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重庆市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1页
    重庆市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2页
    重庆市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新时代应当能够产生伟大诗人及其伟大诗篇,这是新时代向诗人们提出的新课题。我们急切地向新时代中国诗人发出郑重的吁请: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
    诗歌的崇高美,是多样化的。在百年中国新诗史上,我们既有呐喊型的崇高,如郭沫若狂飙突进的诗歌;又有国家情怀和人类意识的勇于担当型的崇高,如王久辛的抗日长诗《狂雪》等。这种多姿多彩的崇高“传统”,在新时代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那么,我们在已有丰厚的新诗崇高传统面前,如何接续奋斗、创造出属于新时代新诗的崇高精神来?
    要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以论崇高闻名于世的朗吉弩斯说:“没有任何东西像真情的流露得当那样能够导致崇高。”他强调了“真”及其“流露得当”对于崇高产生的必要性。但并不是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都能产生崇高。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激越情感方能产生崇高的情感?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感、幸福感、境界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是治愈新时代诗歌缺钙的灵丹妙药。许多诗歌故意淡忘人民,更不会去“哀民生之多艰”,反而两耳不闻“人民事”、一心只写“自我诗”。这种把“个人写作”和“宏大写作”二元对立起来的观点和现象比较普遍,仿佛崇高性的“宏大写作”是非诗的,而唯有欲望性的“个人写作”才是诗的。殊不知,“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是可以互为借鉴的,从前者出发,可以抵达后者。
    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崇高是“伟大的心灵的回声”。这就要求诗人努力克服自我、战胜自我,同时要与自然和传统“竞赛”,而不是臣服于自我和大自然,并对自我和大自然的细枝末节进行乐此不疲的摹写;也不能对古今中外传统“无主脑”地模仿,而是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要与之对话,乃至对抗,进而超越它们,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诗艺。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曾经激励过多少爱国民众投身于中华民族抗战的伟大事业!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曾经鼓舞过多少男女老幼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伟大的诗人必须大公无私、心怀远大志向,必须统揽全局、无私奉献、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国家、社会和历史进步,同时具备广博学识和良好学养,才能写出“第一等真诗”。
    概言之,新时代的诗歌写作,既要力避“假小空”的真平庸,也要警惕“假大空”的伪崇高。真正具有活力、热力和魅力的崇高是不容躲避的,也不许玷污,更严禁消解。毕竟具有崇高美的诗歌不是说服,而是给人以狂喜、惊叹和激奋,并使人的思想得以净化和升华。也只有具备如此崇高美的诗歌,才有普遍性和永久性。
    (摘编自杨四平《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
    材料二:
    诗歌创作既要表现诗人独有的情怀,也要走出个体的小世界,表现更为广阔的社会人生。诗人应当有社会良知,有一颗对故乡、祖国、人民的炽热的爱心,保持对时代、社会、人类的关注。当然,我们不能只注意社会生活化的表象,我们要多注意社会精神与民众道德,避免诗歌写作的社会性被庸俗化、浅显化。
