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启声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启声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3页。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
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考古工作者在良渚官井头遗址的公共墓地中央的数座大墓中发现,每座大墓中除了几件基本的陶器配置和个别石钺外,其余的随葬品均为玉器,数量在23至53件之间。这些大墓规模宏大,在墓群中十分醒目。材料可用于说明,良渚文化时期( )
A. 部落战争规模宏大B. 早期国家雏形显现
C. 阶级分化较为明显D. 氏族公社开始产生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材料反映了良渚文化某公共墓地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差异和贫富差别,这是当时阶级分化较为明显的写照,C项正确;个别石钺(兵器)的出土,不能说明当时战争规模大,排除A项;单凭墓葬所呈现的阶级分化,还不足以说明早期国家的雏形显现,排除B项;氏族公社在尚未产生贫富分化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已经产生,排除D项。故选C项。
2. 截止到2000年,我国已发现的史前城址中的绝大多数属于龙山文化时期,这些城址不同于普通聚落,而是地域性中心聚落 , 城墙的修建反映其防御强度不断增强 。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
A. 出现了文字B. 进入了奴隶社会
C. 城市开始出现D. 出现了早期的文明曙光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概况可知:材料中龙山文化时期、地域性中心聚落、城墙修建、防御强度加强等信息体现出当时即将迈入文明社会门槛,出现了早期的文明曙光,D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出现了文字,排除A项;题干中的材料并不能说明此时已经建立了森严的等级秩序,不能得出进入了奴隶社会,排除B项;材料中涉及出现了地域性中心聚落,但未涉及其规模,不能表明城市开始出现,排除C项。故选D项。
3. 《竹书纪年》记载:“禹立四十五年,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丧毕,天下归启。”“天下归启”说明( )
A. 社会贫富分化出现B. 最早奴隶制国家建立
C. 阶级分化日益明显D.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西周时期(中国),材料中“天下归启”表明,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世袭制代替了传统的禅让制,D项正确;“天下归启”并不能说明贫富分化出现、阶级分化明显,排除A、C两项: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由禹建立,排除B项。故选D项。
4. 目前发现的甲骨文单字达5000 以上,其字形结构相当复杂,会意、假借、形声、转注在其中皆可找到实例;甲骨文语法完备,已有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之分;句式结构也与其后的古汉语大体一致。据此可推断出( )
A. 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已经形成B. 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加强
C. 商代文明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D. 中原地区与周边交流频繁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从材料中甲骨文单字的数量、字形结构、造字方法、语法、句式结构等信息可以得知商朝时期的甲骨文是一个较为成熟的文字体系,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据此推测商代文明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排除A 项;材料未涉及民族关系与民族认同,排除B项;从材料无法得知中原地区与周边的交往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5. 西周的分封制有三种类型,其中之一是: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植焉。这说明分封制有利于( )
A. 实现周王权力集中B. 推动边疆经济发展
C. 扩大周朝势力范围D. 维护国家统一安定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植焉”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制开拓荒地,拓展了疆域范围,C项正确;西周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势力范围的扩张,非推动边疆经济发展,排除B项;材料与维护国家统一安定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6. 西周时期,一次完整的封建和册命程序须有三个环节:封建、册命典礼前的准备;封建、册命典礼时的命官授职;封建、册命典礼后的具体落实。西周的这一做法( )
A. 保证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实施B. 解决了统治阶级内的矛盾冲突
C. 确立了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D. 彰显了朝廷对地方统治的重视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作用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材料重点强调了西周时期一次完整的封建和册命程序的三个环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做法彰显了朝廷对地方统治的重视,D项正确;“保证了”说法绝对,且材料也无法体现嫡长子继承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统治阶级内矛盾冲突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仅根据册封的环节内容无法推知西周时期确立了金字塔的等级结构,排除C项。故选D项。
