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 地貌(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 地貌(练习)(原卷版).docx
    • 解析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 地貌(练习)(解析版).docx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 地貌(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01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 地貌(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02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 地貌(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03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 地貌(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01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 地貌(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02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 地貌(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 地貌(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 地貌(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地貌练习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地貌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秋·重庆沙坪坝·高三重庆八中月考)亿万年前巴音布鲁克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后来大洋消失,山脉隆起,又因局部拉张作用出现了山间盆地,并逐渐形成了厚达50m~300m,以沙砾岩为主的岩层。随着时间的推移,岩层产生了褶皱及节理,并逐渐形成山地,最终在各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石林。图左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图右为“云雾环绕的天山石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天山石林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依次是( )
    A.地壳运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物理风化——流水侵蚀
    B.沉积作用——地壳运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冰川侵蚀
    C.沉积作用——地壳运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风力侵蚀
    D.地壳运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物理风化——溶解侵蚀
    2.图中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对应河流特征正确的是( )
    A.冰川融水补给——水系呈向心状B.雨水补给——未参与海陆间循环
    C.积雪融水补给——河水含沙量大D.湖泊水补给——流量季节变化小
    【答案】1.A 2.A
    【解析】1.由材料“后来大洋消失,山脉隆起,又因局部拉张作用出现了山间盆地”可知,天山石林所在巴音布鲁克地区经历了地壳运动,实现了海陆变迁,并演变成盆地;由材料“逐渐形成了厚达50m~300m,以沙砾岩为主的岩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盆地内众多沙砾物质沉积,形成较厚的岩层;由材料“岩层产生了褶皱及节理,并逐渐形成山地”可知,形成沙砾岩层后,发生了地壳运动;由材料“最终在各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石林”结合天山海拔较高、可接纳北大西洋水汽可知,沙砾岩山地在物理风化和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石林。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天山海拔较高,结合右图可知,山顶冰雪覆盖,可知当地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冰川融水补给,由左图可知,巴音布鲁克四周地势高、中部地势低,水系呈向心状,A正确;天山地区降水量较少,B错误;当地海拔较高,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我国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C错误;由图可知,湖泊位于中部地势较低处,受河流水补给,而不是湖泊补给河流,D错误。故选A。
    (2023秋·河北石家庄·高三石家庄精英中学月考)下图是山岳冰川地貌组合图。读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因中ⅠⅡⅢⅣ符号,代表角峰地貌的是( )
    A.ⅠB.ⅡC.ⅢD.Ⅳ
    4.冰碛垄是冰川搬运、堆积下来的巨大右块,呈垄状堆积,有关冰碛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冰川刨蚀作用而成B.沉积物粗细混杂
    C.呈现陡峭险峻的特点D.土壤层深厚肥沃
    【答案】3.A 4.B
    【解析】3.读图分析,Ⅰ 山峰高耸尖锐,可知为角峰;Ⅱ 为冰川侵蚀形成的U形谷;Ⅲ三面环以峭壁、呈半圆形,可知为冰斗; Ⅳ为冰川前端沉积形成的冰碛垄。故选A。
    4.冰碛垄是冰川运动停止后,冰川沉积物堆积而成,A错误。冰碛物分选性和磨圆度差,沉积物粗细混杂、棱角分明,B正确;冰川刨独作用形成的角峰、刃脊等具有陡峭险峻的特点,但是冰碛垄是形似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C错误;冰碛物粗细混杂、棱角分明,且来源于高海拔地区,气温低,生物稀疏,有机质来源少,故土层不可能深厚肥沃,D错误。故选B。
    (2023秋·山西运城·高三月考)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下面5-6小题。
    5.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
    A.持续下降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
    6.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
    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
    【答案】5.D 6.A
    【解析】5.平坦面有砾石堆积说明以沉积作用为主,此时地壳稳定,而平坦面之间区域落差大,说明此时以侵蚀作用为主,此时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作用强。而河流两岸分布着不同海拔的四个平坦面,说明该区域经历了间歇性抬升。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根据材料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砾石越大说明流速越快,所以流速最大时为T3形成时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3秋·宁夏银川·高三银川一中月考)河湟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村落布局常依山就势,呈现出带状、团状和阶梯状等空间形态。图2为当地某山谷示意图,图中甲山坡为传统村落分布区。据此完成下面7-9小题。