    每一个诗人都应该不断探索怎样才能写好诗,让诗歌成为照亮社会、照亮人们心灵的神灯。在创作中,要把“写什么”和“怎么写”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当前的一些诗歌,强调个人的体验,忽视社会大生活。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在杜甫、白居易等古代诗人和艾青、穆旦等现代诗人的诗歌实践中,早就为我们提供了范例。诗人们既要在个性化的语言和个性化的体验上下功夫,更要努力使自己的诗歌写作保持介入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使之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
    诗歌写作的个性与共性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个性强调的是独有的个性体验,共性强调的是诗歌的社会性、人民性。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能够用个性化的体验和语言,去表现具有社会性的对象与内涵。诗人在创作实践中应时刻保持自省,在自己的矢志追求中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当前的一些诗人要么缺钙,写出来的东西总是轻飘飘的,远离生活的本质;要么玩“捉迷藏”,把神圣的诗歌艺术当作玩弄语言文字的游戏,故意让人读不懂,孤芳自赏。这样的诗人缺乏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是在一种自己酿造的怪圈里玩弄所谓的诗歌艺术,诗人们照亮的只是自己,其结果是人们把他们遗忘。
    回顾新诗发展的历程,我们清晰地看到,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近40年来,不少诗人还坚持着对现实生活的抒写和反映,体现了很好的责任感。他们的作品对时代进行了深刻的记录,成为时代和社会的心灵信史。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诗歌作品虽然反映了现实,但只是表现了生活的表象,是简单的事项罗列,还上升不到诗歌的层面。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到,关注诗歌的时代性、社会性、人民性,与注重诗歌的艺术性,是合二为一的事情,不能顾此失彼。
    (摘编自刘晓平《新诗写作要体现时代性和人民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年来,中国新诗的崇高美多姿多彩,诸多优秀作品为新时代诗歌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B.当前一些诗人的诗歌创作故意让人读不懂,孤芳自赏,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
    C.新时代的诗歌创作,应以净化和升华思想为价值取向,极力避免真平庸,警惕伪崇高。
    D.诗人应该对新时代有深刻的认知,超越“小我”,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真情的恰当流露对诗歌崇高美的产生有重大影响,所以诗人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创作的诗歌就具有崇高美。
    B.“刘又源/一个人/在玩/手机/游戏”,这样的诗歌缺少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只不过是一种玩弄语言文字的游戏。
    C.当前诗歌写作的社会性被庸俗化、浅显化,诗歌强调个人的体验,忽视社会大生活的深度和广度。
    D.诗歌创作既要关注社会生活表象,也要关注诗歌的时代性、社会性、人民性,二者同等重要。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在新时代,我们要写出更多敢于承担社会历史责任、对艺术风骨负责的好诗。
    B.伟大的诗人一定有伟大的抱负,即使遇到人生逆境,也会勇敢地去搏击。
    C.新时代诗歌与互联网的联动,是诗歌打开自我空间、走进百姓生活的新路径。
    D.诗人在语言技艺上的精进和成熟,一定是在和时代的回应关系中完成的。
    4.请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请分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材料二所提到的“诗歌写作的个性和共性问题”。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梦之海
    刘慈欣
    颜冬站在自己刚刚完成的冰雕作品前,长出一口气,抬头扫了一眼天空。就在这时,他第一次看到了低温艺术家。
