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暑期小升初衔接
初中数学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6 有理数的乘方学案及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6 有理数的乘方学案及答案,共6页。
(暑期小升初衔接)
知识梳理
【知识点】
1.乘方的概念
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相同因数叫做底数,相同因数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运算结果叫做幂.
一般地,记作,读作“a的n次方”,其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看作a的n次方的计算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
2.乘方运算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4)任何一个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即 .
3.科学记数法
(1)科学计数法的定义: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写成的形式,其中,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称为科学记数法.
(2)如何确定科学记数法中的a和n
a是一个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
确定n的两种方法:
①若这个数是大于10的数,则n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
②按小数点移动的位数来确定n的值,小数点向左移动了几位,n就等于几.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各数:①﹣12;②﹣(﹣1)2;③﹣13;④(﹣1)2,其中结果等于﹣1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例2】比较-,,的大小,正确的是( )
A.B.
C.D.
【例3】同种液体,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7km深处海水的压强为72100000Pa,数据721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7.21×106B.0.721×108C.7.21×107D.721×105
【例4】计算:
(1)
(2)
(3)
举一反三
【变式1】算式可以表示为( )
A.B.C.D.
【变式2】下列各对数中,相等的一对是( )
A.223与(23)2B.﹣22与(﹣2)2
C.﹣(﹣3)与﹣|﹣3|D.(﹣2)3与﹣23
【变式3】若|﹣x|=|﹣3|,(y﹣1)2=4,则﹣xy的值为( )
A.﹣9或3B.±3C.±9D.±3或±9
【变式4】如图,是一个“数值转换机”的示意图.若x=5,则输出结果为( )
A.15B.135C.﹣97D.﹣103
【变式5】计算:
;
(2);
(3);
(4).
【变式6】如果ac=b,那么我们规定(a,b)=c,例如:因为23=8,所以(2,8)=3.
(1)根据上述规定,填空:
(3,9)= ,(4,1)= ,(2,18)= ;
(2)若记(3,4)=a,(3,7)=b,(3,28)=c,求证:a+b=c.
小试牛刀
一、选择题(共4题)
1.表示的意义是( )
A.与相乘B.与相加C.个相乘D.个相加
2. 计算的结果是( )
A.9B.C.2D.
3.2023年1月2日,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落下帷幕,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2600亿元,深圳以其独具特色的工业底座和科技内涵为城市塑造了精神坐标,沉淀着独有的文化记忆.2600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B.C.D.
4. 生物学中,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胞可通过分裂来繁殖后代,我们就用数学模型2n来表示.即:21=2,22=4,23=8,24=16,25=32,……,请你推算22022的个位数字是( )
A.8B.6C.4D.2
二、填空题(共4题)
5.底数是,指数是的幂可写成________.
6.的倒数是__________.
7.已知|x|=5,|y﹣3|=0.且x+y<0.则xy= .
8.如图所示,将一长方形的纸对折1次,可得到1条折痕,对折2次可得到3条折痕,对折3次可得到7条折痕,如果对折5次可得到 条折痕.
三、解答题(共4题)
9.计算:
(1)(﹣3)2×[−23+(−59)];
(2)﹣14+(﹣3)×[(﹣4)2+2]﹣(﹣2)3÷4;
(3)(﹣10)3+[(﹣4)2+(1﹣32)×2]﹣(﹣0.28)÷0.04×(﹣1)2020.
10.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则为:m☆n=mn+mn﹣n,例如:2☆3=23+2×3﹣3=8+6﹣3=11,解答下列问题:
(1)(﹣2)☆4;
(2)(﹣1)☆[(﹣5)☆2].
1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108m/s,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称为光年.
(1)1光年约是多少千米?(一年以3×107s计算)
(2)银河系的直径达10万光年,约是多少千米?
(3)如果一架飞机的飞行速度为1000km/h,那么光的速度是这架飞机速度的多少倍?(1m/s=3.6km/h)
12.阅读计算:
阅读下列各式:(ab)2=a2b2,(ab)3=a3b3,(ab)4=a4b4…
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1)验证:(4×0.25)100= ;4100×0.25100= .
(2)通过上述验证,归纳得出:( )n= ;( )n= .
(3)请应用上述性质计算:(﹣0.125)2015×22014×42014.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4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导学案,共7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4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学案,共6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2.3 绝对值与相反数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一,典型例题,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