    7.影响图示山谷民居坡向选择的主要原因是( )
    A.采光与防寒B.防寒与取水C.防潮与取水D.采光与防洪
    8.该地传统民居采用合院式布局,下列地区最可能见到该合院的是( )
    A.广州B.西宁C.伊犁D.石家庄
    9.推测Ⅰ、Ⅱ、Ⅲ区域内村落的空间形态分别为( )
    A.团状、带状、阶梯状B.带状、阶梯状、团状
    C.团状、阶梯状、带状D.阶梯状、团状、带状
    【答案】7.A 8.B 9.C
    【解析】7.该地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民居坡向朝南,位于阳坡,可接受更多光照,同时北部山地可减小冬季北风的影响,起到防寒作用,A正确。河流位于谷底,山谷两个坡向的取水、防洪条件相差不大,B、C、D错误。故选A。
    8.该地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西宁位于湟水谷地,在分布范围之内,B正确。广州位于南方地区,气温较高,不需要采用合院式布局抵御严寒,A错误。伊犁位于伊犁河谷,开口向西,冬季较为温暖,且不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C错误。石家庄位于我国东部地区,距离青藏高原较远,D错误,故选B。
    9.由图可知,I区域土地平整,坡度缓,面积大,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分布相对分散,可成团状布局;Ⅱ区域形成深切沟壑,坡度大,土地面积狭小,聚落分布呈阶梯状;Ⅲ区域河谷宽浅,坡度较缓,聚落分布主要沿河谷分布,呈条带状布局,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3秋·河南·高三安阳一中月考)罗赖马山是南美洲帕卡赖马山脉的最高峰,位于巴西、委内瑞拉和圭亚那三国交界处,为边缘陡峭、顶部平坦的桌状山地,长约14千米、宽约5千米,海拔2810米。有趣的是这里每天都在下雨。图为罗赖马山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10-12小题。
    10.罗赖马山的成因类型为( )
    A.侵蚀山B.褶皱山C.地垒山D.向斜山
    11.罗赖马山顶部平坦的可能原因是( )
    A.山顶外力作用强度均衡B.岩层水平沉积,质地坚硬
    C.长时期地壳缓慢隆起D.垂直节理少,溶蚀作用弱
    12.罗赖马山易形成的自然景观有( )
    ①瀑布 ②冰斗 ③云海 ④天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10.C 11.B 12.C
    【解析】10.由图像可知,罗赖马山山坡陡峻,顶部平缓,相对高度较大,具有地垒构造特点,由此判断为地垒山。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罗赖马山作为桌状山似突立于地表的巨大石块,其原因可能是构成山体的岩石为水平沉积的沉积岩,且沉积岩岩性坚硬,受外力的侵蚀影响小,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2.罗赖马山位于巴西、委内瑞拉和圭亚那三国交界处,恰好在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范围,降雨量非常丰富,水流不断积蓄并且冲击着悬崖峭壁,逐渐形成了众多瀑布,①正确;罗赖马山海拔不高,也无其它信息支撑有冰斗和天坑的结论,②④错误;雨多的地方云量大,罗赖马山往往被云海环绕,③正确。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选C。
    (2023秋·安徽·高三池州市第一中学月考)雅加达是印度尼西亚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面积740平方千米,人口1027,7万,在过去30年里,雅加达地面下降了近4米。2022年1月18日,印尼国会通过法案,批准新首都将迁往地震、洪灾、火山爆发等较少的东加里曼丹省,这里大部分是未经开发的森林及自然保护区,河流较多。下图为雅加达迁都示意图。完成下面13-14小题。
    13.推断雅加达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采地下水B.海平面上升
    C.地壳持续下降D.板块活动强烈
    14.东加里曼丹省成为新首都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距离板块边界较远,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少②人口较多,发展潜力大
    ③自然环境优越,河流较多④历史悠久,基础设施较完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13.A 14.B
    【解析】13.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雅加达虽然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沛,但位于海岛地区,河流短小急促,地表水资源缺乏;而人口密集,水资源短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表沉降,A正确;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但其上升的速度和上升的幅度相对较小,与在过去30年里,雅加达地面下降了近4米相比,海平面上升幅度远远达不到,B错误;雅加达位于爪哇岛,爪哇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受板块挤压运动影响,地壳逐渐抬升,C错误;地震是短时间之内造成的重大地质灾害,不会造成连续多年持续性的地面沉降,更多的是造成地面建筑受损,而非地面沉降,D错误。故选A。
    14.从地理位置上看,距离板块边界较远,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相对少,①正确。印度尼西亚人口主要集中在爪哇岛,东加里曼丹省其开发程度较弱,基础设施较为落后,②错误。由于本区开发程度较低,受人类破坏影响较少,生态环境较好,③正确。东加里曼丹省大部分是未经开发的森林及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不完善,④错误。综上可知,正确的为①③,故选B。
    (2023秋·江苏镇江·高三吕叔湘中学月考)图为我国某地区地层新老关系高级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15-17小题。
    15.图中a处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150米B.125米C.100米D.75米
    16.该地区地质构造的形成主要是由地壳运动产生的( )
    A.挤压作用使岩层发生弯曲而成的B.挤压作用使岩层垂直下降而成的
    C.张力作用使岩层垂直上升而成的D.张力作用使岩层产生裂隙而成的
    17.该地区当前甲地地貌的成因主要是( )
    A.发生断块沉降运动B.褶皱凹陷弯曲
    C.遭受强烈外力侵蚀D.火山喷发堆积
    【答案】15.D 16.A 17.C