    那是一个从空中急剧下坠的巨大球体,在半空中突然刹住。颜冬抬头仔细观察那大冰球,它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异常洁白。
    “我是一名低温艺术家!”一个清脆的男音从冰球中传出。
    “这个大冰球就是你吗?”颜冬仰头大声问。
    “我的形象你们是看不到的,你们看到的冰球是我的冷冻场冻结空气中的水分形成的。”低温艺术家回答说。
    “你的冷冻场真厉害!”
    “当然。刚才看到这样一个展览会,看到这么多同行,我产生了交流的想法。不过坦率地说,下面这些低温作品中真正称得上是艺术品的并不多。现在我要创作了,可惜这里没有我需要的冰材!我现在需要去海洋!”
    一支庞大的机群追随着低温艺术家留下的航迹,在五千米高空中向海岸线方向飞去。对于后面飞机上记者们的提问,低温艺术家一概懒得回答,他只有兴趣同颜冬谈话。
    “你们的星球一定很冷。”颜冬说。
    “是的,所谓温暖,不过是宇宙诞生后一阵短暂的痉挛所产生的同样短暂的效应,它将像傍晚时分的日光一样转瞬即逝,能量将消失,只有寒冷永存,寒冷之美才是永恒的美。”低温艺术家淡淡地说。
    颜冬从飞机上向下看,下面早已是一片汪洋。这时,低温艺术家突然停下了,静止的冰球又在空气中产生了大量的氧氮雪花,雪花都被吹向一个方向,像是冰球随风飘舞的白发。
    “我要开始创作了!”低温艺术家说,没等颜冬回话,它突然垂直俯落下去,很快消失在海面蓝色的背景中,但冰球并没有浮上来,在那个位置的海面上出现了一个白点,这个白点很快扩大成一个白色的圆形区域。
    “天啊,海冻了!”飞行员猛拉操纵杆,颜冬眼前一黑,又听到他说:“啊,不,真邪门儿了……”再看看他,一副梦游的表情。所有的飞机像一群被惊飞的鸟。
    这时,一个巨大的冰块急剧上升,底部已离开了海面。现在,已经可以在空中完整地看到它,这暗蓝色的长方体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天空。与此同时,冰块投在海面上巨大的阴影也在移动,露出了海洋上有史以来最恐怖的景象。
    颜冬看到,他们飞行在一个狭长的盆地上空,这盆地就是大冰块离开后在海中留下的空间。冰块形成了几千米高的悬崖!这是摩西劈开红海的反演。最让颜冬震撼的是,整个过程居然很慢!这使得他有充足的时间欣赏这旷世奇观。
    五天来,低温艺术家以平均每天一千块的速度从海洋中取冰,并把冰块送到地球轨道上去。他在每个冰块的表面覆盖了一层极薄的透明滤光膜,这种膜只允许不发热频段的冷光进入冰块,发热频段的光线都被反射,所以冰块保持不化。
    “我们应该好好谈谈了。”颜冬说。
    “我约你来就是为了谈谈,但我们只谈艺术。”低湿艺术家说。
    颜冬整理了一下被风吹乱的头发,高空的寒冷使他有些颤抖,他问:“艺术对你很重要吗?”“是一切。”
    “可……生活中还有别的东西,比如,我们还必须为生存而劳作。”
    低温艺术家的声音从冰原深处传了上来,冰面的振动使颜冬的脚心有些痒痒:“生存,咄咄,以后,它就像呼吸一样轻而易举了。”
    “那社会生活和政治呢?”
    “以后个体将融入主体,也就没有什么社会和政治了。”
    “那科学,总有科学吧?文明不需要认识宇宙吗?”
    “当探索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一切将毫发毕现,你会发现宇宙是那么简单,科学也就没必要了。”
    “只剩下艺术?”
    “只剩艺术,艺术是文明存在的唯一理由。”
    “我诅咒你该死的艺术!”颜冬终于失去了耐心,破口大骂起来。
    此时,被送入地球轨道的巨冰闪着无数的光芒,构成了一条壮丽的天河,这天河在地球的天空中庄严地流动着,像一条流过蓝色平原的钻石大河。
    低温艺术家没有理会颜冬的诅咒,说:“我完成了,你觉得怎么样?”
    颜冬沉默良久,只说出了两个字:“服了。”
    他真的服了,这之前,他曾连续三天三夜仰望着冰环,不吃不喝,直到虚脱。他觉得永远也看不够,他被这宏大的美完全征服了,整个灵魂都融化于其中
    “不过嘛,你也就是看看,你肯定创造不出这种美,你太琐碎。”
    “是啊,我太琐碎,我们太琐碎,有啥法子?都有自己的老婆孩子要养活啊。”
    干旱已持续了五年,为了挽救干枯的地球,人类成立了世界危机组织。颜冬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组织负责人带他来到了一个叫海洋回收部的部门。见到海洋回收部的总工程师后,颜冬对他说:“我带来了一个回收冰块的方案。”说着他打开背包,拿出了一根白色的长管子和一个反射镜,颜冬一口气讲完了自己的回收构想。
    “不错,这确实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案。”
    颜冬呆呆地望着总工程师问:“您是说,已经有人想到了?”
