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西省长治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化学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西省长治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化学试卷(解析版)第1页
    山西省长治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化学试卷(解析版)第2页
    山西省长治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化学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西省长治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长治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深入人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识。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常雨水的pH一般约等于7,当雨水的pH小于7时即称为酸雨
    B. 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以及它们在大气中反应的产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C. 化石燃料的使用会产生氮和硫的氧化物,从而引起呼吸道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D. 酸雨直接损伤农作物,破坏森林和草原,加速建筑物、桥梁、电缆的腐蚀
    【答案】A
    【解析】
    【详解】A.雨水的pH小于5.6的降雨称为酸雨,故A错误;
    B.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氧气与水反应生成酸,氮氧化合物溶于水也会产生酸,随同降雨降下形成酸雨,故B正确;
    C.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入大气会危害人体健康,故C正确;
    D.酸雨会破坏建筑物,破坏土壤,破坏植被等,故D正确;
    故本题选A。
    2. 在医疗上可被用作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钡餐”的是( )
    A. BaOB. BaCO3C. BaSO4D. Ba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医疗上可被用作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钡餐”的是BaSO4,故答案选C。
    3. 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B. 目前工业上铝的冶炼一般用还原法
    C. 通过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可获得清洁的燃料
    D. 通过电解氯化镁的水溶液可制得镁单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只发生了物理变化,A错误;
    B.目前工业上铝的冶炼一般用电解法,B错误;
    C.通过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可获得清洁的燃料,C正确;
    D.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制得镁单质,D错误;
    故选C。
    4. 有机物W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其水解的最终产物均可发生银镜反应,则W可能为( )
    A. 油脂B. 纤维素C. 乙酸乙酯D. 蛋白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A.油脂能发生水解反应,但是其水解最终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A错误;
    B.纤维素能发生水解反应,且其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B正确;
    C.乙酸乙酯能发生水解反应,但是其水解最终产物为乙酸和乙醇,两者均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错误;
    D.蛋白质能发生水解反应,但是其水解最终产物为氨基酸,不能发生银镜反应,D错误;
    故答案选B。
    5. 科学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及保障食品安全非常重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甜味剂蜜素(C6H11NHSO3Na)不属于糖类
    B. 膨松剂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大量气体,使面团疏松、多孔
    C. 增稠剂是从动物皮、骨中提取的明胶,可以水解
    D. 防腐剂亚硝酸钠可使肉制品较长时间保持鲜红色,防止变质,可长期大量使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甜味剂蜜素中除了C、H、O还含有N、S、Na元素,故其不属于糖类,A正确;
    B.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氨气、H2O,产生大量气体,使面团疏松、多孔,B正确;
    C.明胶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C正确;
    D.亚硝酸钠会与肉类中的蛋白质反应,生成一种致癌物质,因此不能长期或大量使用,D错误;
    故答案选D。
    6. 氟利昂-12是甲烷的氯、氟代物,其分子式为CF2Cl2,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CF2Cl2中含有官能团
    B. CF2Cl2属于烃类
    C. CF2Cl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D. CF2Cl2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答案】A
    【解析】
    【详解】A.CF2Cl2中含有官能团:-Cl和-F,A正确;
    B.CF2Cl2中含C、Cl、F元素,仅含C、H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属于烃,故CF2Cl2不属于烃,B错误;
    C.CH4为正四面体构型,CH2Cl2有一种同分异构体,故CF2Cl2也只有一种同分异构体,C错误;
    D.CH4为正四面体构型,故CF2Cl2为四面体构型,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错误;
    故选A。
    7. 在生产、生活中通过对反应条件的调控或采取一定的措施可影响反应速率或原料的利用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向炉腔内适量鼓风使炉火更旺,相当于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B. 工业制硫酸将SO2转化成SO3的过程中,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
    C. 在密闭的糕点包装袋内放置适量装有铁粉的透气袋,延长食品保质期,减慢糕点被氧化的速率
    D. 高炉炼铁过程中,通过增加高炉的高度可提高还原剂CO的利用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炉腔内适量鼓风使炉火更旺,鼓风增大了氧气的浓度,从而加快反应速率,A正确;
    B.将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过程中,加入合适的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
    C.密闭的糕点包装袋内放置适量装有铁粉的透气袋,铁与包装袋内的氧气反应,使氧气浓度减小,从而减慢糕点被氧化的速率,C正确;
    D.高炉炼铁过程中,增加高炉的高度无法提高还原剂CO的利用率,D错误;
    故答案选D。
    8. 现有下列有机物,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OHCCH2CH2CHO②CH3(CH2)2COOH③CH2=CH-CH2OH④CH2=CH-COOCH3⑤CH2=CH-COOH
    A. ③⑤是同系物B. ②④⑤是同系物
    C. ②④互为同分异构体D. ①④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CH2=CHCH2OH和CH2=CHCOOH结构不同,分子相差并不是若干个CH2,两者不是同系物,A错误;
    B.CH3(CH2)2COOH、CH2=CH-COOCH3、CH2=CH-COOH结构不同,分子组成并不是相差若干个CH2,不属于同系物,B错误;
    C.CH3(CH2)2COOH和CH2=CH-COOCH3分子式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C错误;
    D.OHCCH2CH2CHO和CH2=CH-COOCH3分子式均为C4H6O2,结构不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
    故答案选D。
    9. 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下列设计与工作原理判断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
