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宿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联考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宿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联考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联考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联考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宿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联考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联考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 2024.10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在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做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如雷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转好,如东沿海滩涂湿地意外发现了极为罕见、踪迹神秘,被誉为“神话之鸟”的中华风头燕鸥的身影。研究下列情境时,可将中华风头燕鹞视为质点的是( )
    A. 迁徙的位移B. 起飞的姿态
    C. 着陆的姿态D. 捕鱼的技巧
    【答案】A
    【解析】A.研究中华风头燕鹞迁徙的位移时,中华风头燕鹞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可将中华风头燕鹞视为质点,故A正确;
    BCD.研究中华风头燕鹞起飞的姿态、着陆的姿态和捕鱼的技巧时,中华风头燕鹞的形状和大小不可忽略,不能视为质点,故BCD错误。
    故选A。
    2. 一个木箱漂流在河中,随平稳流动的河水向下游漂去,某时刻,在木箱的上游和下游各有一条小船,两船距木箱距离相同,并同时开始划向木箱,若两船在静水中划行的速度大小相同,那么( )
    A. 上游小船先捞到木箱B. 下游小船先捞到木箱
    C. 两船同时到达木箱处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以河水为参考系,木箱处于静止状态,而两条船速度大小相等,距木箱也相同,因此同时到达木箱处。
    故选C。
    3. 2020年1月15日,在北京首钢园区滑冰馆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短道速滑少年组女子500米决赛中,黑龙江省运动员闫僮瑶以45秒188获得金牌。闫僮瑶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个项目的冠军,取决于她在500米中( )
    A. 平均速率大B. 到终点的瞬时速度大
    C. 起跑时的瞬时速度大D. 平均速度大
    【答案】A
    【解析】闫僮瑶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个项目冠军,说明她在滑完500米的路程用时最短,所以她的平均速率最大,但并不代表她在某时刻的速度就一定大。
    故选A。
    4. 如图所示为一个时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秒钟之内,时针针尖的位移最大
    B. 一分钟之内,时针针尖的位移最小
    C. 一小时之内,时针针尖的位移最大
    D. 永远不可能存在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时针、分针、秒针针尖的位移相等
    【答案】C
    【解析】A.一般而言,时钟的秒针最长,时针最短,设秒针、分针、时针的长度分别为在一秒钟内,秒针走一小格,转过的角度为
    由几何关系可知,秒针的位移为
    分针走六十分之一小格,转过的角度为
    由几何关系可知分针的位移为
    时针走七百二十分之一小格,转过的角度为
    由几何关系可知时针的位移为
    又因为

    A错误;
    B.在一分钟内,秒针恰好转完一圈,位移为0,分针走一小格,时针走十二分之一小格,结合前面分析可知,分针的位移大于时针的位移,秒针的位移最小,B错误;
    C.在一小时内,秒针恰好转完六十圈,位移为0,分针恰好转完一圈,位移为0,时针走五小格,故时针的位移最大,C正确;
    D.在十二小时内,所有表针都转了整数圈,所以位移均为0,故这段时间内所有表针的位移都相等,D错误。
    故选C。
    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用甲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
    B. 伽利略通过甲图的实验,得出小球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的结论
    C. 伽利略进行了丁图的实验,得到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的结论
    D. 甲图是实验现象,乙丙丁图是经过合理外推得到的
    【答案】B
    【解析】A.由于伽利略时代靠滴水计时,不能测量自由落体所用的时间,伽利略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由于沿斜面下滑时加速度减小,所用时间长得多,所以容易测量,这个方法叫“冲淡”重力,A错误;
    B.由于球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越小,运动的时间长,用滴水法可以直接测量铜球运动的时间,伽利略从甲图的实验中得出小球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的结论,B正确;
    C.当时伽利略用滴水法测量时间,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太短,无法用滴水法测量,图丁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出的结论,C错误;
    D.甲乙丙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外推得到的,D错误。
    故选B。
    6. 图为新能源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10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约为( )
    A. 400kmB. 400mC. 111mD. 111km
    【答案】C
    【解析】由图甲、乙可知初、末速度分布为

    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
    故选C。
    7. 如图所示,用闪光灯照相的方法记录某同学的运动情况,若设定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图象能大体描述该同学运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从图片看出,此人向左运动,速度始终为负.在运动过程中,相邻位置的距离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因频闪照相每次拍照的时间间隔相同,所以可知人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能大致反映该同学运动情况的速度--时间图象是A.故选A.
    8. 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飞机在某次试飞时,在跑道上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已知飞机从静止到起飞所用时间为t,该过程中飞机沿直线滑行的距离为x。下列关于飞机起飞时的速度v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飞机起飞的速度图像为