    旁边的一名工程师说:“只是,这个方案,将使地球海洋失去百分之二十一的水。”
    “可是犹豫不决的话,地球会失去百分之百的水。”颜冬急切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颜冬的回收海洋方案终于通过了。当万千冰块被导光管和反射镜融化成冰流星,以超音速音爆传到地面,像滚滚的春雷,几万亿吨的水重新属于地球了。
    雨一直下到黄昏才停,海底平原上出现了许多水洼,在从云缝中露出的夕阳下闪着金光,仿佛大地的一只只刚睁开的眼睛。
    颜冬跑到最近的水洼前,他捧起一捧水,把它洒到自己的脸上,任它和泪水一同流下,哽咽着说:“海啊,我们的海啊……”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冬的经历表明人类虽然渺小,但也有自己的追求,也能拯救自我,生命的追求对于每个物种来说是不一样的。
    B.作者在表现低温艺术家吸海取冰的场景时刻意隐匿了其他人的反应,仅从颜冬的视角展现,让读者更有一种代入感。
    C.小说中“颜冬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这一细节,既表明了地球生存环境在急剧恶化,又显示了颜冬内心的忐忑。
    D.作者将大地上的水洼比作“刚睁开的眼睛”,不仅说明了水资源的宝贵,也表现了在面对外太空文明时人类精神的觉醒。
    7.下列对低温艺术家的认识和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低温艺术家的出场有一种从天而降的气势,为下文他鄙视地球艺术家乃至漠视地球生命的态度做了铺垫。
    B.温暖是“短暂的效应”,寒冷的美是“永恒的美”,低温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与他对温暖和寒冷的认识有关。
    C.在与颜冬的交谈中,低温艺术家否定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甚至否定了生存的需要,只肯定了人类的艺术追求。
    D.低温艺术家提到的“琐碎”,意思是在乎细小的事情,其实是作者对他只在乎自己的艺术创作,而不关注众生安危的讽刺。
    8.在低温艺术家吸海取冰的过程中,颜冬的心理发生了一些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9.科幻小说的特点之一在于“经以科学,纬以人文”,请结合小说加以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10.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B.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C.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D.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粗字的有关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常说的“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天宝”,是唐玄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自汉武帝开始,后形成制度,之后历代皇帝都有年号,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
    C.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
    D.“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本文中李白就是被永王李璘在节度东南时聘为军中幕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
    C.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官府赦免李白的死罪。
    D.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2)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乞食
    陶渊明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①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②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注】①漂母:漂洗衣物的老妇。韩信贫贱时曾有漂母怜悯他饥饿而给他饭吃。后来韩信为楚王,重报漂母。②衔戢(jí):谓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有断炊饥饿之苦,却不知到哪里去寻求帮助,叩门乞食又担心别人笑话而口讷辞拙、欲言又止,表现出清高、孤傲的心理状态。
    B.诗人借用韩信报恩的典故,盛赞主人有漂母之恩德,但自己却不能像韩信一样有机会报恩,只能冥报相还,表达出深沉的感激之情。
    C.主人善解人意,不问而知诗人之窘困,于是慷慨赠粮,殷勤相待,把酒畅饮,与诗人谈天至黄昏,能看得出主人也是性情率真之人。
    D.全诗语言平淡质朴,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主人济人所困,诗人感恩图报,彼此言谈畅饮,这皆是真情流露,朴实无华,令人动容。
    15.本诗与《归园田居(其一)》所表现的诗人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四、默写题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套用汉乐府《鸡鸣》中的诗句,写了极为平常又最富有农村生活气息的鸡鸣狗吠,一下子让这幅美好的田园画活起来了。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之君”出场时穿着鲜艳飘逸与出行工具神奇的诗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运用情景交融手法,有声色形,有视有听,刻画出苍凉雄浑、沉郁悲壮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读书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但读书也有门道,若能得其法,方不致“入宝山而空返”。