    【解析】15.读图可知,a周围出现闭合等高线,其两侧等高线分别为100m和150m,结合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知,闭合曲线内数值应小于100m或大于150m,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背斜岩层年龄中间老,两翼新,向斜岩层年龄中间新,两翼老。根据图中岩层年龄的新老关系以及图示岩层分布信息可知,该地区内有两个背斜分别位于区域的东西两侧,两个背斜之间存在一个向斜,该区域岩层发生弯曲,且岩石多为沉积岩,表明该区域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挤压作用,从而使岩层发生发生弯曲,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7.甲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 为背斜构造,根据图中等高线信息可知,甲处等高线由数值小的向数值大的一侧弯曲,地形为谷地,表明该地的构造地貌为背斜谷,山谷可能存在河流发育,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岩石破碎,易受流水侵蚀等外力作用影响形成谷地地貌,C正确。该地地貌的形成并非受断块沉降运动或火山喷发堆积的影响,AD错。该地地质构造为背斜,岩层向上凸出,并非褶皱凹陷弯曲,B错。故选C。
    (2023秋·湖南·高三月考)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系统内部的混乱程度,将其引入地貌学,并且用于研究黄土高原小流域的地貌时空演化特征是较好的切入点,熵增表示堆积,熵减表示侵蚀。某小组对黄土高原某小流域发育过程中不同地貌部位的熵变量做出研究(如下图),除该统计图之外,发现该小流域熵变量微观局部差异显著。据此完成下面18-20小题。
    18.随着该小流域发育过程的持续( )
    A.坡面先侵蚀、后淤积,沟谷持续侵蚀B.坡面和沟谷都在持续淤积
    C.坡面先淤积、后侵蚀,沟谷持续淤积D.坡面和沟谷都在持续侵蚀
    19.该小流域后期坡面熵变量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坡面( )
    A.流速减慢B.汇水面积增大C.规模缩小D.地表起伏减小
    20.推测该小流域熵变量为正值的局部区域主要位于( )
    A.支沟沟口B.支沟源头C.坡面上部D.坡面中部
    【答案】18.D 19.C 20.A
    【解析】18.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某小流域发育过程中不同地貌部位的熵变量,根据材料可知,熵增表示堆积,熵减表示侵蚀。坡面和沟谷熵变量始终为负值,都在持续侵蚀,D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D选项正确。
    19.本题考查该小流域后期坡面熵变量的变化原因,随着坡面侵蚀持续,坡面后退,规模缩小,更多原属于坡面的部位逐渐演化为沟谷,熵变量下降,C正确;随着坡面侵蚀的持续,地表起伏增大,流速加快,AD错误;坡面规模缩小,坡面汇水面积并未增大。故C选项正确。
    20.支沟汇入主沟处,流速减慢,沟口物质堆积,熵增表示堆积,A正确;支沟源头溯源侵蚀严重,B错误;坡面上、中部以侵蚀为主,底部局部有淤积,CD错误。故A选项正确。
    21.(2023秋·贵州六盘水·高三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坐落于日本本州岛上的富士山经历多期次的喷发过程,其雏形小御岳山目前已经不可见。富士山锥形形态完美,不同坡向外观相似。左图示意富士山多期次喷发过程,右图为富士山景观图。
    (1)描述富士山的多期次喷发过程。
    (2)目前小御岳山完全不可见,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从内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富士山锥形形态完美的原因。
    【答案】(1)早期,小御岳山和爱鹰山喷发,形成规模相当的两座火山;中期,富士山喷发,熔岩流尚未溢流到爱鹰山,爱鹰山已经停止发育;晚期,富士山继续大规模喷发,且熔岩流覆盖爱鹰山的低山地带。
    (2)富士山喷发的位置与小御岳山距离较近;富士山喷发规模大,其形成的火山锥超过小御岳山,小御岳山成为富士山山体的一部分。
    (3)岩浆多期次喷发补充熔岩物质;外力风化、侵蚀使得山坡内部地势起伏减小;当地夏季风、冬季风都来自海上,不同方向降水量都较大,不同方向侵蚀强度相似。
    【详解】(1)根据图信息可知,早期,小御岳山和爱鹰山喷发,形成规模相当的两座火山;根据图中信息,中期,富士山喷发,熔岩流尚未溢流到爱鹰山,爱鹰山已经停止发育,但小御岳山被熔岩覆盖;晚期,富士山继续大规模喷发,且熔岩流覆盖爱鹰山的低山地带。
    (2)根据图中信息,富士山喷发的位置与小御岳山距离较近;根据材料,富士山经历多期次的喷发过程,且富士山喷发规模大,熔岩等喷发物覆盖了小御岳山,使得小御岳山成为富士山山体的一部分。
    (3)富士山锥形形态的内力作用是岩浆的喷发,而外力作用是风化、侵蚀。根据材料,富士山经历多期次的喷发过程。所以从内力作用看,富士山是岩浆多期次喷发补充熔岩物质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富士山锥体经风化、侵蚀使得山坡内部地势起伏减小;当地为季风气候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且都来自海上,不同方向降水量都较大,不同方向侵蚀强度相似。所以使得富士山锥形形态完美。
    22.(2023秋·湖南·高三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吐鲁番盆地是新疆天山东部南坡的一个山间盆地,是我国陆地地势最低(-154.31m)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山麓冲积扇的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形成绿洲农业。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北部,岩层以砂岩和泥岩为主。山体顺坡形成一条条沟壑,曲折雄浑,寸草不生。图1为吐鲁番盆地地形地质剖面图,图2为火焰山景观图。
    (1)指出觉罗塔格与火焰山岩层的新老关系并分析判断依据。
    (2)指出吐鲁番盆地的类型,分析其形成过程。
    (3)分析火焰山顺坡沟壑的形成原因。
    【答案】(1)觉罗塔格岩层年龄大于火焰山岩层。理由:火焰山岩层位于觉罗塔格岩层的上方,形成地质年代相对较晚。
    (2)吐鲁番盆地为构造(地堑)盆地。过程:地壳受水平挤压断裂形成断层;吐鲁番盆地两侧上升形成高地,中部下陷形成低地,周高中低形成吐鲁番盆地。
    (3)该地风力作用强烈,山地降水也可形成坡面径流,外力侵蚀作用强;构成火焰山的岩性存在差异,岩层顺坡软硬相间分布;在风力和流水的双重作用下,山体坡面较软的岩层容易被风力和流水侵蚀搬运,形成排列紧密的V字形冲沟。
    【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觉罗塔格位于图中火焰山岩层的下部地区,理论上岩层位于下部地区,形成时间越早,因此,火焰山岩层年龄小于觉罗塔格岩层。
    (2)结合所学知识,本地区地壳受地壳运动影响,水平挤压,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形成断层;吐鲁番盆地的两侧上升形成高地,中间相对下降形成凹地,形成中间低四周高的吐鲁番盆地。 该盆地的形成是由于受到了水平挤压断层的影响,所以判断吐鲁番盆地为构造(地堑)盆地。
    (3)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山体顺坡形成一条条沟壑,主要原因在于该地区位于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该地区物理风化、风力作用较强,使得地表形成疏松的沙质物质,而该地区山地降水,汇集成坡面径流,导致该地区流水侵蚀作用较强;火焰山岩石性质差异明显,岩层顺坡软硬相间分布;在风力和流水的双重作用下,山体坡面较软的岩层极易被侵蚀,形成排列紧密的V字型冲沟,形成顺坡沟壑。
    23.(2023秋·江苏·高三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大理是大理岩的命名地,自古就有下关风、上关花(四季鲜花不断)、苍山雪、洱海月四大美景的美誉,西侧剧烈抬升,形成海拔约4000米的苍山。苍山山体有大量混合花岗岩和大理岩出露地表,东坡发育了多条河流,在河流入湖口处形成集中连片的洪积扇,此处洪积扇砾石含量较高且缺少泥质沉积。东侧洱海属于断陷湖,下图为苍山洱海及其周边事物分布示意图。
