉的乐声烘托作者凄怆的心境。②《苏武牧羊》讲述苏武流放绝地,持节坚守十九年始终不渝的故事,借哀而不死的咏叹营造顽强的氛围,使作者鼓起战胜不幸的勇气。③吹奏乐曲的老人给作者带来启示,“那夜箫声是唱着‘接受’,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战胜挫折。
12. ①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制造者,象征着人性中的孤独体验。文章记述了我童年时与同窗好友的一件小事,墙成为友情产生间离的见证。②是人内心恐惧的构筑者。“那青灰色几近一种严酷的信号,令童年分外恐怖”,幼儿园时的回忆成为作者人生中对于无助、冷漠、恐惧感受的最初思想来源。③象征着人思想的樊篱,心灵的城墙。每个人都有秘密,秘密需要墙的封护。④“墙”象征着生命中无可选择的苦难与缺憾,象征着个体生命无法摆脱亦无法掌控的命运。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C.“始终无法正视”分析错误,依据原文“墙,要你接受它,就这么一个意思反复申明,不卑不亢,直到你听见”可知,作者最后明白在遭遇艰难挫折时,选择接受它,只有拥有坦然面对、积极思索的心态,才能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1)《苏武牧羊》的曲调的作用:“尚不能识别那曲调时,已觉其悠沉之音恰好碰住我的心绪”,可见悠沉的乐声烘托作者凄怆的心境;
(2)依据原文“竹箫又响,还是那首流放绝地、哀而不死的咏颂”,可见是借苏武持节坚守十九年始终不渝的故事鼓起我战胜不幸的勇气,在这样艰苦的氛围中,勇气会战胜一切;
(3)依据原文“直到有一天我又跟那墙说话,才听出那夜箫声是唱着‘接受’,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可见这就是老人带给我的启示,那就是要勇于面对,面对挫折、苦难、不幸,最终一定会见到曙光。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形象意蕴的能力。
(1)依据原文“回家时,我贴近墙根走。墙很长,很长而且荒凉。晚风轻柔得让人无可抱怨,但魂魄仿佛被它吹离,吹离身体,飘起在黄昏中再消失进那道墙里去”可知,童年时与同窗好友吵架,墙成为友情产生间离的见证;
(2)依据原文“到幼儿园去必要经过这墙下。一俟见了这面高墙,退步回家的希望即告断灭。那青灰色几近一种严酷的信号,令童年分外恐怖”和“我最记得母亲消失在那面青灰色高墙里的情景。她当然是绕过那面墙走上了远途的”可见,幼儿园时对青灰色砖墙的恐惧,母亲离开时好像隐没于砖墙之后,这些是墙成为恐惧的构筑者;
(3)依据原文“砌墙盖房,不单为避风雨,因为大家都有些秘密。假设这心灵之墙可以轻易拆除,但山和水都是墙,天和地都是墙,时间和空间都是墙,命运是无穷的限制”可知,砌墙盖房,不单为避风雨,因为大家都有些秘密,墙是秘密的守护者,是思想和心灵的藩篱;
(4)依据原文“直到有一天我又跟那墙说话,才听出那夜箫声是唱着‘接受’,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可知,我残疾之后才明白,要接受限制。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墙的存在。墙象征着生命中无可选择的苦难与缺憾,象征着个体生命无法摆脱亦无法掌控的命运。
三、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节选自《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节选自《后赤壁赋》)
1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B.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C.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D.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1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望,在古代,一个月中的某些日子有着待定的名称,如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晦,最后一天叫朔。十五日叫望,十六日叫既望。
B. 木叶,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最早出现在屈原《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中的“木”就是树的意思,“木叶”即为树叶,在古代诗歌中多特指落叶,有暗示之意。可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落叶,给人以落寞之感,营造出一种萧索的氛围。
C. 赤壁,关于与赤壁有关的赤壁之战的地点,学界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在今湖北省赤壁市(原蒲圻)。而苏轼游览的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的地点。
D. 冯夷,也即河伯。河伯是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原名冯夷,也作“冰夷”。
15.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赤壁赋》中“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扣上文的“水”与“月”,以答客的方式,展开了富有哲理的议论。
B. 《赤壁赋》中苏轼认为,无论宇宙还是人生,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皆有短暂与永恒的两面,人对天地万物不必“羡其无穷”。
C. 《后赤壁赋》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动态美,与《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静态美,展现了赤壁景物的多姿多态。
D. 《后赤壁赋》道士化鹤的故事与“羽化而登仙”的道教思想有关,作者借此寄寓对超凡脱俗、自由自在境界的向往。
1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 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答案】13. B14. A15. C
16. (1)余音婉转悠长,像细长的丝缕,绵延不断。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
(2)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本题画线句子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结构相同,中间应断开,排除AD两项。再比较BC两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意思是才相隔多少日子,而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而“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则解释不通,据此可排除C项。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项,“如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晦,最后一天叫朔”解说不正确,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
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C项,题干中“动态美”“静态美”错误,该选项手法分析错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是动静结合。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字词有:(1)“袅袅”,婉转悠长;“如”,像;“缕”细长的丝缕;“舞”,使动用法,使……起舞;“幽壑”,深谷;“泣”,使动用法,使……哭泣;“之”,助词,的;“嫠妇”,寡妇。(2)“薄”,迫近;“薄暮”,傍晚;“举网”,撒网;“状”,形状;“之”,助词,的;“顾”,不过,但是;“安所”,何所,哪里;“得”,弄到,得到。
