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大家都来学化学(考题猜想)(8大题型)-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科粤版2024)
展开▉题型1 化学的研究领域
【例1】以下是我国2023年在科技上取得的重大成果,其中跟化学无关的是( )
A.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投用
B.实现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
C.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通过工艺测试
D.“三峡氢舟1号”氢燃料动力示范船首航
【答案】C
【解析】A、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投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将二氧化碳吸收,使用时,再加入试剂产生二氧化碳,与化学有关,故A错;
B、实现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取淀粉,与化学有关,故B错;
C、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通过工艺测试,是与物理有关,故C正确;
D、“三峡氢舟1号”氢燃料动力示范船首航,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制取氢气,与化学有关,故D错。
故选:C。
【变式1-1】下列图片中的内容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 )
A.研制新材料 B.研究转基因食品
C.研究激光武器 D.研究AI人工智能
【答案】A
【解析】A、研制新材料,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研究转基因食品,属于生物学领域研究的内容,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研究激光武器,属于多学科交叉的产物,与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光学工程、材料基础学、大气科学等学科密切相关,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AI人工智能属于计算机领域的研究范畴,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变式1-2】化学改善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
A.研究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
B.开发高效低毒农药促进粮食增收
C.用射电望远镜观测天体运动
D.研制治疗癌症的新药
【答案】C
【解析】A、研究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是资源的综合利用,属于化学研究范围,故A错;
B、开发高效低毒农药,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B错;
C、用射电望远镜观测天体运动,属于天文学领域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C正确;
D、研制治疗癌症的新药,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D错。
故选:C。
【变式1-3】美国为了遏制我国的高科技发展,进行了技术封锁。为了打破封锁,我国进行了一次工业大摸底,去市场调研一番,最后发现,原来只是“毛衣穿反了”。下列有关研究和化学无关的是( )
A.巨力集团研究出用于航空母舰阻拦索的钢丝绳
B.光威企业造出了T400级别的碳纤维材料
C.光启企业研究出具有隐身功能的防锈油漆
D.360研究出更出色的电脑安安全软件
【答案】D
【解析】A、巨力集团研究出用于航空母舰阻拦索的钢丝绳,涉及金属材料,与化学相关,故A错;
B、光威企业造出了T400级别的碳纤维材料,属于材料的分类,涉及复合材料,与化学相关,故B错;
C、光启企业研究出具有隐身功能的防锈油漆,涉及防锈措施,与化学相关,故C错;
D、360研究出更出色的电脑安安全软件,与化学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题型2 化学的用途
【例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关于化学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化学生成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B.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保障人体健康
C.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D.利用化学合成的物质对人体有害,应该杜绝使用化学产品
【答案】D
【解析】A、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新型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故A正确;
B、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故B正确;
C、化学在开发新材料、可替代能源方面将起到重要作利用,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故C正确;
D、利用化学合成的物质有的对人体有利,有的对人体有害,应该合理使用化学产品,故D错误。
故选:D。
【变式2-1】科教兴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 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C.化学为人类开发了新能源 D.化学研究与创造新型的半导体材料
【答案】B
【解析】A、化学的发展研制了很多的新材料,A选项正确,故A选项不符合要求;
B、化学的发展能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说化学的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认识不正确,故B选项符合要求;
C、化学的发展为人类开发了新能源,C选项正确,故C选项不符合要求;
D、化学研究与创造新型的半导体材料,D选项正确,故D选项不符合要求。
故选:B。
【变式2-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应用不能体现化学改善人类生活的是( )
A.生产让人们穿着舒适的新型布料 B.研发低毒农药保证粮食丰收
C.使用甲醛浸泡食品以保持新鲜 D.研发新材料制造高质量船只
【答案】C
【解析】A、生产让人们穿着舒适的新型布料,体现化学改善人类生活,故A正确;
B、研发低毒农药保证粮食丰收,体现化学改善人类生活,故B正确;
C、甲醛有毒,不能使用甲醛浸泡食品以保持新鲜,不能体现化学改善人类生活,故C错误;
D、研发新材料制造高质量船只,体现化学改善人类生活,故D正确。
故选:C。
【变式2-3】化学与我们人类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下列有关化学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为人类治疗疾病提供了重要的药物保障
B.化学让环境污染严重,所以应该禁用化学
C.化学为农业生活提供了化肥,提高了粮食产量
D.化学指导人类合理的利用资源
【答案】B
【解析】A、许多药物,包括抗生素、止痛药、抗癌药等,都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或提取的,这些药物在治疗疾病、缓解痛苦、延长生命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故说法正确;
B、化学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料,人类离不开化学,但是化学的迅速发展,也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而我们可以利用化学防治环境污染,故说法错误;
C、化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通过施用化肥,我们可以为作物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提高粮食产量,故说法正确;
D、化学在资源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化学方法,我们可以对自然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附加值,同时,化学还可以指导我们开发新的资源替代品,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这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故说法正确。
故选:B。
▉题型3 化学实验的常见仪器
