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县东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1. 《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下列遗址最有可能的是能体现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是( )
A. 仰韶文化遗址B. 二里头遗址
C. 殷墟遗址D. 红山文化遗址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原始社会时期,部落联盟首领根据各部落的推举和考察产生,“天下为公”,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这种做法称为“禅让”。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可见“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在夏朝发生的,因此最有可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二里头夏文化遗址,B项正确;仰韶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址,排除A项;殷墟遗址属于商代文化遗址,排除C项;红山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排除D项。故选B项。
2.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 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商朝到西周,王位继承方式由“兄终弟及为主”转变为“父死子继为主”。这说明王位世袭方式发生了一定转变。故答案为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君主寿命的长短,并且它与王位世袭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3. 《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据此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
A. 礼器B. 农具C. 食具D. 兵器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礼器是政治权力的象征,A项正确;商周时期只有极少量的青铜农具,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商周时期青铜器被视为“政治的权力”,食具、兵器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
4.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 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 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 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殷商以来,青铜器被大量用来祭祀祖先和鬼神。西周青铜礼器被用来维护和体现等级制度,正好体现的是宗法制度,排除C。商周时期的文字是铭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排除A。青铜器有两种基本功用,一是“纳(内)、入”,即盛装物件;一是“设”即陈设布列。青铜器的功用并未发生重大改变,排除D。抓住关键信息“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正好体现了历史传承的作用。选B。
5.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上述两项措施的共同点是( )
A. 以加强中央集权制为目标B. 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C. 试图通过分封来巩固统治D. 推动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西汉(中国)。根据材料“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制,广建封国,拱卫周王室,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得到巩固;根据材料“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可知,西汉统治者通过分封同姓诸侯王的办法来巩固统治,C项正确;西周时期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排除A项;无论是西周分封制,还是西汉的封国制,最终都导致了分裂割据,排除B项;君主专制正式确立于秦朝,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 专制王权强大
C.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D. 个人观念淡漠
【答案】C
【解析】
中国人的姓氏和血脉、家族相联在一起,因此中国人将姓置于个人名字之前,反映出家族宗法观念浓厚,故C正确;AB材料体现不出来,材料只是说的中国人的姓和名的组合与西方不同,排除;个人观念说法明显与材料相反,排除D。
7.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 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 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 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 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分封制下诸侯获得封位都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根据“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可知楚王自立为王的做法是对分封制的破坏,说明当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D;A项说法过于绝对,礼乐制度依然存在,排除;王位世袭制始终存在,并没有消亡,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宗法血缘关系,不能说明宗法关系开始解体,排除C。故选D
8.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
A. 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B. 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 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 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发现的战国中期墓葬,融合了越文化、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其形制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等,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B项正确;战国时期的墓葬不能印证“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排除A项;材料不足以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排除C项;战国中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
