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南省长沙市2023_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南省长沙市2023_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2023_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2023_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长沙市2023_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2023_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39,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已知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K~39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A. 盐酸、空气、醋酸、干冰B. 淀粉溶液、食盐水、烧碱、氯化钙
    C. 纯碱、海水、硫酸钠、蔗糖D. 胆矾、大理石、氯化钾、硫酸钡
    【答案】C
    【解析】
    【详解】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盐酸是混合物,故A错误;
    B.淀粉溶液是混合物,氯化钙是电解质,故B错误;
    C.纯碱具有固定组成,胆矾是纯净物;海水是混合物;硫酸钠的水溶液能导电,硫酸钠属于电解质;蔗糖自身不能电离,蔗糖属于非电解质,故C正确;
    D.熔融状态的硫酸钡能导电,硫酸钡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2. 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载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 “朝坛雾卷,曙岭烟沉”中的雾是一种气溶胶
    C.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 “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A.石灰石加热后能制得生石灰,同时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为分解反应,A正确;
    B.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可发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铁与铜离子的置换反应,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升华属于物理变化,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HgS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银,此过程为化学变化,不属于升华,D错误;
    故选D。
    3. 某溶液中含有、、、、M,且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1:3:1,则微粒M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能反应的不共存,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产生沉淀,铁离子和硫离子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设M的电荷为x,结合电荷守恒:,则2×1+3×2=1×3+3×1+1×x,得x=2,则C满足题意;
    答案选C
    4. 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生成相应的酸的氧化物
    B. 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
    C.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否有弱电解质、沉淀、气体之一产生
    D. 电解质:能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物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但是不能和水反应生成硅酸,故A错误;
    B.纯净物可能含多种元素如Na2SO4,也可能含一种元素如H2,混合物可能含一种元素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只含氧元素,也可能含多种元素,故B错误;
    C.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就是生成沉淀或气体或弱电解质(一般为水),故C正确;
    D.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物质错误,故D错误;
    故选C。
    5.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②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③在K、Fe2+、S2-、Na+中只有1种粒子不具有还原性
    ④由X变为X2+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⑤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还原剂
    ⑥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⑦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A. ④⑤⑦B. ③④⑤C. ①③④⑤⑥D. ②③④⑤⑥⑦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同种元素既被氧化也被还原,如氯气与水的反应中,Cl元素既被氧化也被还原,①错误;
    ②阳离子或阴离子可能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如亚铁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②错误;
    ③处于最低价态的微粒具有还原性,则只有Na+不具有还原性,③正确;
    ④X变为X2+的反应中X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④正确;
    ⑤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⑤正确;
    ⑥非金属单质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如氯气与NaOH的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⑥错误;
    ⑦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例如氯化钠等,⑦错误;
    综上所述,只有③④⑤,故答案选B。
    6. (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一种制备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下列对此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方框中的物质为B.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和均为氧化产物D. 每生成1个分子时,反应中共转移8个电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质量守恒可知方框中的物质为Na2SO4,A正确;
    B.反应中生成O2,Na2O2的O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则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正确;
    C.FeSO4 → Na2FeO4,Fe的化合价升高,Na2FeO4,是氧化产物,氧气也是氧化产物,C正确;
    D.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6价,O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每生成1个O2分子时,反应中共转移10个电子,D错误;
    故选D。
    7.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B. 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
    C.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D. 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A.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按照物质的量比1: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碳酸钠和水;