7. 春秋时期成书的《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汇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四言诗为主,内容丰富,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诗经》的出现( )
A. 突破了神权主义精神桎梏B. 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已形成
C. 显示出浪漫主义不合时宜D. 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诗经》以四言诗为主,内容丰富,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是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春秋时期受到神权主义精神桎梏,排除A项;中国传统文化已形成,叙述不准确,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诗经》不是浪漫主义风格,排除C项。故选D项。
8. 西周时期,小宗为大宗的家臣是惯例;春秋战国时期,家臣对卿大夫的依赖性减弱,选任家臣的血缘限制屡次被打破。这一转变( )
A. 顺应了列国纷争的局势B. 阻碍了各国变法的深入
C. 限制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 弱化了官僚的忠义观念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时空是西周时期。由材料可知,西周时期,小宗为大宗的家臣是惯例;春秋战国时期,家臣对卿大夫的依赖性减弱,选任家臣的血缘限制屡次被打破。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争霸战争,实现富国强兵的需要,重视人才,“任人唯贤”,从而提升国家的竞争力,顺应了列国纷争的局势,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家臣对卿大夫的依赖性减弱,选任家臣的血缘限制屡次被打破,有利于推动变法的深入,而不是阻碍各国变法,排除B项;血缘限制被打破,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排除C项;官僚的忠义观念并不是以血缘为基础的,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9. 春秋时期,北方有楼烦、林胡、赤狄、北戎、山戎等民族部落,而南方有巴、楚、吴、越等诸侯国;至战国后期,北方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东胡,而南方也仅余楚、越两个诸侯国。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A. 中原文化影响迅速扩大B. 孕育着走向统一的趋势
C. 华夏民族认同正式形成D. 南北文化交流大大加强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北方有楼烦、林胡、赤狄、北戎、山戎等民族部落,而南方有巴、楚、吴、越等诸侯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东胡,而南方也仅余楚、越两个诸侯国”可知,从春秋到战国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和南方的诸侯国数量明显减少,这主要是因为诸侯之间、诸侯同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导致的,说明的是当时孕育着走向统一的趋势,B项正确;材料与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是否扩大无关,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民族战争与交融,华夏认同观念开始形成,但是并未正式形成,排除C项;材料与南北文化交流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0. 湖北云梦睡虎地一座战国晚期的秦墓中出土了两片木牍,内容是秦国士兵黑夫写给兄长衷的信,询问自己的“爵位”授予有没有得到落实。由此可推知,战国晚期的秦国( )
A. 已击败楚国统一了南方地区B. 形成了完备的邮驿系统
C. 普通民众可借军功获得爵位D. 实现了便捷的商品流通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秦国士兵黑夫写信给兄长衷,询问自己的‘爵位’有没有得到落实”,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商鞅变法后军功爵制在秦国实施,C项正确;湖北原本是战国楚地,云梦睡虎地出土秦简不等于当时秦国已经统一了南方地区,排除A项;材料只能体现当时有信息传递系统,无法说明当时邮驿传递信息系统是否完备,排除B项;材料与商品流通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1.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游说列国,但均遭冷遇。这主要是因为( )
A. 儒学不适合争霸战争需要
B. 百家争鸣导致儒法之争激烈
C. 儒家思想未取得正统地位
D. 《四书》《五经》成为经典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孔子处于春秋晚期,当时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诸侯争霸,战乱动荡,孔子的“为政以德”不能适应时代和统治者的需要,因此其思想遭到冷遇,A项正确;孔子思想不受重视的原因主要是不能适应时代和统治者的需要,不是“百家争鸣导致儒法之争激烈”,排除B项;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期,因此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D项是在宋代,排除D项。故选A项。
12. 面对春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混乱局面,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与之观点类似的是( )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D.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孔子的主张是强调中央集权,认为礼乐征伐应由天子统一管理,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六合同风,九州共贯”表达的是天下统一、中央集权的思想,与孔子的观点类似,C项正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个人责任,排除A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自强不息,排除B项;“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强调变法创新,排除D项。故选C项。
