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己亥杂诗》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示儿》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少年中国说(节选)》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圆明园的毁灭》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小岛》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题临安邸教案设计
展开一、教学目标
1. 认识“邸、熏”等 5 个生字,会写“熏、杭”等 8 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统治者醉生梦死生活的批判。
3. 通过对比阅读、资料拓展等方式,感受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的意境。
体会诗人的情感,背诵并默写古诗。
2. 教学难点
领悟诗歌中蕴含的深刻讽刺意味和爱国之情,理解诗人以景衬情的写作手法。
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深入体会诗歌的内涵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小组合作法、对比分析法、拓展延伸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古代,许多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笔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篇,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对人民的情感。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它诞生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古诗——《题临安邸》。(板书课题)
2. 背景介绍
师: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升所作,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统治者在临安(今浙江杭州)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不思收复失地,而广大人民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林升看到这种景象,心中充满了愤慨和忧虑,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讽刺统治者的腐朽和无能,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者字典解决。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
2. 生字学习
出示生字词:“邸、熏、杭、汴、恃、哀”
指名认读,正音。“邸”读“dǐ”,不要读成“tí”;“熏”读“xūn”,注意韵母的发音;“汴”读“biàn”,可结合“汴梁”一词帮助记忆;“恃”读“shì”,强调翘舌音;“哀”读“āi”,注意与“衰”的区别。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如组词、联系上下文、结合图片等。例如,“邸”可以组词“官邸”“府邸”,了解其是古代官员居住的地方;“熏”可以让学生想象烟熏的感觉,理解其“吹拂”的意思;“杭”就是杭州的简称;“汴”指汴京,今河南开封;“恃”可通过组词“有恃无恐”来理解其“依靠”的含义;“哀”可联系“悲哀”“哀伤”等词语体会其情感。
3. 朗读指导
师:古诗的朗读要有节奏和韵律,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一遍,注意老师在停顿和重音方面的处理。(教师范读)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读,自由练习朗读。可以同桌之间互相听读,互相纠正。
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评价重点包括读音是否准确、节奏是否恰当、情感是否表达出来等。
全班齐读,要求读得整齐、有感情。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 小组合作学习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这首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大家可以结合课下注释、工具书,或者互相讨论来解决问题。如果遇到小组内都无法解决的疑问,先做好标记。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诗句解读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谁能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青山之外还是青山,高楼之外还是高楼,西湖边的歌舞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
引导学生想象“山外青山楼外楼”的画面,感受临安城的繁华和美丽。
师:诗人在这里描写临安城的繁华景象,仅仅是为了赞美它吗?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人以景衬情的写作手法,表面上是在描绘临安城的繁华,实则是为了反衬出后面统治者的醉生梦死,为下文的批判做铺垫。
师:“西湖歌舞几时休?”这是一个问句,诗人为什么要这样问?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统治者沉迷于歌舞享乐,不思进取的不满和愤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师:这两句诗又该怎么理解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暖洋洋的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他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汴州。
师:这里的“暖风”仅仅是指自然界的风吗?“游人”又指的是谁?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当时社会上弥漫的淫靡之风;“游人”在这里不仅仅是指普通的游客,更是指那些忘却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者。
师:“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人为什么这样说?这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
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这种夸张的手法,深刻地揭露了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却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了故都汴州,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痛心。
3. 整体理解
师:请同学们再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首诗通过描写临安城的繁华景象和统治者的歌舞享乐,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腐朽和无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统治者醉生梦死生活的批判,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和爱国之情。
(四)深入探究,体会情感
1. 情感分析
师:同学们,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那么,诗人在这首诗中具体表达了哪些情感呢?请大家再次默读古诗,圈画出能够体现诗人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批注体会。
小组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准备在全班汇报。
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示例:
“几时休”体现了诗人对统治者歌舞享乐无休止的不满和质问,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游人醉”形象地写出了统治者沉迷于享乐,已经麻木不仁的状态,诗人对此感到愤怒和痛心。
“直把杭州作汴州”则是诗人对统治者忘却国耻,苟且偷安的强烈批判,蕴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2. 对比阅读
师:为了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我们来进行一个对比阅读。老师这里有一首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其中有两句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描写的也是杭州的景色。请同学们把这两句诗和《题临安邸》中描写杭州的诗句进行对比,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和“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学生对比阅读,思考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师:林逋的诗描绘了杭州西湖的清幽淡雅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而林升的诗虽然也描写了杭州的繁华,但却是为了衬托统治者的腐朽和国家的危机,表达的是对统治者的批判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样是描写杭州,两位诗人的情感和意图却截然不同。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更能深刻地体会到《题临安邸》这首诗中蕴含的深刻情感。
3. 联系背景,感悟内涵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那么请大家结合背景,再深入思考一下,诗人写这首诗仅仅是为了批判统治者吗?他还有没有其他的目的?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唤起人们的爱国意识,警醒统治者要奋发图强,收复失地,拯救国家和人民于水火之中。
师: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诗人敢于写出这样一首批判现实的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他的这种爱国精神和责任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五)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 了解南宋历史
师:《题临安邸》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现实,那南宋时期还有哪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呢?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一下南宋的历史,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分享。
教师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纪录片或网站,如《宋史》《南宋》纪录片、中国历史网等,为学生提供学习的途径和资源。
2. 古诗拓展
师: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有很多表达爱国情感的诗篇。老师再给大家推荐几首,如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请同学们课后读一读这些古诗,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爱国古诗,抄写下来并背诵,同时写下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3. 联系现实,思考爱国
师:同学们,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爱国仍然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爱国呢?请大家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努力学习、尊敬师长、爱护环境、关心他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都是爱国的表现。
教师总结:爱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希望同学们都能拥有一颗爱国之心,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课堂小结
1. 回顾内容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题临安邸》这首古诗。我们了解了它的创作背景,学习了生字词,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体会了诗人的情感。谁能来回顾一下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回顾古诗的内容、主题和情感,教师进行补充和强调。
2. 总结方法
师:在学习这首古诗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哪些方法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我们通过朗读感悟、小组合作、对比分析、联系背景等方法,深入理解了古诗的内涵和情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更好地学习古代诗歌。
3. 情感升华
师: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爱国之情。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而奋斗不息。他们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希望同学们能够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爱国精神,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新时代好少年。
(七)布置作业
1. 背诵并默写《题临安邸》。
2. 把《题临安邸》改写成一篇短文,注意要把诗句的意思和诗人的情感融入到短文中。
3. 制作一张以“爱国古诗”为主题的手抄报,选择至少三首你喜欢的爱国古诗,抄写到手抄报上,并配上相应的插图和赏析文字。
五、板书设计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对统治者的不满和质问)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对统治者的批判和爱国之情)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题临安邸》这首古诗有了较深入的理解,能够背诵和默写古诗,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小组合作法、对比分析法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对诗句的详细解读和对背景资料的拓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以景衬情的写作手法和蕴含的深刻讽刺意味。同时,通过对比阅读和联系现实,培养了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爱国情怀,使学生对爱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而,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体会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辅导。另外,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的发言还不够积极主动,思维不够开阔,需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搭石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078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搭石教案及反思</a>,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统编版(2024)白鹭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统编版(2024)<a href="/yw/tb_c16076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白鹭教学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准备,教学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古诗三首题临安邸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082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单元12 古诗三首题临安邸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图片导入,揭示课题,初读古诗,想象画面,借助资料,理解诗意,再读古诗,体悟诗情,对比阅读,深化主题,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