9.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家大都呼吁“选贤与能”。不认同这一理念的学派是( )
A. 儒家B. 墨家C. 道家D. 法家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可知,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层,其思想较为保守和倒退,并不积极主张变法改革,延揽人才,C项正确;儒家从孔子到孟子都表达出对贤能的思慕,如孔子的“见贤思齐”,孟子的“尊贤使能”等,排除A项;墨家代表社会下层小生产者的利益,主张“尚贤”,希望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排除B项;法家从商鞅到韩非皆主张“赏罚分明”,在人才使用方面革故鼎新,如商鞅“奖励军功”等,排除D项。故选C项。
10.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其显著的时代特征是( )
①社会大动荡 ②经济大发展 ③民族大分裂 ④制度大变革 ⑤文化大一统
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⑤
【答案】B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不断,因此社会动荡,但是这一时期生产力进步,经济得到大发展,同时各国变法,社会制度发生变化,①②④正确,B项正确;这一时期民族融合,而且文化尚未实现大一统,③⑤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 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A. 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B. 井田制度的繁荣
C.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D. 商业活动的衰退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背景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主要内容是小农生生产生活的景象,这一观点是孟子提出的,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能够提出这一观点是因为战国时期出现铁犁牛耕,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极大发展,使小农生产取代了井田制下集体生产,C项正确;休养生息政策是源于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观点,排除A项;这一时期井田制走向瓦解,排除B项;这一时期,工商食官不断崩溃,私营工商业不断发展,商业活动较之前而言是发展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2. 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
A. 推行仁政B. 以法治国
C. 规范行为D. 监督民众
【答案】C
【解析】
根据“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可得出孔子强调要身正。根据“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可得出韩非子强调要遵守法律。二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要求人们要遵守规则,规范行为,C项正确;A项是孟子的,B项是法家的,排除AB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3.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高度的文明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许多邦国部落逐渐融入,给“华夏”注入新的活力。“华夏”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
A. 推动了诸侯国富国强兵的步伐
B. 导致诸侯争霸的兼并局面更加剧烈
C. 成为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原因
D. 为统一多民族王朝建立奠定了基础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从春秋战国时期许多邦国部落逐渐融入,给“华夏”注入新的活力。“华夏”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奠定了基础,D项正确;各国变法推动了各国富国强兵的步伐,排除A项;民族融合没有加剧诸侯争霸,排除B项;生产力发展,诸侯争霸是礼崩乐坏的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14.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周代多用‘公、伯、子、男’等亲属称谓标识爵位”可知,周代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多用“公、伯、子、男”等亲属称谓标识爵位,说明等级制度与血缘关系有深厚渊源,D项正确;蒙古高原北部的匈奴遗址中出土锄头与镰刀,说明匈奴文化具有中原农耕文化有交流,无法确定是否具有浓厚的农耕色彩,排除A项;西周早期的何尊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录,记载的是周文王受命、周武王灭商、周成王完成周武王遗愿营建成周洛邑的重大历史事件,与华夏认同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是对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井田制的描述,此时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尚未确立,排除C项。故选D项。
15. 西周以前,图书属于国家秘藏,由史官掌管。春秋开始,各诸侯国拥有自己的藏书所,士阶层也已经能够读到官方藏书。进入战国时期,图书流通的速度大大加快,士阶层中私人藏书逐步增加。这一变化
A. 表明私人讲学日益普遍B. 具体反映了百家争鸣的状况
C. 实现诸侯富国强兵要求D. 有利于文化传播与学术繁荣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藏书从周天子的官府行为下移到诸侯,再下移到士大夫甚至私人,这促进了书籍的流动及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学术的繁荣,D正确;材料与私人讲学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A;“具体反映”的说法表述有误,排除B;材料与诸侯的富国强兵无关,排除C。
16. 秦国统一六国以前,主要采用军功入仕制,并辅以客卿入仕和由吏入仕(客卿:外来人才;吏官府里面的底层办事人员)。秦统一后,由吏入仕成为秦人入仕的主要通道。此变化
A. 体现了统治者治国思想的改变B. 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C. 顺应了巩固政权对人才的需求D. 说明了人才选拔制度的成熟
【答案】C
【解析】
秦国统一六国前为鼓励将士英勇杀敌、扩大疆域,以军功入仕制为主要进仕途径;秦统一后军事战争减少,为巩固统一、提高官吏素质,由吏入仕成为秦人入仕的主要通道,C项正确;从秦国到秦朝,治国思想一直都是法家思想,排除A项;秦统一前后,社会经济没有大规模变化,选官制度变化反映的是国家政治状况变化需要,排除B项;从军功入仕到由吏入仕是政治环境变化的结果,且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制度到隋唐科举制时才成熟,排除D项。故选C项。