    我国古人把读书称为“攻书”,蕴含着“钻深研透”的方法。读书需要钻深研透,不能______,利用好点滴时间,拿出“攻书到底”的劲头,悉心钻研,读懂弄通吃透,才能让书本知识真正为我所有。
    把书“读厚”,就是要涉猎与书籍内容相关的各种知识,由点到面,向广处延展;把书“读薄”,就是要不断过滤、不断凝练,领悟要义精华,实现去粗取精。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如此循环往复,就能不断增加阅读的广度与深度。就像树根一样,既向地心深扎,也向四周土壤蔓延,这棵树才能蓬勃生长、枝繁叶茂。
    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与实践的结合,一方面是证之于实践,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得到知识“干货”,实现______;另一方面是用之于实践,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实践中有所创造,达到______的目的。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孤陋寡闻辨伪去妄学以致用
    B.孤陋寡闻去伪存真学有所成
    C.浅尝辄止去伪存真学以致用
    D.浅尝辄止辨伪去妄学有所成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工人们难得的佳肴。
    B.我们那儿的主力红军一部分参加了“抗日先遣队”北上了,一部分和中央红军合编,准备长征,四月天就走了。
    C.“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二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
    D.因此,这里的“风景”也就值得留恋,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框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似五月的暖阳,青春充满温暖与朝气;似破土的新芽,青春充满生机与活力;①____________,青春流淌着我们的快乐与迷惘。青春是稍纵即逝的梦,需要我们好好把握。
    童真的孩子憧憬青春,青春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充满梦幻的童话;成熟的青年纪念青春,青春对其而言就似一幅油墨未干的画;②____________,青春已是他们珍藏的泛黄的老照片。青春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人人都会拥有这段宝贵的时光。如果你珍惜青春,青春就会大放异彩。③____________,你就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悔不当初。萧伯纳说:“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那么,每个人都应该善于利用青春。青春涂满了各种各样鲜艳的色彩,我们应该选择暖色系,拒绝染上冷色系;青春铺满了许许多多不同的道路,我们应该擦亮双眼,避免误入歧途。
    让我们在这青春的暖季撒下希望的种子,用一个夏天的汗水去收获秋天成熟的硕果!珍惜青春,善待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1.请仿照画框的句子,以“青春”为主语进行续写。
    六、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年开学季,许多同学都会将“立人设”写入“入学宝典”,期望通过新的“人设”解决或避免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让自己有一个新的形象或新的开始。但也有人担心“人设”会限制自己的社交边界和个人发展。
    其实,“人设”也在不经意间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那么我们真的有人设吗?需要给自己立设吗?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主要原因是……”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是“这样的诗人缺乏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强调主要原因。故选B。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内容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诗人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创作的诗歌就具有崇高美”错误,由材料一“并不是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都能产生崇高”可知,“……就……”说法绝对。C.“当前诗歌”错误,扩大范围;“忽视社会大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错误,材料二说的是“当前的一些诗歌,强调个人的体验,忽视社会大生活”。选项将“一些”变为“当前的诗歌”;将“忽视社会大生活”变为“忽视社会大生活的深度和广度”。D.“二者同等重要”错误,曲解文意,由材料二“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只是表现了生活的表象,是简单的事项罗列,还上升不到诗歌的层面”可知,关注诗歌的时代性、社会性、人民性比关注社会生活表象更重要。故选B。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中心观点是“当下的诗歌写作要体现时代性和人民性”。A.强调了新时代诗歌写作的方向,与材料二观点吻合。B.描述了伟大诗人抱负远大、不畏困难、勇敢搏击的特征。C.仅指出新时代诗歌写作在“诗歌与互联网的联动”方面的变化。D.强调重心是诗人的语言技艺问题。故选A。