13. 历史学家费正清指出“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变化,经济、政治都得到迅速的发展……人的思想现在可以自由驰骋了……”。关于这一时期的思想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
A. 孟子主张“德治”“民贵君轻”B.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C. 墨子主张“兼爱”“性本善”D. 韩非子主张“法治”,逍遥自在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结合所学内容额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B项正确;“德治”是孔子的主张,排除A项;“性本善”是孟子的主张,排除C项;逍遥自在是庄子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B项。
14. 秦始皇认为“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于是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在全国确立了( )
A. 分封制B. 宗法制
C. 郡县制D. 三公九卿制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朝建立后,有鉴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分裂割据争霸的现象,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排除A项;宗法制是秦朝建立前就已经存在的制度,排除B项;三公九卿制是中央的官僚制度,不是在全国推行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15. 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 经济水平B. 政治制度
C. 阶级斗争D. 文化形态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部落时代”主要是指原始早期国家阶段,“封建时代”是周代推行分封制的时代,“郡县时代”是中央集权体制之下的时代,因此划分的标准是政治制度,B项正确;经济水平、阶级斗争、文化形态与材料中的所强调的按政治标准划分的主旨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16. 秦朝统一中国以后,北逐匈奴、建筑长城,南抚夷、越、修筑灵渠,并且大量移民南北边地进行屯戍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修长城阻止了匈奴的袭扰B. 秦始皇推行“以法治国”思想
C. 修灵渠沟通了黄河和长江D. 移民屯戍有利于促进边地开发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秦朝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屯戍”即屯垦戍边,大量移民在南北边地驻扎下来开垦田地并进行边疆守卫,这有利于促进原本落后的边地得到开发,D项正确;长城阻止了匈奴袭扰不符合事实,它只是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排除A项;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是推行“以法治国”思想,与材料描述的信息不符,排除B项;灵渠沟通的是湘江和漓江,不是黄河和长江,排除C项。故选D项。
17. 有学者指出,中华文化认同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经济政治基础、天下一家的观念和代代相承的教育体系。据此理论,下列最利于秦代推动中华文化认同形成的措施是( )
A. 推广儒家思想B. 建立皇帝制度
C. 实行郡县制度D. 统一文字货币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秦朝中国。秦朝统一文字货币,有利于不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和文化交流,巩固了统一,推动中华文化认同,D项正确;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没有推广儒家思想,排除A项;秦朝建立皇帝制度,推广郡县制度,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影响后世的政治制度,而非促进文化认同,排除B项、C项。故选D项。
18.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频繁出巡。从公元前220年至公元前218年的三年时间内,秦始皇在旧六国的领地上巡游了一遍,并在多地刻石颂功,涉及范围甚广。秦始皇巡游( )
A. 使秦朝确立起皇帝制度B. 意在宣德扬威和安抚天下
C. 是秦朝实行仁政的表现D. 表明秦朝治理基层能力强
【答案】B
【解析】
秦始皇巡游六国,并在多地刻石颂功,而且涉及范围甚广,其目的是宣扬威德和安抚天下,B项正确;皇帝制度是秦始皇通过称帝等措施确立起来的,排除A项;秦始皇频繁出巡并刻石记功不是实行仁政的表现,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秦朝基层治理概况,排除D项。故选B项。
19. 秦律规定,迁移户口者,须事先申请,经批准,办妥更籍手续后方能生效,否则要受到严厉制裁;若发现隐匿人口或以小报老、以壮报残,里典、伍老及同伍邻人不予告发,要受到经济处罚及流放。秦朝上述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 强化中央集权B. 保障赋役征发