17. 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杀)之”;周武王伐纣时也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而秦始皇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材料旨在论证( )
A. 上天是最高统治者B. 皇权代替上天行政
C. 政权因革的合理性D. 秦朝统一的必然性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有夏多罪,天命殛(杀)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所涉及的人物都强调自己是天命的执行者,从本质上是借助神权彰显政权的合理性,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商汤、周武王及秦始皇都以执行天命自居,其主要目的是强调自己政权的合法性,而不是强调上天是最高统治者,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皇权在秦始皇时期才出现,不符合商朝、西周时期,排除B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商汤、周武王和秦始皇以执行天命自居,没有强调秦朝统一的必然性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18.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 表明皇权受到了制约B. 有利于合理决策
C. 缓解了皇权相权矛盾D. 降低了行政效率
【答案】B
【解析】
根据“‘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可得出朝议可以集各方的意见,有利于决策更加合理,B项正确;最后由皇帝裁决,说明皇权没有受到制约,排除A项;矛盾并没有因此得到缓和,还有可能在朝议过程中激化矛盾,排除C项;这样并不会降低效率,排除D项。故选B项。
19.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废除分封制,创立郡县制。郡县两级的长官分别由中央任免,他们直接对中央政权负责。县自秦以后一直作为基本的行政区划,历代没有什么变化。秦朝这些举措( )
A. 为中国中央集权体制确立奠定基础
B. 在世界地理行政史上有划时代意义
C. 郡县二级的地方管理机制得以固化
D. 官僚政治已经完全取代了贵族政治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对后世影响深远,为中国中央集权体制确立奠定基础,A项正确;材料没有显示秦始皇这些举措对世界的影响,排除B项;秦以后出现过三级、五级地方行政区划,排除C项;郡县制只是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并不意味着完全取代,排除D项。故选A项。
20. 秦朝灭亡后,项羽在具有绝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取得咸阳后没有称帝,而是分封诸王,并自立为西楚霸王;他认为“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遂率部东归。这主要反映了项羽( )
A. 目光远大B. 观念传统
C. 审时度势D. 优柔寡断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灭亡后(中国)。根据材料“项羽在具有绝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取得咸阳后没有称帝,而是分封诸王,并自立为西楚霸王;他认为‘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遂率部东归”可知,项羽取得咸阳后分封诸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后率部东归,体现了项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没有进行政治制度革新,B项正确;项羽取得咸阳后分封诸王,这不属于目光远大的表现,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项羽观念传统,与审时度势无关,排除C项;材料主要反映了项羽观念传统,未体现项羽优柔寡断,排除D项。故选B项。
21. 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后,不断完善名号制度,将华美的词语加在自身及其亲属头上,如追尊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母亲为“皇太后”,姐妹为“长公主”,其子为“皇太子”“皇子”等。名号制度的不断完善旨在( )
A. 证明皇权来源的合法性B. 维护皇权的至高地位
C. 论证君权神授的合理性D. 推动权力向中央集中
【答案】B
【解析】
秦始皇不断完善皇帝名号制度,将华美的词语加在自身及其亲属头上,旨在维护皇权的至高地位,B项正确;皇家特殊的名号制度不能证明皇权来源的合法性,排除A项;君权神授理念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2. 汉初儒家代表人物陆贾的《新语》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陆贾的上述思想( )
A. 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B. 契合了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
C. 为尊崇儒术提供依据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初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穷,统治者难以剥削到很多东西。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因暴政而亡的教训。西汉初期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让战时逃亡在外的人回乡,发还原有的田宅;下令释放因饥饿自卖为奴婢的人为平民;田租定为十五税一,材料中陆贾无为胜有为的思想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法家思想,排除B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在汉武帝时期,不是西汉初期,排除C项;材料并未对西汉初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行论述,排除D项。故选A项。
23. 《史记》注最有影响的是“三家注”,即南朝裴驷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今有学者认为,除“三家注”外,还应有第四家注,即考古学家的注。该学者意在强调( )
A. 《史记》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B. 文献价值有赖于当代学者阐释
C. 文献必须得到出土文物的印证D. 考古资料有助于探求历史真实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除“三家注’外,还应有第四家注,即考古学家的注”可知,该学者认为对《史记》的研究,不能只看一些注解,还要看考古学家的注解,由此得出,考古资料有助于探求历史真实,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史记》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24. 中国是纸的发明地,敬惜字纸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过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知书写用纸的发明可能是在( )
A. 西汉B. 唐代C. 北宋D. 元代
