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4秋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课件(含大单元课件)
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课前预习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故事导入,视频导入,图片导入,海陆的变迁,海洋变成陆地,沧海桑田,陆地变成海洋,图324,图325,板块的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科素养 ■ 区域认知1. 认识地壳是运动的,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与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2 .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综合思维能够分析不同地理因素对海陆分布和变迁的影响,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是一个长期的演化过程。■ 人地协调观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意识到保护地球是人类的责任。
e7d195523061f1c0d318120d6aeaf1b6ccceb6ba3da59c0775C5DE19DDDEBC09ED96DBD9900D9848D623ECAD1D4904B78047D0015C22C8BE97228BE8B5BFF08FE7A3AE04126DA07312A96C0F69F9BAB7D05F05E8038A538D05762A9279AAA60CA56AA3091F65D7611FAB1620C950298EE7222C3E82825D44B6EFFF22DFDE5B8C945CAB9D6D69366C
观看沧海桑田的传说,并回答问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那么,这些变迁是如何发生的呢?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道理:即使是看起来永恒不变的大海和土地,其实也在不断地变迁中。
观看电影《冰川时代》片段,思考问题:海陆是怎样形成的?
引入:从视频中我们看到地球上原来只有一块大陆、一片海洋,而后逐渐演变成七大洲、四大洋。一颗松果竟然引起了海陆的变迁?今天,让我们一起寻找海陆变迁背后真正的原因。
请观察喜马拉雅山脉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图、黄河三角洲海岸线的变迁图,仔细读图,分析为何黄河三角洲在不断“生长”,并平均每年以1.5 千米—3 千米的速度向渤海推进,这反映了什么地理现象?
喜马拉雅山脉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图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的变迁图
海陆的变迁早在古代就已经被人们所察觉和认识。请学生自主学习课本57 页至5 8 页的“活动”内容,结合实例了解海陆变迁。1. 读课本第57 页图3.18“喜马拉雅山脉中的海洋生物化石”,请分析这反映了哪种海陆变化形式。
讲解:这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现在变成了陆地,主要是由地壳运动所引起。
2. 读课本第5 8 页图3.19“海底的古森林和古河道遗迹”,请分析这反映了哪种海陆变化形式。
讲解:这说明了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为陆地,现在变成了海洋,主要是由海平面升降所引起。
3. 读课本第58 页图3 .20“荷兰的围海造陆”,分析图文材料反映了哪种海陆变化形式。
讲解:荷兰的填海造陆说明海洋可以通过人类活动变成陆地。
总结: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是主要原因,人类活动是局部和小规模的,而且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 . 请看课本图3.21“关于地球上海陆轮廓的争议”,思考:目前地球上海陆的轮廓是怎样形成的?我们的大地是不动的吗?说说你的想法。学生举手各抒己见。
2. 请看世界海陆分布图,并结合课本第59页图3.22“难道是巧合”,仔细观察大西洋两侧尤其是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的特点。
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西岸和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如果我们把这两块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它们就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
讲解:德国科学家魏格纳第一次发现了这个特点,并据此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结合课本图3.23“大陆漂移”了解大陆漂移说。
3. 请看课本第61 页“活动”中图3.24“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和3.25“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的一致性”,回答问题:哪些证据可以证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
两大洲轮廓凹凸相吻合、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古生物的一致性。
补充:除了以上三个证据外,考古学家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发现了大量煤层,也能证明大陆的漂移,因为煤炭必须形成于湿热茂密的森林环境,而现今南极大陆覆盖着厚厚的冰盖,由此可见在亿万年前,南极大陆应该存在于纬度较低的湿热地区。科学家推测,南极大陆大约是位于25°S 地区,而后漂移至现在的南极附近。
1. 观看海底扩张动画视频,思考问题:“海底扩张说”是否支持“大陆漂移说”?
补充:海底扩张说支持了大陆漂移说的观点,大西洋海底的岩石年龄分布,证实了海底的扩张,证明大西洋两岸轮廓的相似性正是海底扩张的结果。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学说。
2. 请看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课本图3 .2 6),观察地图并思考:全球划分为哪几大板块?
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组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总结: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组成,各板块的命名与板块内部所包含的大洲、大洋有关。比如说:亚洲、欧洲所在的板块被称为亚欧板块,南美洲、北美洲所在的板块被称为美洲板块,太平洋所在的板块被称为太平洋板块等。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亚洲的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比较特殊,分布在印度洋板块之中。而太平洋板块则是所有板块中海洋面积最大的板块,板块内部几乎全是海洋。
请看六大板块空白图,填写六大板块的名称,并记忆六大板块的分布。
3. 下图是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课本图3.26),观察地图并进行思考: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箭头表示什么?
总结:(1) “→ ←”表示两个板块在碰撞挤压,属于“消亡边界”,通常会导致地表隆起抬升,形成山脉、岛弧、海沟等。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等。(2) 张裂拉伸“← →”表示两个板块在张裂拉伸,属于“生长边界”,通常会导致地表断裂、海洋扩张等。如东非大裂谷、红海。
4. 通过两本书简易模拟板块的运动方式,并结合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课本图3.26)和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图(课本图3.28),利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裂谷、山脉等成因。
总结: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世界上许多高大和绵长的山脉,主要分布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带,如阿尔卑斯— 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其活动性主要表现为会导致火山、地震。
5. 下图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板块的分布图(课本图3 .2 7),说出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
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总结: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容易有火山、地震产生。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的交界处形成了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在太平洋板块与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形成了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6. 下图是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课本图3.26),结合台湾海峡常发生地震和日本多火山、地震的例子,分小组讨论原因。
总结:我国台湾省及其附近区域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因而地震频发。再比如邻国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也是因为处于美洲板块、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通常板块交界处的国家和地区,地震、火山现象较为常见,板块内部的国家和地区,因板块稳定,少见火山、地震。
读课本图3.29“珠穆朗玛峰、红海、地中海位置示意”,试用板块运动的观点,对图示现象作出合理解释。(1)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仍在 不断隆升?
珠穆朗玛峰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使地壳抬升而形成。两大板块持续碰撞挤压,所以珠穆朗玛峰还在持续升高。
(2)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由于两大板块运动的方向不同( 相背),使板块之间发生张裂,于是亚洲和非洲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红海也就在不断地扩张。
(3)地中海为什么在不断缩小?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由于两大板块运动的方向不同( 相对),使板块之间发生碰撞挤压,欧洲与非洲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因而地中海也在不断地缩小,之后将会慢慢消失。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作业ppt课件,共26页。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试讲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海平面上升,人类活动,总结海陆变迁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原因3人类活动,印度洋板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完美版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海陆变迁的原因,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板块挤压,板块张裂,一拓展延伸巩固,六大板块,二合作探究研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