    4.答案:①提观点: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②摆现象:崇高美是多样化的。③析做法:如何创造新诗的崇高精神。在这一部分提出了两个分论点,一是要有激越真情,二是崇高思想。④做总结:提出新诗写作的努力方向,要力避真平庸,警惕假崇高,使人思想净化升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开头即提出“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这是材料的观点句;接着列举了诗歌的崇高美的多样化,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在已有丰厚的新诗崇高传统面前,如何接续奋斗、创造出属于新时代新诗的崇高精神来?”;接着采用并列式结构,从“要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两个角度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可见主体部分是采取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最后总结“概言之,新时代的诗歌写作,既要……也要……也只有具备如此崇高美的诗歌,才有普遍性和永久性”。
    5.答案:①诗歌写作的个性是诗人独有的个性体验。这首诗体现了郭沫若在五四前后体验到的狂飙突进的社会氛围,以及个人急欲改变落后中国的热烈愿望。②诗歌写作的共性是社会诗歌的社会性、人民性。这首诗表达了当时的人民对推倒旧社会建立新社会的强烈呼唤,是时代的先声。③这首诗使用了个性化的热烈直白的语言,表现了当时社会摧枯拉朽破旧立新的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材料内容的能力。由原文“诗歌创作既要表现诗人独有的情怀……”“诗人们既要在个性化的语言和个性化的体验上下功夫,……”可知,诗歌写作的个性是诗人独有的个性体验;由原文“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可知,这首诗体现了郭沫若在五四前后体验到的狂飙突进的社会氛围,以及个人急欲改变落后中国的热烈愿望。由原文“也要走出个体的小世界,表现更为广阔的社会人生。诗人应当有社会良知,有一颗对故乡、祖国、人民的炽热的爱心,保持对时代、社会、人类的关注”“共性强调的是诗歌的社会性、人民性”可知,诗歌写作的共性是社会诗歌的社会性、人民性;由原文“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可知,这首诗表达了当时的人民对推倒旧社会建立新社会的强烈呼唤,是时代的先声。由原文“总是能够用个性化的体验和语言,去表现具有社会性的对象与内涵”可知,个性化的语言非常有张力;由原文“啊啊!……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可知,诗歌运用强烈的语气词和简短的排比修辞,这些个性化的热烈直白的语言,表现了当时社会摧枯拉朽破旧立新的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6.答案:B
    解析:“刻意隐匿了其他人的反应”说法错误。小说中有写到其他人的表现,如“‘天啊,海冻了!’飞行员猛拉操纵杆……一副梦游的表情。所有的飞机像一群被惊飞的鸟”。
    7.答案:C
    解析:“甚至否定了生存的需要”错误。根据小说中“生存,咄咄,以后,它就像呼吸一样轻而易举了”可知,低温艺术家只是说以后生存会很容易,并未否定生存的需要。
    8.答案:①对低温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奇观的震撼和惊叹;
    ②对低温艺术家只顾沉浸在艺术创造中而漠视地球众生的态度感到愤怒;
    ③对低温艺术家最终作品的极度痴迷;
    ④因无法达到低温艺术家的艺术高度感到沮丧。
    解析:“最让颜冬震撼的是,整个过程居然很慢!这使得他有充足的时间欣赏这旷世奇观”“颜冬沉默良久,只说出了两个字:‘服了。’”,可见颜冬对低温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奇观的震撼和惊叹。“他问:‘艺术对你很重要吗?’‘是一切。’‘可……生活中还有别的东西,比如,我们还必须为生存而劳作。’……只剩艺术,艺术是文明存在的唯一理由。’我诅咒你该死的艺术!'颜冬终于失去了耐心,破口大骂起来”,可见颜冬对低温艺术家只顾沉浸在艺术创造中而漠视地球众生的态度感到愤怒。“这之前,他曾连续三天三夜仰望着冰环……整个灵魂都融化于其中”,可见颜冬对低温艺术家的最终作品极度痴迷。“是啊,我太琐碎……要养活啊”,可见颜冬对无法达到低温艺术家的艺术高度感到沮丧。
    9.答案:①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科学元素,如低温艺术家的取冰经过、存冰技术,以及颜冬对地球的拯救都使用了科学手段。②小说通过对低温艺术家为实现艺术的震撼而不惜牺牲地球生命的行为的批判,表达出科学的使用不能以伤害生命为代价的主旨,显示出作者的人文关怀。③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只是作者表达思想的形式,而对生命、生存问题的探讨才是根本。
    解析:先看“科学”。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科学元素,如低温艺术家的取冰经过,“这时,一个巨大的冰块急剧上升……恐怖的景象”“颜冬看到……形成了几千米高的悬崖”;存冰技术,“它在每个冰块的表面覆盖了一层极薄的透明滤光膜……所以冰块保持不化”;颜冬对地球的拯救,“当万千冰块被导光管和反射镜融化成冰流星……重新属于地球了”。这些都使用了科学手段。再看“人文”。低温艺术家从海洋中取冰,会使原本就干旱的地球更加缺水,颜冬曾问他“艺术对你很重要吗?”,他回答“是一切”,颜冬气得破口大骂“我诅咒你该死的艺术!”小说通过对低温艺术家为艺术的震撼而不惜牺牲地球生命行为的批判,表达科学的使用不能以伤害生命为代价的主旨,显示出作者的人文关怀。最后看“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科幻小说同其他类型的小说一样,会表达某种思想。比如,本文通过颜冬与低温艺术家的对比,表达了珍惜水源、呵护地球生命的主旨。可见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只是作者表达思想的形式,而对生命、生存问题的探讨才是根本。根据上述分析,整理作答即可。