    (1)运用地质作用原理,推测苍山大理岩的形成过程。
    (2)运用大气运动相关知识,解释“下关风”闻名于世且在夜间尤为强烈的原因。
    (3)分析洱海西岸洪积扇砾石含量较高且缺少泥质沉积的原因。
    【答案】(1)外力沉积形成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地壳断裂抬升,岩浆沿裂隙侵入;高温使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
    (2)地处我国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较强;夜间,陆风和山风叠加,风力增强;位于山谷地区,地形加剧风势(形成“狭管”效应)。
    (3)洪水期,径流量大;地势落差较大,河流流程短,坡度较陡,流速快,搬运能力强;山体以硬度较大的变质岩为主,风化碎屑产物粒径偏大;物源区海拔高,冻融风化作用强烈。
    【详解】(1)大理岩由石灰岩变质形成。由外力作用沉积形成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由于地壳断裂,地壳抬升,岩浆在高压的环境中沿裂隙侵入;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石灰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大理岩。
    (2)风力的昼夜差异一般是由热力环流引起的,此外也需考虑大尺度背景风与下垫面等因素的影响。云南大理地处我国季风气候区,距离海洋近,受夏季风影响较强;由图可知夜间,陆风和山风风向一致,陆风和山风叠加,风力增强;位于山谷地区,地形的“狭管”效应加剧风势。
    (3)洪积扇砾石含量较高且缺少泥质沉积主要从河流的搬运能力或物源等角度来分析。该区受夏季风影响强,洪水期,径流量大,搬运能力强;地势落差较大,河床落差大,河流流程短,坡度较陡,河流流速快,流水搬运能力强;山体以硬度较大的变质岩为主,风化碎屑产物粒径偏大,小颗粒的物质少;物源区海拔高,冻融风化作用强烈,大颗粒物质的砾石多。
    (2023·河北沧州·张北县第一中学校联考模拟)当地时间2023年2月6日4时17分和13时24分,土耳其南部连续发生两次由断层活动引起的7.8级大地震及多次余震,震中相距96千米,震源深度均在20千米以内,是一种罕见的“双主震型地震”,震中附近城市密集,损失巨大。图示意第一次土耳其地震烈度分布。完成下面24-25小题。
    24.引起土耳其第一次地震的断层大致走向是( )
    A.东北一西南B.西北—东南C.呈环形D.放射状
    25.土耳其此次“双主震型地震”( )
    A.同一地点两次主震烈度相同B.第二次主震对人员伤害更严重
    C.余震的破坏性强于两次主震D.两次主震释放的能量大致相同
    【答案】24.A 25.D
    【解析】24.一般地震发生后,断层沿线烈度大。根据烈度的分布,烈度最大的区域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因此断层应是东北一西南走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5.烈度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两次地震震级虽然相同,但同一地点的烈度不一定相同,A错误;第二次主震发生在白天,且有第一次主震和多次余震发生,人们的避灾意识增强,伤亡小,B错误;余震震级小,次数多,破坏性不会强于主震,C错误;两次主震震级相同,震源深度差异不大,所以释放的能量也大致相同,D正确。故选D。
    (2023·广东茂名·统考模拟)地质工作者在流经青藏高原东部的澜沧江某干流河段附近发现一处古河道(图a),古河道上存在一处堆积物高地,主要由棱角状碎石及砂土构成。为研究古河道的演化过程,工作者在达德沟口附近某处(海拔3244m)开挖人工剖面(图b)。河流中沉积物的粒径大小受水动力制约,水动力减弱沉积物为黏土。据此完成下面26-27小题。
    26.达德沟口人工剖面中湖相黏土层与河流相砾石层相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径流量变化B.地壳升降运动
    C.植被覆盖率变化D.人类活动干预
    27.澜沧江古河道的自然裁弯取直会导致该河段( )
    A.堆积物高地海拔增高B.流水侵蚀作用增强
    C.河流的航运价值提升D.洪涝发生频率增加
    【答案】26.A 27.B
    【解析】26.结合所学知识,由于泥石流堆积体阻塞河道,水位抬高,形成堰塞湖,湖水流速减缓,形成湖相黏土沉积。由于青藏高原东部河流流量变化大(夏季冰雪融化量大或暴雨)导致间歇性洪水流速快,携带砾石冲入堰塞湖形成砾石堆积,最终形成湖相黏土层与河流相砾石层相间分布。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7.由上题可知,堆积物高地为泥石流搬运、堆积而成,与古河道关联不大,且澜沧江古河道的自然裁弯取直会导致澜沧江注入古河道的水量和泥沙减少,不可能导致堆积物高地增高,A错误;随着古河道水体不断蒸发减少,不与澜沧江干流相连后,河流通航里程缩短,航运价值应当降低,C错误;自然裁弯取直后,澜沧江河道变平直,也无堆积物高地堵塞河道,河流流速加快、泄水能力加强,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洪涝发生频率降低,B正确、D错误。故选B。
    (2023·广东·模拟)西藏自治区札达县平均海拔约4000米,土层多为粉砂质黏土或半固结砂砾卵石土,形成高度各异的土林景观,为洞窟开凿提供了良好条件。图示意古格王朝时期(9世纪—17世纪)在土林上开凿的某洞窟群,直到20世纪80年代,部分原住民才彻底搬离洞窟。据此完成下面28-30小题。
    28.土林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①地壳抬升②河湖沉积③风雨侵蚀
    A.①③②B.②③①C.②①③D.①②③
    29.土林开凿洞窟的优势条件是( )
    A.直立性好B.抵御严寒C.挡风避沙D.坡度平缓
    30.20世纪80年代,部分原住民彻底搬离洞窟的根本原因是( )
    A.洞窟空间狭小B.洞窟生活不便C.现代建筑传入D.社会经济发展
    【答案】28.C 29.A 30.D
    【解析】28.由材料可知,土林的土层多为粉砂质黏土或半固结砂砾卵石土,可推断土林的土层经历了河湖沉积;由图可知,土林高于周围的地面,说明后期经历了地壳抬升;地壳抬升后再经历风雨侵蚀,最终形成土林地貌。故形成过程为②①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9.能够开凿洞窟主要是因为该地的土质的直立性好,A正确;抵御严寒和挡风避沙并不是开凿洞窟的优势条件,而是在洞窟居住的优势条件,BC错误;通过景观图可知土林开凿洞窟的位置坡度较陡,D错误。故选A。
    30.当地原住民在洞窟生活了近千年,洞窟空间狭小、洞窟生活不便、现代建筑传入不是部分原住民彻底搬离的根本原因,ABC错误;20世纪80年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当地人们有条件选择更好的居住方式,D正确。故选D。
    (2023·广东·模拟)褶曲构造山地或一些处于水平挤压应力状态的地区,河流阶地可能发生拱曲变形。某河流河段受拱曲运动影响,上游至下游依次形成内叠阶地(在已形成的堆积阶地上,后期河流切穿早期冲积层,后期堆积物直接覆盖于谷底基岩之上形成的堆积阶地)、上叠阶地(在已形成的堆积阶地上,后期河流未切穿早期冲积层,叠置在早期堆积阶地之上的后期阶地)、埋藏阶地(早期形成的阶地被后期沉积物所掩埋)。图为该河段阶地示意图(T1—T3代表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据此完成下面31-32小题。
    31.推测上游、下游河段分别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
    A.拗陷拱曲B.拱曲拱曲C.拱曲拗陷D.拗陷拗陷
    32.图中自上游至下游河流阶地剖面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
    【答案】31.C 32.D
