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质量检测(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展开一、选择题
1.水果超市的哈密瓜每千克5元,妈妈付了61元,妈妈大约买了( )千克哈密瓜。
A.10B.11C.12
2.6人包了96个包子。照这样计算,再增加3人,一共能包( )个包子。
A.48B.288C.144
3.(1)实验小学有21个班,平均每班有58人,这个学校大约有( )名学生.
A.800B..1200C.12000
4.学校三年级6个班的同学打疫苗,每班有48人,大约需要准备( )疫苗。
A.240剂B.250剂C.300剂
5.称一头牛的质量用( )作单位合适。
A.吨B.千克C.克
6.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1个零,那么积的末尾( )
A.一定是1个零
B.可能1个零,也可能是2个零
C.可能1个零,也可能是2个零,还可能是3个零
7.从99里面减去9,减去( )次得数为0.
A.9B.10C.11
8.小刚买了3个风筝88元,平均每个风筝大约( )元。
A.20B.30C.270
二、填空题
9.20×3表示 个十乘3,也就是 个十,即 .
10.两个因数分别是63和4,积是 ,如果把因数4改成400,积是 .
11.用3、5、7、0组成两个两位数, 乘 的积最大.
12.在算式42×5=210中,42是 ,210是 .
13.因为2个40是80,2个3是6,所以2个43是 .
14.132×8的最高位是 位,601×5的积是 。
15.每天写一篇小字,2007年二月份全月能够写 篇小字.
三、判断题
16.25×8的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 )
17.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一样重.( )
18.红气球有56个,是黄气球的4倍,黄气球有224个。( )
19.6千克棉花比6000克铁轻。( )
20.傍晚背对太阳,右面是北。( )
21.除法算式中的商不能比除数大。( )
22.4千克盐比4000克水重。( )
23.312×5的积是四位数 ( )
四、计算题
24.估算.
91×8≈ 52×3≈ 398×8≈ 201×3≈ 9×898≈ 502×7≈
82×7≈ 39×6≈ 89×6≈ 701×4≈ 699×7≈ 198×2≈
25.竖式计算。
34×8= 450×7= 68÷5= 209×6=
五、解答题
26.星光超市运来面粉260千克,运来的大米比面粉的3倍少40千克,超市运来大米多少千克?
27.小文看一本故事书,看了35页后,还剩下8页.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页)
28.果园里收了950千克的橙子,每12千克需要一个纸箱。已经装完了386千克,剩下的橙子需要多少个纸箱?
29.育英小学为灾区同学捐款,一年级有145名同学,每人捐款2元,二至六年级一共捐款854元,育英小学一共捐款多少元?
30.巴川中学小学部,三年级有6个班,每个班45人,二年级有225人,二年级比三年级少多少人?
31.希望小学捐书,一(1)班捐了47本,一(2)班再捐7本就和一(1)班同样多,一(2)班捐了多少本?
32.要装配210台电脑,已经装了6天,每天装配15台,剩下的每天装配20台,还要几天才能装完?
参考答案:
1.C
【分析】每千克5元为单价,61元为总价,求数量,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61÷5即可得到数量。
【详解】61÷5≈60÷5=12(千克)
所以妈妈大约买了12千克哈密瓜。
故答案为:C
2.C
【分析】先根据6人包了96个包子,计算出1人包的包子,再增加3人,就一共有9人,用乘法计算出一共可以包的包子数,据此解答。
【详解】
6人包了96个包子。照这样计算,再增加3人,一共能包(144)个包子。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先根据6人包的个数,用除法计算出1人包的个数,再用乘法计算出9人包的包子。
3.B
【详解】试题分析:首先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21×58,再根据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把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然后进行口算即可.
解:21×58≈1200(人),
答:这个学校大约有1200人.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利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4.C
【分析】根据题意,6个班的同学打疫苗,每班有48人,求疫苗的数量,用乘法计算;估算时将48看作50,由此解答。
【详解】将48看作50;6×50=300(剂)
所以三年级6个班的同学打疫苗,每班有48人,大约需要准备300剂疫苗。
故答案为:C
5.B
【分析】根据生活实际,结合质量的认识,计量一头牛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称一头牛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合适。
故答案为:B
【点睛】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6.C
【详解】试题分析: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积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1个零,那么积的末尾至少有一个0;据此选择即可.
解:根据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1个零,那么积的末尾至少有一个0;
如果0前面的数乘得的积的末尾有一个0,那么,这两个因数的积的末尾就有2个0,如:20×5=100;
如果0前面的数乘得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那么,这两个因数的积的末尾就有3个0,如:25×40=1000.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选择.
7.C
【详解】试题分析:就是要看99里面有几个9,就是减几次;还可以列方程解答,设减x次结果是0,99﹣9x=0;据此解答.
解:99÷9=11,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整数除法的意义及其应用,解答此题的方法较多,要灵活解答.
8.B
【解析】要求平均每个风筝大约多少元,就是估算。
在除法估算中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看作是能被,除数整除的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来进行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可以想三三得九这句口诀,把88看作90,90÷3=30,即88÷3≈30。
小刚买了3个风筝88元,平均每个风筝大约30元。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除法估算的能力,根据乘法口诀进行估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2,6,60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及运算法则进行分析填空即可.
解:计算20×3,可以把20看作 2个十,2个十乘3得 6个十,即60;
所以 20×3表示2个十乘3,也就是6个十,即60;
故答案为2,6,60.
点评: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10.252,25200
【详解】试题分析:(1)把两个因数63和4相乘,求出积;
(2)如果把因数4改成400,相当于把因数4扩大了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积也扩大100倍.