    【详解】A.Mg、Al、稀硫酸构成原电池时,Mg为负极,Al为正极,铝电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Mg流向Al,阳离子从Mg电极向Al电极移动,A错误;
    B.石墨、Cu、浓硝酸构成原电池时,Cu为负极,铜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Cu电极流向石墨电极,阳离子从铜电极向石墨电极移动,B错误;
    C.Al、石墨和稀盐酸构成原电池时,Al为负极,石墨为正极,石墨电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Al电极流向石墨电极,阳离子从Al电极向石墨电极移动,C正确;
    D.Mg、Al和NaOH溶液构成原电池时,Al为负极,Mg为正极,铝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Al电极流向Mg电极,阳离子从Al电极向Mg电极移动,D错误;
    故答案选C。
    10. 下列指定反应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B. 将少量SO2通入FeCl3溶液中,
    C.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D. 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答案】B
    【解析】
    【详解】A.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故此时的碳酸氢钠结晶析出,离子方程式为H2O+CO2+2Na++=2NaHCO3↓,A错误;
    B.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铁溶液中,二氧化硫和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正确,B正确;
    C.乙醇在Cu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CH3CHO和H2O,化学方程式为,C错误;
    D.氨水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和水,离子方程式为SO2+2NH3·H2O=+2+H2O,D错误;
    故答案选B。
    11.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A
    【解析】
    【详解】A.乙烯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甲烷不反应,可以实现目的,A正确;
    B.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应该用玻璃棒引流,B错误;
    C.该操作只能检验硫酸根是否存在,不能确定是否含硫酸钠,C错误;
    D.收集乙酸乙酯应选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且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D错误;
    故选A。
    1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44g丙烷中含有的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11NA
    B. 30g由甲醛(HCHO)和乙酸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NA
    C. 13.8g二氧化氮与水完全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总数目为0.3NA
    D. 0.1ml·L-1稀盐酸中含有氯离子数目为0.1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44g丙烷的物质的量为1ml,1ml丙烷中含有8mlC-H极性共价键,A错误;
    B.甲醛和乙酸的最简式均为CH2O,30g甲醛和乙酸的混合物含有CH2O1ml,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1ml,B正确;
    C.3NO2+H2O=2HNO3+NO,该反应中1mlN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ml,13.8gNO2物质的量为0.3ml,0.3mlN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6ml,C错误;
    D.选项中并未说明稀盐酸的体积,无法计算出氯离子的物质的量,D错误;
    故答案选B。
    13. 有机物W(结构如图)是合成一种治疗癌症新药的中间体,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OH连在环上或链上均看作一种官能团。
    A. 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有三种
    B. 能与NaOH、Na反应
    C. 不能使溴水褪色
    D. 能发生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分子中存在羟基、醛基、羧基三种含氧官能团,A正确;
    B.该分子中存在羟基、羧基,能与Na反应,羧基能与NaOH反应,B正确;
    C.该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C错误;
    D.该分子中存在醛基、羟基和碳碳双键,能发生氧化反应,存在羟基和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
    故答案选C。
    14. 恒温条件下,向容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5mlX(g)与2.0mlY(g)发生反应,反应10min后达到平衡,此时X(g)的物质的量减少1ml,Y(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l·L-1,0~10min内,用Z(g)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04ml·L-1·min-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方程式为
    B.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的转化率为50.0%
    C. 0~10min内,用Y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ml·L-1·min-1
    D. 其他条件不变时,充入1ml氦气,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初始时X物质的量为1.5ml,Y物质的量为2ml,10min后达到平衡,此时X的物质的量减少1ml,Y的浓度为0.2ml/L,则Y的物质的量为1ml,反应掉Y1ml,Y的反应速率为,Z的反应速率为0.04ml·L-1·min-1,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反应方程式为,A正确;
    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物质的量减少1ml,X的转化率为1ml÷1.5ml=67%,B错误;
    C.0-10min内,消耗Y的物质的量为1ml,Y的反应速率为,C正确;
    D.其他条件不变,充入1ml氦气,因为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充入氦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不变,反应速率不变,D正确;
    故答案选B。
    15. 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①U形管中盛有足量的浓硝酸;
    ②电流强度(I)正负表示电流的方向,正值表示电流方向与规定方向相同,负值表示电流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A. O~t1s时,负极为Al片,t1s之后Cu片作负极
    B. t1s后电流反转是因为Al片在浓硝酸中完全钝化,氧化膜阻碍了Al继续反应
    C. t1s前电解质溶液中的向Cu片移动
    D. O~t1s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与t1s后正极的电极反应式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Al常温下遇到浓硝酸发生钝化,因此一开始Cu为负极,Al为正极,随着反应进行,硝酸被消耗,浓硝酸变为稀硝酸,此时Al为负极,Cu为正极,因此电流方向改变。
    【详解】A.0-t1时,U形管中为浓硝酸,Al遇到浓硝酸发生钝化,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开始Cu为正极,Al为负极,t1s后,Al完全钝化,此时Al为正极,Cu为负极,A正确;
    B.t1s后铝完全钝化,致密氧化膜阻止进一步反应,电流反转,B正确;
    C.t1s前Cu为正极,Al为负极,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因此硝酸根离子向Al片移动,C错误;
    D.0-t1时刻和t1之后,电极反应均为+2H++e-=NO2↑+H2O,D正确;
    故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某学习小组以反应为原理设计实验测定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实验装置如图。