    【解析】31.根据图文材料可知,河流下游形成上叠阶地,即T3上覆有T2和T1,后期河流未切穿早期沉积层,表明侵蚀作用弱,堆积作用强,即地表曾发生拗陷,河床沉降速率高,河流泥沙以逐层沉积为主;河流上游T3分布高度高于T2、T1,形成内叠阶地,后期河流切穿早期冲积层,沉积物覆盖于谷底基岩之上,可推测河流上游以侵蚀下切为主,河谷应发生过拱曲抬升,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段河流自上游至下游依次形成内叠阶地、上叠阶地、埋藏阶地,选项中①符合内叠阶地特征,③符合埋藏阶地特征,④相较于②而言T1叠加在基岩上,已完成对T3的下切,因此④形成位置靠近上游河段,②位于其下游,故自上游至下游排序为①④②③,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3·河北保定·河北安国中学校联考三模)冰川槽谷横剖面一般呈“U”形,其形态的沿程变化反映出冰川侵蚀特征的沿程分异。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冰川不同部位槽谷横剖面形态。据此回答下面33-34小题。
    33.影响图示冰川槽谷横剖面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冰川厚度 ②基岩性质 ③冰川动力 ④冰川温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4.与乙处相比,甲处槽谷横剖面谷宽更大,最可能是因为甲处相较于乙处( )
    A.位于冰川下游,冰川规模大,冰川堆积作用强
    B.位于冰川上游,垂直高差大,冰川侵蚀作用强
    C.位于主冰川和支冰川汇流处,冰川堆积作用强
    D.位于主冰川和支冰川汇流处,冰川侵蚀作用强
    【答案】33.C 34.D
    【解析】33.本题考查影响冰川槽谷横剖面形态差异的因素。冰川槽谷是冰川侵蚀形成的,其形态主要与冰川侵蚀强度有关,冰川侵蚀强度主要与冰川动力、基岩性质等有关。底部基岩硬度越小,越容易被侵蚀,冰川槽谷越深,②正确;冰川动力越强、侵蚀越强烈,冰川槽谷越深,③正确;冰川侵蚀强度与冰川厚度和温度关联性较小,①④错误。故选C。
    34.本题考查冰川槽谷出现差异的原因。冰川槽谷为冰蚀作用形成,若甲处的冰川堆积作用较乙处强,则其槽谷宽度应更小,A、C项错误;据图中槽谷底部海拔和冰川由高处流向低处可知,甲处位于乙处下游,B项错误;在主冰川和支冰川汇流处,冰川规模大,会导致冰川对槽谷两侧的侵蚀作用加强,故推测甲处最可能是支冰川汇入主冰川的位置,D项正确。故选D。
    研究表明,晋陕黄河峡谷的形成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阶段I为幼年期,宽谷广泛发育,河谷宽浅;阶段Ⅱ和阶段Ⅲ是壮年期,峡谷和阶地显著发育。晋陕黄河峡谷幼年和壮年期地貌叠加,宽谷和峡谷嵌套。晋陕黄河峡谷下游主要为壮年期地貌景观,而上游幼年期地貌更明显。图示意晋陕黄河峡谷的宽谷分布。据此完成下面35-37小题。
    35.晋陕黄河峡谷幼年期河谷宽浅的原因可能是河流( )
    A.流速比较慢B.径流量大C.曲流欠发育D.含沙量小
    36.与幼年期相比,壮年期晋陕黄河峡谷( )
    A.河床淤高B.河谷加深C.高差变小D.地壳下沉
    37.推测晋陕黄河峡谷上、下游较低阶地的地层年龄差异及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上( )
    A.上游老、下游新侧向侵蚀B.上游新、下游老搬运堆积
    C.上游老、下游新下切侵蚀D.上游新、下游老溯源侵蚀
    【答案】35.A 36.B 37.D
    【解析】35.由材料可知,晋陕黄河峡谷幼年期宽谷广泛发育,河谷宽浅,说明所处地区地势落差不大,河流流速较慢,河流以侧向侵蚀为主,曲流容易发育,A正确,C错误;同一河段,流量大时,流速较快,下蚀作用较强,容易形成深而窄的河谷,B错误;河流含沙量较小时,河道不易淤积,不易形成宽浅的河谷,D错误。故选A。
    36.壮年期,峡谷和阶地显著发育,说明该区域地壳抬升,高差变大,河流流速加快,下切侵蚀增强,河床变低,河谷加深,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7.地壳抬升,落差增大,河水下切侵蚀作用加剧,形成峡谷,下游主要为壮年期地貌景观峡谷和阶地,而上游幼年期地貌宽谷更明显,说明上游下切侵蚀作用弱,下游下切侵蚀作用强;由材料分析可知,晋陕黄河峡谷下游除下切侵蚀作用外,还存在着向北的溯源侵蚀,导致下游较低阶地的地层年龄较老,上游较低阶地的地层年龄较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3·江苏·模拟)埃及法拉夫拉沙漠是一处奇特的白色沙漠,这里4000万年前为海洋。风化的白色石灰岩矗立在白色沙漠中,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形成千奇百怪的蘑菇石。在法拉夫拉沙漠东北约100千米处是埃及的黑色沙漠,它位于远古时期的海底火山带上。下图为“黑白沙漠”位置及景观图。完成下面38-40小题。
    38.黑色沙漠的主要岩石可能为( )
    A.花岗岩B.石灰岩C.大理岩D.玄武岩
    39.蘑菇石所在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及推测依据为( )
    A.年降水量小位于东北信风带B.降水季节差异大靠近地中海
    C.炎热干旱地表无植被D.气候干旱光照较强
    40.该地白色沙漠的形成过程是( )
    A.沉积作用—内力抬升—风力侵蚀B.火山活动—风力侵蚀—沉积作用
    C.内力抬升—海浪侵蚀—沉积作用D.沉积作用—火山活动—海浪侵蚀
    【答案】38.D 39.C 40.A
    【解析】38.由图文材料可知,黑色沙漠位于远古时期的海底火山带上,且多火山锥,因此黑色沙漠的主要岩石可能为喷出型岩浆岩。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A错误;石灰岩为沉积岩,B错误;大理岩为变质岩,C错误;玄武岩为常见的喷出型岩浆岩,是黑色的 ,D正确。故选D。
    39.蘑菇石位于白色沙漠,沙漠地表几乎没有植被发育,且该地纬度较低,可推断出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为炎热干旱,C正确;蘑菇石所在地气候干旱、全年降水较少,原因主要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与海陆位置、光照强度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40.根据材料可知,该区域曾为海洋,海洋生物大量沉积形成石灰岩,后由于地壳运动,石灰岩受力抬升,露出地面,在长期的风力作用下形成白色沙漠,排除BCD。故选A。
    (2023·陕西渭南·统考一模)盐风化作用是岩石表面的盐分随着降水渗入岩石孔隙(或裂隙)中,并向岩石背风面运动,在岩石背风面结晶膨胀,导致岩石背风面崩裂,形成坑坑洼洼的岩石表面景观的作用。这种风化作用多见于沿海和内陆干旱地区的近地面岩石中。下图示意甘肃酒泉某地红色砂岩露头(露头是岩石出露地表的部分)的盐风化穴,该地平均年降水量仅为84mm。据此完成下面41-42小题。
    41.岩石背风面易发生盐风化的原因是( )
    A.风小,风力侵蚀弱B.干燥,盐分易结晶
    C.向阳,昼夜温差大D.潮湿,盐晶易膨胀
    42.若该地红色砂岩四周年降水量相同,推测该地岩石的盐风化穴发育较明显的一侧是( )
    A.偏东侧B.偏西侧C.偏北侧D.偏南侧
    【答案】41.B 42.D
    【解析】41.根据材料可知,盐风化是易溶于水的盐分结晶导致的,岩石背风面不易被雨水淋湿,干燥的环境使水分蒸发强烈,盐分在岩石缝隙中结晶,撑裂岩石,所以岩石背风面较干燥,B正确,D错误;风力侵蚀的强弱、昼夜温差的大小与盐风化的形成无关,A、C错误。故选B。
    42. 都是红色砂岩,岩性相同,四周年降水量也相同,所以盐风化差异取决于水分蒸发(盐结晶)的强弱;由于甘肃位于中纬度地区,岩石南侧为阳坡,光照较强,所以南坡水分蒸发强烈,盐分结晶膨胀作用强,盐风化穴发育较明显,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3·浙江·模拟)地裂缝是在内外力作用下岩土体发生变形,当力的作用超过岩土层内部的结合力时,岩土层发生破裂延伸至地表的一种地质现象。下图为山西省大同市恒山北麓一处地裂缝示意图。完成下面43-44小题。