    10.答案:A
    解析:本题,断句时,从整体上断开后,再参考人物的几个连续动作来断句即可。例如动词“与”“著”。
    11.答案:B
    解析:B项,“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错误,皇帝可以有不止一个年号,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时都会更改年号。唐玄宗就有“先天”、“开元”“天宝”三个年号。一直到明清时,皇帝才大多是一人只用一个年号。
    12.答案:C
    解析:C项,“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应为“李白有恩于郭子仪”。
    13.答案:①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
    ②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请求解除官职来为李白赎罪,于是朝廷下诏把李白长期流放夜郎。
    解析: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庚星生下了他,于是用“白”作他的名,用“太白”作他的字。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李白喜欢纵横之术,练习剑术为打抱不平,他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又客居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住在徂徕山中,天天设酒痛饮,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从蜀中来到京城长安,当时他的本领尚未施展,就把自己所作的诗歌献给贺知章看,贺知章读到《蜀道难》一诗时,感叹地对李白说:“你啊,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于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龟饰物来换酒,与李白整天为乐。于是向玄宗推荐了李白。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与他谈论时局国政。李白献上颂文一篇,皇上很高兴,赐给他饭食,并亲手为他调匀肉汤,降旨任命李白为翰林供奉。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皇帝每次想要给李白官做,贵妃总是阻止。李白更加高傲放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饮酒八仙人”。后来他恳求回乡。玄宗赏赐给他黄金,下诏让他回家。
    李白云游四方,打算登华山,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路过县衙门,县令不认识李白,十分生气,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问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无礼!”李白在供词中不写姓名,只写:“呕吐后曾使皇上用手巾擦嘴,吃饭时皇上亲手为调匀肉汤,写字时杨贵妃捧着砚台,高力士帮着脱靴。在天子殿门前尚许我纵马奔驰;华阴县衙门口,却不能骑驴而过?”县令看了,又惊又愧,忙行礼道歉说:“不知道是翰林学士来到此地。”李白大笑着扬长而去。李白曾与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矶到金陵,他身穿宫中特制的绸袍坐在船上,旁若无人。安禄山叛乱时,玄宗避难蜀中,永王李璘统管东南地区。李白当时高卧隐居于庐山之上,被李璘招聘为军中幕僚。后来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潜逃回到彭泽。李璘失败后,李白受牵连被关在浔阳的监狱中。当初,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请求解除官职来为李白赎罪,于是朝廷下诏把李白长期流放夜郎。
    李白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在牛渚矶泛舟,带着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去了。当初,李白喜欢谢家青山,如今他的墓还在那里。
    14.答案:A
    解析:A.“清高、孤傲”错,陶渊明确实因为自尊心而羞于启齿,但并不清高、孤傲。
    15.答案:①异:《归》所表现的是一种远离世俗、回归自然的诗人形象;而本诗则表现出来的是因贫困而食不果腹,外出乞食,以及对他人善待自己而心生感激的诗人形象。
    ②同:都有一种率真达观的精神内涵。无论是“守拙归园田”“复得返自然”的返璞归真,还是与乞食的主人家“谈谐终夕”“觞至倾杯”“言咏赋诗”,物质生活的窘迫,丝毫不影响诗人的那份真诚与质朴,率性与自然的内心。
    解析:结合本诗“饥来驱我去”“叩门拙言辞”“感子漂母惠”“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可知,这是一位由于饥饿而出门借贷,得人遗赠、留饮,对主人深表感激之情的诗人形象;结合本诗“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可知,诗人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由“谈谐”而“情欣”,由酣饮而赋诗,体现了诗人的真诚与质朴,率性与自然的品性。
    16.答案:(1)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5)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解析:
    17.答案:C
    解析:第一空,孤陋寡闻:指学识浅薄,见闻不广。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又指博而不精。与“钻深研透”词义相反,强调肤浅、不深入,应选“浅尝辄止”。