【答案】A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学家在西安灞桥、甘肃天水、敦煌等地几次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麻纸,有的纸上面还有文字和地图,这证明在西汉时已出现书写用纸,A项正确;考古发掘表明,目前已知书写用纸的发明可能出现在西汉时,而非唐代和北宋,排除B项、C项;目前已知在西汉时可能已产生书写用纸,不是元代,排除D项。故选A项。
25.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 实行了崇尚儒家政策B. 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 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重视秦朝的文书,实际上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汉承秦制。汉初实行的黄老学说,道家思想。充分发挥文书功能,只是表面现象。材料并没有体现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B正确。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汉至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26. 有史料记载:“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国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以上史料反映的是( )
A. 相地而衰征B. 盐铁官营
C. 均输平准D. 摊丁入亩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故郡国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并结合所学而控制汉武帝采取了均输平准的方式,即均输官负责收取各地民众向朝廷进贡的土特产品,再拿到附近价高的地方出售,将钱交给中央,C项正确;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涉及盐铁官营的问题,且盐铁官营解决不了诸侯国贡品运输问题,排除B项;清朝雍正帝时摊丁入亩,排除D项。故选C项。
27. 《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诸子“百家争鸣”B. 始皇帝焚书坑儒
C. 汉武帝独尊儒术D. 司马迁撰《史记》
【答案】C
【解析】
《诗》《书》由孔子的私学教材最后位列汉代官方史书的第一大类,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地位的提升,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故选C项;诸子“百家争鸣”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始皇帝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大受打击,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B项;司马迁撰《史记》明显与孔子和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无关,故排除D项。
28. 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这种“风尚”反映了( )
A. 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B. 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
C. 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D. 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根据材料“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可知,东汉后期,天子至士乘坐牛车之所以成为一种风尚,是因为牛车稳而宽敞,是沉迷于享受的表现,由此体现了当时政治的衰颓,A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在东汉后期是否是戒奢尚俭,排除B项;天子至士喜乘牛车是为了享受,而不是重视农耕和农业,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乘坐车辆的变化,没有体现豪强势重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29. 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
A. 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B. 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 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D. 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及所学知识可得,刺史是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员,位卑权重,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宰相的不足,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刺史是监察官员,并非行政官员,故“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刺史代表的是皇帝,充当的是皇帝的耳目而非代表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
30. 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A. 农耕技术的推广B. 商业交往的便利
C. 军事战争的需要D. 礼乐制度的重建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与书数、射御等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战马对军队是非常重要的,故汉代设有专门的相马理论者,C项正确;农耕主要是铁犁牛耕,排除C项;汉代采取的是重农抑商政策,不会因为商业而专门设立相马课,排除B项;跟礼乐制度的重建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环太湖地区为分布中心的良渚文化,影响波及淮河流域地区、华南地区。良渚文化的代表包括有着高水平的制玉工艺、精美的磨光黑皮陶、通体磨光石器、精致漆木器。良渚文化遗址中虽并未发现黍、粟等旱作农业品种遗存,但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米(谷)、颖壳和小穗等不同的稻谷存在形态,其中以炭化米数量为多。稻米是良渚社会居民的食物主要来源。良渚文化中的墓葬,可分为两类。一类,如马桥文化中见到的那些小墓,其中有的无随葬品,有的仅随葬一些日常用品;另一类,如张陵山墓葬,往往不与“小墓”为伍,而葬于人工堆筑土台上,常使用棺、椁,以玉钺、琮、璧这类重器随葬。良渚社会在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等方面已经具备文明社会特征。
——摘编自郑云飞《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生业形态与稻作农业》等