C. 掌握人口实况D. 加强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从材料信息可知秦朝对于民众的户籍变动及户籍登记有严格的管理要求,违反相关规定会受到严厉的惩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王朝的户籍制度不仅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更有保证赋税征收和徭役摊派的目的,B项正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控并不是上述政策的主要目的,排除 A 项;秦朝上述政策可以帮助国家掌握人口实况,但并非主要目的,排除C 项;加强君主专制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0. 明代思想家李贽说,李斯提出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是“千古创论”。就算是先古圣王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来当政,他们也会采取郡县制。该观点意在说明( )
A. 李斯有远大的政治抱负B. 秦统一的历史功绩
C. 制度变革是历史必然D. 郡县制始于周文王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李斯提出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是‘千古创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广郡县制度,建立起了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奠定封建社会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原则,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C项正确;“李斯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秦统一的历史功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郡县制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不是周文王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读史方舆纪要》所录先秦战例大多出自《春秋三传》《史记》《国语》《战国策》等书,因此其中的六百多条战例集中于春秋战国。而在春秋变革、战国纷争之中,除楚国及吴、越地域偏南外,其余各国皆在北方。若以南北划分,大致北方省份(山东、河南、陕西等)的战例占九成,南方数省则只有十分之一。
——摘选自施和金《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分布》
材料二 战国时代,在大规模的残酷战争中,全国人民都遭受了深重的苦难。如同苏秦所说,一场大战,所有战死者的安葬、医药费用和车马武器的损失,“(天下)十年之田,而不偿也”。在人民心理都趋向于政治统一且周天子不起作用的当时,人民的愿望和思想总要有一个寄托,于是不同学派的学者提出了不同主张。墨子就说:“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天下既已治,天子又总天下之义,以尚同于天。”孟子针对当时兼并战争中“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情况,也说“定于一”,而且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荀子认为“天下归之谓王”,就是说,做到天下归心,就能完成统一的“功业”。《吕氏春秋》不但提出了建立统一的集权国家的迫切要求,同时还明确指出了“民之所走(归向)”是在建立统一的集权国家过程中“不可不察”(《功名》)的问题。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上古时代(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战例多分布于北方的地理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发生的影响。
【答案】(1)地理原因: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分封的大国、强国大都集中在北方。
(2)影响:造成局势动荡和社会经济破坏;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思想界出现了旨在实现统一的思想,为政治统一提供了理论基础;客观上加深了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了解;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感的增强;使秦国实力增强,成为统一的主导力量。
【解析】
【小问1】
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大致北方省份(山东、河南、陕西等)的战例占九成”和所学可得出,山东、河南、陕西等是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均在北方;分封的大国、强国(齐、晋、宋等)大都集中在北方。
【小问2】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由材料二“一场大战,所有战死者的安葬、医药费用和车马武器的损失,‘(天下)十年之田,而不偿也’”可知,造成局势动荡和社会经济破坏;由材料二“在大规模的残酷战争中,全国人民都遭受了深重的苦难”可知,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由材料二“在人民心理都趋向于政治统一且周天子不起作用的当时,人民的愿望和思想总要有一个寄托,于是不同学派的学者提出了不同主张”可知,使思想界出现了旨在实现统一的思想,为政治统一提供了理论基础;结合所学可知,客观上加深了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了解;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感的增强;使秦国实力增强,成为统一的主导力量。
22. 战国的士阶层
战国时,士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此时的“士”已与出身无关,不再仅是卿大夫以下的低级贵族。他们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起于微贱,其共同的身份标志仅仅是知识、智慧和才能。他们不必再接受传统的贵族“六艺”教育,如带有军事训练性质的射、御等,不需要文武并重,而是基本以学习文化典籍为主,是比较单纯的文士。这些文士已经脱离了昔日分封制和等级制的束缚,不再是国君、卿大夫的家臣,而能够自由流动。他们学习知识并不是为了好奇,而是具有很强的功利性目的,即为了治国安邦、从事政治活动。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依据材料,指出战国时期士阶层的新变化。