    第二空,辨伪去妄: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去伪存真:除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强调得到知识“干货”,应选“去伪存真”。
    第三空,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学有所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得到了一定的成果。语境强调在实践中运用,应选“学以致用”。
    故选C。
    18.答案:D
    解析:画线句引号是特殊含义。A.反语讽刺;B.特定称谓。C.直接引用;D.特殊含义;故选D。
    19.答案:把读书的过程比作树根不断深扎蔓延,体现比喻的相似性;读书不断增加阅读的广度与深度,这和树根一样,既向地心深扎,也向四周土壤蔓延,二者特点相似;形象生动地体现读书要广泛涉猎,也要去粗取精,才能从中得到智慧和启发。
    解析:画框句“就像树根一样,既向地心深扎,也向四周土壤蔓延”本体是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的循环往复的读书过程,喻体是树根既向地心深扎,也向四周土壤蔓延,这是一个明喻,比喻词是“像”。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和达到的效果是:“不断增加广度与深度”“蓬勃生长、枝繁叶茂”。树根的生长状态是生活常识,这种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论述得形象生动,使人们对如何读书有了更加具象化的认识。
    20.答案:①似欢腾的小河;②沧桑的老人怀念青春;③如果你轻易挥霍它
    解析:①处,所填句子的句式应与前文“似五月的暖阳”“似破土的新芽”+致,且内容上应是对青春的一种比喻;再根据后文“青春流淌着我们的快乐与迷惘”中的“流淌”一词分析可知,此处的喻体与水有关,故可填写“似欢腾的小河”之类的内容。②处,所填句子的句式应与前文“童真的孩子憧憬青春”“成熟的青年纪念青春”一致;再根据后文“青春已是他们珍藏的泛黄的老照片”可知,此处应是说老年人怀念青春,故可填写“沧桑的老人怀念青春”之类的内容。③处,根据前后文可知,此处应填写与“如果你珍惜青春”意思相反的句子,故可填写“如果你轻易挥霍它”之类的内容。
    21.答案:青春充满了风格迥异的歌曲,我们应该歌唱热情洋溢,摒弃哀婉低沉;青春写满了丰富多彩的诗篇,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赞美,拒绝牢骚满腹。
    解析:续写时要注意原句在结构和内容上的特点,遵循句式一致、话题一致的原则,做到“形似”与“神似”。句式上,画波浪线的句子采用了“青春……了……,我们应该……,……”的句式;内容上,画波浪线的句子谈的是对青春应有的态度。根据以上分析续写即可。
    22.答案:略
    解析: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
    材料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出许多同学会在开学季“立人设”,以期望解决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让自己有一个新的形象,同时也指出“立人设”可能会限制自己的社交边界和个人发展。第一自然段前后两个部分体现出了“立人设”的利弊。一方面,“人设”是自我的一种印象管理,代表着我们内心中渴望弥补的“薄弱处”与想成为的角色。它提供了一种自我暗示,一种期盼,一种未来企划,也能激励我们向更加理想的状态前进,做更好的自己。另一方面,材料也给出了“立人设”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危害。“人设”需要维护,在“人设”被确立起来的那一刻,也就意味着“人设崩塌”风险的存在。如果立一个与自己不相符、不贴近的“人设”,则会使我们陷于维护人设的疲劳境地,从而不利于人际关系的长远发展,也会制约自身的发展。
    第二部分指出“人设”不仅存在于校园,也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后以问句的形式启发考生思考。“需要给自己立人设吗?”材料意在引导考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人设”有利有弊,我们也应辩证地、理性地看待。对此,考生需要认识到“人设”应是一种激励,而不是压力,更不能成为枷锁。不过分依赖“人设”,同时又因为“人设”的存在逐步完善自己,达到理想状态,才是设立“人设”的“正确打开方式”。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先结合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如不让“人设”成为枷锁,设立合理的“人设”方能激励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然后分别论述“立人设”的积极意义以及设立与自己相去甚远的“人设”的危害。接着进一步指出我们应该为自己设立怎样的“人设”,如我们要立能激励自己变得更好的“人设”,我们要立与自身相符合、相贴近的人设。最后联系实际,再次强调“人设”只是手段,不能成为制约自己发展的枷锁,合理设立“人设”成为更好的自己。
    立意:
    1.合理设立“人设”,成为更好的自己。
    2.跳出人设,活出自我。
    3.辩证看待“人设”,成就精彩人生。

    相关试卷

    重庆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重庆市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月考试题(有答案):

    这是一份[语文]重庆市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月考试题(有答案),共12页。

    重庆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名著阅读,重庆是个好地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