    B.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硫酸钠和水;
    C.氧化铜化学式不能拆;
    D.碳酸氢根为多元弱酸的酸式根离子,不能拆。
    【详解】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侧重考查化学式的拆分和反应物用量对反应的影响,易错选项为AB,解题时把握反应物不同用量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同的特点。
    8. 下列对几种导电性变化图像的描述,不符合要求的是
    A. 图A是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
    B. 图B是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固体
    C. 图C是向稀溶液中加入同浓度盐酸
    D. 图D是向稀硫酸中滴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先生成 CaCO3沉淀,使溶液的导电性降低, CaCO3再和CO2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Ca(HCO3)2,使溶液的导电性增大,A正确;
    B.醋酸是弱酸,是弱电解质,导电能力较弱,相其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生成醋酸钠为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增强,B正确;
    C.稀溶液中加入同浓度盐酸,生成氯化钠,溶液体积变大,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C错误;
    D.向稀硫酸中滴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此时生成硫酸钡和水,溶液导电离子几乎完全消失,导电能力变小,D正确;
    故选C。
    9. 已知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2R(OH)3+ 3C1O-+ 4OH-= 2RO4n-+3Cl-+5H2O。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
    A. +3B. +4C. +5D. +6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方程式两端电荷守恒可知n==2,O元素是-2价,所以R的化合价是+6价,
    答案选D。
    10. 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 使酚酞溶液变红溶液中:、、、
    B. 在滴加石蕊溶液显蓝色的溶液中:、、、
    C. 在滴加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
    D. 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此时三价铁不能存在,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滴加石蕊溶液显蓝色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此时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滴加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氢离子不反应,相互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
    D.溶液中有则溶液显蓝色,不符合题意,D错误;
    故选C。
    11. 甲、乙、丙、丁、戊五种化合物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由此推断其中所含的相同元素可能是
    A. 钠B. 碳C. 铁D. 钙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戊高温下反应生成甲,甲和水反应生成的乙,乙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戊,可以猜测戊是碳酸钙,甲为氧化钙,乙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盐酸会生成氯化钙,所以丙是氯化钙;氧化钙和硝酸会生成硝酸钙,氯化钙可以转化为硝酸钙,如和硝酸银反应会生成硝酸钙,所以丁是硝酸钙,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
    【详解】戊高温会生成甲,甲和水反应生成的乙,乙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戊,可以猜测戊是碳酸钙,甲为氧化钙,乙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盐酸会生成氯化钙,所以丙是氯化钙;氧化钙和硝酸会生成硝酸钙,氯化钙可以转化为硝酸钙,如和硝酸银反应会生成硝酸钙,所以丁是硝酸钙;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可以转化为硝酸钙,如和硝酸银反应会生成硝酸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硝酸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所以甲是氧化钙,乙是氢氧化钙,丙是氯化钙,丁是硝酸钙,戊是碳酸钙,其中所含的相同元素是:钙元素;
    综上所述,本题选D。
    12. 某溶液仅由、、、、、、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适量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判断,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气体1是,白色沉淀2是
    B.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C.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
    D. 不能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存在和
    【答案】D
    【解析】
    【分析】原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能够得到气体和无色溶液1,Cu2+显蓝色,Fe3+显棕黄色,因此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u2+、Fe3+,根据所给离子,气体1为CO2,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根据离子共存,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Ba2+,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无色溶液1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2,该白色沉淀为BaSO4,原溶液中含有SO,滤液2中加入过量HNO3和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3,白色沉淀为AgCl,Cl-来自于过量的盐酸,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l-,据此分析;
    【详解】A.由分析可知,气体1为CO2,白色沉淀2是,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B正确;
    C.由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可能含有Cl-,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3. 现有下列10种物质:
    ①铜②熔融③④⑤晶体⑥胆矾⑦碳酸钙⑧⑨氯化铁饱和溶液⑩酒精
    (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能导电的有___________。
    (2)⑧在熔化状态下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过量④通入③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将⑨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液体呈___________色,得到氢氧化铁胶体,其分散质粒子直径范围是___________,用激光笔照射装有胶体的烧杯,能在侧面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效应。
    【答案】(1) ①. ②③⑤⑥⑦⑧ ②. ④⑩ ③. ①②⑨
    (2)NaHSO4=Na++
    (3)CO2+OH-=