    43.该地产生地裂缝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城镇化发展B.露天采矿C.大量拓荒D.超采地下水
    44.恒山属于( )
    A.褶皱山B.冠状山C.断块山D.火山锥
    【答案】43.D 44.C
    【解析】43.结合材料可知,图示区域位于恒山北麓,该区域的城镇化水平较低,且城镇化发展对地裂缝形成的影响极小,排除A;露天采矿、大量拓荒容易加剧水土流失,并不会产生地裂缝,排除B、C;超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不均匀沉降,进而产生地裂缝,D正确。故选D。
    44.据图可知,恒山北麓地层呈现断裂下移,而恒山则表现为抬升,因此恒山应当属于断块山,C正确,排除ABD。故选C。
    45.(2023·辽宁抚顺·校考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教来河起源于辽西山地北坡,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低山黄土丘陵区。地处半干旱区,风力强且频繁,降水的季节变化和河流水位变幅都很大。河流的演变在沙地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河流和风力共同作用下,河谷中先形成沙丘,再演变成沙丘群,经长期的发展演化形成大范围的沙地(图1)。河流的部位及其与风向的对应关系不同,对线状沙带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也会有很大差异(图2)。同时,在河流裁弯取直的演变过程中,也会夷平一部分已成沙丘。
    (1)根据材料推测教来河流域沙丘物质来源。
    (2)AB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和CD断面中河流左侧湿地在演变过程中都形成了线状沙带,但形成过程有所不同,请分析两地沙带形成过程的差异。
    (3)从河道的变化过程和气候角度,分析部分沙丘被夷平的原因。
    【答案】(1)教来河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低山黄土丘陵区,携带大量泥沙。当地风力强且频繁,带来大量风沙。河道弯曲,侧蚀作用使凹岸松散泥沙崩塌。降水变率大,枯水期大量泥沙裸露。
    (2)AB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线状沙带形成过程:AB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位于盛行风迎风坡。枯水期,河流泥沙出露,在盛行风作用下,泥沙上扬,在AB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形成线状沙带,沙带随风继续上扬形成爬坡沙丘。
    CD断面中河流左侧湿地线状沙带形成过程:CD断面中河流左侧湿地位于盛行风背风坡,泥沙被盛行风带到此处,泥沙不断堆积,形成沙带。
    (3)河流在侧向摆动的过程中,不断对凹岸进行侵蚀,引起河岸后退崩塌,使得凹岸的沙丘被夷平;强降雨过程形成强大的坡面侵蚀,促进了河岸的后退崩塌。
    【详解】(1)根据材料“在河流和风力共同作用下,河谷中先形成沙丘,再演变成沙丘群,经长期的发展演化形成大范围的沙地”,再结合科尔沁沙地中教来河河谷中沙丘群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分析可知,在丰水期时河流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低山黄土丘陵区,侵蚀严重,河水带来大量泥沙在河谷中沉积,由于位于半干旱区,降水季节差异大,枯水期时,河流水位下降,泥沙出露给沙丘提供沙源;当地地处半干旱区,风力强且频繁,风带来大量风沙,形成沙丘;由图可见,河道弯曲,侧蚀作用强,测试作用使凹岸侵蚀加剧,松散泥沙崩塌,提供沙源。
    (2)在盛行风的迎风坡,泥沙随风上扬形成沙带,后期还会发育成爬坡沙丘;在盛行风的背风坡,盛行风带来的泥沙不断下沉堆积,形成沙丘;读图可知,AB 断面中在河流右侧湿地形成线状沙带,原因是 AB 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位于盛行风迎风坡;枯水期,河流泥沙出露,在盛行风作用下,泥沙上扬,在 AB 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形成线状沙带,沙带随风继续上扬形成爬坡沙丘;在 CD 断面中河流左侧湿地形成线状沙带,主要原因是 CD 断面中河流左侧湿地位于盛行风背风坡,泥沙被盛行风带到此处,泥沙不断下沉堆积,形成沙带。
    (3)根据图片分析可知,河流在该地区由于河谷比降较小,河曲发育,河流在侧向摆动的过程中,会不断对凹岸进行侵蚀,引起河岸后退崩塌,使得凹岸的沙丘被夷平;同时强降雨过程形成强大的坡面侵蚀,河流对大量松散物质不断进行再侵蚀,再搬运,再堆积,有些河曲发生了裁弯取直,促进了河岸的后退崩塌,河岸坍塌的同时,如果遇大雨或暴雨而发生强烈的坡面侵蚀过程,加速河岸后退并夷平前缘的沙丘群或沙带。
    46.(2023·广东·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复合断层崖由麓原面与后退的断层崖构成,五台山北麓发育多级麓原面,且每一级麓原面与同一级河流阶地恰好处于同一水平面。下图示意一级麓原面与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五台山北麓某地分布有四级阶地(T1、T2、T3、T4),其中阶地T1形成于冰期,阶地T2形成于间冰期。
    (1)列举麓原面与河流阶地共生形态形成的影响因素并简述其表现。
    (2)说明恰好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同一级麓原面和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3)与河流阶地T1相比,阶地T2的坡度更大,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1)地壳运动(间歇性抬升);表现:主导麓原面和河流阶地的级数和规模。气候变化(冰期和间冰期交替);表现:影响阶地的冲淤状态,进而影响阶地形态。
    (2)褶皱断裂形成断层崖,地表径流侵蚀断层崖,形成冲沟;断层崖后退形成麓原面;地壳抬升,河流溯源侵蚀加强,断层崖逐步后退形成阶地,与麓原面处在同一水平面。
    (3)阶地T1形成于冰期,该时期物理风化较强,植被覆盖率低,且地表径流量小,阶地发育程度较低,坡度较小;阶地T2形成于间冰期,该时期气候相对暖湿,地表径流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阶地坡度更大。
    【详解】(1)据材料“复合断层崖由麓原面与后退的断层崖构成”可知,复合断层崖是断块阶段性隆升形成的特征地貌,故麓原面是地壳运动(间歇性抬升)形成的;河流阶地是流水下切,地壳抬升共同作用形成的,故河流阶地也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地壳的间歇性运动主导麓原面和河流阶地的级数和规模。每一级麓原面与同一级河流阶地恰好处于同一水平面;河流下切作用与河流水量大小有关,河流水量大小与降水量大小有关;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气候变化)影响河流的冲刷、淤积,进一步影响阶地形态。故影响五台山北麓麓原面与河流阶地共生的主要因素是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
    (2)褶皱断裂形成断层崖,在地表径流作用下断层崖遭受侵蚀形成冲沟;进入构造平静期,断层崖遭受剥蚀,坡度降低,断层崖不断后退形成麓原面;随着地壳的再次抬升形成新的断层崖,早期的麓原面与冲沟被抬升,新形成的断层崖重新发育冲沟,同时受河流溯源侵蚀影响,在早期的麓原面上形成阶地,二者在空间上连续、在高度上相当。
    (3)阶地T1形成于冰期,冰期时期最重要的标志是全球性大幅度气温变冷,在中、高纬(包括极地)及高山区广泛形成大面积的冰盖和山岳冰川。冰期盛行时的气候表现为干冷。冰期气温较低、植被稀疏、物理风化较强,河流水量小,搬运能力弱,阶地坡度较小。阶地T2形成于间冰期,两个冰期之间气候比较温暖的时期。河流水量大,侵蚀作用强,阶地坡度较大。