【点睛】文言文翻译方法
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
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是如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很难准确理解,也就很难能翻译好。有些考生不注重推敲上下文,两眼只盯着要求翻译的句子本身,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翻译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这就是没有语境意识造成的。
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理解并掌握了这一方法,许多翻译题做起来就不难了。
3、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
这是做好翻译题乃至做好所有文言文题目最根本的一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以上所讲的方法和技巧说到底都还是“末技”;其实,根本的技巧还是来自功底,来自内力。
参考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茫茫的江面。浩浩渺渺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婉转悠长,像细长的丝缕,绵延不断。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
(节选自《前赤壁赋》)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怎么度过这样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
(节选自《后赤壁赋》)
(二)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①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②一日凉。
【注】①1080年,苏轼谪居黄州时写下了这首词。②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句,意为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指短暂虚幻的人生。
17.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词作者苏轼,是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词人,他与辛弃疾合称“苏辛”,开宋词“豪放”之风。
B. 上片一二两句描绘作者所处环境,描写出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色,杂乱、衰萎。
C. 上片描绘的景色充满了颓废色彩,表达了词人谪居黄州时百无聊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境。
D. 下片前三句是写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表现出其自得其乐。
18. 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答案】17. C18. (1)视觉、嗅觉相结合。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绵长。(2)远近结合。“翻空白鸟”是远景,“照水红蕖”是近景。(3)动静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属于动景;红蕖散发幽香,属于静景。(4)俯仰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这是仰视角度;水中红蕖,这是俯视角度。(5)色彩搭配。白色的鸟与红色的荷花,红白相间,引人入胜。(6)运用叠词。“时时”写出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疾。“细细”运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写出红蕖香气之细腻。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
C项,“百无聊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境”错误。应是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般的谪居生活。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本题考查对描写手法的掌握,可以从描写的角度、详略、意象以及语言方面作答,先指出方法再结合方法分析其描绘出景物的什么特征,表达了什么感情。从描写角度来看,“白”“红”“香”既有色彩的搭配,也是视觉和嗅觉相结合。“翻空白鸟”“照水红蕖”是远近结合,也是动静结合,还是俯仰结合。短短两句话,将诗人所见美景从多个角度完美地呈现出来。同时叠词“时时”“细细”的使用,也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疾和红蕖香气之细腻很好的表现出来,“细细”还运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给读者及其真切的感受。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个体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答案】 ①. 舳舻千里 ②. 旌旗蔽空 ③. 寄蜉蝣于天地 ④. 渺沧海之一粟 ⑤. 山不厌高 ⑥. 海不厌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舳、舻、旌、蜉、蝣、渺、沧、厌。
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段插曲,甚至是一截枝蔓。其中开诗学诗艺课的林黛玉,讲的是老一套,没有____________的惊人之语。
脂砚斋评析说,这一段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香菱的根基、容貌都不俗,不能不入大观园,而又没有她入局的机会,使闹出个她要学诗来。此说不无道理,但因此就写出半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来,那就成了以意强为文了,那可是写小说的大忌。
香菱是____________的甄士隐的女儿,她的基因高尚,而曹雪芹是重视门第的,看看他对赵姨娘的描写就能体会到这一点。( )。《红楼梦》中出现这样一个命途多舛的人物,对于警告读者不要对人生抱太多的天真玫瑰梦十分必要。但整个说来,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把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这说明曹写作中也有____________的情形。
《红楼梦》是小说,但是频频出诗谈诗赛诗,写得生动活泼。昔日中国,诗与文幸是雅的,够着高大上的;而小说是____________之流的低俗段子,离高大上远了去了。曹雪芹替那么多小说角色吟诗论诗,可能还有显示自己也够得着诗作的用意。
20.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特立独行 大彻大悟 志大才疏 稗官野史
B. 独树一帜 大彻大悟 力不从心 引车卖浆
C. 独树一帜 心灰意冷 志大才疏 稗官野史
D. 特立独行 心灰意冷 力不从心 引车卖浆
2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香菱被人贩子拐卖,虽仍保持着雅气与正气,但留下了呆气。
B. 香菱被人贩子拐卖,留下了呆气,还有雅气,更留下了正气。
C. 人贩子拐卖香菱,让她有了呆气,但夺不去她的雅气与正气。
D. 香菱被人贩子拐卖,留下了呆气,同时仍保持着雅气与正气。
2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所以整个说来,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