    (4) ①. 红褐色 ②. 1nm—100nm ③. 丁达尔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铜能导电,但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熔融KCl能导电,是电解质;
    ③是固体,不能导电,但是电解质;
    ④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
    ⑤晶体是固体,不能导电,但是电解质;
    ⑥胆矾固体,不能导电,但胆矾是电解质;
    ⑦碳酸钙是固体,不能导电,但碳酸钙是电解质;
    ⑧是固体,不能导电,但是电解质;
    ⑨氯化铁饱和溶液能导电,但氯化铁饱和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⑩酒精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
    故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②③⑤⑥⑦⑧;属于电解质的有④⑩;能导电的有①②⑨;
    【小问2详解】
    NaHSO4在熔化状态下电离方程式NaHSO4=Na++;
    【小问3详解】
    过量CO2和溶液反应生成BaHCO3沉淀和H2O,离子方程式为CO2+OH-=;
    【小问4详解】
    将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时,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胶体粒子直径为1nm—100nm之间;用激光笔照射装有胶体的烧杯,能在侧面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
    14.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①、②、③、④、⑤、⑥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步骤如下:
    ⅰ.取少量固体投入水中,既有气体生成,又有沉淀产生。
    ⅱ.过滤,取少量滤液加溶液,无沉淀产生。
    ⅲ.另取少量滤液,加入足量溶液,也无沉淀产生。
    (1)推断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___(填序号),一定没有___________(填序号)。
    (2)请写出实验步骤ⅰ中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请写出实验步骤ⅰ中产生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写出③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①②③ ②. ④⑥
    (2)H++HCO=H2O+CO2↑;
    (3)Ba2+ + SO= BaSO4↓
    (4)
    【解析】
    【分析】ⅰ.硫酸氢钠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硫酸钙、硫酸钡均属于白色沉淀;取少量固体投入水中,既有气体生成,又有沉淀产生,可知一定含NaHSO4、KHCO3,至少含Ba(NO3)2、CaCl2中的一种;
    ⅱ.过滤,取少量滤液加AgNO3溶液,无沉淀产生,可知不含CaCl2、MgSO4;
    ⅲ.再取少量滤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也无沉淀产生,则不含MgSO4。
    【小问1详解】
    由上述分析可知,白色粉末中一定有NaHSO4、KHCO3、Ba(NO3)2,一定没有CaCl2、MgSO4;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⑥;
    【小问2详解】
    实验步骤ⅰ中,碳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H++HCO=H2O+CO2↑;
    【小问3详解】
    溶液中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离子方程式为:Ba2+ + SO= BaSO4↓;
    【小问4详解】
    在溶液中电离出钡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15.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在工业上次磷酸()常用于化学镀银,发生的反应如下:
    (未配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该反应中,被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
    ②若该反应有个电子转移,则镀件镀上银的质量为___________g(已知每个银原子质量为b克)。
    ③是一元弱酸,写出其与足量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根据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①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
    ②若在参加反应的中,被氧化的比其余少3.4g,则被氧化的为___________g。
    (3)在氯氧化法处理含的废水过程中,液氯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将氧化物氧化成氰酸盐(其毒性仅为氰化物的千分之一),氰酸盐进一步被氧化为无毒物质。
    ①某厂废水中含,其浓度为。现用氯氧化法处理,发生反应(其中N均为价、O均为价)。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处理上述废水20.0L,使完全转化为,至少需氯气___________g。
    ②投入过量液氯,可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为氮气。请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
    【答案】(1) ①. +1 ②. 氧化 ③. 5ab ④.
    (2) ①. 3∶2 ②. 1.7
    (3) ①. C ②. KOCN ③. 14.2 ④.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在任何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在H3PO2中,H为+1价,O为-2价,则P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在该反应中P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H3PO2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H3PO4中的+5价,P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
    ②根据离子方程式分析,转移1个电子得到1一个银,若该反应有5a个电子转移,则得到银有5a个,则镀件镀上银的质量为5a×bg=5ab g;故答案为:5ab;
    ③H3PO2是一元弱酸,说明只能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因此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小问2详解】
    ①反应中3个氯气作氧化剂,8个氨气中有2个化合价变化,作还原剂,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数之比为3∶2;
    ②在该反应中被氧化的的分子数为2,其余分子数为6,则被氧化的比其余少3.4g时,则被氧化的为1.7g;
    【小问3详解】
    ①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C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被氧化的元素为C,氧化产物为KOCN;废水中KCN的质量为650 mg·L-1×20 L=13 000 mg=13 g,根据方程式可知,每有65 g KCN反应消耗71 g氯气,所以13 g KCN完全反应,消耗14.2 g氯气;

    相关试卷

    湖南省长沙市2023_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卷一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2023_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卷一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六安市2023_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2023_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2023_2024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2023_2024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试题,共14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