    (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当一个地区受到构造抬升时,促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似于阶梯状地形,称为阶地。阶地按从下到上(由新到老)依次命名为T1、T2……。青衣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流入四川盆地。图为青衣江沿线各阶地不同时期的河流下切速率(毫米/年)示意图。完成下面47-49小题。
    47.毛家坝T5、T4、T3阶地形成过程中,河流下切速率的变化是( )
    A.不断加快B.不断减慢
    C.先变慢,后变快D.先变快,后变慢
    48.影响栗子坪和阳坪现有阶地数量的主要因素是( )
    A.河谷陡缓B.海拔高低C.流量大小D.基岩软硬
    49.各时期河流最大下切速率所在地随时间( )
    A.往四川盆地方向变化
    B.往青藏高原方向变化
    C.由东西往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变化
    D.由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往东西变化
    【答案】47.D 48.D 49.A
    【解析】47.根据材料信息可知,T1到T7阶地依次变老,T6—T5时期为T5阶地形成过程,此时河流下切速率较慢;T5—T4时期为T4阶地形成过程,此时河流下切速率较快;T4—T3时期为T3阶地形成过程,此时河流下切速率较慢,所以河流河流下切速率的变化是先变快,后变慢,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48.栗子坪阶地数量较少,阳坪阶地数量较多,说明两地河流下切程度不同,主要原因是基岩软硬程度不同,栗子坪基岩较硬,河流下切作用较弱,阳坪基岩较软,河流下切作用较强,D正确;无法判断两地河谷陡缓的相关信息,A错误;海拔高低、流量的大小都不是影响两地现有阶地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BC错误。所以选D。
    49.根据材料信息可知,T1到T7阶地依次变老。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各时期河流最大下切速率所在地随时间向下游方向推移,青衣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流入四川盆地,所以各时期河流最大下切速率所在地随时间往四川盆地方向变化,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冰川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外力作用,常形成不同类型的冰川地貌。科研人员通过对典型冰川地貌的研究,可判断冰川的规模、运动方向及古气候环境。图中的羊背石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景观,由于冰川侵蚀作用方式不同,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不同。据此完成下面50-51小题。
    50.依据所学地理知识,判断该地貌景观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内蒙古高原
    51.通过对羊背石的观察,可以直接判断( )
    A.古冰川发育的厚度B.古冰川运动的方向
    C.古冰川作用的规模D.古冰川形成的时间
    【答案】50.A 51.B
    【解析】50.羊背石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景观,冰川地貌主要分布于有冰川分布的地区,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有大量冰川分布,而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均基本没有冰川分布。因此该地貌景观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1.羊背石由于冰川侵蚀作用方式不同,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不同,因此可以根据羊背石坡度判断哪一侧是迎冰面,哪一侧是背冰面,从而判断古冰川运动的方向,B正确;羊背石并不能反映古冰川发育的厚度、古冰川作用的规模和古冰川形成的时间,ACD错误。故选B。
    (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广东某丹霞地貌景观图,该地貌主要发育于白垩纪的红色地层。该地质时期,当地主要受信风、副高控制。完成下面52-53小题。
    52.该地貌景观的物质组成是( )
    A.砂砾岩B.石灰岩C.石英岩D.花岗岩
    53.该红色地层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为( )
    A.冷湿B.暖湿C.冷干D.暖干
    【答案】52.A 53.D
    【解析】52.读图可知,景观地层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属于沉积岩,石英岩属于变质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排除CD;图中岩石有颗粒度较大的砾石夹杂在砂岩当中,属于砂砾岩,石灰岩没有粗大的砾石,A正确,B错误。所以选A。
    5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红色地层是发育于白垩纪,该地质时期,当地主要受信风、副高控制,受信风和副高控制下,以晴朗天气为主,降水较少,气温较高,气候特征为暖干,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2023·山西·统考高考真题)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54-56小题。
    54.青藏高原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 )
    A.基岩风化B.流水搬运C.冰川搬运D.风力搬运
    55.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低B.大气含氧量低C.蒸发弱D.太阳辐射强烈
    56.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 )
    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54.D 55.A 56.C
    【解析】54.由材料可知,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说明其来源不是基岩风化,A错误;冰川搬运不具备分选性,冰川沉积物的粒径大小为杂乱无章,C错误;流水搬运来的沉积物主要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而草毡层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B错误;风力搬运范围广,不受地表起伏影响,所以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多来自风尘输入,其来源可能是附近的冰川与河流沉积物,也可能是千里之外的干旱区,D正确。故答案选D。
    55.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微生物的分解受到抑制,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A正确;土壤中的根系主要是进行厌氧分解,空气中的含氧量对土壤中根系的分解影响较小,B错误;蒸发弱、太阳辐射对土壤中植物死根分解影响较小,CD错误。故答案选A。
    56.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以起到隔热作用,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缓解下部冻土融化,②正确,①错误;草毡层具有水分保蓄及调节地表径流作用,增加下渗量,增加地下水补给,③正确,④错误。②③正确,故答案选C。