B. 但整个说来,其他几个“钗”,都远比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写得更加动人。
C. 但整个说来,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被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
D. 但整个说来,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
23. 根据下面一段材料,请概括诵读国学经典的四点意义。(要求:每条不超过6个字。)
国学经典中蕴涵着传统美德,诵读经典的孩子,不仅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而且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孩子,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而且50%的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甚至可创造1年阅读500册到1000册书的奇迹,其阅读兴趣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高出许多倍。此外,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头里边,孩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进行消化,从而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
【答案】20. B21. D22. D
23. (1)提高专注力;(2)提升记忆力;(3)增强阅读兴趣;(4)提升理解力。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特立独行:形容人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独树一帜:单独竖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此处修饰的是“惊人之语”,应该用“独树一帜”。
第二处,心灰意冷:形容灰心丧气,意志消沉。大彻大悟:形容彻底醒悟。从《红楼梦》有关内容来看,甄士隐属于思想上有所醒悟的人物,应该是用“大彻大悟”。
第三处,志大才疏:志向虽然远大,可是能力不够。力不从心:心里想做,可是能力够不上。这里说的是曹雪芹,与志向无关,应该用“力不从心”。
第四处,引车卖浆:指平民百姓。稗官野史:指小说之类记载逸闻琐事的文字。这里指的是人,应该用“引车卖浆”。
故选B。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根据上下文,强调的应该是正面的因素,重点不应该是呆气,所以不恰当。
B.“呆气”与“雅气”应该是对立的,“正气”与“雅气”不存在递进关系,所以不恰当。
C.主语是人贩子,与上下文不够连贯。
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
不合逻辑。“香菱”把“钗”写得那样动人,不合逻辑。
A.根据上下文语意,这里应该转折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
B.从语意上看,重心应该香菱,所以主语是“钗”就不恰当。同时,“曹雪芹笔下”应该放在“其他”前面。
C.“香菱”被“钗”写,这样说显然不合逻辑。
故选D。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段压缩的能力。
(1)结合材料内容“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孩子,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可知,诵读国学经典会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所以可概括为:提高专注力。
(2)结合材料内容“而且50%的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可知,诵读国学经典使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所以可概括为:提升记忆力。
(3)结合材料内容“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甚至可创造1年阅读500册到1000册书的奇迹,其阅读兴趣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高出许多倍”可知,诵读国学经典使孩子能主动找书读。所以可概括为:增强阅读兴趣。
(4)结合材料内容“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头里边,孩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进行消化,从而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可知,诵读国学经典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所以可概括为:提升理解力。
五、作文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总是向往未知的远方,而忽略了眼前的风景。其实,只要你心存热爱,身边的一山一水都是最好的诗,一草一木都是最美的词。
浓浓家乡情,最美是故乡。旅游时代,云游热起。热爱家乡,推介家乡,让我们一起来做“家乡推介官”,把心爱的家乡“宝藏地”推上“顶流”,让读者跟随我们的文字走进大美甘肃,云游美丽家乡。
请你写一篇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或散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许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提示我们不要忽略“眼前的风景”,具体就是指身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也就是家乡的风景。我们要写的内容是家乡甘肃大自然中的美丽风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大江南北,城市乡村处处皆有风景。材料第二段设置了写作情境,“云游”背景下,做一个“家乡推介官”,把心爱的家乡“宝藏地”推上“顶流”,让读者跟随我们的文字走进大美甘肃,云游美丽家乡。
具体要求是写一篇记叙文或者写一篇散文,可以描写家乡甘肃的美丽风景,表达风景给予人的美感享受;可以抒发风景触发的情思;也可以从风景中生发人生哲理,表达对家乡的热爱等。这就提示我们在构思作文时可由实到虚,此类文章可融写景与抒情一为体。它所描绘的景和抒发的情不是简单地结合在一起,而是情景交融,呈现出“情由景生,景因情美”的和谐关系。此外注意任务要求是把心爱的家乡“宝藏地”推上“顶流”,因此所写景色应有代表性,或者选取的虽然不是名胜,但有独特的魅力,能够吸引游客前往。
构思角度大体有三种:以实为主,由实而虚;以虚为主,逐步深化;虚实结合,相得益彰。选哪个角度都有可能写出好文章,能否出新的关键在于你积淀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一般的说,由实而虚,虚实结合,由表及里,往往更容易出新。例如你写游黄山,只写黄山四奇,那就很可能流于一般化了;但如果你有关于黄山旅游区清洁工是美容师方面的感悟,能将自然美与心灵美揉合在一起写,那文章就容易进入灵魂,亮出新意。如果你写虚实结合的散文,散开时人与事不止一个,那你必须形散神聚,结尾时必须归结到体现主题升华主旨上。
立意:
1.美美家乡景,悠悠故乡情。
2.莫高窟,我家乡的魅力名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2023_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共11页。
这是一份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
这是一份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