(2)结合所学,分析战国时期士阶层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答案】(1)变化:出身限制逐渐被打破;自由流动性逐渐增强;文化属性不断加强;功利实用色彩不断增强。(任2点)
(2)原因: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官僚政治开始产生;私学兴盛,民间聚徒讲学,学术文化下移;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任2点)
影响:推动学术文化的繁荣,形成百家争鸣局面;为各诸侯国提供治国理政的理论基础;有利于各诸侯国变法改革,推动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任2点)
【解析】
小问1】
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变化:根据材料“此时的‘士’已与出身无关,不再仅是卿大夫以下的低级贵族”,可得出出身限制逐渐被打破;根据材料“他们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起于微贱,其共同的身份标志仅仅是知识、智慧和才能”,可得出自由流动性逐渐增强;根据材料“他们不必再接受传统的贵族‘六艺’教育,如带有军事训练性质的射、御等,不需要文武并重,而是基本以学习文化典籍为主,是比较单纯的文士”,可得出文化属性不断加强;根据材料“他们学习知识并不是为了好奇,而是具有很强的功利性目的,即为了治国安邦、从事政治活动”,可得出功利实用色彩不断增强。
【小问2】
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政治、文化和统治需求阶段特征进行分析,如: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官僚政治开始产生;私学兴盛,民间聚徒讲学,学术文化下移;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
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他们不必再接受传统贵族‘六艺’教育,如带有军事训练性质的射、御等,不需要文武并重,而是基本以学习文化典籍为主,是比较单纯的文士”,可得出推动学术文化的繁荣,形成百家争鸣局面;根据材料“他们学习知识并不是为了好奇,而是具有很强的功利性目的,即为了治国安邦、从事政治活动”,可得出为各诸侯国提供治国理政的理论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有利于各诸侯国变法改革,推动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们常把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并称为“秦国三大水利工程”。《淮南子·人间训》记述道,“(秦人)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秦人巧妙地利用了“漓水与湘水,出一山而分源”,其“分流”处距离仅“百余步”的地理形势,“以卒凿渠”,沟通“湘、漓之间”,形成了畅通的“粮道”,在最合理的地方,以最便捷的方式,用最经济的成本,成功连接长江和珠江南北两大水系。灵渠还利用弯道延长渠道长度,有效地平缓坡降,解决了因高差变化而带来的航行安全问题。可以推想,灵渠的设计很可能继承了郑国等“水工”的技术,同时“九嶷之南”的越人也在“舟行宜多水”的环境条件下,积累了丰富的水利学知识和航运学经验,以独异的智慧参与了灵渠的设计。在秦一统岭南地区后,灵渠发挥了多方面的作用。后人有诗赞曰:“灵渠胜似银河水,流入人间灌稻粱。”
——摘编自王子今《灵渠:秦代水利奇迹》
材料二
秦朝形势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人开凿灵渠的直接目的,并概括灵渠的修建所体现的先民智慧。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灵渠开凿的历史意义。
【答案】(1)直接目的:通过水路向岭南地区运送军粮。
先民智慧:选址合理;节约成本;利用弯道降低坡度;融合不同地域、民族的工程经验。
(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历史意义:巩固了秦对岭南的统治;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促进了运河沿线农业开发;为后世水利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小问1】
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时期的中国。直接目的:根据材料一“(秦人)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得出通过水路向岭南地区运送军粮。先民智慧:根据材料一“在最合理的地方,以最便捷的方式,用最经济的成本,成功连接长江和珠江南北两大水系。”得出选址合理;节约成本;根据材料一“灵渠还利用弯道延长渠道长度,有效地平缓坡降,解决了因高差变化而带来的航行安全问题。”得出利用弯道降低坡度;根据材料一“可以推想,灵渠的设计很可能继承了郑国等‘水工’的技术,同时‘九疑之南’”的越人也在‘舟行宜多水’的环境条件下,积累了丰富的水利学知识和航运学经验,以独异的智慧参与了灵渠的设计。”得出融合不同地域、民族的工程经验。
【小问2】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时期的中国。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一“在秦一统岭南地区后,灵渠发挥了多方面的作用。”得出巩固了秦对岭南的统治;根据图示中驰道信息可知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根据材料一“灵渠胜似银河水,流入人间灌稻粱。”得出促进了运河沿线农业开发;根据所学得出为后世水利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潮阳一中明光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战国策》和《汉书》中,【国货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启声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学期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启声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学期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