    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所以有
    解得
    故选D。
    9. 为保证安全,学校门口常常安装有减速带,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接近减速带时开始减速,减至某一速度后匀速通过减速带,之后再加速到原来的速度,这一过程中,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t=2s时汽车刚好进入减速带,时汽车刚好驶离减速带,则( )
    A. 汽车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B. 0~2s内汽车发生的位移12m
    C. 与匀速通过相比,汽车多用的时间为3s
    D. 汽车开始减速时与减速带的距离为20m
    【答案】C
    【解析】A.由题图可得:汽车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故A错误;
    BD.根据图像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则内汽车发生的位移为
    即汽车开始减速时与减速带的距离为14m,故BD错误;
    C.由题图可求得:汽车总位移为
    则匀速通过所用的时间
    与匀速通过相比,汽车多用的时间为
    故C正确。
    故选C。
    10. 小明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几组实验数据。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 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Ⅰ的宽度最小
    B. 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Ⅱ的宽度最大
    C. 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小于0.342m/s
    D. 第一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答案】C
    【解析】AB.根据可得
    由于小车每次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故每次到光电门的速度相同,而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可见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越短代表遮光板越窄;故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Ⅳ的宽度最小,挡光片Ⅰ的宽度最大,故AB错误;
    C.小车的车头到达光电门小于小车车头经过光电门中间时刻的时间,根据可知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小于0.342m/s,故C正确;
    C.显然遮光板越窄,遮光板的平均速度越趋近于遮光板前端的速度即越趋近于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故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11. 一物体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横、纵截距分别为n和m,在图像所示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该图像为图像,则物体速度一直减小
    B. 若该图像为图像,且物体的初速度为零,则物体的最大速度为mn
    C. 若该图像为图像,则物体作匀变速运动,且加速度大小为
    D. 若该图像为图像,且物体的初速度为零,则物体的最大速度为
    【答案】D
    【解析】A.若该图像为图像,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物体速度不变,故A错误;
    B.若该图像为图像,且物体的初速度为零,图像与坐标轴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知则物体的最大速度为
    故B错误;
    C.若该图象为图像,则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整理得
    斜率的绝对值为
    则加速度大小为
    故C错误。
    D.若该图像为图像,且物体的初速度为零,把物体的位移分为等份,每一等份的位移为,若很大,很小,在内,物体可视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第1个内有
    第2个内有
    第个内有
    将上述个等式相加,可得
    可知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平方值的一半,故物体的最大速度为
    故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6分。其中第13题~16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完成下面问题。
    (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间隔,下列是四位同学各自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决定
    B. 如果将交流电源改为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保持不变
    C. 电源电压越高,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D. 纸带速度越大,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2)下列操作正确的有______;(填选项代号)
    A. 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 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 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 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约为8V的交流电源
    (3)某同学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测量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根据纸带上各个测量点间的距离,每隔0.10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4点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其速度值填入表格:(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4)以0点为计时起点,将1、2、3、4、5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_______,并由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______(要求保留2位有效数字)
    (5)将图线延长发现图线不过原点原因是:______。
    【答案】(1)A (2)AC
    (3)0.314 (4) 0.50 (5)见解析
    【解析】
    【小问1解析】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其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等于交流电源的周期,即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决定,与电源电压和纸带速度均无关。
    故选A。
    【小问2解析】
    AC.由于小车速度较快,且运动距离有限,打出的纸带长度也有限,为了能在长度有限的纸带上尽可能多地获取间距适当的数据点,实验时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并且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故AC正确;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没有滑轮的一端,故B错误;
    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的交流电源,故D错误。
    故选AC。
    【小问3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可知
    【小问4解析】
    v-t图像如图所示。
    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小车的加速度为
    【小问5解析】
    将图线延长发现图线不过原点原因可能是小车先拖动纸带运动,后打开电源。
    13. 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到了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m,求:
    (1)质点运动加速度a。
    (2)第1次闪光时质点速度v1
    【答案】(1)a=3m/s2;(2)v1=0.5m/s
    【解析】 (1)根据
    可得
    加速度

    (2)根据

    解得
    v1=0.5m/s
    14. 一辆公共汽车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6s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快到下一站时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12s停止,求:
    (1)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的加速度;
    (2)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突遇紧急情况,需要停车,若其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那么刹车后5s内的位移为多少?
    【答案】(1) (2)18m
    【解析】
    【小问1解析】
    依题意,可得汽车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大小为
    设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的加速度为,则有
    解得
    【小问2解析】
    汽车实际刹车时间为
    因为
    所以刹车后5s内的位移为
    15. 一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速度v1=20 m/s,紧急制动后经t=5s停下,则;
    (1)小汽车紧急制动时的加速度多大?
    (2)若司机发现前方70m处发生了交通事故,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0.50s.该车行驶是否会出现安全问题?请通过计算说明原因.
    (3)若司机发现前方有一大货车正在以速度v2=8 m/s的速度同向行驶.因为该路段只能通过一辆车,所以小汽车司机在距离大货车s0=20m处开始制动,则两车会不会发生交通事故?若不会它们何时相距最近?最近距离是多少?若会,会在何时何处相撞?
    【答案】(1) 4m/s2 (2) 小汽车行驶时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3) 不会相撞,制动后3s末两车相距最近,最近距离为2m
    【解析】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1)由
    代入数据得:
    0=20+5a
    解得m/s2
    则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4m/s2
    (2)反应距离为
    m
    刹车距离为
    m
    停车距离为
    m

    相关试卷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s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苏州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共7页。

    河南省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