    (2023·山西·统考高考真题)莲花盆是一种独特的地下喀斯特景观。它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下图)。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据此完成下面57-58小题。
    57.形成莲花盆需要( )
    ①水自洞顶不断滴落②水沿洞壁缓慢渗出③不断流动的薄层水④相对静止的薄层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8.曾经流过该段溶洞的地下河为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提供的关键条件是( )
    A.曲折的河道B.平坦的河床
    C.充足的水汽D.丰富的泥沙
    【答案】57.A 58.B
    【解析】57.由材料可知,莲花盆为地下喀斯特景观,所以其主要为沉积地貌,根据其盆状特点,可判断其水自洞顶不断滴落,而非沿洞壁缓慢渗出,①正确,②错误;水自洞顶不断滴落,汇聚在地面低洼处,积满后溢出,相对于静止的薄层水,流动的水会有更多的钙沉积,且“薄层”有利于其与二氧化碳充分接触从而形成沉积,③正确,④错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58.由上题分析可知,莲花盆的形成需要有平整的洞底,能形成浅水池,且有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故平坦的河床可以提供大量符合条件的平坦的地形,从而形成薄层水环境,有利于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B正确;曲折的河道不能说明流速缓慢,故A错误;充足的水汽和丰富的泥沙对形成喀斯特地貌没有什么直接作用,故CD错误。故选B。
    59.(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音河流域位于盛行西风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地区。巴音河在宗务隆山以南形成了大面积的冲洪积扇;2015年12月,当地对该区域巴音河出山口长约4km的河道进行了硬化。图a示意巴音河冲洪积扇及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图b示意图a中P1,P2两点之间的水文地质剖面。

    (1)分析图a中布赫特山西南麓山前区域发育较大面积沙丘的主要成因。
    (2)如图b所示,巴音河河道所在区域地下水含水层明显较厚,且在河道以南出现地下水溢出。请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形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
    (3)指出巴音河出山口段河道硬化对其下游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答案】(1)布赫特山以西地区细粒碎屑物质丰富;受盛行西风搬运,形成风沙流;受西北-东南走向的布赫特山脉阻挡,叠加山丘北侧局地地形影响,有利于沙丘发育和存续。
    (2)含水层较厚的原因:此区域为向斜构造,利于冲洪积物堆积;断层加剧凹陷,进一步增加冲洪积物堆积厚度,导致含水层明显增厚。
    地下水在河道以南溢出的原因:德南隆起是背斜构造,阻挡地下水水平运动,抬升地下水位;地下水通过河道南侧断层处形成的通道,溢出地表。
    (3)影响:造成地下水水位抬升。
    理由:该段硬化河道减少了出山口区河水下渗,加大了向下游的径流量;下游河段下渗量增大。
    【详解】(1)沙丘发育原因类问题需要从沙丘的沙源、动力因素、阻挡因素三方面考虑。结合巴音河冲洪积扇及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可以看出,布赫特山以西地区冲积平原广布,细粒碎屑物质丰富,提供沙源;该地处于盛行西风带,受盛行西风搬运,形成风沙流;最后受西北-东南走向的布赫特山脉阻挡,风力携带沉积物过程中不断减速堆积在山前。
    (2)结合材料要求从地质构造角度进行分析。含水层较厚的原因与该位置的向斜地质构造相关,向下凹陷的1构造利于冲洪积物堆积;加上周围的断层加剧凹陷,进一步增加冲洪积物堆积厚度,地下水淤积导致含水层明显增厚。地下水在河道以南溢出的原因与该位置的背斜地质构造相关,德南隆起是背斜构造,向上凸起的背斜可以阻挡地下水水平运动,抬升地下水位,当地下水运动至地河道南侧断层处通过断层形成的通道溢出地表。
    (3)河道硬化对其下游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主要从下渗作用的变化角度分析。巴音河出山口段河道硬化使得该段河流下渗量减少,加大了向下游的径流量;下游河流水量增大,下游河段下渗量增大,导致地下水水位抬升。
    60.(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左为滇池流域示意图。海口河为滇池湖水的唯一出口,元代以来多次疏浚。明代,滇池南岸有大量移民迁入,水稻种植面积逐渐增加。清代,人们在柴河下游相继开挖了十余条沟渠。明清时期,柴河三角洲面积显著扩大。图右示意明清时期柴河三角洲的聚落分布。
    (1)说明明清时期人类活动对柴河三角洲面积扩大的影响。
    (2)分析与A区域相比,B区域聚落密度大的原因。
    【答案】(1)开垦耕地,破坏了植被,河流含沙量增大,三角洲沉积的泥沙量增多;开挖沟渠,利于地表水流动,带入三角洲沉积的泥沙量增多。
    (2)A区域位于河流下游,地势更为低平,水流不畅,多洪涝灾害;河汊越多,耕地更为破碎;而B地地势更高,洪涝灾害的隐患更小,同时土地更加集中成片,利于耕作。
    【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明代,滇池南岸有大量移民迁入,水稻种植面积逐渐增加。开垦耕地,破坏了植被,河流含沙量增大,三角洲沉积的泥沙量增多;清代,人们在柴河下游相继开挖了十余条沟渠,破坏了表土,同时利于地表水流动,带入三角洲沉积的泥沙量增多。
    (2)读左图可知,柴河自南向北注入滇池,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A区域位于河流下游,地势更为低平,水流不畅,多洪涝灾害;越接近河口,河汊越多,耕地更为破碎,不利于耕作;而B地地势更高,排水条件更好,洪涝灾害的隐患更小,同时土地更加集中成片,利于耕作。
    相关试卷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冰川地貌与峡湾地貌(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 冰川地貌与峡湾地貌(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冰川地貌与峡湾地貌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微专题冰川地貌与峡湾地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 地貌(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 地貌(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地貌讲义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地貌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项练习6.6 河流地貌(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项练习6.6 河流地貌(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项练习66河流地貌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专项练习66河流地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6 地貌(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