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展开(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图为北京时间12时的日照图,图中AB为完全的昏线,完成下面小题。
1.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
A. 116° E, 23° 26' S B. 120° E, 23° 26' S
C. 60° W, 23° 26' N D. 120° W, 0°
2. 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
A. 120° E--180° B. 60° W--180°
C.60°W-0°-180° D.120°W-0°-180°
2018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3. 发生日食的这天,在图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在图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北京房山石花洞上下发育8层,①层是地表以上的东山穿洞,②~⑧层位于地表以下,底层为地下暗河,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0所示地层中的岩石为( )
A. 花岗岩 B. 玄武岩 C. 大理贵 D石灰岩
6. 图示区域: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 )
A. 地质构造利于储油 B. 褶皱形成于T地层发育前
C. 洞层③比⑤形成早 D. 岩浆活动形成了各层溶洞
7. 石花洞发育了8层,推测该区域地壳经历了 ( )
A. 持续下沉 B. 间歇性下沉 C. 持续抬升 D. 间歇性抬升
我国的圭表是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如下图,表为直立的标杆,圭是平卧的尺。用其测量正午日影,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8. 古人利用圭表连续两次测得表影最长值的时间间隔大致为一个( )
A. 恒星日 B. 太阳日 C. 恒星年 D. 回归年
9 据《周礼》记载:“冬至……景(影) 长一丈三尺,
夏至……景(影) 长五寸。此长短之极。”与此相关的自然现象是( )
A.夏至日,北半球各地太阳辐射达最强
B. 冬至日,北京市日出东北,日落西南
C. 影长最长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D. 影长最短时,我国从南到北白昼变长2012年5月10日,中国自主建造的深海石油钻井平台“981号”在中国南海开钻。右图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10.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最有可能储存石油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1. 下列关于南海海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海域岛屿上沙漠广布 B. 该海域岛屿分布大面积寒带气候
C. 该海域石油资源较丰富 D. 该海域地壳比青藏高原地壳厚
读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表现内力作用的主要有( )
①固结成岩 ②褶皱 ③沉积作用
④岩浆侵入 ⑤断层 ⑥侵蚀作用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13. 图中最先发生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
A.岩浆的喷出 B. 断层的发生
C. 页岩的沉积 D. 褶皱的发生
下表是重庆某中学(30°N,106°E) 一地理兴趣小组在二分二至日测量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的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小组每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的时候,北京时间应为( )
A.12: 56 B.12: 00 C.11: 04 D.12: 30
15. 第三次测量时正值北半球 ( )
A. 春分日 B.夏至目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图示意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之日,黄河流域最接近
A. 清明忙种栗 R 屏幕忙割地 C. 小雪河封严 D. 冬至数九天
17. 芒种到立冬期间
A. 地球公转先变慢后变快 B. 天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C.上海昼夜长短差值减小 D. 海口正午旗杆影子变短
我国某中学用立杆测影的方法开展了测量太阳高度角的地理实践活动。下图为“某小组的实践记录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该校最可能位于 ( )
A. 南昌(28°N, 116°E) B. 西安(34°N, 108°E)
C. 长春(44°N, 125°E) D. 拉萨(30°N, 90°E)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6°34'
60°
83°26'
19 与该日杆影顶端轨迹最相符的是 ( )
假期里,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某日早晨小明拍摄了日出的照片,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在天津( 117°E,39°N)的爸爸和在国外甲城市出差的妈妈马上做出了回复(图8)。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 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 )
A. 呼和浩特(112°E, 40°N) B. 兰州(104°E, 36°N)
C. 杭州(120°E, ·30°N) D. 南宁(108°E, 23°N)
二、综合题(共40分)
21.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 图中甲地质构造是 ,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4分
(2) 图中 d 表示三大类岩石中的 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
(3) 图中甲、乙两处更适合修 建隧道的是 处,理由 。
22. 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 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分
(2) 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 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 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 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D. 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3)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2分
(4) 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 ,M地昼长为 。4分
(5)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 方向。2分
23.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下图左示意渭河流域,下图右示意该区域地质构造。
材料二:西岳华山由一整块花岗岩构成,山体形态如刀削斧劈般绝壁陡立,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简述华山形成的地质过程。6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24. 材料一: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发现,黄土高原上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底部的岩石成分并不一致,且黄土呈现出沙黄土带一典型黄土带一黏黄土带 (黄土粒径从大到小)的分布形态。
材料二:历史上的黄土高原植被茂密,人们为获取更多的耕地以及建筑材料而大量砍伐林木、破坏植被进行耕种,同时过度放牧降低了植被覆盖率,极大地减缓了草木植被的再生速度。如今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而坡度的增大又加快了地表土壤的侵蚀,形成了恶性循环,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材料三:下图是黄土高原黄土粒径分布图。
(1)结合图文材料,写出黄土高原上黄土的来源及黄土高原形成巨厚黄土层的主要外力作用。4分
(2)结合图文材料,判断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风向, 并分析沙黄土带一典型黄土带—黏黄土带粒径差异的成因。4分
天津市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年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长城站位于罗斯海新站的, 图中过境省道选线的主要理由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天津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天津市天津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