材料二 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陆续发现了以玉器为主要随葬品的良渚文化大墓,琮、壁等玉礼器以及墓葬等级的差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达程度。2007年发现良渚古城,2015年确认水利系统,这些都将良渚文化推到了国家文明的高度,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为世界遗产。如果没有对良渚80多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中国在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已经存在如此成熟发达的文明社会。通过再现良诸文明的历史,可以发现它对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乃至后世中华文明,均产生了礼制、艺术、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这一过程同时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历程。
——摘编自刘斌《良渚与中国百年考古——被低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良渚文化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80多年的良渚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的历史意义。
【答案】(1)特征:以环太湖地区为中心,影响范围广;以精美的玉、黑皮陶、磨制石器等为物化特征;手工业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以稻作生产为主要形态;社会成员存在等级差别;已具备文明社会特征。(答出三点即可)
(2)意义:为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手工业、城市建设、社会状况以及国家文明等提供了重要史料;丰富了人们对中华民族文明起源的认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谱系,同时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历程。(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1)特征:根据“以环太湖地区为分布中心的良渚文化,影响波及淮河流域地区、华南地区”可得以环太湖地区为中心,影响范围广;根据“良渚文化的代表包括有着高水平的制玉工艺、精美的磨光黑皮陶、通体磨光石器、精致漆木器”可得以精美的玉、黑皮陶、磨制石器等为物化特征;根据“良渚文化遗址中虽并未发现黍、粟等旱作农业品种遗存,但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米(谷)、颖壳和小穗等不同的稻谷存在形态,其中以炭化米数量为多”可得手工业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根据“稻米是良渚社会居民的食物主要来源”可得以稻作生产为主要形态;根据“良渚文化中的墓葬,可分为两类。一类,如马桥文化中见到的那些小墓,其中有的无随葬品,有的仅随葬一些日常用品;另一类,如张陵山墓葬,往往不与“小墓”为伍,而葬于人工堆筑土台上,常使用棺、椁,以玉钺、琮、璧这类重器随葬”可得社会成员存在等级差别;根据“良渚社会在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等方面已经具备文明社会特征”可得已具备文明社会特征。
(2)意义:根据“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中国在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已经存在如此成熟发达的文明社会”可得为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手工业、城市建设、社会状况以及国家文明等提供了重要史料;根据“通过再现良诸文明的历史,可以发现它对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乃至后世中华文明,均产生了礼制、艺术、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这一过程同时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历程”可得丰富了中华文明的谱系,同时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历程。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初年)以海内初定,子弟少(年少),激秦那立亡(无)藩辅,故大封同姓,以填(镇)天下。 —班固《汉书·高五王传》
材料二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邮,实施蜿一制度、法令。通过寨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像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梯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国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1)据材料一概括汉初“大封同姓”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此制度的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答案】(1)原因:皇室子弟年少;有感于秦亡的教训。制度:郡国并行制。影响:威胁中央集权。
(2)确立了中国基本疆域;强化了民族认同;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
【解析】
【小问1】
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初(中国)。原因:根据材料“子弟少(年少)”可知,皇室子弟年少;根据材料“激秦那立亡(无)藩辅”可知,有感于秦亡的教训。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国并行制。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国并行制威胁中央集权。
【小问2】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得出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根据“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得出强化了民族认同;根据“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得出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根据“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得出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材料
结论
A
蒙古高原北部的匈奴遗址中出土锄头与镰刀
匈奴文化具有浓厚的农耕色彩
B
西周早期何尊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录
迟至西周,早期华夏认同已经形成
C
孟子提及井田制时认为“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孟子描绘了小农经济生产的典型模式
D
周代多用“公、伯、子、男”等亲属称谓标识爵位
等级制度与血缘关系有深厚渊源
广东省雷州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雷州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聚龙科学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聚龙科学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