【例3】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进行实验。如图是实验室常用仪器,据图回答问题:
(1)量取5mL水,需要选择的仪器是 (填字母)。
(2)现欲加热100mL的水,除了需要带铁圈的铁架台和陶土网之外,还需上述仪器中的 (填字母),加热时要利用火焰的 (选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
(3)指出下列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加热试管中的固体时,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后果是 。
【答案】(1)AC;(2)FG;外焰;(3)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解析】(1)量取5mL水,需要选择的仪器是10mL量筒和胶头滴管,首先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在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线,故填:AC;
(2)现欲加热100mL的水,除了需要带铁圈的铁架台和陶土网之外,还需上述仪器中的酒精灯和烧杯;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要利用火焰的外焰部分;
(3)加热试管中的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若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后果是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变式3-1】实验室中通常存放固体药品的装置是( )
A.B.C.D.
【答案】A
【解析】实验室中固体药品通常保持在广口瓶中。
A、该仪器为广口瓶,故选项正确。
B、该仪器为细口瓶,故选项错误。
C、该仪器为滴瓶,故选项错误。
D、该仪器为集气瓶,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变式3-2】下列各组仪器中,都能直接加热的一组仪器是( )
A.试管、烧杯、蒸发皿B.集气瓶、烧瓶、烧杯
C.试管、燃烧匙、蒸发皿D.试管、量筒、燃烧匙
【答案】C
【解析】A、试管、蒸发皿均能直接加热,烧杯必须垫石棉网才能加热,故错误;
B、集气瓶不能用于加热,烧瓶、烧杯必须垫石棉网才能加热,故错误;
C、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均能直接加热,故正确;
D、量筒不能用于加热,故错误。
故选:C。
【变式3-3】结合下列实验室常用仪器回答问题:
(1)需要垫陶土网加热的仪器是 (写名称)。
(2)给少量液体加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3)用①量取10mL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 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则实际所取的液体体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mL。
【答案】(1)烧杯;(2)②⑥⑦;(3)凹液面的最低处;小于
【解析】(1)烧杯的底面积较大,为了受热均匀,在加热时需要垫陶土网;
(2)给少量液体加热需要试管、酒精灯和试管夹,故需要用到的仪器有②⑥⑦;
(3)用①量筒量取10mL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则实际所取的液体体积小于10mL。
▉题型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例4】(2024•滨州)试管是实验中常用仪器,试管口朝向可能因实验的不同而不同。下列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错误的是( )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
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
【答案】C
【解析】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故选项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正确。
B、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故选项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正确。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选项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选项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正确。
故选:C。
【变式4-1】(2024•山西)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常用倾倒的方法取用。如图所示,关于实验用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
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B.试剂瓶标签的位置
C.试剂瓶瓶塞的放置D.试管口倾斜的方向
【答案】D
【解析】A、使用试管时,加热的情况下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不加热的情况下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图中液体超过了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故选项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要对准手心,以防止腐蚀标签,故选项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以防止污染试剂,故选项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试管要倾斜,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变式4-2】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安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添加酒精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熄灭酒精灯
【答案】A
【解析】A、酒精灯熄灭后,用漏斗往酒精灯里加酒精,选项A操作正确;
B、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只能用火柴、打火机等,选项B操作不正确;
C、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不能用内焰加热,选项C操作不正确;
D、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选项D操作不正确。
故选:A。
【变式4-3】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试剂:先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面上,防止 。倾倒液体时,标签应 ,防止腐蚀标签。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选填“迅速”或“缓慢”)倾倒,以防止 ,倒完液体后应立即盖紧瓶塞,防止 ,把瓶子放回原处,以备下次取用。
【答案】防止腐蚀桌面或污染试剂;朝向手心;缓慢;试剂洒落或溅出;试剂挥发或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变质
【解析】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以防止腐蚀桌面或污染试剂;倾倒液体时,标签应朝向手心,以免腐蚀标签;瓶口紧挨试管口,缓慢倾倒,以免试剂洒落或溅出;倾倒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防止试剂挥发或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变质。
▉题型5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例5】如图所示为我国唐代名画《捣练图》。画卷呈现的工序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捶打织品B.梳理丝线C.缝制衣物D.烧炭熨烫
【答案】D
【解析】A、捶打织品是改变织品的形状,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
B、梳理丝线,改变了丝线的缠绕状态,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