解:(1)63×4=252;
(2)63×400=25200.
故答案为252,25200.
点评:此题考查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因数×因数=积的应用,也考查了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运用.
11.53,70
【详解】试题分析:用3、5、7、0组成两个两位数,使乘积最大,显然,7和5应分别做两个数的十位上的数,3和0应分别做两个数的个位上的数,但3和0分别放在7和5谁的后面呢?再通过计算进一步确定53乘70的积最大.
解:用3、5、7、0组成两个两位数,
53乘70的积最大;
故答案为53,70.
点评:此题考查整数的乘法和最大与最小值,解决此题关键是要想使乘积最大,只要保证把两个较大数分别放在十位上,再进一步验证两个较小数分别放在较大数谁的后面,才能使乘积最大即可解决.
12. 因数 积
13.86
【分析】根据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可知:2个43可看作是2个40和2个3的和,据此解答.
【详解】解;80+6=86 答:2个43是86.
故答案为86.
14. 千 3005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分别计算出132×8、601×5的积,然后再根据计算出的积进行填空即可。
【详解】132×8=1056,即132×8的最高位是千位。
601×5=3005,即601×5的积是3005。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28
【详解】试题分析:要知道2007年二月份有多少天,2007年是平年,二月份有28天,可以求出答案.
解:2007÷4=501…3,
所以2007年是平年,二月份有28天,
28×1=28(篇);
答:2007年二月份全月能够写28篇小字.
故答案为28.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年、闰年判断方法,再进一步明确题目中给出的数量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列式求解.
16.×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直接计算出25×8的积,然后再判断即可。
【详解】25×8=200,即25×8的积的末尾有2个0。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
【详解】试题分析:棉花和铁都是1千克,质量相同,一样重.
解: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一样重.
故答案为√.
【点评】棉花和铁质量的名数相同,一样重.注意同样体积的棉花和铁质量不一样重,不要被这一表象所迷惑.
18.×
【分析】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红气球有56个,是黄气球的4倍,黄气球有56÷4=14(个)。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熟练掌握倍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
【分析】1千克=1000克,6千克等于6000克,所以6千克棉花与6000克铁一样重,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6千克棉花与6000克铁一样重,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质量单位的换算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
21.×
【分析】在除法算式中,商的大小取决于被除数和除数,当被除数比较大,除数比较小的时候,商可能大于除数;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每次除后余下的数都比除数小;据此解答。
【详解】除法算式中的商可能比除数大,如:20÷2=10。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除法的意义,可以实际举例进行验证。
22.×
【分析】根据1千克=1000克,判断出4千克、4000克的关系,即可判断出4千克的盐和4000克的水的关系。
【详解】因为1千克=1000克,
所以4千克=4000克,
所以4千克的盐和4000克的水一样重,
所以原题判断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单位间的换算,注意高级单位的名数化成低级单位的名数,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23.√
【分析】要注意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把进上来的数记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算前一位积时,要想想有没有漏加后面进上来的数.
【详解】312×5=1560;
故答案为正确.
24.720,150,3200,600,8100,3500,560,240,540,2800,4900,400
【详解】试题分析: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先把这个两位数或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进行估算.
解:91×8≈720, 52×3≈150, 398×8≈3200, 201×3≈600, 9×898≈8100, 502×7≈3500,
82×7≈560, 39×6≈240, 89×6≈540, 701×4≈2800, 699×7≈4900, 198×2≈400.
故答案为720,150,3200,600,8100,3500,560,240,540,2800,4900,400.
点评:此题考查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把两位数、三位数分别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进行估算.
25.272;3150;13……3;1254
【分析】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从多位数的个位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除的过程中每一步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详解】34×8=272 450×7=3150 68÷5=13……3 209×6=1254
26.740千克
【分析】首先用260乘3倍,求出面粉的3倍是多少千克,然后再减去40千克,求出运来大米多少千克即可。
【详解】260×3-40
=780-40
=740(千克)
答:超市运来大米740千克。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倍数关系: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解。
27.35+8=43(页)
28.47个
【分析】由题意可得,先算先算出剩下的橙子数量,再除以12即可解答。
【详解】950-386=564(千克)
564÷12=47(个)
答:剩下的橙子需要47个纸箱。
【点睛】此题考查了除法的应用,关键是先算出剩下的橙子数量。
29.1144元
【分析】根据题意,一年级有145名同学,每人捐款2元,先用145乘2求出一年级的捐款钱数,然后再加上二至六年级的捐款钱数求解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
(元)
答:育英小学一共捐款1144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关键是求出一年级的捐款钱数。
30.45人
【分析】每个班的人数乘三年级的班数等于三年级的人数,再减去二年级的人数即可解答。
【详解】45×6-225
=270-225
=45(人)
答:二年级比三年级少45人。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1.40本
【分析】由题可知,一(2)班再捐7本就和一(1)班同样多,所以我们可以用一(1)班捐书的数量减去7本,即可求出一(2)班捐书的数量。
【详解】47-7=40(本)
答:一(2)班捐了40本书。
32.6天
【分析】我们运用要装配电脑的台数减去已经装的台数,除以剩下的每天装配的台数,就是要用的天数。
【详解】(210﹣15×6)÷20
=120÷20
=6(天)
答:还要6天才能装完。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C
B
C
B
C
C
B
期中质量检测1-4单元(试题)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这是一份期中质量检测1-4单元(试题)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质量检测1-4单元(试题)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这是一份期中质量检测1-4单元(试题)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质量检测1-4单元(试题)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这是一份期中质量检测1-4单元(试题)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