    已知,MxOy可为CuO、Fe2O3、MgO;氨气不溶于有机溶剂CCl4.
    (1)实验步骤:
    ①连接实验装置,上述仪器接口顺序为a→_____(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仪器不重复使用,填标号),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m1g纯净的金属氧化物MxOy装入玻璃管C中;
    ③打开K1和K2,点燃装置A中酒精灯,当装置中充满NH3后再点燃装置C中酒精灯,加热至MxOy反应完全;
    ④熄灭C中酒精灯,冷却至室温;熄灭A中酒精灯;
    ⑤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得C中玻璃管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g。
    (2)利用装置A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列举出一种检验氨气的试剂:_____。
    (3)仪器D的名称为_____;装置B中加入的CCl4的作用是_____。
    (4)若金属氧化物为CuO,则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中NH3表现出_____性,根据实验记录,算得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用含m1、m2的式子表示)。
    (5)若MxOy未完全反应,则会导致测得的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1)fgdebc(或fgedbc)
    (2)①. (或其他合理答案) ②. 紫色石蕊试液(或浓盐酸等其他合理答案)
    (3)①. 干燥管 ②. 防倒吸(防止空气进入反应装置)
    (4)① ②. 还原 ③.
    (5)偏大
    【解析】实验室以反应为原理设计实验测定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NH4Cl和氢氧化钙先在A中反应生成氨气,生成的氨气经过D装置干燥后进入C装置与加热的MxOy反应,最后气体经过B装置进行尾气处理,吸收多余的氨气。
    (1)连接实验装置,根据分析可知,接口顺序为afgdebc或afgedbc。
    (2)装置A中NH4Cl和Ca(OH)2加热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检验氨气使用紫色石蕊试液或者浓盐酸等。
    (3)仪器D的名称为干燥管。氨气极易溶于水,若直接通入稀硫酸中会发生倒吸,氨气不溶于四氯化碳,先通入四氯化碳中,再上升被稀硫酸吸收,避免了与稀硫酸直接接触,可防止倒吸。
    (4)若金属氧化物为CuO,则NH3与CuO反应生成Cu、H2O和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氨气中的N失电子表现还原性。根据实验可知,反应前CuO的质量为m1g,反应后玻璃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g,m2g为Cu的质量,(m1-m2)g为氧原子的质量,则有O原子,则剩余的Cu物质的量也为,Cu的摩尔质量为m2g÷=g/ml,相对原子质量为。
    (5)若MxOy未完全反应,则m2的值偏大,计算所得的O原子的物质的量偏小,导致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偏大。
    17. 甲烷和甲醇(CH3OH)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未来重要的能源物质。
    (1)通过CO(g)和H2(g)化合可制得甲醇。反应为,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1mlCO(g)和2mlH2(g)的总能量_____(填“>”、“”、“

    相关试卷

    [化学][期末]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有解析):

    这是一份[化学][期末]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有解析),共15页。

    [化学]山西省长治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山西省长治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西省长治市上党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文件包含山西省长治市上党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山西省长治市上党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