C、缝制衣物,改变了丝线的空间位置,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
D、烧炭熨烫,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
故选:D。
【变式5-1】古代典籍《齐民要术》中记载了用小麦制作酒曲的工艺,该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淘洗小麦B.磨碎小麦C.小麦发酵D.压成曲饼
【答案】C
【解析】A、淘洗小麦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磨碎小麦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小麦发酵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压成曲饼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变式5-2】(2024•河南)我国的古代发明及应用所包含的下列物质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B.陶瓷烧制C.活字印刷D.火药爆炸
【答案】C
【解析】A、粮食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陶瓷烧制,瓷器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活字印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D、火药爆炸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变式5-3】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古诗词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两岸猿声蹄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答案】A
【解析】A、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两岸猿声蹄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题型6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例6】中国古籍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燃烧变成灰色B.可燃性
C.难溶于水D.熔点高
【答案】B
【解析】A、燃烧变成灰色是化学变化,不是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难溶于水是物质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熔点高,熔点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变式6-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汞呈液态B.铜呈紫红色
C.碳酸易分解D.氧气不易溶于水
【答案】C
【解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A、汞呈液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铜呈紫红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
C、碳酸易分解,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变式6-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硫黄的国家,在东汉《神农本草经》中曾提到纯硫提炼法。下列关于硫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淡黄色固体 B.难溶于水 C.熔点低 D.能在空气中燃烧
【答案】D
【解析】A、淡黄色固体,描述的是硫的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难溶于水,描述的是硫的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熔点低,描述的是熔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硫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选项正确。
故选:D。
【变式6-3】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它是紫红色的,富有延展性,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在湿空气中表面生成铜绿。铜和铜合金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性质属于铜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紫红色 B.有延展性
C.能导热,能导电D.能在表面生成铜绿
【答案】D
【解析】A、紫红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B、延展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C、能导热,能导电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D、铜在潮湿空气中表面会生成铜绿,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故选D。
▉题型7 物质性质与用途
【例7】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用于去除冰箱异味 B.氧气用于供给呼吸
C.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B
【解析】A、活性炭用于去除冰箱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氧气用于供给呼吸是利用氧气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有色的光,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变式7-1】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天然气可做燃料 B.氮气充入食品袋延长保质期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氧气用于气焊气割
【答案】C
【解析】A、天然气可做燃料是利用天然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氮气充入食品袋延长保质期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不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氧气用于气焊气割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变式7-2】下列物质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食盐能溶于水B.氧气有助燃性
C.酒精易挥发D.蔗糖有甜味
【答案】B
【解析】A、食盐能溶于水,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氧气有助燃性,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酒精易挥发,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蔗糖有甜味,味道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变式7-3】雨雪天气,动车组列车在运行中要撒专用石英砂防滑,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下列与防滑无关的性质是( )
A.白色粉末B.熔点高C.硬度大D.难溶于水
【答案】A
【解析】A、白色粉末,颜色状态与防滑无关;故选项正确;
B、动车运行中摩擦会发热,所以需要熔点高的摩擦剂,与防滑有关;故选项错误;
C、使用的摩擦剂硬度一定要大,不易被碾碎,与防滑有关;故选项错误;
D、难溶于水,不能被雪水溶解而失去摩擦力,与防滑有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A。
▉题型8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与方法
【例8】探究天然气燃烧的变化。
小刚同学在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天然气燃烧的现象,他认为天然气燃烧应属于化学变化。小刚在妈妈的帮助下对此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天然气燃烧是化学变化吗?
【查阅资料】天然气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猜想与假设】天然气燃烧是化学变化。
【收集证据】小刚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打开天然气,并将其调至小火, 。
分析: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水和二氧化碳。
【获得结论】天然气燃烧为化学变化。
【反思与交流】
天然气燃烧过程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小刚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你认为小刚的观点是否正确 ,举一例说明 。
【答案】 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玻璃杯,发现有水雾,迅速倒转,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不正确 灯通电发光、放热
【详解】[收集证据]
若想证明生成物中含有水和二氧化碳,可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玻璃杯,发现有水雾,则说明有水生成,再迅速倒转,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则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反思与交流]
灯泡通电时也发光、放热,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小刚的观点正确。
【变式8-1】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红同学建议,可以用石灰水鉴定一下气体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设计实验B.收集证据
C.获得结论D.反思与评价
【答案】A
【解析】小红同学建议,可以用石灰水鉴定一下气体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
故选:A。
【变式8-2】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一环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设计的步骤有:
①充分占有资料;②设计合理方案;③明确实验目的;④进行科学实验;⑤准备实验器材
其正确的设计步骤是( )
A.③①④⑤B.①③②C.③①②⑤D.③①②④
【答案】D
【解析】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的设计的步骤有:③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阐明实验原理,分析现有仪器和药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药品;
①根据实验的特点,设计实验装置,画出装置草图,掌握充分的资料;
②根据实验的要求,设计可行的操作步骤和观察重点,分析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如反应过程中是否需要除杂及尾气处理等);
④进行科学实验;
③①②④是正确的设计步骤,⑤是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不是科学实验的设计步骤;
故选:D。
【变式8-3】《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传世科普经典。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蜡烛燃烧展开了以下探究。
任务一: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进行实验】同学们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
(1)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小组讨论】
(2)若欲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则应进行的操作是 。
【得出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任务二:比较空间站中蜡烛的燃烧与地面有什么不同
(3)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课堂上,当蜡烛被老师点燃后,我们可以看到与地面蜡烛的火焰不同,①空间站中燃烧的蜡烛火焰呈现蓝色,②火焰形状近似球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请你选择一个不同现象加以说明。你的选项是 (填①或②),原因是 。
【答案】(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看是否有水雾形成
(3) ①(或②) 选择①在空间站里,对流十分微弱,氧气的补充不如地面及时,蜡烛的燃烧也不如地面充分,火焰的温度也会更低一些,蓝色火焰就是燃烧温度低的一个表现。(或选择②在空间站里,重力较小,燃烧后的气体向各个方向运动的趋势相同,不管蜡烛的方向朝向哪里,它的火焰都近似球形。)
【详解】(1)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会有水雾形成,就可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
(3)选择①在空间站里,空气流动性差,消耗的氧气补充的不及时,蜡烛的燃烧不如地面充分,火焰的温度比地面上低一些,故火焰呈蓝色。(选择②在空间站里,微重力环境几乎消除了浮力对流,燃烧后的气体向各个方向运动的趋势相同,不管蜡烛的方向朝向哪里,它的火焰都近似球形。)
题型1 化学的研究领域
题型2化学的用途
题型3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题型4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题型5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题型6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题型7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题型8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与方法
专题04 维持生命的物质—氧气、水(考题猜想)(12大题型)-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科粤版2024): 这是一份专题04 维持生命的物质—氧气、水(考题猜想)(12大题型)-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科粤版2024),共11页。
专题01 大家都来学化学(考点清单)(讲+练)-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科粤版2024): 这是一份专题01 大家都来学化学(考点清单)(讲+练)-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科粤版2024),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与家居,化学课的学习内容,用于加热的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3 物质的构成与组成(考题猜想)(10大题型)-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科粤版2024): 这是一份专题03 物质的构成与组成(考题猜想)(10大题型)-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科粤版2024),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